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结石患者10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统计腹腔残余感染及肠粘连例数。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有1例患者因大出血而中转开腹。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腹腔残余感染及肠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辅以围术期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胆石症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就诊的2180例胆石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335例,手术治疗1845例,治愈1844例。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胆囊息肉与胆囊结石发病不相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446例,其中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71例;开腹胆囊切除399例。经统计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胆瘘发生率均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P〈0.05);其余各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州地区患胆石症人群在性别、年龄及饮食关系等方面有地区特点,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杂性胆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8月至2013年11月我科收治的81例复杂胆囊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胆囊炎66例,萎缩胆囊炎14例,Mirizzi综合征1例。所有腹腔镜手术在使用吸引器刮吸分离与超声刀切割相结合下完成。手术历时1.5~3 h不等。结果 79例LC手术成功完成,手术中1例肝总管损伤在腔镜下缝合修补,1例术中出血中转开腹手术,1例术前怀疑Mirizzi综合征,手术中确诊中转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复杂性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成功的关健是术前对病例进行认真讨论,术中使用吸引器与超声刀解剖Calot三角,胆囊切除采取顺行与逆行结合,全部切除与部分切除相结合,有效地避免术中大出血和胆管损伤,使腹腔镜下复杂性胆囊切除变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效果及优势.方法 21例肝癌患者在全麻下行手助腹腔镜下脾切除术联合肝癌射频消融术治疗,术中取病理活检.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超声共发现34个肿瘤,同时胆囊切除者5例.平均手术时间186 min,平均总出血量198.5 mL,术后平均住院11.4 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 手助腹腔镜下脾切除术联合肝癌射频消融术具有微创意义,安全可行,可降低手术风险及难度,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5.
张璇 《山东医药》2014,(8):63-6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3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导致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为发生并发症17例(77.27%),术中漏诊3例(13.64%),术中处置不当2例(9.09%).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前应尽可能全面检查、注意鉴别诊断,术中全面细致探查、正确操作减少漏诊和误诊,术后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尽可能避免术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分析针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有效护理方式。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7年7月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共73例,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总结有效的护理方式。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血糖控制在(7.62±1.31)mmol/L,且术后血糖控制在(6.55±1.48)mmol/L。手术后2例患者发生低血糖,2例出现泌尿系统感染,1例出现切口愈合不良,在经过对症处理后均痊愈。结论针对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在其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应加强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术中及术后的血糖波动,且术后并发症少,保障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实施效果。方法入选是8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5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以其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组内例数均40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期间对照组配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综合性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均显著比对照组更短,P0.05,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患者的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控制效果,观察组术前和术后均保持在较低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低,P0.05,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患者的中转开腹手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老年高血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性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促使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水平保持相对稳定而合理的范围内,从而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MS)的诊断及腹腔镜下治疗MS的价值与术中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2月至2010年3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26例M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MS,术前诊断7例,其余均为术中诊断。Ⅰ型18例,其中16例成功施行了LC手术,2例中转开腹;Ⅱ型5例,2例施行了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瘘口修补,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T管支撑引流术。其余3例中转开腹;Ⅲ型3例均中转开腹,1例行瘘口修补,2例行胆囊切除+Roux-en-Y胆道重建。结论 B超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能提高术前诊断率。腹腔镜及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应用能安全处理大部分Ⅰ型和Ⅱ型的MS病例,对于Ⅲ型及Ⅳ型患者,腹腔镜下处理较为困难,应尽量开腹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十二指肠镜与联合胆管镜手术治疗胆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胆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86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43例。A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十二指肠镜手术同期治疗,B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管镜手术同期治疗。记录两组顺利完成手术及中转其他治疗的比例,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1、7 d血清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1、7 d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水平,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12个月复发率。结果 两组成功完成手术、中转开腹的比例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住院费用多于B组(P均<0.05)。与术前1 d比较,两组术后1、7 d血清CD3+、CD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VAS评分明显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可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并提高护理质量,因而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囊后-前三角联合解剖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2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结果 246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25~120 min,平均42 min。术中出血量5~80 ml,平均20 ml。