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造影超声心动图(C3DE)评估左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对27例心肌梗死患者、17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19名健康志愿者行SPECT、三维超声心动图(3DE)及C3DE检查,对比3种方法测得的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LVESV)、每搏输出量(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心肌梗死和肥厚型心肌病患者3DE所测LVEDV和LVESV均小于C3DE、SPECT测值(P均0.05),C3DE与SPECT间LVEDV和LVESV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肌梗死患者3DE所测LVEF高于C3DE和SPECT测值(P均0.05),C3DE与SPECT间LVEF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志愿者中,3种方法所测LVEDV、LVESV、SV及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3DE所测LVEDV、LVESV及LVEF与SPECT测值均呈正相关(r_s=0.95、0.97、0.95,P均0.01)。结论 C3DE可用于评估左心室功能,尤其适用于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等存在心室重塑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右心室局部收缩功能。方法对80例右心室射血分数(EF)正常的EH患者(EH组)和4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离线分析后,记录EH组和正常对照组右心室容积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H组右心室整体、流出道部及流入道部EF减低(P均〈0.05),而心尖肌小梁部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整体舒张末容积、右心室整体收缩末容积减低,肌小梁部、流出道部、流入道部的舒张末容积及收缩末容积增高(P均〈0.05)。与右心室整体EF相比,EH组内的肌小梁部、流出道部、流入道部EF均减低(P均〈0.05),而心尖肌小梁部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3DE可以准确评价EH患者右心室整体及局部容积与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心肌致密化不全患儿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依据常规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34例LVNC患儿分为LVEF正常组(A组,LVEF≥50%,25例)及LVEF减低组(B组,LVEF50%,9例),选取同期20名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行RT-3DE检查,测量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LVEF,计算收缩末期左心室最厚处非致密心肌/致密心肌比值(NC/C)并观察左心室17节段心肌受累情况,通过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分析获得节段舒张末期容积(rEDV)、节段收缩末期容积(rESV)及节段射血分数(rEF),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C组比较,A组LVEDV(t=-0.17,P=0.87)、LVESV(t=0.79,P=0.44)及LVEF(t=-1.72,P=0.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LVEDV(t=1.62,P=0.15)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但LVESV明显增大(t=2.85,P=0.03),且LVEF明显减低(t=-6.15,P0.01)。A组NC/C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P=0.27),但左心室心肌受累节段数更少(t=-4.59,P=0.03)。A组与C组间左心室17节段rEDV及rES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心室中部后间隔、后壁及后侧壁、心尖部间隔、下壁及侧壁r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均与C组间左心室17节段rED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底部后侧壁及前侧壁、中部前壁、前间隔、后壁、后侧壁及前侧壁、心尖部前壁、间隔及侧壁rESV、左心室17节段r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应用RT-3DE技术评估LVNC患儿整体和局部收缩功能有利于早期诊断、治疗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法洛四联症患者手术前后右心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法洛四联症(TOF)患儿术前及术后右心室收缩功能变化。方法应用RT-3DE测量29例TOF患儿术前及术后1周、6个月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每搏输出量(RVSV)及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 29例TOF患儿中,12例术前RVEF低于50%(12/29,41.38%)。术后1周RVESV较术前增加,RVEF较术前减小,术后6个月RVEDV、RVESV较术前增加,RVEF值较术前减低(P均〈0.05)。随着心功能降低,三维右心室容积曲线(RVVC)逐渐低平、收缩峰值后移。结论 RT-3DE可准确、定量评价TOF患儿术前、术后右心室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5.
