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对筛检糖尿病眼底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使用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法筛检糖尿病眼底病变的50例患者(100眼)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给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50例患者(100眼)患者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后,45例患者(90眼)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眼底病变,病变主要表现为微动脉瘤、毛细血管荧光通透性较正常情况增强,渗漏,毛细血管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黄斑囊样水肿等。结论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法筛检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的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眼底荧光造影中的具体表现及临床治疗参考。方法通过具体分析我院眼底荧光造影的432例患者中14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激光术后患者。结果总结我院自2005年2010年眼底荧光造影,14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激光术后患者中,18例眼底造影诊断为Ⅰ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8例眼底检查诊断为正常眼;误诊率为44.44%。23例眼底造影诊断为Ⅱ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12例眼底检查诊断为Ⅰ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误诊率为52.17%。42例眼底造影诊断为Ⅲ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15例眼底检查诊断为Ⅱ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误诊率为35.71%。48例眼底造影诊断为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48例眼底检查诊断为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3例为Ⅴ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13例眼底检查诊断为Ⅴ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例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光凝术后,无Ⅵ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综上可见Ⅳ到Ⅵ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检查和眼底造影诊断相同。误诊率为0%。眼底造影分型诊断率分别为Ⅰ期12.16%,Ⅱ期15.54%,Ⅲ期28.37%,Ⅳ期32.43%,Ⅴ期8.78%,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光凝术后2.70%。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要早于且优于眼底检查。  相似文献   

3.
程瑛 《首都医药》2014,(24):176-176
目的分析研究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4月在我院眼科采取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的病人一共有1065例,对1065例病人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065例病人采取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当中,可以看见荧光渗漏、荧光遮蔽、弱荧光以及视网膜毛细血管没有灌注等相关现象。结论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以及不良反应较少等优势,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可以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裘文娴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3):1795-1796
目的 评价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及指导治疗的作用.方法 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进行分期.结果 糖尿病确诊患者557例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共1114眼,其中正常眼(未检出病变)580例(52.1%),检测出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中:Ⅰ期108眼(20.2%),Ⅱ期131眼(24.5%),Ⅲ期143眼(26.8%),Ⅳ期87眼(16.3%),Ⅴ期59眼(11.0%),Ⅵ期6眼(1.1%),合并黄斑都水肿172眼(32.2%).DR程度与糖尿病病程有相关性(x2=14.86,P<0.05,r=0.264),且病程越长,眼底损害严重程度所占比例越高.结论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能准确地判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眼球挫伤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36眼)眼球挫伤患者进行眼底镜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为视网膜震荡12例、视网膜挫伤10例、脉络膜裂伤3例、视神经挫伤4例、视网膜出血7例,各种眼底组织结构的损害有其特点。结论眼球钝挫伤眼底损伤表现复杂,对眼球挫伤的患者,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在处理眼球挫伤时应结合眼底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而全面了解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从而早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532nm激光对49例(74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患者采用VISULAS532nm眼底激光治疗仪进行视网膜激光光激术,术前经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或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视野、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术后3~6个月再次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对无灌注区或新生血管未消退者追加光凝。随诊6个月~1年。结果:49例(74眼)中,视力提高58眼(78.4%),视力无变化14眼(18.9%),视力下降2眼(2.7%)。期间2眼病情不同程度有所发展,均与血糖控制不稳定有关。视网膜病变改善有效率79.7%,新生血管大部分萎缩,视网膜水肿消退,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在视网膜挫伤预后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视网膜挫伤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视觉诱发电位(VEP)、FFA进行检查,并全部随访51例患者的视力变化。结果挫伤的眼睛其VEP P100波振幅明显降低,潜伏期明显延迟;治疗后VEP P100波振幅、潜伏期均明显改善(P0.05);FFA检查混合性损伤32眼,单纯性损伤19眼,其中38眼表现为视网膜震荡,14眼表现为视网膜出血,5眼表现为脉络膜裂伤,4眼表现为黄斑裂孔,8眼表现为视神经挫伤。治疗后1个月复查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显示,51眼中,视盘渗漏1眼,周边视网膜血管仍有渗漏者3眼,视网膜新生血管未退行1眼。结论 VEP、F-ERG及FFA检查均可对眼挫伤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临床应用中可根据患者情况联合或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及早期诊断意义。方法采用数码照相技术采集2张50度后极部、中周部的清晰眼底像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341例(682眼)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及对视网膜病变进行分期,并根据分期指导治疗。结果根据我国现行的DR分期标准,341例DM患者中病程〈5年153例,5~10年131例,10年以上57例。无明显眼底改变者129例,DRI~II期178例,DRIII~IV期29例,黄斑水肿13例,DRV~VI期5例。结论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筛查及诊断是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的关键。应把散瞳加眼底照相检查作为筛查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9.
