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肉常可致月经量偏多及经期延长等。近年来研究表明与不孕有关。收集我院2011年7月~2012年12月103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治疗后,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息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妇女,以29—59岁者居多:子宫内膜息肉常见症状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包括月经量增多、月经不规则、经期延长、阴道出血淋漓不止、绝经后阴道出血等:笔者通过对有临床症状的68例患者在宫腔镜下进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冯敏 《健康必读》2008,7(12):42-42
2006年~2008年10月,我院手术治疗子宫肌瘤4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44例,36~52岁,平均42岁。肌壁间肌瘤22例,黏膜下肌瘤14例,浆膜下肌瘤2例,混合肌瘤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并伴有轻、中度贫血或痛经,术前均经B超及病理组织检查,排除恶性肿瘤,术中根据情况给予输血者8例,术后诊断符合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口服妈富隆联合生化汤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电切术后月经情况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0例,根据是否口服妈富隆联合生化汤,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口服妈富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生化汤治疗。随访1年后,对比两组术后不规则流血、月经量增多以及经期延长等临床症状;对比两组术后疗效,并记录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结果 (1)临床症状:随访1年后,两组在不规则流血、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33、2.358、5.234,均P0.05)。(2)疗效情况: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达89.36%(42/47),远高于对照组的60.38%(3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77,P0.05)。(3)复发情况: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13%(1/47),低于对照组的16.98%(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8,P0.05)。结论妈富隆联合生化汤可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切除者术后疗效,减少息肉复发。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998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0月 ,对来院要求取环的 35例绝经后妇女在取器前 1月内予以口服尼尔雌醇 ,术中同时给予宫颈利多卡因阻滞麻醉 ,取得了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取环者年龄  47~ 6 1岁 ,平均年龄 5 3 1岁。放环时间 ,最长者 2 7年 ,最短者 9年 ,平均 15年。绝经年龄 46~ 5 4岁 ,平均年龄 5 1 2岁。绝经年限 ,最长 8年 ,最短 1 5年 ,平均 4 2 7年。全部病例均为金属圆环形 ,有 7例是下级医院取环失败转来我院的。2 妇科检查 子宫体积正常的 6例 ,略小 11例 ,子宫萎缩 18例。全部病例均作B超探查 ,盆腔无殊 ,显…  相似文献   

6.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方法:定期随访2000年1月~2007年12月126例宫腔镜电切术后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结果: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手术时间(18.48±0.34)min,出血量(10.39±0.53)ml,住院时间5~7天,术后月经量正常者76例(60.31%),月经量明显减少者44例(34.92%);经期缩短者68例(53.96%),除3例失访外,其余患者无复发。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可降低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2000年2月对15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15例均经临床病史、妇检、超声检查或腹部CT检查确诊,由于各种原因保留子宫不愿手术者,年龄36~44岁(平均4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经血量增多、经期延长、继发性贫血,15例中壁间肌瘤13例,粘膜下肌瘤2例.  相似文献   

8.
一般资料:本院1979年12月至1983年12月之间,应用沈阳产XG—3型弯管宫腔镜检查(简称镜检)各种异常子宫出血患者430例,其中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多243例,子宫不规则出血90例,经期延长79例,绝经后出血6例,带环后出血12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23岁,30~50岁者共881例。除1例未婚者外,其余均已婚者。方法:术前阴道准备同刮宫术。检查步骤请参阅作者1982年报道。检查一般选择在月经净后5~7天内进行,如果不规则阴道流血者可在血停  相似文献   

9.
笔者采用活血化瘀为主,配合少量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6例,年龄25岁~35岁。均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其中根据妇科检查诊断者44例,腹腔镜检查,有组织形态学检查而作诊断者2例。  相似文献   

