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2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化疗福建省立医院刘佳华,毛志平,高玉玲化疗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晚期耐药病人治疗效果仍很差。1989年1月~1994年6月,我院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42例,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42例均为我院妇科治...  相似文献   

2.
张俊巧  张卫珍 《河北医药》2006,28(2):114-114
目的探讨宫腔化疗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对38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进行5-Fu宫腔注射加全身静脉化疗,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38例宫腔注射加全身静脉化疗136个疗程,临床有效率89.5%.结论 5-Fu宫腔注射加全身静脉化疗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BEP方案治疗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及化疗不良反应。方法1998年2月至2006年3月,采用BEP方案治疗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42例,其中初治患者28例,耐药患者11例,复发患者3例。结果该方案治疗42例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37例完全缓解,总完全缓解率为89.09%。其中初治侵蚀性葡萄胎的治愈率为100%,耐药绒癌的完全缓解率为91.44%,复发性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完全缓解率为100%。化疗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级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结论采用BEP方案治疗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疗效可靠,对其他药物耐药或复发病例也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化疗不良反应轻,患者易接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瘤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是一种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是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肿瘤,在我国比较多见,绝大多数发生在葡萄胎、流产和正常产后,化疗是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主要手段,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是迄今为止惟一能用化  相似文献   

5.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 GTN),是指胚胎的滋养细胞发生恶性变而形成的肿瘤,包括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及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手术和放疗为辅。GTN是最早可以治愈的实体瘤之一,但由于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评估患者病情不充分,用化疗药不规范,导致耐药。故确定临床期别,制定合理的临床性化疗方案尤为重要[1]。  相似文献   

6.
姚雪芹 《贵州医药》2008,32(3):238-240
近年来,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在传统的全身化疗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方案,如介入治疗,全身化疗联合介人和或手术的综合治疗方案,本文对其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联合化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晓晓  王娟 《江苏医药》2003,29(8):624-624
我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对23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病人予以联合化疗治疗,现将化疗期护理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8.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大多数发生于生育年龄,而40岁以上高龄孕妇葡萄胎发生率较40岁以下高出4~25倍,且发生恶变率为 33.3%。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约30.5%是继发于流产及足月产,且潜伏期长,容易引起误诊,治疗多主张化疗+手术+化疗,能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化疗的疗程数。就本院12年收治的46  相似文献   

9.
中药扶正消瘤汤配合治疗滋养细胞肿瘤初步观察福建省立医院毛志平,林浩然化疗是治疗滋养细胞肿瘤的主要手段,但大多数化疗药物是免疫抑制剂。为了增加化疗药物的疗效,减少副反应,提高免疫力,本文使用中药扶正消瘤汤加化疗治疗滋养细胞肿瘤10例,另10例条件基本相...  相似文献   

10.
李丹  刘泽美  王莲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505-2506
滋养细胞肿瘤是由胚胎滋养细胞发生变化而来的肿瘤,其中绒癌是滋养细胞肿瘤中最恶性的肿瘤,散在的滋养细胞增生广泛侵入肌层,不仅造成局部严重破坏,更易通过血运早期转移至全身各脏器,细胞破坏性强,易至病人死亡。所以滋养细胞肿瘤病人在化疗时,用药量很大,需接近于中毒剂量,才能发挥较好的作用.但不良反应也比较明显。使用不当可为病人带来严重危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对于良性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治发展较快,化疗药物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之疗效。而葡萄胎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之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对葡萄胎之处理,防止其恶变,有必要作进一步之研究。国外有人推荐对所有葡萄胎患者使用预防性化疗以减少恶变。但由于化疗药物毒性大,仍不免有致死之危险,且多数葡  相似文献   