视神经乳头玻璃疣临床少见,我科1986年以来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证实8例,14眼。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13~66岁。单眼2例,双眼6例;视力正常10眼,其中8眼为矫正视力正常,视力未行矫正2眼。视神经乳头界限不清12眼,隆起4眼,色潮红12眼;视网膜除6眼视网膜中央静脉分支轻度纡张外,其余未见异常。玻璃疣位于视乳头鼻侧或鼻上方10眼,其中1眼鼻、颞侧并存,4眼位于视乳头颞侧。玻璃疣处荧光造影表现为动脉早期于疣体内出现荧光,其大小、形态与玻璃疣相当,造影过程中无荧光素渗漏到玻璃疣范围外。二、讨论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病因不明。在组织病理标本中,视神经乳头玻璃疣为呈向心性排列伴有钙化的板层均质物质,位于视乳头深部筛板之前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是老年常见的后天致盲性眼病 ,DR往往在其治疗有效阶段缺少症状 ,因此 ,早期发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 调查资料1 1 对象和方法 ①对象 :收集 1996年 2月~ 1999年 10月本院门诊老年早期糖尿病患者 86例 ,男 46例、女 40例 ,年龄 6 5~ 70岁 ,平均 6 5 8岁。病程 3个月~ 5年 ,平均 3 45年。②方法 :86例患者 172只眼均在门诊用托品酰胺眼水散瞳 ,眼底镜检查眼底 ,可疑及有明确阳性体征的患者 3天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FA)检查确诊。1 2 结果 ①眼底镜检查 :6例 8只眼有明显阳性体征 ,眼底可见微血…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1~1993年3年间共诊断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108例,共113眼;另有31眼视力在正常范围内,但经眼底荧光造影发现有不正常荧光表现,本文就此视力正常而荧光造影异常表现的病例进行分析,以期探讨荧光造影在诊断早期中浆上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性25例28眼,女性3例3眼;右眼14例,左眼11例,双眼3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47岁,平均37.3岁。30~40岁共17例(60.7%)。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价值及指导治疗的作用。方法65例(65眼)疑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均接受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将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诊断价值、诊断符合情况。结果65例患者中,临床诊断阳性47例,阴性18例;眼底照相检查阳性47例,阴性18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阳性47例,阴性18例。将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眼底照相检查的诊断敏感度为87.2%(41/47),特异度为66.7%(12/18),准确度为81.5%(53/65),阳性预测值为87.2%(41/47),阴性预测值为66.7%(12/18);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诊断敏感度为97.9%(46/47),特异度为94.4%(17/18),准确度为96.9%(63/65),阳性预测值为97.9%(46/47),阴性预测值为94.4%(17/18)。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眼底照相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诊断47例阳性患者中,轻度17例,中度16例,重度14例;眼底照相检查41例真阳性患者中,轻度14例,中度14例,重度13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46例真阳性患者中,轻度16例,中度16例,重度14例。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对轻度、中度、重度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价值较眼底照相检查高,更能有效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3.
眼球钝挫伤是外界机械性钝力引起 ,可造成眼内多种结构的改变 ,常常累及脉络膜、视网膜和视神经 ,导致永久性视功能障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undusfluorescenceangiography ,FFA)是常用的检查方法。本文对 1997年 7月至 2 0 0 3年 3月对眼球钝挫伤作过FFA患者 5 2例 5 2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2例中 ,男 42例 ,女 10例 ;年龄 16~ 65岁 ,平均 2 5 .6岁。病程 5d~ 1年。视力 :低于 0 .1者 2 0例 ,0 .1~ 0 .2者 16例 ,0 .7~ 0 .9者 11例 ,1.0以上者 5例。其致伤原因为各种球类、土石块、玩具枪子弹的击伤 ,…  相似文献   

14.
