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30名卡介苗初免儿童结核菌素试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绪新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450-1451
目的了解卡介苗初免儿童的免疫状况,为改善卡介苗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结核菌素试验(PPD),对730名3个月~1岁儿童,接种卡介苗3个月后进行PPD阳性率调查。结果本组儿童PPD试验阳性率91.5%,无性别差异;影响PPD试验阳性率的因素有:卡介苗的接种史、卡疤有无、接种点技术水平、以及儿童与结核感染者的接触史。结论PPD监测结果表明,本组儿童卡介苗接种质量较高。加强接种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流动儿童管理,消除影响PPD试验阳性率的因素,可提高免疫质量。  相似文献   

2.
安顺乾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730-4731
目的:通过对1~6岁托幼机构和社区儿童进行卡介苗瘢痕检查与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分析,了解彭阳县城区学龄前儿童结核病自然感染情况及卡介苗接种质量,提高结核患者发现率。方法:调查彭阳县城区5所托儿所、幼儿园和2个社区的2 098名儿童,查验卡介苗接种后瘢痕形成,同时对调查对象注射结核菌素,观察硬结反应,分析与卡痕的关系。结果彭阳县城区学龄前儿童结核菌素反应阳性率72.55%,有卡痕者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卡痕者(χ2=864.86,P<0.005);有卡介苗接种史者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接种史者(χ2=118.74,P<0.005);各年龄组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小年龄组高于大年龄组(χ2=355.19,P<0.01)。结论:彭阳县城区学龄前儿童结核菌的自然感染率为7.84%,接种卡介苗者PPD阳性率为75.82%,采用PPD试验有助于早期发现学龄前儿童结核病。  相似文献   

3.
窦俊娟 《职业与健康》2011,27(17):1987-1988
目的了解天津市汉沽辖区近3年内结核菌素儿童卡介苗接种的免疫效果。方法对4 281名已初种卡介苗儿童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个月~3岁、4~5岁和6~7岁3个年龄组PPD试验阳性率,2008、2009和2010年分析为97.3%~85.7%、97.1%~83.3%和97.2%~90.0%。结论汉沽近3年儿童卡介苗接种免疫效果较好,接种质量较高。抓好新生儿卡介苗初种质量,是提高卡介苗接种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荆州市沙市城区卡介苗初免儿童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昌富  王文艳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9):3924-3925
[目的]了解我市卡介苗初免儿童的免疫状况,为改善卡介苗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结核菌素试验(PPD),对我市沙市城区730名卡介苗接种3个月后的3个月~1岁儿童,进行PPD阳性率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本组儿童PPD阳性率91.5%,无性别差异;分析影响本组试验阳性率的因素有:有卡介苗接种史者高于其接种史不详者;有卡疤者高于无卡疤者;在接种门诊与医院产房接种卡介苗者高于村镇卫生室与街道卫生院接种;有结核病接触史者高于一般人群。[结论]PPD监测结果表明,本组儿童卡介苗接种质量较高。消除影响PPD试验阳性率的因素,可提高卡介苗免疫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官兵结核感染实况,为部队有效防治结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受试者以建制连为单位,集中做结核菌素(PPD)试验,同时查验双上臂卡介苗接种疤痕情况.结果1 108人的PPD试验总阳性率为50.6%,卡痕阳性率为52.6%,结核自然感染率为29.7%,无免疫力率为28.8%.农村来源官兵PPD试验阳性率、卡痕阳性率、无免疫力率与城镇来源官兵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农村来源官兵的结核自然感染率为27.4%,城镇来源官兵为38.4%,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PPD试验阳性率、强阳性率以及卡痕阳性率随着官兵年龄的增长都逐步升高;结核自然感染率除17~21岁年龄组外,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各年龄组接种卡介苗后无免疫力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部队应严把新兵入伍关,认真贯彻执行<军队结核病防治方案>,特别是不能放松对来自农村新兵的卡介苗接种,并注重提高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西昌铁路疾控所辖区0~3岁铁路儿童卡介苗免疫成功情况,掌握基层门诊接种卡介苗(BCG)工作质量,提高儿童BCG免疫成功率,为制定儿童结核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辖区2所铁路医院,对在医院进行BCG初种的0~3岁儿童,于初免后12周进行卡介苗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结果PPD试验阳性率为83.01%,卡痕阳性率为89.54%。结论PPD试验结果与卡痕反应的符合率为90.85%,与有关资料的报道一致,可以用卡痕阳性率来判定BCG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7.
