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睾丸精原细胞瘤72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的治疗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自1987年1月-1998年1月收治的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72例,其中I期患者做精索高位结扎睾丸切除术加髂-腹主动脉旁淋巴引流区放射治疗;Ⅱ,Ⅲ期患者予术后放射治疗及有计划地加用辅助化疗.结果该组病例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I期:97.4%;Ⅱ期:86.2%;Ⅲ期:60.0%.结论 I期患者行精索高位结扎睾丸切除术加髂-腹主动脉旁淋巴引流区放射治疗即可治愈;Ⅱ,Ⅲ期患者在术手放射治疗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加用辅助化疗对改善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的治疗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自1987年1月-1998年1月收治的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72例,其中Ⅰ期患者做精索高位结扎睾丸切除术加髂-腹主动脉旁淋巴引流区放射治疗;Ⅱ,Ⅲ期患者予术后放射治疗及有计划地加用辅助化疗。结果 该组病例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Ⅰ期:97.4%;Ⅱ期:86.2%;Ⅲ期:60.0%。结论 Ⅰ期患者行精索高位结扎睾丸切除术加髂-腹主动脉旁淋巴引流区放射治疗即可治愈;Ⅱ,Ⅲ期患者在术手放射治疗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加用辅助化疗对改善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3.
精原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睾丸恶性肿瘤,对放射线高度敏感,经腹高位逆行睾丸切除,术后局部和淋巴引流区的放疗以及全身化疗,其五年存活率已超过90%。材料及方法:本组患者来自我院1972~1985年收治的52例经病理证实的睾丸精原细胞瘤。发病年龄在22~58岁之间,中位年龄39岁。肿瘤原发于左侧睾丸26例,右侧24例,双侧2例。11例有隐睾史。  相似文献   

4.
我院从1953~1983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睾丸精原细胞瘤共36例。原发病灶切除后主要采用放射治疗,少数病例加用化疗。5年生存率:14例Ⅰ期为100%;6例Ⅲ期为50%;1例Ⅱ期病人存活10年。本文着重讨论了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和照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睾丸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66例睾丸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生殖细胞肿瘤60例,占睾丸肿瘤的90.91%;其他恶性肿瘤2例,占3.03%;良性肿瘤4例,占6.06%。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瘤(noseminomagermcelltumor,NSGCT)发病集中在5岁以下和18~40岁两个年龄段,18岁之前无精原细胞瘤。睾丸肿瘤3年、5年存活率:精原细胞瘤为92.31%、80.77%;NSGCT为76.19%、52.38%。结论:①睾丸肿瘤多为生殖细胞肿瘤;②NSGCT发病集中在5岁以下和18~40岁两个年龄段;精原细胞瘤很少在18岁之前发病;3.精原细胞瘤3年、5年存活率较NSGCT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睾丸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66例睾丸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生殖细胞肿瘤60例,占睾丸肿瘤的90.91%;其他恶性肿瘤2例,占3.03%;良性肿瘤4例,占6.06%.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瘤(noseminoma germ cell tumor,NSGCT)发病集中在5岁以下和18~40岁两个年龄段,18岁之前无精原细胞瘤.睾丸肿瘤3年、5年存活率精原细胞瘤为92.31%、80.77%;NSGCT为76.19%、52.38%.结论①睾丸肿瘤多为生殖细胞肿瘤;②NSGCT发病集中在5岁以下和18~40岁两个年龄段;精原细胞瘤很少在18岁之前发病;3.精原细胞瘤3年、5年存活率较NSGCT高.  相似文献   

7.
<正> 精原细胞瘤是睾丸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它发展较慢,转移较晚,对放射治疗极为敏感。精原细胞瘤在未转移时作睾丸切除,术后放射治疗,效果尚好。若已发生转移,在切除原发瘤后,对转移病灶施以放射治疗,仍能获得痊愈。其重要性予以足够认识。我院收治一患者。已发生左肺及纵隔广泛转移,经化疗无效,改为放疗治愈。随访11年,现仍健康安在。现将病案报告整理如下: 患者王某,男,现年59岁,干部。1977年8月发现右睾肿块,1978年1月12日切除,病理确诊为精原细胞瘤。1978年2月转北京日坛医院,施行预防性钴60放疗,于右腹沟区给Dm3000拉德,腹主动脉区给  相似文献   

