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半椎板减压植骨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方法:对2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或马尾损伤患者,采用后路单侧椎板减压,单侧椎弓根自体骨植骨及钉棒系统固定术。入院后卧硬板床,术前过伸手法复位,C型臂观察经椎弓螺钉位置。结果:术后随访12—17个月,全部病例椎弓根植骨均牢固融合。钉棒无断裂螺钉无松动,压缩椎体明显反弹。结论:半椎板减压植骨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后路伤椎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采用经后路伤椎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根据患者骨折及神经脊髓压迫情况,28例患者行椎板开窗减压、伤椎骨折复位器复位,使骨块回纳,伤椎冲入骨颗粒植骨融合治疗,椎体爆裂骨折采用椎间植骨融合;10例患者采用不切除椎板减压,直接撑开复位植骨融合治疗。结果 38例患者术后3,6,9,12,18个月进行随访,经DR及CT检查,患者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均比术前明显改善(P均0.05);骨折均获得良好复位,无脊柱后凸畸形发生,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有所恢复,达到1~3级。结论经后路伤椎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显著,具有复位效果好、植骨融合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后路Ⅰ期椎间颗粒骨打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脱位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后路减压国产通用型脊柱固定系统(GSS)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的1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脱位患者进行了随访,比较术前、术后相邻椎体上下终板成角(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椎管骨性占位率等指标,了解术后骨折复位情况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结果:通过手术减压复位,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椎管骨性占位率均明显改善.术后随访测量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无1例内固定失败.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脱位可以有效防止内固定失败、复位丢失和后凸畸形,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脱位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能创伤的日渐增多,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损伤机制和类型变得更为复杂。单纯采用后路椎弓根固定或前路植骨内固定手术已经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本院自2000~B2006年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联合前路减压植骨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不全瘫2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钉置入技术在下颈椎骨折脱位治疗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复位,伤后7~10 d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植骨融合治疗。结果:患者均复位良好、固定,65枚椎弓根螺钉成功置入,术中未出现脊髓、神经根及椎动脉损伤,术后X线及CT显示65枚螺钉完全位于椎弓根内,15例患者单节段固定,其中1例因单侧置钉困难增加一椎体固定。结论:对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常规术前颅骨牵引复位,应用后路关节突解锁,椎弓根钉置入技术进行脱位椎体复位及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能早期实现三柱固定,恢复脊柱稳定性,最终达到颈椎生理曲度恢复,骨性融合稳定,神经功能部分改善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伴SCI的胸腰段骨折行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了解术后及随访期间骨折复位丢失情况,有无内固定折断,椎弓根钉松动、拔出,椎弓根钉或内固定圆棒折断等。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标准评价神经功能。比较术后上下终板成角,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植骨融合良好,无植骨不融合、骨吸收、椎体塌陷等情况,大多数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手术在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治疗疗效。方法对45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使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同时进行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并进行6个月-2年的随访。结果椎体形态恢复满意,椎管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恢复好,无严重合并症。结论使用椎弓根螺钉能安全有效的复位固定胸腰椎骨折,配合椎管彻底减压,使脊髓神经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前、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抽取9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8例。分别采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螺钉系统内固定技术和前路减压椎体问植骨融合钉板系统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和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B组患者的手术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治疗费用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椎体间钉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是比较理想的方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后期内固定的失效和矫正角度的丢失,常影响手术效果。我们于2006年1月~2008年1月对32例胸腰段椎体骨折经后路联合伤椎椎弓根固定及小关节融合植骨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后路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后路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骨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观察组采用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前路复位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4—12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观察组患者前侧方脱位得到基本复位,患者均无脊髓神经损伤加重。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术后均明显改善。植骨面均见骨性融合,无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发生脊柱神经损伤1例,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术前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后路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在恢复正常脊柱序列后还可获得很好的脊柱融合效果,并且术后并发症少,对Cobb角和相邻正常椎体的比率也有改善作用,可促进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后路钉棒系统加植骨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胸腰椎骨折采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再通过椎弓根将伤椎塌陷终板骨块推顶复位,然后植骨。