右心功能是右心衰竭及肺动脉高压等右心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目前准确评估右心功能已成为临床不可回避的问题。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出现使得准确评估右心功能成为可能。本文对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右心功能评估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定位诊断二尖瓣脱垂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3DTTE)定位诊断二尖瓣脱垂的可靠性.方法 接受二尖瓣修补成形术的二尖瓣脱垂患者30例,性别不限,年龄15~64岁,体重43~118 kg,ASA Ⅱ~Ⅳ级.患者术前进行3DITE检查,术中行多平面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2DTEE)检查,以术中探查为标准计算3DTYE定位诊断二尖瓣脱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3DTTE与2DTEE的定位诊断结果 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 3DTTE图像满意率为93%,2DTEE图像满意率为100%;3DTTE定位诊断二尖瓣脱垂的敏感度88%、特异度95%、准确度93%;3DTTE与2DTEE定位诊断二尖瓣脱垂的结果 一致性满意(K=0.88,P<0.01).结论 3DTTE定位诊断二尖瓣脱垂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较高,临床上可考虑作为2DTEE的替代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照,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检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左心室节段室壁运动异常(RWMA)的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和CAG确诊的68例NSTEMI患者(NSTEMI组)和50名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分析2DE动态图像和CAG结果。所有受检者均通过多切面动态采集,由2名有经验的超声心动图医师根据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ASE)的16节段法对左心室壁运动异常情况进行判断,出现1个或以上节段运动异常者为2DE-RWMA阳性;所有患者均在2DE检查后2天内行CAG检查,以冠脉动脉狭窄≥50%为CAG阳性。结果68例NSTEMI患者中,CAG阳性者66例,阴性者2例,2DE-RWMA阳性者35例,阴性者33例,以CAG为金标准,2DERWMA诊断NSTEMI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1.52%(34/66)、50.00%(1/2)、51.47%(35/68)、97.14%(34/35)和3.03%(1/33);与2DE-RWMA阴性者相比,2DE-RWMA阳性者发生三支病变率更高(62.85%vs 39.39%,P0.05),冠状动脉狭窄90%~99%的发生率更高(68.57%vs 48.48%,P0.05)。结论2DE检测NSTEMI的左心室RWMA的敏感度不高;2DE-RWMA阳性可推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严重,为临床初步判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供血心肌节段的功能及同步性。方法选取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QLab软件进行脱机分析,测量PCI治疗前、后左心室局部心功能,并获得17节段的容积-时间曲线。结果与术前相比,PCI术后部分节段局部舒张末容积(REDV)减小,各节段局部收缩末容积(RESV)均减小,REF均有所增加,Tmsv-6-SD%、Tmsv-16-SD%、Tmsv-12-Dif%及Tmsv-16-Dif%均减低(P均〈0.05)。结论PCI术后,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局部功能及同步性,能够准确评价其疗效。 相似文献
9.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功能评价 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测量左心室整体峰值充盈率(gPFR)、整体峰值射血率(gPE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综合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效果。方法采集30例CABG患者(CABG组)术前3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22名正常志愿者(正常对照组)的左心室全容积图像。gPER、gPFR、LVEF通过分析软件获得。比较gPER、gPFR、LVEF在CABG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CABG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以及在各组各时间点的相关性。结果CABG组的gPER、gPFR、LVEF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低(P〈0.01)。CABG术后1周较术前无显著改变(P〉0.05);术后1个月较术前及术后1周显著增高(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正常对照组与CABG组术前3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gPER与LVEF(r=0.98、0.90、0.96、0.86,P均〈0.01)、gPER与gPFR(r=0.98、0.98、0.98、0.97,P均〈0.01)均相关。