12.
石磊  李旭 《哈尔滨医药》2001,21(1):88-89
滋养细胞肿瘤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它具有病情发展快很早出现广泛转移的特点,随着化疗的普遍开展,死亡率大为下降。尽管滋养细胞肿瘤对化疗药物敏感,但仍有一些病例因用药不当和严重的化疗反应而死亡。因此护理工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治经验,以减少临床上的误诊误治,提高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1998年1月至2007年7月共收治的25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侵袭性葡萄胎17例,绒毛膜癌8例,根据病史、血β-HCG、影像学资料、病理及脑脊液等检查确诊。Ⅰ期侵袭性葡萄胎5例、Ⅱ期3例,Ⅲ期7例,Ⅳ期2例,发生脑转移1例。绒癌Ⅰ期2例,Ⅱ期1例,Ⅲ期4例,Ⅳ期1例发生脑转移。25例治疗均以化疗为主,其中单纯化疗者18例,化疗+手术治疗者5例,化疗+放疗2例。侵蚀性葡萄胎治愈率为82.3%,1例因Ⅳ度骨髓抑制死亡,1例治疗后复发。绒毛膜癌治愈率为87.4%,1例好转。结论临床上病史与血β-HCG有机结合,可使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得以早期诊治,早期病例化疗可以将其治愈,对于晚期患者综合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治愈率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作为化疗增效剂作用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采用同样的药物联合化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服米非司酮,跟踪随访3个月,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全部缓解率(CR)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制骨髓和胃肠道反应的不良反应中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作为化疗增效剂作用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治疗中,明显提高化疗效果,但对不良反应减弱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胎盘部位滋养叶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是极少见的中间型滋养叶细胞肿瘤,其肿瘤性质一般为良性,也可为恶性,其恶性发生率大致为10% ̄15%,此瘤化疗效果差,手术为首选,但若有转移仍主张加用化疗[1]。现报告1例PSTT,结合光镜、免疫组化检测对其临床表现和病理诊断的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为化疗敏感性肿瘤,绝大多数肺转移瘤可通过化疗治愈日,少数病人在疗程的某一阶段,需补充肺叶或肺段切除,11例病人接受冷冻肺叶或肺段切除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对于长期接受化疗,尤其术前、后不得不补充化疗的病人干扰较常规术式为小,是一种可以接受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子宫壁血流变化,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及评估其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和对照组(正常子宫组20例)进行CDFI检测,观察子宫肌壁血流情况,并用脉冲多普勒(PW)检测病变区血流速度,测量阻力指数(RI)值。结果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病变区血流异常丰富,收缩期血流速度<0.8m/s,呈现低阻力血流,RI=0.36±0.05,<0.40,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化疗后与化疗前相比CDFI表现与RI值由低转为正常。结论 CDFI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诊断及疗效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恶性滋养细胞疾病好发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以往病死率较高。近年来,应用化疗治疗特别是联合化疗,使其预后有了显著的改观。为提高恶性滋养细胞疾病的化疗疗效及减少其毒副反应,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采用长春新碱(VCR)、更生霉素(KSM)、5-氟脲嘧啶(5-Fu)(双枪一炮方案).93例恶性滋养细胞疾病作联合化疗,并施以有效的护理,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化疗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已有40年历史,对妇科领域中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即绒癌及恶性葡萄胎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我院1981—1991年共收治滋养叶细胞恶性肿瘤167例,其中绒癌67例,恶性葡萄胎100例,近期及远期随防,除21例晚期绒癌死亡外均治愈。体会化疗过程中应注意  相似文献   

20.
郭麦峰 《医药论坛杂志》2004,25(7):50-50,52
目的 为了提高滋养细胞疾病的治愈率,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及保留年轻患者的生育能力。方法 对1998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89例滋养细胞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滋养细胞疾病对化疗十分敏感,治愈率高。恶性滋养细胞疾病联合化疗为主,辅以手术治疗,疗程短,费用少,病人更易于接受。结论 滋养细胞疾病的转归与其性质、早诊断、早治疗及预防措施等均有密切关系,严格掌握治疗原则及控制化疗中用药量及速度,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