结果根据影像学评估,随访时测得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与术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与术后比较则无明显差异。经6~18个月随访,无椎弓根钉失败病例。结论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后,采用经椎弓根植骨可有效恢复椎体力学性能,减少单椎弓根钉固定后断钉及椎体高度再丢失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月—2008年10月,我院共收治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42例,其中合并脊髓神经损伤18例,均采用后路切开减压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小关节、横突间植骨融合术,配合中药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中期疗效.方法:对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及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治疗的14例严重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4例中骨折发生于T11者3例,T12者6例,L1者4例,L2者1例.Denis分型爆裂型9例,屈曲分离型3例,骨折脱位型2例.ASIA分级A级3例,B级2例,C级6例,D级2例,E级1例.术后随访伤椎Cobb角矫正和丢失情况,伤椎高度,植骨块位置及愈合情况,评定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24~ 56个月,中位数28.7个月.末次随访时,除1例术前ASIA分级为A级的患者损伤未恢复外,其余13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有1~2级的恢复.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减压复位疗效满意,Cobb角及伤椎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好转.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具有减压充分,融合效果良好等优点,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7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对其进行I期后路手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观察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给予6—18个月的随访,术后其神经功能均有1~3级恢复,2—4个月植骨融合。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给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能够方便术后护理,促使损伤节段早期坚固稳定的获得,促进了术后功能锻炼,对脊髓功能的恢复提供了帮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不稳定性颈椎骨折脱位需要相当可靠的固定,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后路融合、棘突钢丝或侧块钢板固定,前路两节段椎体间植骨融合及钢板螺钉固定。前路手术对合并椎间盘及椎体爆裂骨折需前路减压是必须的;后路棘突钢丝或侧块钢板固定缺乏有效强度,对于颈椎不稳定性骨折脱位临床上尚未有一种较满意的固定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人们开始探索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可行性,目前这一技术已开始应用于临床。本院自2003年6月以来,应用后路椎弓根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颈椎骨折脱位38例,获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自制C型椎管内骨折块复位器在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36例病人手术前CT及MRI提示胸腰椎骨折并伴有椎体后缘骨折块突入椎管压迫脊髓,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全椎板减压,用自制C型椎管内骨折块复位器在后侧方推挤使椎体后缘骨折块复位,达到恢复椎管容积的目的,并自体骨横突间植骨,术后随访以评价脊柱矫形、椎管占位、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rankel分级法)。结果:术后X光平片、CT检查36例椎管容积均恢复至正常80%以上,。术后随访6~72月(平均24月),未发生椎体后突畸形,Frankel分级平均进步1~2级。结论:自制C形椎管内骨折块复位器扩大了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治疗适应证范围,复位效果确切,操作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后路减压、过伸体位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减压、过伸体位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8例。手术前后测量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百分比、后凸畸形Cobb's角,定期随访并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畸形Cobb's角明显恢复(t=9.26,P〈0.01;t=7.35,P〈0.01),伤椎后缘高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t=8.32,P〉0.05)。随访6~36个月,平均25个月,患者平均伤椎后凸畸形Cobb's角及椎体前缘高度分别较术后丢失5%和8%。5例完全神经损伤者(Frankel A级)神经功能无明显恢复,24例不完全神经损伤者(Frankel A~D级)中21例(87.5%)神经功能恢复1级或以上。断钉1例,钉道松动1例,过度牵伸复位致神经损伤加重1例。结论:后路减压、过伸体位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生理弯曲,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但也存在断钉、钉道松动、伤椎高度及矫正角度丢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腰椎短节段内固定椎体后外侧植骨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胸腰椎短节段内固定椎体后外侧植骨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25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拍摄X线片测定伤椎相邻椎体上下终板成角、伤椎前缘高度变化,了解经椎弓根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结果通过手术复位伤椎相邻椎体上下终板成角、伤椎前缘高度均明显改善,术后随访观测以上结果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无一例发生内固定失败。结论采用经胸腰椎短节段内固定椎体后外侧植骨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有效防止内固定失败以及脊柱骨折复位丢失,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患者54例,对所有患者行后路切开复位,全椎板及后半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小关节植骨或横突植骨。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术前C级20例,D级3例,E级0例;术后C级2例,D级23例,E级29例。上述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能够较好的恢复神经功能,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椎弓根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观察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或不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差异,采用RF、AF等椎弓根内固定器械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56例,其中自伤椎椎弓根向椎体内充分植骨36例,未植骨者20例,分别观察术后及1年随访时伤椎高度恢复及后突角纠正情况。结果术后伤椎高度及后突角较术前均明显恢复,植骨组1年后随访时伤椎高度降低及后突角增大不具显著性意义,但未植骨组1年后伤椎前缘高度降低及后突角增大显著。表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明显,伤椎终板的良好复位及椎体内充分植骨是防止椎体矫正度丢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