结论RT-3DE作为一种新的无创、精确的技术,测量gPER、gPFR、LVEF能综合评价CABG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TEE(RT-3D-TEE)在成人房间隔缺损(ASD)经导管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TTE初筛后拟行封堵治疗的31例ASD患者行RT-3D-TEE检查,测量缺损最大径和面积,与TTE、二维TEE(2D-TEE)测值进行比较;评价缺损解剖特征,判断其是否适宜行封堵术,并选择封堵器型号。结果 TTE、2D-TEE和RT-3D-TEE测量ASD最大径分别为(21.32±6.21)mm、(22.80±5.87)mm和(23.44±5.90)mm,RT-3D-TEE与TTE和2D-TE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T-3D-TEE所测缺损面积与最大径显著相关(r=0.92,P<0.05);RT-3D-TEE显示房间隔缺损形状多为近似椭圆形,较少为不规则形及近似圆形,可清晰显示ASD残缘情况及周围毗邻结构的空间关系;根据RT-3D-TEE结果,29例属封堵术适应证,并封堵成功,封堵器大小为最大径测值+(5.4±2.3)mm。结论 RT-3D-TEE可直观评价ASD大小、形态及毗邻结构空间关系,在成人ASD封堵治疗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颈交感干离断(TCST)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64只,体重230~250 g,随机分为4组(n=16):假手术组(S组)、心肌梗死组(MI组)、左TCST组(LT组)、右TCST组(RT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 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S组只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分离颈交感干,不离断;MI组制备心肌梗死模型,随后分离颈交感干,不离断;LT组和RT组在心肌梗死模型制备成功后,分别实施左、右侧TCST.于TCST后第4周,每组随机选取8只大鼠,称重,随后处死,取左心室组织,称量,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质量/体重),并采用体视学三维形态定量分析左室重构情况,测定左心室心肌细胞体积密度(V_v)、心肌组织总体积(V_t)和心肌细胞总体积(V_c),采用RT-PCR测定心肌c-fos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各组左心室质量指数增加,心肌c-fos mRNA表达上调,左心室V_t和V_c增大,MI组和LT组左心室V_v增大(P<0.01),RT组左心室V_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I组比较,LT组左心室质量指数增加,心肌c-fos mRNA表达上调,左心室V_t和V_c增大(P<0.05或0.01),左心室V_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组左心室质量指数降低,心肌c-fos mRNA表达下调,左心室V_v、V_t和V_c减小(P<0.05或0.01);与LT组比较,RT组左心室质量指数降低,c-fos mRNA表达下调,左心室V_v、V_t和V_c减小(P<0.05).结论 右侧TCST可下调心肌梗死大鼠心肌c-fos mRNA的表达,一定程度上抑制左室重构;而左侧TCST可进一步诱导c-fos mRNA表达,促进左室重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室重构是临床上常见的进行性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而重构的程度与患者心功能和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原癌基因引起AMI后心室重构的作用机制已逐渐被人们认识,而通过对原癌基因的调控为心室重构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心肌梗塞兔左心室实质早期重构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新西兰兔60只,随机分为3组(n=20):假手术组(S组)、心肌梗塞组(MI组)和胸段硬膜外阻滞组(TEB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心肌梗塞模型,S组和MI组硬膜外注射0.9%生理盐水0.5 ml/kg,2次/d,持续4周;TEB组于硬膜外注射0.1%罗哌卡因0.5 mg/kg,2次/d,持续4周。给药4周后处死动物,称取左室重量,计算左室重量指数;制备心肌组织切片,观察病理学;测量心肌细胞直径;RT-PCR法检测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和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3组左室重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MI组和TEB组细胞直径增加,MI组TGF-β1 mRNA和β-MHC mRNA表达均增加,TEB组TGF-β1表达增加(P〈0.05或0.01);与MI组比较,TEB组细胞直径减少,TGF-β1 mRNA和β-MHC mRNA表达均降低(P〈0.05或0.01);TEB组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较MI组轻。结论胸段硬膜外阻滞可一定程度上抑制心肌梗塞兔左心室实质早期重构,其机制与下调心肌梗塞导致的TGF-β1 mRNA和β-MHC mRNA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4.