10.
月经过多是妇科常见症状之一 ,其经典的治疗方法是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切除子宫两种。我科采用热球子宫内膜剥脱器(热球 )治疗妇女月经过多症 10 5例 ,现将临床观察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10 5例患者系我院妇产科 1996年 3月~ 2 0 0 0年 8月收治的月经过多且无生育要求者 ,曾用药物保守治疗无效。年龄 35~ 5 5岁 ,平均 45 .2 1岁± 3.17岁 ;病程 3个月~ 10年。经诊断性刮宫确诊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者 87例 ,占82 .9% ,其中合并高血压者 2例 ,糖尿病者 1例 ;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息肉者 4例 ,占 3.8% ;内科疾患引起月经过…  相似文献   

11.
肠镜诊治大肠息肉4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 2 0 0 0年 ,我科共应用富士能 2 0 0电子大肠镜检查有症状者 375 8例 ,检出大肠息肉 45 2例 ,对息肉进行了肠镜下切除 ,共切除息肉 85 1颗 ,其中 2 6颗息肉癌变 ,现将资料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45 2例 ,男 2 82例 ,女 170例 ,男女之比 1 6 6∶1。年龄 15~ 92岁 ,以 5 1~ 6 0岁居多。临床表现以便血或粘液血便为主 ,部分有腹部不适或排便习惯改变。2 肠镜检查  45 2例共检出 85 1颗息肉。其中单发息肉 2 37例 ,多发息肉 2 15例 ,最多者为 33颗。息肉分布 :直肠 2 81颗 ,乙状结肠 30 5颗 ,降结肠 110颗 ,横结肠 72…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息肉超声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子宫内膜局限增生,宫腔内形成息肉样突起,B超探测可表现为强、低、不均回声,或蜂窝状回声,因大多数息肉与内膜表面的声学界面模糊,所以多不能显示病变的确切形态,给诊断带来困难。为了提高内膜息肉超声图象的识别水平,我们将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术前超声图像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取自1995年10月~1996年9月本院住院病人,因患有月经不调或不规则阴道出血而作子宫切除手术者,术前均做超声检查,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共17例均列入回顾性分析范围。2.主要临床表现:有月经过多、不规则阴道出血、绝经后出血等。其中月经过多7例,不规则阴道出血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5例,无症状者3例。  相似文献   

13.
宫腔镜联合妈富隆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富菊  赵艳辉  关爽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1):4477-4478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联合妈富隆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92例采用宫腔镜检查和手术完全一次性去除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55例术后口服妈富隆治疗3~6个月,另37例未服药患者为对照组,随访12个月,记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情况、月经量、超声下内膜厚度等,并做组间比较。结果:服用妈富隆组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超声或再次宫腔镜检查有3例(3/55)内膜息肉复发,服药组患者月经中期内膜厚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而同期接受宫腔镜治疗的未服药组,则有10例(10/37)内膜息肉复发。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手术联合服用妈富隆可有效改善月经过多状况,减少内膜息肉复发。  相似文献   

