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前颞叶内侧切除术治疗颞叶内侧型癫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颞叶内侧切除术治疗颞叶内侧型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21例顽固性颞叶癫痫患者,采用无框架神经导航辅助,经颞中回行前颞叶内侧切除术,切除前颞叶、杏仁核及海马。采用分级量表进行针对癫痫发作控制效果的评价。结果21例术后随访6~29个月,神经功能均改善,无严重手术并发症。16例(76%)癫痫发作完全消失(EngelⅠ级),3例(16%)癫痫发作极少(EngelⅡ级),2例(8%)癫痫发作减少(EngelⅢ级)。结论前颞叶内侧切除术是治疗颞叶癫痫的有效方法。神经导航辅助下手术彻底切除杏仁核及海马,避免了语言区和视放射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18F-FDG PET对于MRI阴性的难治性颞叶癫痫术前定位,合理选择适应证及预测手术疗效的价值。方法对25例MRI阴性的颞叶癫痫患者,经过头颅MRI、视频脑电图及18F-FDG PET-CT等术前评估后均行颞叶切除术,术后随访手术疗效,采用Engel分级评价疗效,比较PET-CT与同期脑电图定位的准确性及脑代谢改变的不同图形与手术疗效的关系。结果头颅MRI阴性的患者颞叶切除术后疗效达到EngelⅠ级13例(52%),Ⅱ级2例(8%),Ⅲ级5例(20%),Ⅳ级5例(20%),有效率80%,显效率60%。在Engel疗效分级Ⅰ,Ⅱ级的15例患者中,PET-CT、VEEG定位的准确性分别为86.7%、46.7%,经卡方检验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T-CT代谢减低局限于颞叶者手术效果好,超出颞叶甚至表现为双侧颞叶代谢减低者手术疗效不佳。结论 PET对于癫痫病灶定位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优于视频脑电图。PET-CT的代谢图形可帮助无病灶颞叶癫痫确定病灶部位,选择手术适应证和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的致痫灶定位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5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前均行冠矢状位轴位MRI检查、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其中20例行脑PET—CT显像;在皮质脑电图(EcoG)监测下切除致痫灶,包括局部癫痫灶切除59例,前颞叶及颞叶加杏仁核、海马切除50例,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3例,额叶病灶切除28例,额叶加颞叶病灶切除7例,大脑半球切除3例。术前MRI、VEEG和PET—CT定侧定位准确率分别为70.6%、83.5%、94.4%。术后随访1.5a,疗效I级(Engel分级)57例、Ⅱ级52例、Ⅲ级33例、Ⅳ级8例。结论综合应用MRI、脑电图以及核素检查可更准确地定位致痫灶,在EcoG监测下行致痫灶切除手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三级脑电监测及显微手术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常规头皮脑电图(EEG)和动态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结合CT、MRI、ECT影像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估,确定致痫灶;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及深部电极脑电图(DEEG)监测癫痫放电区域,麻醉唤醒后,皮层及深部电刺激验证,对孤立性癫痫病灶行显微手术切除,对多灶性或双侧独立的癫痫灶行胼胝体切开术,对位于皮质功能区癫痫灶行软脑膜下横切(MST)。结果3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后Engel分级:Ⅰ级19例,Ⅱ级10例,Ⅲ级1例,元Ⅳ级病例。所有患者术后无永久性神经功能缺失,无语言记忆功能障碍。结论VEEG+MRI+ECT+ECoG或DEEG组合评估,对难治性癫痫致痫灶定位准确,显微手术后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在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中的表达及与患者手术后效果的关系,分析缝隙连接蛋白43对难治性颞叶癫痫的预后价值。方法根据对45例手术后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进行随访分为手术效果良好组和手术效果不佳组,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手术效果不佳组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明显高于手术效果良好组(P〈0.05)。手术效果不佳组颞叶癫痫患者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较手术效果良好组明显增高。结论缝隙连接蛋白43对于颞叶癫痫手术的预后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比较老年和青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与分子分型差异,探讨两组不同年龄组乳腺癌治疗及预后的不同.方法 对56例年龄≤35岁的青年乳腺癌患者与93例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其免疫组化指标进行分子分型,分析其分布情况,或分析老年组ER+PR+与ER+PR-分型表达.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软件.结果 老年组LuminalA型、LuminalB型、Her2过表达型、Basal-like型分别有35例(37.63%)、38例(40.86%)、16例(17.21%)、4例(4.30%),青年组则分别有9例(16.07%)、29例(51.79%)、13例(23.21%)、5例(8.93%);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Luminal A型患者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老年组患者肿瘤组织学分级较好(P=0.000)、肿瘤直径较小(P=0.003)、PR阳性者较多(P=0.004)、Her-2阳性者较少(P=0.008),Ki67低表达者较多(P=0.