屠云松  杨安昌 《贵州医药》1997,21(2):101-102
视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视力减退、视野缺损、中心暗点为临床上常见的眼底病。我们于1988年10月至1995年3月利用Topcon眼底照相机对临床诊断为前部视神经缺血性病变、球后视神经炎、视乳头炎、视神经萎缩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所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共40例58眼,其中男性18例25眼,女性22例34眼,双眼18例,单眼23例,右眼13例,左眼10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8岁,平均35.65岁。病程3~30d。视力最低光感,最高0.7。临床诊断为前部视神经缺血性病变,球后视神经炎13例20眼,视乳头炎视神经萎缩27例39眼。2造…  相似文献   

15.
在全色素膜炎的病人中约四分之一为Behcet综合征。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本病的诊断能提供有价值的鉴别资料。现将2例临床诊断为色素膜炎,而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后确诊为“Behcet综合征”的典型病例报告如下:例1,孙某,男,26岁。双眼反复发作色素膜炎1年半,在外院按色素膜炎治疗无好转,转我院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视力:右0.6,左0.1,矫正无进步,眼前段未发现异常,眼底:乳头色正边清,黄斑部视网膜水肿,有硬性渗出灶。造影所见视盘及其周围毛细血管扩张并渗漏,颞侧尤其显著,网膜毛细血管普遍扩张渗漏,而血管干几乎无渗漏,动脉两侧的无毛细血管带呈暗色条纹,左眼颞侧色素增殖遮蔽荧光,黄斑区呈轻度囊样水肿,后期背景荧光减弱,使毛细血管分布区的渗漏和大血管两侧的弱荧光带更加醒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倍频Nd-YAG532nm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112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用激光分别行全视网膜光凝、局部视网膜光凝、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术前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治疗后1~3个月复查视力及眼底,3个月后复查FFA。结果光凝治疗后3个月视力提高≥2行38眼(33.93%),无变化64眼(57.14%),视力下降<2行10眼(8.93%)。眼底及FFA检查:视网膜新生血管、无灌注区、黄斑水肿消退或部分消退101眼(90.18%)。无效的6眼(5.36%),黄斑水肿加重2眼(1.79%)、玻璃体出血增加的3眼(2.68%)。结论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张海燕  杨安昌 《贵州医药》1994,18(5):478-479
本文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53例(58眼)进行了造影图象分析;并讨论了本病的病程演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联合光学相干断层照相在诊断治疗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6例视网膜脱离经眼底镜,三面镜检查未发现裂孔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联合光学相干断层照相。结果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5例为后极部为主,可伴有中周边多灶性针尖样和斑驳样荧光,后期可见渗漏增强,1例患者表现为多灶性强荧光渗漏,OCT检查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色素上皮层结构破坏,治疗针对病因及抗炎对症治疗后恢复。结论由于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一般伴有全身病(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部的严重葡萄膜炎包括特发性葡萄膜炎,交感性眼炎,严重的视网膜由于渗出性视网色素上皮病变(如特重型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脉络膜渗漏症等,而上述病变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以诊断,OCT可以动态观察本病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因此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联合光学相干断层照相的影像检查对于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诊断及观察治疗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氩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的临床疗效。方法氩激光治疗增殖前期(Pre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PDR)(50只眼)及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lic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68只眼)。术前行视力、裂隙灯、眼底、视野、眼底血管造影及眼底彩色照像等检查,术后1周、1个月定期复诊,6个月左右复查视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根据新生血管及无灌注区情况补充激光治疗。随诊观察3—24个月(平均10.2个月)。结果视力60只眼视力提高,占51.0%;42只眼无明显变化,占36%;视力下降者12只眼,占11%。其中4只眼激光治疗过程中出现玻璃体出血,经保守治疗后,2只眼补打激光治疗,2只眼行玻璃体切割术。经视野检查,部分视敏度略下降,无明显缩小及中心暗点出现。结论氩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可作为一线激光。  相似文献   

20.
王霞  裴承华  丁爱东 《中国医药科学》2014,(16):211-212,216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300例(273只眼)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皆用检眼镜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两种检查方法。结果采用检眼镜检出病变数153例,病变率为56.05%;后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发现FFA检出病变数251例,病变率为91.94%,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诊断正确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FA检查病变种类主要包括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5例,占病变数的21.91%;增生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73例,占29.08%;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65例,占25.91%;糖尿病性黄斑病变35例,占13.94%;糖尿病性视神经乳头病变23例,占9.16%。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能对前置镜不能发现的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做出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