其中2例各因合并胃癌和胆囊结肠瘘中转开腹手术,2例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全组术后均无腹腔出血、胆漏及胆道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胆囊后-前三角解剖法有助于辨认Calot三角内的解剖结构,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和胆管损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TUSPLC)的手术经验与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1月完成的15例行TUSP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75 min(50~90 min),平均出血12 ml(10~15 ml),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平均住院3 d(2~4 d),均未放置引流管,术后无出血及胆汁漏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恢复良好,脐部无明显手术瘢痕。结论 TUSPLC切口美观,安全可行,但操作难度较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大,进一步完善脐部操作装置及手术器械,可望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传统LC。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方法将18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疗效、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痛觉感受及随访1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照组,并且手术、下床活动、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术前,两组痛觉感受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2周时痛觉感受逐渐减轻,且观察组痛觉较轻(P0.05),随访1个月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较好地切除胆结石而不引起较大的手术创伤,疗效好,术后痛觉感受轻微,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联合内镜胆总管探查术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目的 探讨运用多种微创治疗手段,治疗经内镜取石失败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方法 运用三窥联合的手术方式(术前内镜下经鼻胆管引流、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及术中胆道镜(对3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微创治疗。结果 39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残留结石及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而手术时间与开腹手术相似。部分病例随边半以上未见远期并发症。结论 三镜联合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对于有较高内镜、腹腔镜技术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形态异常合并泥沙样结石性胆囊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1月于大连市友谊医院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胆囊形态异常合并泥沙样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伴有胆囊形态的异常,表现为胆囊折叠或胆囊腺肌症;病变部位皆位于胆囊的远端。术前将胆囊病变部分和正常胆囊拟保留部分分别做胆囊收缩试验。术中胆道镜检查胆囊管通畅,胆囊壁弹性好,无明显慢性炎症。切除有病变的胆囊后,4-0可吸收线连续两层缝合胆囊。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98.0±9.0)min,排气时间平均(22.8±2.5)h。术后6 h下床活动并进水,24 h后进食;术后5~7 d痊愈出院,无胆漏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80个月,患者术前临床症状消失,无结石复发。术后6~12个月胆囊代偿性扩张,体积平均(30.29±4.23)cm3,较术前(21.72±4.34)cm3明显增大(t=-13.00,P0.001);术后胆囊收缩平均(56.9±10.9)%,较术前(48.5±12.7)%显著提高(t=-6.11,P0.001)。结论腹腔镜结合胆道镜行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形态异常合并泥沙样结石性胆囊炎,对保护胆囊及胆囊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有望成为手术保胆治疗的一种新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的临床诊治特点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5年6月于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诊断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取禁食、心电监护、抗感染、纠正体液平衡、维持血压血糖稳定等措施,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结果共收集129例老年患者,其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19例,胆囊结石伴胆囊黏膜腺瘤样增生2例,化脓性胆囊炎6例,胆囊坏疽2例;纳入患者中52例合并至少1种以上内科疾病。67例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而行急诊手术;62例症状缓解,择期行手术治疗。共108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例腹腔镜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9例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所有手术均获得成功,患者术后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老年患者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情危重,常伴多种内科疾病,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临床医生应充分完善术前准备,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准确把握手术指征和时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在手术室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以攀枝花市攀钢集团总医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为对象,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规范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实验组血清C反应蛋白、血糖、皮质醇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67%,较对照组的24.4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中可有效减轻手术应激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使患者术后康复时间缩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糖尿病并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护理体会。方法纳入该院于2016年8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73例糖尿病合并胆囊炎患者,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结果 73例糖尿病合并胆囊炎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脐孔渗血3例(4.11%);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98±0.22)d;术后空腹血糖(6.30±0.14)mmol/L、餐后2 h血糖(8.57±0.63)mmol/L;康复出院。结论糖尿病合并胆囊炎行LC手术治疗的患者经围手术护理干预后可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老年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患者149例,根据手术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74例和和试验组7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胆囊切除术治疗,试验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胆囊切除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死亡病例,胆囊切除成功率为100%(74/74);试验组72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3例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成功率为86%(72/75)。两组患者胆囊切除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71,P0.05)。对照组术后出现胆漏3例,切口感染、便秘各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11/74);试验组术后出现腹腔少量出血1例,轻微胆漏2例,并发生发生率为4%(3/7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165,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效果确切,严格把握手术时间和掌握手术技巧能够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与气腹腹腔镜在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1日至2008年6月1日在我科住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手术23例,气腹腹腔镜手术34例,分别记录患者年龄、合并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中转开腹、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辅助下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与气腹腹腔镜相比,避免了气腹对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扩大了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指征,是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等疾病的老年患者较理想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