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免疫接种后抗体水平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本市 1~ 7岁儿童甲肝抗体水平 ,评价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的接种效果。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接种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后 3个月的 1~ 7岁儿童进行甲肝IgG抗体检测。结果 共检测 185 2人 ,总抗体阳性率为 6 3.8% ;抗体阳性率与接种次数关系明显 ;但与年龄变化不大 (P >0 .0 5 ) ;免疫接种后 3年内抗体阳性率下降不明显。结论 我市 1~ 7岁儿童甲肝抗体阳性率较低 ,不能形成很好的免疫屏障 ,对接种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的儿童在间隔 6个月左右再加强免疫一针 ,能明显提高其抗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PPD皮肤试验在学龄儿童结核感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龙华新区6~7岁和12~13岁学龄儿童共92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配对设计,研究对象均接受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PPD皮肤试验,利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种方法的差异,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学龄儿童PPD皮肤试验,6~7岁年龄组共45例,感染率为7.14%,12~13岁年龄组共47例,感染率为9.30%,两组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例研究对象PPD皮肤试验阳性率为22.80%,IGRA-ELISA法阳性率为39.10%,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GRA-ELISA方法在临床结核病初步筛查是有较高应用价值。在学龄儿童结核筛查中IGRA-ELISA方法和PPD皮肤试验结果相同,但出于成本及操作角度考虑,PPD皮肤试验应用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9.
了解卡介苗接种后的学龄前儿童结核菌素试验(PPD)结果,为精确推测卡介苗接种对学龄前儿童的保护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1—11月,选取江苏省8个直辖市14所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1359名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检测,并对PPD结果 强阳性儿童进行胸部X线检查.结果江苏省学龄前儿童PPD阳性率为23.33%,其中强阳性和中度阳性率(PPD≥10 mm)合计为6.47%.男童阳性反应149例(21.29%),女童阳性反应168例(25.50%),不同性别儿童PPD阳性反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6,P>0.05).苏北地区儿童阳性反应201例(25.35%),苏南地区116例(20.50%),不同地区PPD阳性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P<0.05).3岁儿童PPD中度及以上阳性1例(0.71%),4岁儿童19例(3.89%),5岁儿童31例(8.96%),6岁儿童37例(9.63%),不同年龄组之间PPD阳性反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9,P<0.01).结论 江苏省学龄前儿童的PPD中度及以上阳性率较低,PPD可以作为儿童潜伏结核感染的检测手段.卡介苗接种对学龄前儿童的保护作用已经在明显下降,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易感儿童,有效防控儿童结核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卡介苗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试验)起始年龄为3月龄的必要性:方法对超过3月龄而又未及时接种卡介苗的幼儿在接种前先进行PPD试验,根据结果来接种卡介苗。结果2005年3月至2009年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东区防保所156例PPD试验者总阳性率为3.85%,3、6、7、8月龄组的PPD阳性数分别为2、2、1、1例,其余各年龄组均无PPD试验阳性者。有无结核家族史者的PPD试验阳性率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过3月龄的儿童无论有无结核病家族史,在接种卡介苗之前应先进行PPD试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福建省儿童结核菌感染情况,为改进结核病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对0~14岁儿童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共调查33个点,0~14岁儿童10 120人,结核菌素试验10 093人,其中有卡痕7 607人,卡痕率75.4%;有卡痕者PPD阳性率22.9%;无卡痕无接种1 678人,结素阳性193人,结核感染率为11.5%;平均年感率为1.6%。[结论]我省结核病感染状况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2.
