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河北省农村5岁以下儿童预防接种状况,寻找影响因素,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河北省8个农村县的4 800户家庭中,按照留守与非留守分组调查5岁以下儿童监护状态及卡介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麻疹、乙肝5种疫苗的接种率及其监护人对接种服务的满意度,接种凭证以卡、证记录为准。结果调查农村居民4 800户,5岁以下儿童1 022名,其中留守儿童270名,占26.42%。两类儿童平均年龄分别为2.67、2.62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监护人以母亲为主为68.15%、其次为祖父母为27.41%。卡介苗、百白破、脊灰、麻疹、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8.53%、95.01%、96.19%、88.26%、98.04%。两类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2针接种率均最低,分别为87.78%、88.43%;卡介苗接种率均最高,分别为97.78%、98.80%。两类儿童比较卡介苗、百白破、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率差异显著,脊灰、乙肝无显著差异。所有调查儿童五苗全程接种率为61.15%,留守儿童为45.56%,非留守儿童为66.76%(P0.01)。监护人类型影响了五种疫苗全程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留守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为85.56%,非留守为8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北省农村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五苗全程接种率低,留守儿童监护人对接种服务的满意度较低,需综合分析影响因素,制定有效措施提高各种疫苗的全程接种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农村和城区儿童计划免疫"基础五苗"及时接种情况,分析影响及时接种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方法根据2006年全市的免疫预防工作综合检查接种率调查资料,分析2003~2005年出生的农村和城区儿童的"基础五苗"接种情况。结果农村地区116名2003~2005年出生的儿童"基础五苗"的及时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43.75~56.82%、乙肝首针及乙肝疫苗全程87.5~100%,脊灰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95.45~100%,麻疹疫苗80~100%。城区120名2003~2005年出生儿童的及时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86.36~88.64%,乙肝首针及全程84.38~97.72%,脊灰疫苗87.5~95.45%,百白破三联疫苗93.75~95.45%,麻疹疫苗87.5~97.72%。结论:及时提高接种率水平,为儿童建立免疫屏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免疫规划的因素.方法 抽取2个居民小区的1 205名0~7岁儿童,采用相关知识问卷及核查疫苗接种记录的方式,对入组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居住地变更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家长对接种疫苗的态度以及家长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做详细调查.结果 2个小区0~7岁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为93.61%;五苗的接种率分别为麻疹类疫苗96.38%、卡介苗96.33%、脊髓灰质炎疫苗95.87%、乙肝疫苗94.29%、百白破疫苗96.01%,"五苗"全程接种率为94.59%.结论 0~7岁儿童的计划免疫现状较好,但流动儿童与本区常住儿童相比疫苗接种率和"五苗"全程接种率均较低.所以,应加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的宣传教育工作,以减少相应传染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龙南医院辖区流动儿童五苗预防接种情况.方法 在龙南医院用边怡园、悦园、希望、乐园、明园、憩园,龙庆等7个小区,逐人运户调主出生1个月~7周岁的流动儿童疫苗接种情况.结果 单苗接种率卡介苗93.38%,糖丸94.62%.百白破93.92%,麻疹疫苗93.20%,乙肝疫苗94%,五苗全程率94%.结论 流动儿童的接种率与卫生部颁布的五苗接种率达95%以上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济宁市农村留守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全面提高计划免疫工作水平.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对1~6岁农村留守、非留守儿童进行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调查.结果 济宁市农村留守儿童建卡建证率和基础免疫接种率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监护人年龄结构为40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5苗接种率和全程免疫覆盖...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流动儿童母亲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与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现状,探索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取上门逐户调查的方法,询问家长,核实流动儿童出生日期和免疫卡证.结果 郑州市区流动儿童5种疫苗接种率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四苗"全程免疫覆盖率仅为60.74%.亦明显地常住儿童(96.51%).城市大型农贸市场内流动儿童5种疫苗免疫接种率,明显低干其它类型地区(P<0.01);流动商贩子女的接种率明显低于其它职业(P<0.01).结论 流动儿童仍是当前计划免疫工作的薄弱环节,其中流动儿童母亲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低,流动性大是造成该人群免疫接种率低的主要因素,广泛开展针对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知识宣传活动,提高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知晓率是加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是减少或消灭传染病对儿童身心的摧残的有效措施和途径.探讨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的方法、措施有利于提高适龄儿童"六苗"(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和白破疫苗)接种率、接种及时率和全程覆盖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2010年入学、入托儿童预防接种情况,为完善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和监督体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深圳市福田区卫生局和教育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福田区儿童入园、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的通知》,对福田区所辖211所幼儿园和小学28 192名入学、入托儿童预防接种证及接种登记情况进行查验。