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瑞平 《医学文选》2004,23(1):12-13
目的 探讨 MBI与老年男性 2型 DM患者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测量 94例老年男性 2型 DM患者的身高、体重 ,计算出 MBI,用双能 X线骨密度仪测定其骨密度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低体重组患者各部位的骨密度值均较正常体重组和肥胖组患者的骨密度值低 ,以髋部及前臂的骨密度值降低为明显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 0 .0 1 )。骨质疏松患病率 ,低体重组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和肥胖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正常体重组和肥胖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低体重组患者的骨密度值明显降低 ,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和肥胖组 ,说明 MBI与 2型 DM男病人骨密度值呈正相关 ,低体重指数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瑞平 《微创医学》2004,23(1):12-13
目的探讨MBI与老年男性2型DM患者骨密度的关系.方法测量94例老年男性2型DM患者的身高、体重,计算出MBI,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其骨密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低体重组患者各部位的骨密度值均较正常体重组和肥胖组患者的骨密度值低,以髋部及前臂的骨密度值降低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骨质疏松患病率,低体重组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和肥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体重组和肥胖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体重组患者的骨密度值明显降低,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和肥胖组,说明MBI与2型DM男病人骨密度值呈正相关,低体重指数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3.
劳山  蒋凤艳  莫凤媚 《广西医学》2006,28(2):180-182
目的探讨运动、体重指数及牛奶摄入对妇女骨代谢、骨密度影响.方法测定空腹血ALP、尿钙(Ca)、肌酐(Cr)和DEXA以测定腰椎、股骨上段骨密度.结果体重指数与血ALP、骨密度呈正相关,与Ca/Cr呈负相关,常年运动组骨吸收率较对照组低(P<0.05),骨密度较对照组高(P<0.05),常饮用牛奶组尿Ca/Cr和血ALP低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重越低,越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运动可维持骨量,摄入牛奶可延缓骨丢失,是防治骨质疏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体重和体重指数对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体重和体重指数对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811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正位1~4椎体(L1~4)、左侧髋部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转子内区(Inter)、髋部总体(Total)和华氏三角(Ward's)的骨密度.按年龄分为3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内又按体重指数分为:BMI≤20 kg/m2为低体重组(A组),20<BMI≤25 kg/m2为正常体重组(B组),BMI>25 kg/m2为超重组(C组),比较各部位骨密度的变化.结果: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各年龄段内各部位骨密度均为超重组>正常体重组>低体重组,而且大部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段内体重和体重指数均与骨密度有相关性,而且体重的相关性更强.结论: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各部位骨密度随体重指数增加而增加.体重对骨密度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定徐州地区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并对其相关因素分析,以探讨2型糖尿病骨密度改变及骨质疏松机制.方法 应用双能X线DEXA测定68例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4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腰椎(L2-4)及股骨近端骨密度,根据骨密度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骨质疏松组(DM-1)和并发骨质疏松组(DM-2),测定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C肽(FCP)、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体重指数(BMI).结果 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较健康者显著下降(P<0.05或P<0.01);DM-2组病程、BMI、HbAIc、UAER与DM-1组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 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BMI低,血糖控制不良及肾脏损害时更易发生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老年男性体重指数与跟骨定量超声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超声干式骨密度测定仪测算320名60岁以上老年男性右足跟骨骨质音波传递速度(SOS)、骨强度指数(OSI)和骨折风险预测指数(TI);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正常BMI组跟骨SOS高于低BMI组(P〈0.05,P〈0.001),而高BMI高于低BMI组和正常BMI组(P〈0.001,P〈0.05,P〈0.001)。提示老年男性BMI与OSI呈正相关,低BMI人群与正常BMI和高BMI人群差异显著。结论老年男性BMI与跟骨定量超声改变有显著相关性,低BMI者发生骨质疏松的机会明显增加,测算BMI和跟骨定量超声变化,预测骨折风险,可作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早期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及体表面积(BS)对女性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的QDR 4000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广东江门地区女性健康体检者334例,测量部位包括左股骨(股骨颈、大转子、Wards 区、股骨干),腰椎正位,腰椎侧位,右前臂.分别按BMI大小分成3组:<18.5 kg/m2组,18.5~24 kg/m2组,>24 kg/m2组;BS也按大小分成3组:大体表面积组,中体表面积组,小体表面积组.结果 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身高、体重、体质指数、体表面积与各部位骨密度的关系用偏相关分析,不同BMI、BS 组间比较用协方差分析(协变量为年龄).结果 体重、体质指数、体表面积与各部位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不同BMI组各部位骨密度均为:18.5~24 kg/m2组大于>24 kg/m2组大于<18.5 kg/m2组;不同BS组间各部位骨密度比较为:大体表面积组>中体表面积组>小体表面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体重、BMI、BS均是影响女性骨密度的重要因素,低体重和BMI、BS较小的女性应注意骨质疏松的诊断与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老年(≥65岁)健康男性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脉压(pulse pressure,P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03~2006-09体检老年健康男性,其中≥65岁的1 660名老年男性为观察组,55-64岁1 700名老年男性为对照组.两组各按BMI分为<23组、23-27组和>27组.分别进行身高、体重、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检测.根据检测数据计算出BMI(kg/m2)和PP值(PP=SBP-DBP).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 相同BMI组间平均PP值比较,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不同BMI之间平均PP值比较,<23组与>27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BMI与PP值之间呈正相关(r=0.761,P<0.01).对照组男性不同BMI组间平均P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老年男性PP值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②老年男性PP值与BMI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身高、体重、体质指数( BMI) 、体表面积( BS) 对女性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的QDR 4000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广东江门地区女性健康体检者334例, 测量部位包括左股骨(股骨颈、大转子、Wards 区、股骨干) ,腰椎正位,腰椎侧位,右前臂。分别按BMI大小分成3组:<18.5 kg/m2组,( 18.5~24) kg/m2组,>24kg/m2组;BS 也按大小分成3组: 大体表面积组, 中体表面积组, 小体表面积组。结果用SPSS 11. 0 统计软件处理, 身高、体重、体质指数、体表面积与各部位骨密度的关系用偏相关分析,不同BMI、BS 组间比较用协方差分析(协变量为年龄)。结果 体重、体质指数、体表面积与各部位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不同BMI组各部位骨密度均为:正常BMI组>超重肥胖组>低BMI组;不同BS组间各部位骨密度比较为:大体表面积组> 中体表面积组> 小体表面积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重、体质指数( BMI) 、体表面积(BS) 均是影响女性骨密度的重要因素, 低体重和BMI、BS较小的女性应注意骨质疏松的诊断与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武汉市成年人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379例18岁以上体检者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energy X-absorptiomentry,DEXA)测定正位腰椎骨密度值,并进行问卷调查,对所获资料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男性、女性随年龄变化BMD变化规律不同,年龄与BMD呈负相关(r=-0.244,P<0.01),体重与BMD呈正相关(r=0.250,P<0.01),已绝经妇女BMD低于未绝经者(P.<0.01),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者BMD低于未患病者(P<0.01).结论 武汉地区成年人BMD与多种因素有关,年龄、体重、绝经是重要因素,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者应注意防治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