导管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冠状动脉内血栓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并联合球囊成型及支架植入术治疗AMI,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方法进行急诊PCI的AMI患者共52例,对其中20例进行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然后进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治疗。术后造影观察冠状动脉扩张效果及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及心肌灌注等情况。结果抽吸组即刻血栓消失16例,血栓减少4例。和未抽吸组比较梗死部位前向血流由术前TI-MI 0级(无血流)均达到TIMI 3级(正常血流),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而未抽吸组术后前向血流TIMI 1级(血流严重受损)1例(占3.1%),2级(正常血流但较慢)9例(占28.1%),3级22例(占68.8%),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导管进行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是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合并血栓病变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并可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及减少无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后并发左室室壁瘤的心室壁重建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3年6月-2008年8月,收治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并发左室室壁瘤患者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47~74岁,平均61.2岁。心功能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Ⅰ级3例,Ⅱ级6例,Ⅲ级10例,Ⅳ级4例。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单支病变2例,2支5例,3支16例。部位:心尖部18例,前壁合并外侧壁4例,单纯下壁1例。左室射血分数为36.52%±12.15%,左室舒张期末内径为(62.30±6.52)mm。术中直接行标准线性修补术9例,心内膜环缩后线性修补术6例,心内膜环缩后补片修补术8例。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早期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21例存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为46.52%±9.41%,较术前明显改善(t=2.240,P=0.023);左室舒张期末内径为(52.23±5.11)mm,较术前显著减小(t=2.170,P=0.035)。6个月时患者心功能根据NYHA分级标准:Ⅰ级8例,Ⅱ级13例。1例患者于术后18个月因脑出血死亡,其余患者均恢复日常生活。结论对冠心病并发左室室壁瘤患者,应根据不同病情采取个体化治疗,选择合适的瘤切除及心室壁重建方法,同期处理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和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安全性。方法对486例AMI患者(包括108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378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回顾分析术中和术后1周内的并发症。结果所有486例患者中,无复流4例(4/486,0.82%),慢血流6例(6/486,1.23%),冠状动脉破裂2例(2/486,0.41%),急性血栓形成3例(3/486,0.62%),冠状动脉内夹层1例(1/486,0.21%),支架脱落3例(3/486,0.62%),死亡6例(6/486,1.23%)。结论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AMI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适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均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替罗非班组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并静脉维持48h,术后应用达肝素钠注射液。对照组PCI术中仅给予普通肝素。两组PCI术前均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观察PCI术前、术后梗死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时溶栓(TIMI)血流、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2周内并发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PCI术后TIMI 3级占94.9%(37/39),高于对照组的78.4%(29/37),替罗非班组TMPG 3级占89.7%(35/39),高于对照组的67.6%(25/3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替罗非班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7.7%(3/39)低于对照组的18.9%(7/37)(P〈0.05),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中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心肌的再灌注,减少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心室重塑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组织抑制酶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大鼠心肌梗死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变化规律。方法 结扎SD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分为对照组(n=20)、心肌梗死组(Ⅰ组,n=48),酶谱法测定心肌梗死后MMP-2,9活性蛋白的表达规律,Western blotting进一步确定所消化条带酶的属性。结果正常心肌中无活性MMP-9的存在。MMP-2蛋白水平在心肌梗死后第1、2周活性增强、表达增加,MMP-9第1、2、4周活性增强、表达增加,TIMP-1蛋白含量减少。结论 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内MMP-2,9的活性增高和蛋白含量增加,TIMP-1蛋白含量减少,是心室重塑机制重要组成部分。MM-9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过程中可能具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经抽吸导管途径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PCI)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方法收集STEAMI接受PPCI治疗且术中发生无复流现象患者48例,均接受血栓抽吸治疗后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根据不同给药途径分为抽吸导管组(n=23)和指引导管组(n=25),比较两组PPCI手术结束时心肌梗死溶栓验(TIMI)试血流分级、心肌组织灌注(TMPG)分级、PPCI手术时间、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比例、术后7天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抽吸导管组和指引导管组术后TIMI 3级血流百分率、TMPG 3级百分率、心电图ST段回落≥50%百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PPCI手术时间、术后7天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STEAMI患者P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经指引导管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