结果:接种证查验覆盖率为100%,应查验儿童28 192名,实查验儿童27 625名,查验率为97.99%,持证率为99.16%,全程接种率为76.32%,补种人数5 975名,占应补总数的91.35%,入托儿童的全程接种率和补种率高于入学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32、20.392,P=0.01、0)。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和麻疹疫苗平均接种率达到98%以上,百白破、脊髓灰质炎和乙脑疫苗平均接种率相对较低。结论:福田区2010年儿童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教育、卫生部门需协调配合,加大宣传,提高一类疫苗全程接种率和查验后补种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长春市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情况,以便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双阳区流动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计划免疫接种情况调查。结果:共调查120名儿童,其建卡率、建证率、五苗(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覆盖率、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0.83%、93.33%、90%、88.33%。结论:要重视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加大对流动儿童集聚地的计划免疫宣传力度,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保证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相关疫苗的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留守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卡介苗(BCG)、乙肝疫苗(HepB)、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百白破联合疫苗(DTP)、麻疹减毒活疫苗(MV)]预防接种现状.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对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出生的192例儿童进行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调查.结果 建证率100%、建卡率100%.12月龄内儿童BCG、OPV、DTP、MV、HepB接种率分别为100%、97.91%、96.88%、97.92%、100%,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97.92%,MV复种和DTP加强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7.8%和97.68%,但留守儿童的疫苗全程免疫覆盖率(89.01%)显著低于父母在家的儿童(98.02%).结论 要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11.
城乡学龄儿童预防接种证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商丘市城乡学龄儿童预防接种证的持有状况,并在学校开展补充免疫。方法于2006年9月份随机抽取商丘市城乡8所小学对其共1061名入学新生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和免疫接种情况调查。结果商丘市城市本地、农村儿童和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证持有率分别为78.41%、59.81%和33.70%,四苗(卡介苗、麻疹疫苗、小儿脊髓灰质炎疫苗、白白破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4.81%、93.75%、60.87%。周岁内四苗合格接种率为91.51%,加强免疫OPV、DPT及MV的接种率分别为96.21%、91.12%及89.32%。城区的持证率、加强免疫接种率明显高于农村。结论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是了解儿童免疫状况和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的调查及免疫相关传染病发生率的监测,了解电白县流动儿童免疫预防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法进行接种率调查;采用主动搜索与医院报病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传染病的监测.结果 显示本地儿童"五苗"合格接种率≥98%,外来儿童"五苗"合格接种率≥85.9%.而过去认为很重要的经济因素在本次调查中并未体现;流动儿童免疫相关传染病发病明显高于本地儿童.结论 落实预防接种登记审核制度,把好卡证不符和疫苗漏种关,影响外来儿童接种率的最主要因素在于家长缺乏获得预防接种知识并仍受制于重男轻女的思想,须多途径加大宣传并重点加强规范化门诊建设和预防接种工作人员队伍,尽早实现预防接种信息化;进一步提高人群的接种率水平,巩固疾病防治成果,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为创建健康县城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汕头市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探讨汕头市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汕头市六区一县的2009、2010年出生的儿童进行入户调查,记录接种证上记录的儿童免疫接种情况,共调查506名儿童.结果:汕头市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98.4%,建证率99.0%.疫苗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99.8%,脊髓灰质炎疫苗全程99.4%,百白破疫苗全程99.0%,麻疹疫苗97.6%,四苗覆盖率96.8%,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8.0%,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9.1%.流动儿童接种率低于本地儿童,不同年份出生及不同性别儿童“四苗”及乙肝疫苗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汕头市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在较高水平,及时接种率及加强免疫接种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HIV阳性母亲所娩儿童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5种疫苗[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 Guerin,BCG)、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iphtheria-Pertussis-Tetanus Combined Vaccine,DPT)、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的接种现状,探讨提高预防接种率的方法。方法随机抽查鹿寨县2005-2008年HIV阳性的部分产妇,对这些产妇所娩的48名儿童的预防接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HIV阳性母亲所娩儿童的OPV、DPT、MV、HepB接种情况较好,BCG接种率和HepB及时率相对较低;OPV、DPT、MV、HepB的单苗合格接种率95%以上,BCG单苗合格接种率和5苗全程合格率分别为85.42%、83.33%。