采用成人型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 (Td)接种 7~ 8岁儿童 ,以观察临床反应和血清学效果。结果显示 :一般反应发生率为 5 7 14 % (48/ 84 ) ,无高热 (≥ 38 6℃ )和异常反应发生 ;白喉、破伤风抗毒素免疫成功率分别为94 0 5 %和 96 4 3% ,白喉抗毒素阳性率从 88 10 %上升至 98 81% ,几何平均滴度 (GMT)从 0 12 4 0IU/ml上升为4 6 0 2 4IU/ml;破伤风抗毒素阳性率从 6 9 0 5 %上升至 98 81% ,GMT由 0 0 332IU/ml上升为 4 380 1IU/ml。结果表明 ,成人型吸附Td接种 7~ 8岁儿童反应轻微 ,血清学效果良好 ,可以代替儿童型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TD)用于 7~ 8岁儿童加强接种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甲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解广东省 10年来甲型肝炎 (甲肝 )疫苗推广应用情况和人群抗甲肝病毒IgG抗体 (抗 HAV IgG)阳性率 ,在全省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 12个县的 2 4个村 36 90人作为样本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抗 HAV IgG ,进行甲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甲肝疫苗接种率为 2 2 74 % ,随着年龄的增长 ,接种率降低 ;1~ 5岁接种率为 5 0 16 % ,6~ 9岁为 4 4 6 4 % ,10~ 15岁为 2 3 79%。各年龄组的城市居民接种率都比乡村居民高。 2 0 0 2年全省抗 HAV IgG阳性率为 70 84 % (2 6 14 /36 90 ) ,标化率为 79 11%。农村抗 HAV IgG阳性率(72 4 5 % )高于城市 (6 5 93% ) ;女性 (74 4 0 % )高于男性 (6 7 4 7% )。 1~ 14岁有甲肝疫苗接种史者抗 HAV IgG阳性率 (6 9 38% )高于同年龄组无甲肝疫苗接种史者 (4 7 4 6 % )。无甲肝疫苗接种史者年龄越小 ,抗 HAV IgG阳性率越低。 2 0岁以后 ,无论是否接种甲肝疫苗 ,人群抗 HAV IgG阳性率均 >90 %。目前广东省属于甲肝中流行区 ,预防和控制甲肝爆发或流行的主要免疫策略是 :对儿童实施常规免疫接种 ;加速实施对较大年龄儿童的扩大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4.
1999~2002年新兵结核感染率调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掌握近年来入伍新兵结核感染状况,了解其动态变化趋势,为部队结核病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结核菌素(PPD)试验方法,使用国产PPD 0.1mL,5IU皮内注射,72h查验反应,以双上臂无卡介苗接种疤痕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作为结核感染率。结果 共调查1999~2002年入伍新兵27931人,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为48.7%(13610人),强阳性率为2.5%(705人);无卡人数15920人(57.0%),无卡阳性人数4772人,结核感染率为30.0%,年感染率为1.86%;城市籍新兵结核感染率32.5%,农村籍新兵结核感染率28.6%。结论 在新兵中进行结核菌素试验调查,可以监测新兵结核感染率,筛选卡介苗接种对象,对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可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4227名儿童卡介苗接种效果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洞口县卡介苗接种效果,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洞口县行政区东、南、西、北、中随机抽取5个集镇,共调查4227名0~14岁儿童初种卡介苗情况,作PPD试验。结果0~14岁儿童PPD试验阳性率50.56%,卡痕率66.3%,有卡痕结试阳性率69.02%,无卡痕结试阳性率14.25%,两者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5);乡(镇)医院接种卡介苗儿童,结试阳性率59.7%,村为39.4%,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卡介苗接种工作不容乐观,卡介苗的质量管理,接种技术及业务培训,定期监测与评价工作应加强。  相似文献   

16.
514名儿童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卡介苗接种后儿童结核免疫状况,为改善卡介苗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对514名儿童进行卡介苗接种3个月后阳性率调查。结果县疾控中心接种门诊,乡镇卫生院,外来流动儿童卡介苗接种阳性率分别为89.4%,60.82%,54.55%,不同年龄阳性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卡疤大小与阳性率成正比,男女比例阳性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接种人员的卡介苗接种技术培训和流动儿童管理,可提高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17.