14.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介入治疗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将2002年2月-2003年9月,我院5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病例,回顾总结。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本组52例,年龄27-50岁,平均36.5岁。均已婚。除2例未生育者,均有健康子女。5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经期延长、月经量增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经阴道彩超长期随访观察绝经前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转归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7年6月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妇科门诊长期随访的115个病例,患者随诊时间平均(18±9)个月。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后平均检查间隔6个月,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症状、子宫内膜息肉的大小、用药情况等因素,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因素在子宫内膜息肉转归中的差异是否有显著性,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推断影响子宫内膜息肉转归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初诊时平均年龄(32. 8±70)岁。平均随诊时长(18±9)个月。在5年的随访里,所有病例中累计40%(95%CI,31%~50%)子宫内膜息肉发生转归。开始的12个月内25%的病例中发生息肉转归,而后到24个月增加至35%,之后的40个月只增加到40%,随后40~60个月中再无观察到继续随访的23例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自然转归。其中年龄40岁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发生转归的有35. 7%,相比年龄≥40岁的患者中4. 3%发生转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7)。60%的子宫内膜息肉平均直径(11. 4±3. 4) mm在随访过程中持续存在,相比之下40%的患者息肉直径(8. 8±2. 9) mm自然转归,自然转归的子宫内膜息肉经线更小(P=0. 00)。21. 7%的患者息肉10 mm,78. 3%的患者息肉≥10 mm,13. 9%最大经线10mm的息肉转归,26. 1%最大经线≥10 mm的息肉转归,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6)。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年龄40岁相对年龄≥40岁者发生息肉转归概率增加3. 51倍(OR=3. 51,95%CI:1. 12~10. 50,P=0. 024),息肉10 mm相对于息肉≥10 mm者息肉转归概率增加2. 65倍(OR=2. 65,95%CI:1. 07~6. 52,P=0. 034)。结论 35%的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2年里转归,在3年后子宫内膜息肉极少发生自然转归(5%)。患者年龄40岁和最大直径10 mm的息肉转归发生率更高。子宫内膜息肉并非都需要手术治疗,年龄40岁的女性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后且无生育要求的,期待1~2年是个可供参考的选择,但超过2年的期待期后,如果息肉仍然存在,则需要手术治疗。对于有异常出血症状并且年龄40岁的患者选择性使用避孕药或者孕激素治疗可以控制症状,增加患者继续期待治疗的信心和延长期待治疗时间,但对子宫内膜息肉是否发生脱落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丽君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6030-6032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在荣成市人民医院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94例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组为刮宫组43例及宫腔镜组51例,刮宫组给予传统刮宫治疗,宫腔镜组在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3个月时月经恢复时间、月经量、宫腔粘连、宫颈管粘连等并发症情况及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等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宫腔镜组稍长于刮宫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月经恢复时间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月经量较术前明显减少,3个月时刮宫组失访3例,宫腔镜组失访2例,月经量较1个月时有所增加,在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月经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及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安全、有效,术后复发率低,对于子宫内膜息肉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1病例介绍患者,女,40岁,月经量多并痛经史8年,2007年8月因子宫内膜息肉并子宫后壁腺肌瘤行宫腔镜手术治疗,术中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及部分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术后病情缓解。2009年痛经再次加重,月经量持续增多并出现贫血症状,  相似文献   

18.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妇女最常用的节育方法之一,目前约有50%育龄妇女在使用[1],B超和X线探查IUD快速、简便、准确,本文旨通过对B超与X线IUD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为临床提供依据,减少误诊。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对342例放置IUD者,分别行B超、X线检查。其中20~29岁106例,30~39岁128例,40~50岁88例。对X线检查诊为IUD异位者重复B超检查。被检者大多数都有经期延长、经量增多。2.方法①B超检查:受检者适度充盈膀胱,取仰卧位,探头于耻骨联合上纵、横、斜多切面扫查,以了解子宫大小、形态、位置及IUD的形态、在子宫内的…  相似文献   

19.
子宫肌瘤是妇女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有资料表明35岁以上妇女发病率可高达20%~40%。我院自2000年10月到2001年8月,采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46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28例。现总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28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32岁至51岁,平均43岁;其中肌壁间肌瘤12例,粘膜下肌瘤3例,浆膜下肌瘤1例,混合型肌瘤(壁间和浆膜下)12例。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及月经量异常(7例),疼痛(2例),压迫症状(尿频、尿潴留、排尿……  相似文献   

20.
李秀然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7):2688-2690
目的:比较宫腔镜下微型剪刀剪除息肉加电凝术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78例异常子宫出血的不孕症患者经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用随机表法分为两组:A组38例行宫腔镜下微型剪刀剪除息肉加电凝术,B组40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1年月经量的情况、随访1年妊娠和复发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治疗后半年内月经量明显减少(P<0.05),1年时月经量无明显减少(P>0.05);B组治疗后半年内、1年时月经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半年内两组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年时两组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内两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1年时两组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下微型剪刀剪除息肉加电凝术疗效主要见于治疗后半年内,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在术后1年仍保持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