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漆涛  张华梅 《山西中医》2011,27(2):30-32
目的: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硬膜外麻醉阻滞范围的影响。方法:观察两种麻醉方法对硬膜外阻滞范围的影响,共施行胆囊切除术120例,其中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组(A组)60例,单纯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组(B组)60例。硬膜外麻醉用药种类、浓度(1.5%利多卡因)、给药程序及辅助用药相同,观察两种术前、术中及术后硬膜外导管中水柱的高度来间接观察硬膜外腔的压力变化。结果:A组减少硬膜外麻醉用药量(1.5%利多卡因)34.66%(约1/3);A、B两组硬膜外腔注入相同局麻药量(1.5%利多卡因9mL),A组较B组阻滞神经节段宽2~3个,A组水柱高度术中及术后平均较诱导前低3.37cmH2O、4.83cmH20,B组水柱高度术中及术后平均较术前高3.64cmH2O、3.19cmH2O。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硬膜外麻醉可使局麻药易于渗透或使硬膜外腔渗透压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针刺 (穴位电极刺激 )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临床研究。方法 :胆囊切除术共 1 0 6例 ,其中针硬组 (A组 ) 35例 ,电硬组 (B组 ) 35例 ,单纯硬膜外麻醉组 (C组 ) 36例。A组为针麻基础上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 ,B组为穴位电极刺激基础上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 ,C组为对照组 (单纯硬膜外麻醉 )。结果 :麻醉效果Ⅰ级率A组 80 0 0 %、B组 6 8 5 7%、C组 2 5 0 0 % ;硬膜外腔 1 5 %利多卡因用量 ,首次用量C组比A组、B组多用 35 43%、30 6 2 % (P <0 0 0 5 ) ;硬膜外腔首次用药量 9mL时A、B两组比C组多阻滞 2~ 3个神经节段 (A∶C、B∶C ,P <0 0 0 1 ) ;监测指标提示术中HR、BP、MBP、RR、TV、MV、SPO2 、ECG基本平稳 ,顺利、安全渡过手术。结论 :针刺(穴位电极刺激 )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可作为胆囊切除术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共观察行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 46例 ,分为A组 (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 ) 1 6例、B组 (穴位电极刺激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 ) 1 4例、C组 (单纯小剂量硬膜外麻醉 ) 1 6例三组。结果A、B两组麻醉优良率 (Ⅰ +Ⅱ级 )分别为 1 0 0 %和 92 90 % ,C组优良率 (Ⅰ +Ⅱ级 )为1 2 5 0 % ,A、B两组麻醉效果优于C组 (P <0 0 1 )。三组硬膜外腔每小时平均用药量 (1 5 %利多卡因 ,mL)A、B两组比C组分别减少 33 5 0 %和 34 0 0 % (P <0 0 1 ) ;第一小时容量及总容量A、B两组比C组减少均接近 30 % (P <0 0 1 )。说明针刺 (包括穴位电极刺激 )应用于胆囊切除术 ,既明显减少了硬膜外麻醉用药量 ,提高了麻醉效果 ,又弥补了针麻镇痛和肌松不全的不足 ,可作为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临床研究总结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麻醉方法、效果临床研究。方法 :择期胆囊切除术 1 94例 ,分A(针硬组 )、B(电硬组 )、C(对照组 )三组单盲法观察。硬膜外操作方法、局麻药种类、浓度 (1 .5 %利多卡因 )及给药程序三组相同 ,麻醉阻滞平面均达到T4~ 1 1 以上 ,使镇痛完全 ,肌肉松弛满意 ,牵拉反应轻 ,术中安静。结果 :针刺 (穴位电极 )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切 ,A、B两组I级率分别为 75 .76%、60 .3 2 % ,C组仅 1 3 .85 % ,A、B组与C组比较P <0 .0 0 1。硬膜外麻醉首次用药量、每小时用药量、每例用药量C组均比A、B两组多 ,其中每小时用药量比A、B两组分别多 3 6.2 3 %、3 3 .5 7% ,P <0 .0 0 1 ,说明针刺与硬膜外麻醉两者复合可增强麻醉效果 ,减少硬膜外麻醉用药量 ;监测提示 (HR、MAP、RR、TV、MV、SPO2 、ECG)术中生命体征基本平稳 ,全组病例安全渡过手术 ;儿茶酚胺检测A、B两组麻醉后血浆NE含量减少 ,麻醉效果优良 ,并提示A、B两组有减轻或缓解手术应激反应作用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显示针刺除有加强镇痛作用、减少麻醉用药量外 ,还可能加强细胞免疫功能。说明针刺 (穴位电极 )与硬膜外麻醉复合弥补了针麻镇痛不足、肌肉松弛欠佳、牵拉反应明显等不足 ,既保留了针麻优越性及生理状态的平  相似文献   

