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3粒饭后30 min温水服,3次/d,连续服用15 d;同时用纤溶酶200 IU 1次/d,连续用10 d。对照组48例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滴注1次/d,连续用15 d;同时用纤溶酶200 IU 1次/d,连续用10 d。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增加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纤维蛋白原方面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延长(P<0.05),但不影响出凝血时间(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应用纤溶酶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比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用纤溶酶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脑供血不足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8例脑供血不足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6).两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疗程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经颅多普勒、血脂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69.05%(P<0.05);观察组经颅多普勒改善总有效率为80.44%,显著高于对照组61.90%(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脑供血不足并高脂血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灯通脑软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用丹灯通脑软胶囊治疗1疗程,治疗前后作血液流变学及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6.82%,血液流变学及TCD有明显改变。结论:丹灯通脑软胶囊能降低全血粘度和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供血,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头晕和头痛的效果。方法将4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患者头晕缓解率为65%,头痛缓解率为70%;对照组患者头晕缓解率为45%,头痛缓解率为55%,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头晕和头痛症状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顾晓龙 《中医药研究》2011,(11):1335-1336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对照组口服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两组均治疗14d后观察临床疗效及颈动脉血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颈动脉血流速均较治疗前改善。结论口服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用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联合治疗方案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较为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眼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晓洲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3):409-409,421
目的 观察眼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VBI性眩晕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健脾和胃、化痰祛湿为治,眼针选脾区、胃区、上焦区,同时予川芎嗪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仅用川芎嗪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疗效及供血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眼针治疗VBI性眩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88例VB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43例采用天麻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经颅磁刺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浆黏度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之83.72%,3个月复发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之18.60% (P< 0.05);同时,观察组椎-基底动脉Vm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浆黏度改善与对照组相当(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VBI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及高刺激率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的相关性。方法对38例临床诊断为VBI的患者及28例非VBI伴或不伴有眩晕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TCD及高刺激率ABR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VBI组TCD异常率为63%,高刺激率ABR异常率为61%,检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非VBI伴或不伴有眩晕组TCD异常率为54%,高刺激率ABR异常率为7%,检验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结合TCD及高刺激率ABR检查结果有助于VBI的诊断,而单独的TCD结果不足以作为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TCD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使用葛根素注射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58例VBI患者治疗前后分别以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结果:葛根素注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增快,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能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脑血徨环,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主要以眩晕为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VBI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现将我院2007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VBI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TCD改变。方法应用TCD对168例VBI患者进行基底动脉(BA)及两侧椎动脉(VA)测定,并与同年龄段8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结果VBI患者BA高流速者占42.85%,低流速者占15.47%,正常流速者占41.67%,BA高流速和低流速者V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普遍低于对照组,而搏动指数(PI)普遍升高,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VBI患者BA和VA的TCD基本特征是血流阻力升高和/或伴有血流速度减低或增高,可分为高流速高流阻、低流速高流阻及正常流速高流阻3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的临床疗效及TCD变化。方法:90例VBI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每日采用推拿治疗,对照组口服“愈风宁心滴丸”治疗,疗程2周,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与TCD变化。结果:治疗组在TCD改变起效时间、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推拿治疗VBI眩晕安全有效,TCD可作为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主要表现为脑干、小脑、枕叶、颞叶及脊髓首端部分缺血症状,以发作性眩晕最为多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近几年笔者采用大剂量纳络酮联合血栓通治疗该病,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郭红健  刘红  马琴 《北京中医药》2009,28(8):625-626
目的 通过以经颅多普勒仪测定"通督止晕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流量的改善情况,试图寻找一种简单易行且疗效快速的治疗新途径.方法 以9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前后均以经颅多普勒测定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通督止晕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传统针刺疗法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量方面,"通督止晕法"明显优于传统针剌疗法.  相似文献   

15.
郭红健  刘红  马琴 《北京中医》2009,(8):625-626
目的 通过以经颅多普勒仪测定“通督止晕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流量的改善情况,试图寻找一种简单易行且疗效快速的治疗新途径。方法以9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前后均以经颅多普勒测定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督止晕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传统针刺疗法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量方面,“通督止晕法”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TCD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原发病控制良好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曲克芦丁(维脑路通)0.6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治疗组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有显著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症之一。笔者 1999年 8月~ 2 0 0 0年 5月对临床确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 0例应用中药脑血康滴丸进行了疗效观察。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8例 ,女 12例 ,男∶女 =2∶ 3,4 0~50岁 8例 ,51~ 62岁 12例 ,病程 1天~ 2周。1.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条件 :年龄 4 0岁以上 ,症状以眩晕为主 ,3D多普勒超声血流图及血液流变学检查为主要依据。除外冠心病、内耳眩晕症、前庭神经元炎、颈椎病和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晕。1.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状分级。轻度 :有眩晕感 ,眩晕每天发作 1次以上…  相似文献   

18.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为常见病、多发病,常见于中老年人,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椎基底动脉系统循环不全引起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后部等灌流区功能障碍的症状.笔者自2009年9月~2011年10月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兵  夏美良 《光明中医》2012,27(8):1607-1608
目的 探讨综合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内服配合腧穴按摩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嗪胶囊10mg,每晚1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x2=7.5,P<0.01).结论 血府逐瘀汤内服配合腧穴按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西比灵和敏使朗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7例予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西比灵和敏使朗,对照组26例仅口服西比灵和敏使朗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有较好的疗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用于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