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中ER+PR+组比例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淋巴结转移、ER阳性率方面无差异.结论 老年组乳腺癌分子分型以Luminal A为主,组织学分级较好,更强调内分泌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接受标准前颞叶切除术治疗的颞叶癫痫(TLE)患者27例,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满意组与非满意组,对两组患者术前发作形式、影像学检查结果 和脑电图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例患者中20例效果满意,满意率74%;比较发现部分性发作、影像学病变单一或发作间期癫痫放电局限者行标准前颞叶切除术治疗满意率较高.提示标准前颞叶切除术为TLE治疗的重要手段,手术前充分认识发作形式、影像学检查结果 和脑电图特点,对提高手术满意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结核性胸膜炎分型及治疗中的价值,进一步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2009年2月至2013年4月在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行胸腔镜检查或手术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65例,术前均行超声检查,以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检查为标准,分析超声分型结果与手术病理分型的一致性;超声分型与胸腔镜分型一致性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卡方检验中的Kappa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65例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型诊断发现工型18例(与胸腔镜或手术分型一致13例)、Ⅱ型28例(与胸腔镜或手术分型一致28例)、Ⅲ型43例(与胸腔镜或手术分型一致43例)和76例Ⅳ型(与胸腔镜或手术分型一致75例),与胸腔镜或病理分型一致率96.4%(159/165),Kappa值为0.946,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分型和指导治疗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伤性癫痫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方法79例外伤性癫痫患者均常规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其中3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中行皮质脑电图监测。术式包括致痫灶切除、前颞叶切除、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胼胝体前部切开、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等。结果随访6—48个月,44例保守治疗者中,18例在癫痫控制2年后逐步减量停药,未见发作;其余患者仍继续口服药物治疗,2例仍时有发作。35例手术患者,按照Engel分级,I级18例,Ⅱ级12例,Ⅲ级5例,无Ⅳ级患者,有效率85.7%(30/35)。结论消除外伤性癫痫的危险因素以降低其发生率、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选择合适的患者手术治疗是获得外伤性癫痫理想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引导下多电极射频毁损治疗药物难治性岛叶癫痫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2月至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采用SEEG引导下多电极立体适形射频热凝毁损治疗的23例药物难治性岛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严密的术前评估,包括症状学分析、头皮脑电、磁共振、脑磁图及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等。术前评估考虑患者致痫灶位于岛叶,根据评估设计电极验证致痫灶位于岛叶后,行多电极立体适形射频热凝毁损治疗。术后通过住院、门诊或电话进行随访,采用Engel分级进行预后评估,并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 结果23例患者均在术后3、6、12、24个月进行随访,截至末次随访,12例患者术后癫痫发作消失(Engel Ⅰ级),5例患者术后偶见癫痫发作(Engel Ⅱ级),5例患者术后癫痫发作频率减少75%(Engel Ⅲ级),1例患者术后发作减少<75%(Engel Ⅳ级)。术后2例患者出现可恢复性深感觉障碍或运动性失语,均在1个月内回复,无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 结论SEEG引导下多电极立体适形射频毁损是治疗药物难治性岛叶癫痫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作为开放性切除手术的一种补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4年1月至1999年6月期间,经胃镜检查并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早期胃癌33例,现将其手术后病理检查的TNM分期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 一、胃镜检查:根据1962年日本内镜学会提出分型的标准,本组33例早期胃癌中I型3例(9.0%);Ⅱ型15例(45.5%),Ⅱ型中Ⅱa型5例、Ⅱb型3例、Ⅱc型6例、Ⅱa+Ⅱc型1例;Ⅲ型15例(45.5%)。早期胃癌部位,胃窦18例(54.5%),胃角 7例(21.2%),胃体6例(18.2%),贲门2例(6.1%). 二、手术所见:33例病人手术前均常规…  相似文献   

12.