咸宁市乡村儿童结核菌素试验普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 2 0 0 0年我们对咸宁市 3 5 90名乡村儿童进行结核菌素试验 ( PPD)普查 ,结果表明 ,1岁以内小儿 PPD阳转率最高 ,约 78.18% ,1~ 7岁小儿随年龄的增长 ,阳转率渐低 ,3~ 7岁组最低 ,仅 3 1.72 %。结核菌的自然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说明卡介苗接种随年龄的增长 ,对机体的保护作用逐渐减弱 ,其结核的自然感染率就升高。本文认为 ,是否应将卡介苗复种时间提前至 7岁以前值得高度重视。本研究还表明 ,卡介苗接种的质量 ,基本上可以依据卡痕的有无来判断  相似文献   

18.
姜文琴 《中国校医》2009,23(3):311-312
目的了解东营地区6岁儿童结核感染情况,评价卡介苗接种效果。方法对1 824名6岁儿童进行PPD测试,并检查卡痕,接种后72 h观测局部反应。对PPD试验强阳性的学生拍摄胸部平片。结果1 824名小学生结核菌素试验阴性、阳性、强阳性分别占受试人数的69.85%、30.15%、3.78%;有卡痕者占调查人数的66.34%,女生的阳性率、强阳性率均显著性高于男生,有卡痕者结素试验阳性率显著性高于无卡痕者,无卡痕者结素试验强阳性率显著高于有卡痕者。结论加强对学生群体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摸清疫情,早期发现传染源并给予合理治疗,有效控制结核病在学生中的传播,是降低结核病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国产和进口水痘疫苗免疫效果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 比较国产和进口水痘疫苗免疫效果 ,了解宝山区儿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ZV)自然感染情况。 [方法 ] 随机选择 2 6 5名无水痘病史的 0~ 7岁儿童调查血清抗VZV -IgG阳性率 ;选择 84名 1~ 2岁VZV易感儿童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接种国产和进口水痘疫苗 ,免疫后 6周采血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VZV -IgG。  [结果 ]  1~ 7岁儿童抗VZV -IgG阳性率分别为 2 .0 0 %、11.11%、2 0 .0 0 %、17.6 5 %、30 .77%、40 .0 0 %、32 .14 % ;免前抗VZV -IgG阴性儿童 ,分别接种国产和进口水痘疫苗后 ,抗体阳转率分别为 90 .70 % ( 39/43)和 95 .12 % ( 39/41) ,两者差别无显著性 ;两种疫苗的抗VZV-IgG几何平均滴度倒数 (GMRT)分别为 2 0 4.848( 95 %CI190 .73~ 2 6 0 4.79)和 482 .6 9( 95 %CI93.30~ 2 497.5 ) ,进口疫苗GMRT略高于国产疫苗。  [结论 ] 宝山区婴幼儿 6个月内部分存在VZV -IgG母体免疫 ,7个月后母体免疫消失 ;国产水痘疫苗免疫效果良好 ,本区 1~ 7岁儿童是易感人群 ,尤其是 1~ 4岁易感儿童适宜接种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乡村≤ 15岁人群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阳性现状 ,于 2 0 0 2年采取整群抽样法 ,对全县 14个乡村 35 786名≤ 15岁人群 ,用胶体金试纸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乙肝疫苗接种率调查及HBsAg检测。结果显示 :乡村≤ 15岁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为 5 1 6 0 % ,0~ 3岁、4~ 7岁、8~ 12岁、13~ 15岁人群接种率分别为 74 10 %、6 1 2 4 %、4 9 35 %、37 39% ,各年龄组人群接种率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HBsAg阳性率为 17 93% ,0~ 3岁、4~ 7岁、8~ 12岁、13~ 15岁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为 7 94 %、10 93%、19 70 %、2 5 2 9% ,各年龄组人群HBsAg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有接种史和无接种史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为 11 34%和 2 4 96 % ,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0~ 3岁、4~ 7岁、8~ 12岁有接种史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为 1 75 %、4 73%、12 5 2 % ,均非常显著低于同年龄组无接种史人群 ,13~ 15岁人群有无接种史HBsA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提示需进一步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 ,对大年龄组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测 ,对适宜接种对象进行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