结论儿童"五苗"接种较好,接种人员严格掌握接种禁忌及提高受种者监护人的预防接种意识,有利于提高NIP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社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和相应的策略。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形式,以四苗预防接种及时和全程覆盖率为观察目标,对比2008-2013年出生的本地户口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差异。分析预防接种不及时和全程覆盖不合格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结果:本地儿童计划免疫合格率99.14%,而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合格率64.54%并直接影响社区计划免疫总合格率。母亲文化水平、儿童性别、疫苗知情程度、家庭月均收入均是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合格率的重要因素。结论:目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合格率低,形势严峻,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和现状,制定适合本辖区计划免疫工作的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结合部社区学龄前儿童基础免疫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琳  刘民  常艺  马建  熊月侨  金连起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1257-1260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社区学龄前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情况,为查漏补种、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北京市某城乡结合部社区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自行设计问卷,通过入户调查填写调查表,了解儿童基本信息;免疫接种信息由《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导出。结果 1 315例本社区管理儿童的卡介苗(BCG)、乙肝疫苗(HepB)、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疫苗(DPT)及麻疹疫苗基础免疫的合格率分别为99.0%、97.0%、95.4%、96.8%和93.5%,及时率分别为90.3%、90.4%、83.4%、79.4%和79.7%。"五苗"全程接种合格率为87.2%,及时率为57.9%。A群流脑疫苗(A-MCV)、甲肝疫苗(HepA)、乙脑疫苗(JEV)、风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基础免疫合格率分别为93.7%,88.4%,92.7%、92.1%和92.4%。本市户籍儿童的麻疹疫苗、A-MCV、HepA、JEV、风疹疫苗及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基础免疫合格率明显高于外地户籍儿童(P<0.05);不同年龄组的儿童接种率总体上无显著差异。结论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社区学龄前儿童基础免疫状况存在一定问题,应加大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南昌市某新区流动儿童管理方法,为该区制定流动儿童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某新区4个片区随机抽取流动、常住儿童各240名,对抽取的儿童进行上门调查并按《南昌市儿童基础免疫接种情况调查表》逐项填写儿童基本信息、基础免疫接种情况,并对被调查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文化程度、影响接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数据采用EpiData软件录入,使用EpiInfo200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该新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录入率71.25%、建证率73.33%、各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74.17%、脊髓灰质炎疫苗70.00%、百白破73.75%、麻疹75.00%、乙肝71.67%、乙脑73.75%、流脑72.08%、甲肝66.67%、基础免疫全程覆盖率70.42%,均低于常住儿童。流动儿童基础免疫全程覆盖率随着监护人学历的提高而增加,监护人学历为高中及以上、初中及以下、文盲的基础免疫全程覆盖率分别为88.89%、67.65%、40.65%。结论调查结果表明,该新区应加大建筑工地、农民拆迁还建区,与临界县区交界区流动人口的免疫规划知识宣传力度;加强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的管理及基础免疫的查漏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流动儿童 4种疫苗 (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 )免疫接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 1997年 8月至 1999年 10月在临沂市兰山区、罗庄区和河东区进行了针对预防接种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流动儿童 4种疫苗全程基础免疫覆盖率为 34 .2 6% ,95%可信区间为 2 9.57%~ 38.94 % ;结论 4种疫苗接种状况的影响因素涉及免疫服务供方和受方两方面 ,是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接种单位是否定期摸底、儿童母亲在流入地生活时间、儿童家长对疫苗种类的了解、接种依从性、就医选择及儿童接生情况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董玉坤 《微创医学》2006,25(4):671-672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中的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现状和接种影响因素,为做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5年5月对南宁市区某区内119名0~4岁流动儿童的建证情况及未接种者的未接种原因进行调查.结果 流动儿童建证率为77.31%;"五苗"全程接种率为31.93%,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P<0.01);流动儿童未接种"五苗"的主要原因为不知道要接种、认为没有必要接种和不知道接种地点和时间.结论 流动儿童的建证率与"五苗"全程接种率均较低,应加强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村级实施免疫规划定点接种降低疫苗损耗,提高接种率分析.平均从2006年的94.14%村级实施预防接种定点接种后疫苗损耗率降低,接种率提高的评价.方法采用我县五年来124个接种点实施儿童预防接种定点接种常规免疫报告疫苗使用损耗和接种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县实施定点接种前2005年“五苗”损耗系数平均为3.18,接种率平均为91.17%,实施定点接种5年来,“五苗”损耗系数平均为1.50,接种率平均为97.41%,实施定点接种后,“五苗”损耗系数逐年降低,分别为2006年2.04、2007年1.71、2008年1.38、2009年1.27、2010年1.11,接种率逐年提高,分别为2006年97.02%、2007年96.95%、2008年97.85%、2009年98.15%、2010年97.06%.结论定点接种优于分散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