Zhang N  Qiao H  Wang YJ  Sun B  Feng YG  Shu N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5):370-372
目的比较脑磁图与头皮视频脑电图(VEEG)对癫痫灶定位的应用前景。方法对69例癫痫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均通过VEEG、脑磁图检查,进行两者在定侧、定叶诊断的对比研究。手术在VEEG及脑深部脑电图监测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以Engel疗效分级评价。结果69例患者中MEG定位局限于单个叶的为62例,VEEG仅为30例。脑磁图比术前VEEG检查有定侧意义,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50,P=0.000)。36例术前VEEG表现为双侧或者全导癫痫波的颞叶癫痫患者,其中有34例脑磁图表现为单侧癫痫波,具有定侧诊断的意义。结论综合比较脑磁图比VEEG对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的定位准确性高。脑磁图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高,可以有助于区分致痫灶和镜灶。  相似文献   

13.
钱海燕  马羽  许尚臣  庞琦 《山东医药》2011,51(46):84-85
目的比较前颞叶切除术(ATL)与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SAH)治疗海马硬化性颞叶内侧癫痫的疗效。方法收集已公开发表的关于ATL和SAH治疗海马硬化性颞叶内侧癫痫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按照Meta分析和设计要求进行筛选,对筛选合格者进行Meta对比分析,计算ATL相对SAH术后Engle Ⅰ级患者人数的优势比(OR),比较ATL和SAH对海马硬化性颞叶内侧癫痫的控制效果。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5篇,总样本量为499例,其中行ATL治疗200例(ATL组),术后EngleⅠ级者156例;行SAH治疗299例(SAH组),术后EngleⅠ级者222例,合并优势比(OR)值为1.09,95%可信区间为0.69~1.73,Z=0.37,P:0.71。结论ATL与SAH治疗海马硬化性颞叶内侧癫痫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14.
癫痫是常见病、多发病。约70%可用抗痫药物治疗得到满意控制。余30%药物治疗效果不良,称之为顽固性癫痫或耐药性癫痫。在顽固性癫痫中,约半数可采用手术治疗,其中海马硬化性颞叶内侧癫痫综合征属最适合手术治疗者,但国内缺乏有关报道。2002年8月至2004年3月,我们手术治疗16例海马硬化性颞叶内侧癫痫综合征患者。现报告如下.并对其诊断、治疗、手术方式及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48例脑卒中病例中82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10.96%,82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中,早发型癫痫发病率(68.29%)明显高于迟发型癫痫(3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发型癫痫以出血性脑卒中(82.14%)为主,以部分性发作(78.57%)多见,迟发型癫痫以缺血性脑卒中(80.77%)多见,以全身性发作(65.38%)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层病灶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79.27%)明显高于皮质下病灶(2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癫痫是否坚持服用抗癫痫药物对预后无明显影响,迟发型癫痫是否坚持服用抗癫痫药物对预后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与卒中类型、病灶部位、发作类型、治疗等密切相关,了解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特点及相关性,利于指导治疗,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6.