8.
张凤兰  张纯  文智 《新疆医学》2000,30(4):227-227
目的:对睾丸恶性肿瘤淋巴转移放射治疗射野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0例精原细胞瘤行淋巴造影摄片观测淋巴转移侵蚀部位与范围,精确选择放射治疗的射野。结果:精原细胞瘤淋巴转移X线放射治疗的超选择比以往传统射野的面积减少12.5±0.45cm~2。结论:睾丸恶性肿瘤淋巴转移放射治疗射野倒“Y”型下位定点可选择在闭孔内缘至耻骨联合上缘4cm处,以其达到既杀伤转移癌瘤细胞,又不过多损伤正常组织,最大限度地维护机体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和预后因索。方法:1985年5月至1995年5月共收治40例睾丸精原细胞瘤,绝大部分病人行患侧睾丸附睾切除加精索高位结扎术;所有的病人手术后都采用了^60Co放射治疗;少部分Ⅲ期病人加用化疗。结果:全部病例都随访5a以上,5a生存率分别为:Ⅰ期92.5%(25/27)、Ⅱ期62.5%(5/8)、Ⅲ期40%(2/5)。结论: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加放射治疗的疗效最为理想,放射治疗剂量在DT25~30GY是安全有效的,患者能够长期生存。对Ⅲ期患者,放疗前后结合全身化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影响远期生存率因素。方法:96例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中,Ⅰ期75例,Ⅱ期21例;术后放疗剂量Ⅰ期26Gy,Ⅱ期30~40Gy。结果:Ⅰ期、Ⅱ期5年、10年、15和20年生存率分别为97.3%和76.2%、94.7%和66.7%、92.9%和58.8%、90.5%和53.8%;Ⅰ期、Ⅱ期之间生存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早期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常规照射盆腔和腹腔淋巴引流区是安全有效的,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是临床分期,其次是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1.
<正> 精原细胞瘤系睾丸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睾丸肿瘤的35—50%,多发于中年人。我科自1965—1975年共收做放射治疗的恶性肿瘤病人15117例,其中经组织学诊断为精原细胞瘤者共49例,占0.003%。现将其疗效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上海市23所医院30年来收治的睾丸肿瘤586例。年龄为8个月至83岁,其中347例(59.2%)在20~40岁。本组生殖细胞瘤占84.8%,非生殖细胞瘤占7.9%,继发性肿瘤4.2%。精原细胞瘤的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45%及18.6%。非精原细胞生殖细胞瘤的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26.4%及16%。术后放射治疗对精原细胞瘤患者有效,最长的已生存21年:非精原生殖细胞瘤宜采用睾丸切除和后腹膜淋巴结清除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用18F-FDG PET/CT在判断睾丸非精原细胞瘤患者化疗后腹膜后转移病灶残留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5例睾丸非精原细胞生殖肿瘤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所有患者进行BEP和/或VIP化疗后18 F-FDG PET/CT检查均提示腹膜后存在活性肿瘤病灶,...  相似文献   

14.
报道1983~1985年收治的50例睾丸肿瘤经根治性睾丸高位切除,术后加睾丸淋巴引流区放疗,5年生存率达89.3%,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3月~2005年3月间收治的56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随访资料.结果: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汉族占30.4%,维吾尔族占57.1%,其他民族占12.5%.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36例(64.3%),睾丸非精原细胞瘤患者20例(35.7%).睾丸生殖细胞肿瘤Ⅰ期、Ⅱ期、Ⅲ期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1.8%、62.5%,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1.8%、31.3%,不同临床分期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睾丸精原细胞瘤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7.2%、88.6%,睾丸非精原细胞瘤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6.5%,不同病理类型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 3).结论: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维吾尔族患者的构成比高于汉族;睾丸精原细胞瘤的构成比高于睾丸非精原细胞瘤;Ⅰ期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预后好,患者可长期存活;睾丸精原细胞瘤的3年、5年生存率高于睾丸非精原细胞瘤;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王纪登  武宜花 《华夏医学》2004,17(3):430-431
精原细胞瘤属于睾丸生殖细胞的恶性肿瘤,分为原发于阴囊内的精原细胞瘤和隐睾恶变而成的精原细胞瘤。临床上.发生于腹膜后的隐睾,其肿瘤的发生率较平常高十倍,因腹膜后的解剖位置特殊,恶变后的精原细胞瘤,早期可发生腹膜后的淋巴转移,故预后较差,据统计,睾丸肿瘤的8%~15%发生于隐睾,而全部睾丸肿瘤的95%是精原细胞瘤。现将我院收治的12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1980 年 6 月 ~ 2000 年 6 月共收治男性性腺细胞肿瘤 60 例,其中睾丸胚胎类肿瘤 7 例(11 6%);精原细胞瘤 53 例(88 4%).精原细胞瘤发生在睾丸组织者 47 例(47/53,88 7%),发生在睾丸外者 6 例(6/53,11 3%),经查6 例异位精原细胞瘤患者,双侧睾丸均正常.睾丸外精原细胞瘤发生在腹膜后者 4 例,发生在前纵隔者 2 例.6 例均行术后区域性常规照射 DT35~ 45 Gy;Ⅰ期者仅行术后放疗,Ⅱ期以上者放疗后合并化疗 4 个周期.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睾丸肿瘤较少见,仅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多见于青年男性,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的初发年龄平均为34岁和26.5岁。我院1990年~2004年10月,共收治原发性睾丸肿瘤23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3组,年龄1~60岁。其中1~4岁者2例,15~50岁者18例,50岁以上3例。右侧14例,左侧9例。组织学分型:精原细胞瘤15例,胚胎瘤5例,畸胎瘤3例,隐睾恶变5例。临床表现:以睾丸无痛性肿大  相似文献   

19.
Ⅰ期睾丸精原细胞瘤的术后放疗──附7例报告王维民攀枝花市中心医院睾丸精原细胞瘤是泌尿系中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睾丸精原细胞瘤系高度放射敏感性肿瘤。早期准确诊断、精细手术和辅以良好术后放射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我院7例Ⅰ期睾丸精原细胞瘤的放疗...  相似文献   

20.
精原细胞瘤占睾丸生殖性肿瘤的15-55%,亦有高达75%。因其分期不同其转移亦不同,据报导ⅢA期转移率为20%左右。主要经淋巴转移,血行转移晚,转移至肾脏者少见,且手术后存活三年以上者亦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