5.
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术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研究共观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 75例 ,分为A组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B组穴位电极刺激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C组单纯小剂量硬膜外麻醉 (对照组 )三组。研究结果 :硬膜外麻醉首次用药量 (1 .5 %利多卡因 )A、B两组比C组分别减少 3 8.1 7%和 2 9.2 7% ,麻醉效果A、B两组Ⅰ级分别为 68.0 0 %和 5 6.0 0 % ,C组Ⅰ级 1 2 .0 0 % ,A、B两组麻醉效果优于C组 ,P <0 .0 0 5。说明 ,针刺 (包括穴位电极刺激 )复合硬膜外麻醉可减少硬膜外麻醉用药量 ,提高麻醉效果 ,满足了腹部手术对麻醉的基本要求 ,弥补了单纯针麻效果的不足 ,术中镇痛完全 ,肌肉松弛 ,牵拉反应轻 ,保留了针麻对生理功能扰乱小的优点 ,使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作为胆囊切除术麻醉方法之一。监测提示术前、麻醉后、术中及术毕呼吸、循环功能变化不大 ,但静注唛啶应对RR、SPO2 和胆囊手术中HR、BP的变化密切观察 ,以便早期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顺利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拟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组(A组)30例,单纯小剂量硬膜外麻醉组(B组)30例。比较两组硬膜外局麻药用药量、麻醉效果,监测麻醉前、麻醉后30min、60min各时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血糖(GS)变化。结果:麻醉效果Ⅰ级率A组93.3%、B组83.3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硬膜外腔首次用量A组比B组少用34%(P〈0.01);两组HR麻醉后均有所下降,60min时A组心率较B组更稳定(P〈0.05);B组在30min时SBP、MAP下降较A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B组在60min、术毕时SBP、DBP下降较A组有显著差异(P〈0.05),B组血糖水平在30min、60min较术前增高(P〈0.05)。结论: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可减少麻醉药用量,循环稳定,术中应激反应轻。可作为老年下肢骨科手术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与硬膜外麻醉行肾移植术。共60例分为两组,各组30例。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局麻药用量、术中循环功能改变、升压药的应用,移植肾开始泌尿时间等。两组病人肾移植方法、局麻药种类、术前药、辅助药、注药途径、注药时间基本相同。针药复合组穴位选择:主穴:次(双)、三阴交(双)、大溪(双)、配穴:12例用肾俞和切口旁针(一对)、另8例用足三里(双);硬膜外阻滞穿刺在T12-L1;脊椎间隙,导管向头端留置3cm。局麻药试验量为2%利多卡因。追加量为2%利多卡因、0.3%地卡因1:1合液。术前药:安定10mg、盐酸…  相似文献   

8.
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肾移植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与硬膜外麻醉行肾移植术。共60例分为两组,各组30例。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局麻药用量、术中循环功能改变、升压药的应用,移植肾开始泌尿时间等。两组病人肾移植方法、局麻药种类、术前药、辅助药、注药途径、注药时间基本相同。针药复合组穴位选择:主穴:次(双)、三阴交(双)、太溪(双)、配穴:12例用肾俞和切口旁针(一对)、另8例用足三里(双);硬膜外阻滞穿刺在T;。-I。;脊椎间隙,导管向头端留置3cm。局麻药试验量为2%利多卡因。追加量为2%利多卡因、O3%地卡因1:1合液。术前药:安定10mg、盐…  相似文献   