刘树群 《山东医药》2013,53(29):56-57
目的 探讨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经CT或MRI证实的脑卒中患者1 120例,其中继发癫痫88例.回顾性分析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癫痫发作的主要类型、部位及其与脑卒中类型和病灶部位的关系.结果 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病变部位主要位于颞叶,类型以单纯部分性发作较多,脑出血患者继发癫痫的发病率高于脑梗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P均< 0.05).脑卒中病灶部位在脑叶的患者继发癫痫的发病率高于其他部位(P均<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中脑出血病灶累及脑叶者易继发癫痫,继发性癫痫病灶主要位于中颞叶,发病类型以单纯性部分发作较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调查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分析近年住院UC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的487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临床特征,内镜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近14年该院UC住院患者呈上升趋势,发病高峰年龄20~40岁.临床症状主要有腹泻(91.03%)、血便(71.08%)、腹痛(75.34%)等,肠外表现(3.49%)及并发症(6.57%)少见.病情以中度(32.65%)、重度(37.44%)为主.病变范围以广泛型或全结肠型(37.22%)为主,临床类型以慢性复发型(40.14%)、初发型(37.41%)为主.中医证型以湿热内蕴型(44.78%)、脾胃气虚型(25.59%)为主.治疗上以西医(86.65%)为主,氨基水杨酸类药物(86.02%)和糖皮质激素(86.02%)、中药(52.36%)广泛使用.单纯内科治疗总有效率达89.22%,手术率1.02%,死亡3例(0.65%).[结论]近年来该院UC患者呈增加趋势,病程较短,以中、重度为主,慢性复发型及初发型多见,肠外表现及并发症少.中医证型以湿热内蕴型、脾胃气虚型多见.内科保守治疗效果较好,手术病例少,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18.
倪通  黄方  吴波 《实用老年医学》2012,26(4):291-292,295
目的 研究老年人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方法 对174例老年人皮肤基底细胞癌病例临床特征、组织病理、误诊情况、治疗方法及预后等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本组患者病程长,平均(5±1.8)年,无明显发病诱因.头面部好发56.32%,多为单发(92.53%).临床表现以结节溃疡型93例(17.57%)、色素型31例(41.89%)、浅表型17例(22.97%)多见;病理分型以混合型63例(36.21%)、结节型42例(24.14%),浅表型37例(21.26%)多见.误诊64例(占36.78%),以混合色素型误诊最多;手术治疗效果好,预后佳. 结论 老年人基底细胞癌好发于头面部,其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明显,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致痫灶切除辅助治疗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老年癫痫患者110例均给予致痫灶切除辅助治疗,随访2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达到EngelⅠ级患者87例,Ⅱ级13例,Ⅲ级9例,Ⅳ级1例;EngelⅡ~Ⅳ级患者癫痫发作时间5 min、癫痫发作频率3次/月、病程15年的比例明显高于EngelⅠ级患者(均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癫痫发作时间、发作频率和病程是老年癫痫患者致痫灶切除辅助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01)。结论致痫灶切除辅助治疗老年癫痫患者有较好的效果,其疗效受癫痫发作时间、发作频率及病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邬原发肿瘤的大小、淋巴结不同区域的转移及有无远处转移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综合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987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以手术+化、放疗的574例患者与单纯手术冶疗的413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组患者的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7.7%、57.5%、54.6%和54.5%。其中综合治疗组的1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组沪〈(0.01)。在丁4患者中,手术+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组(RO.05)。在NO患者中,手术+化疗组、手术+放疗组与单纯手术组比较,1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N1患者中,手术+化疗组、手术+放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比较,1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沪〈O.01);在N2患者中,手术+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比较,1年和3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NSCLC患者,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疗效优于单纯手术。对T4患者应加强术后局部放疗,对NO和N1患者应辅以适度化、放疗,对N2患者则应强调辅以足够的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