9.
33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A组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 1 1例 ,B组穴位电极刺激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 1 1例 ,C组单纯小剂量硬膜外麻醉 1 1例。每例于术前 1天、术中(麻醉后 3 0min)及术后第三天 ,分别抽静脉血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NE)、肾上腺素 (E)、多巴胺(DA)含量。结果 :A、B两组血浆NE值术中比术前降低 ,其中A组术中比术前降低有显著差异(P <0 .0 1 ) ,C组 (对照组 )NE值术中比术前略升 ;血浆E值A、B两组术中较术前显著升高 (P <0 .0 1 ) ;血浆DA值三组术中与术前比较均上升。术后 3天血浆NE、E、DA值开始恢复或接近术前一日水平。提示针刺 (A组 )或穴位电极 (B组 )在硬膜外复合麻醉中仍具有调整交感神经功能的作用。针麻效果的差异与血浆NE的变化关系较为密切 ,与血浆E、DA变化相关较少 ,血浆NE含量释放减少者 (A、B两组 )针麻效果优良 ,释放多者麻醉效果较差。上述检测结果同样显示针刺 (或穴位电极 )复合硬膜外麻醉可能具有减轻或缓解手术应激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1997年7~12月在硬膜外麻醉中使用碳酸利多卡因,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l!D床资料三.至一般资料:本组共6O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18~6O岁,ASAI~丑,均为择期下腹盆腔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盐酸利多卡因组。B组:碳酸利多卡因组,浓度均为2%,不加紧上腺素。豆.2给药方法: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给予smL局麻药液,插管后再给予IOml。局麻药液,观察起效时间(min),痛觉消失时间(min),麻醉持续时间(min),麻醉阻滞范围(用神经节段数表示),麻醉后3min、smin时的血压、心率改变及不良反应。麻醉效果的比…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共观察行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 46例 ,分为A组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 (1 6例 ) ,B组穴位电极刺激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 (1 4例 ) ,C组 (对照组 )单纯小剂量硬膜外麻醉 (1 6例 )三组。结果A、B两组优良率 (Ⅰ Ⅱ级 )分别为 1 0 0 %和 92 % ,C组优良率 (Ⅰ Ⅱ级 )为 1 2 .50 % ,A、B两组麻醉效果优于C组 (P <0 .0 1 )。三组硬膜外麻醉药均应用 1 .5%利多卡因 ,三组硬膜外腔每小时平均用药量 (1 .5%利多卡因 ,mL)A、B两组比C组分别减少 33.50 %和 34.0 0 % (P <0 .0 1 ) ;第一小时容量及总容量A、B两组比C组减少均接…  相似文献   

12.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onacupuncture compound anesthesia conductedfrom 1998 to 2000[1--4], the anesthetic effectand regularities of acupuncture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epidural administration of small doseof anesthetics for cholecyStectomy are anaIyzedfurther. Here is the summary.1 OBJECTS AND METHODSl. l Selection of cases l94 simple cholecystomypatients (AInerican ASA I-II) who were clearlyand definitely diagnosed as benign cholecystitisthrough ultrasonic examinatio…  相似文献   

13.
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必光 《针刺研究》2001,26(3):162-165
针刺麻醉 (简称针麻 )为 2 0世纪 50年代我国医务工作者首创 ,并应用于临床 ,据统计临床试用百余种手术 ,记载针麻下施行手术 1 0 0余万例 ,同时进行大量的临床和药理研究 ,但临床实践显示针刺镇痛作用肯定 ,从麻醉角度要求针麻下施行手术又存在术中镇痛不全、肌肉紧张、内脏牵拉反应的不足 (即所谓三关 ) ,严重影响继续选用 ,为此 2 0世纪 70年代后期国内学者提出采用针药复合麻醉方法增强针麻麻醉效果 ,部分适宜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手术 ,首先进行了研究取得成效 ,截止目前该项研究仍在继续 ,现仅就个人收集资料回顾如下。1 1 990年前针刺…  相似文献   

14.
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行择期胃大部切除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足三里、内关加小剂量硬膜外麻醉(研究组,简称针硬组)和单纯小剂量硬膜外麻醉(对照组,简称小硬组),对胃良性疾病择期行胃大部切除术48例,证明针硬组较小便组效果好,即镇痛作用强,牵拉内脏反应轻,腹肌较松弛.麻醉用药量明显减小,生理干扰小。  相似文献   

15.
针刺复合麻醉行胃切除术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我院将胃切除术病人分为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简称针药组)和硬膜外麻醉(简称对照组)各10例进行比较,从中探讨针刺复合麻醉下的针刺镇痛的效应。两组病例系随机交替进行。故两组性别、年龄和手术时间等均相近似(病种见表1)。除麻醉医生固定外,术者、病人以及手术方式等没有特别要求,均按常规进行。方法 (一)穴位和刺激方法穴位:至阳、脊中。刺激方法:脊中穴接正极,用G6805针  相似文献   

16.
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移植肾早期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对肾移植术中和术后早期泌尿功能的影响。方法:肾移植手术44例,分别接受硬膜外阻滞、小剂量硬膜外阻滞、针刺复合硬膜外阻滞和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阻滞,每组11例,针刺取穴、次Liao,三阴交,太溪,足三里。观察移植肾泌尿开始时间,尿流速度和血浆儿茶酚胺浓度。术后连续观察4天肾功能指标。结果:针刺能明显减少硬膜外阻滞局麻药的需要量;复合针刺有助于维持术中循环功能稳定;改善术中和术后早期移植肾的功能;明显提高血浆肾上腺素浓度,而对去甲肾上腺素影响不大。结果:针刺能促进硬膜外麻醉肾移植术后移植肾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