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中药汤剂掩味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的苦味掩味技术从干扰苦味形成的环节区分,可分为改变味蕾的敏感程度和减少苦味物质与味蕾接触两个方面。本文从苦味形成机制和中药特点出发,根据中药汤剂掩味技术的要求和现代味觉评价技术的发展,综合分析了中药汤剂掩味的方法及特点,为开展中药汤剂掩味技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苦味药物比苦度(ratio of bitterness,ROB)的测定及计算方法,实现不同苦味药物之间的苦度定量比较,为实现复方制剂中的苦味药物定向掩蔽奠定基础。方法 以0.134 mmol/L的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BBR)为参比,将其ROB定为1,以穿心莲内酯、葛根素、苦参碱、盐酸青藤碱、芦荟苷、氧化苦参碱6种苦味药物单体为模型药物,基于经典人群口尝法(traditional human taste panel method,THTPM),参照“比甜度”的表示方法,结合课题组前期已建立的苦味化合物标准表观苦度(standard apparent bitterness,SAB)的测定方法,反推出6种模型药物SAB=3时的浓度,并根据公式计算出其ROB。结果 采用THTPM法测得不同浓度模型药物的口尝SAB值,建立了6种模型药物的威布尔模型与对数模型。根据最优模型计算出了6种模型药物的ROB分别为0.017、0.031、0.208、0.250、0.500、0.714。结论建立了基于THTPM的ROB定量方法,并成功测定了6种苦味药物单体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药物苦度定量方法,建立苦味药物水溶液的口尝苦度与其浓度的相互关系。方法:以盐酸小檗碱为模型药物,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水溶液,由20名经筛选、培训合格的志愿者口尝测试其等级苦度,通过对数据特征的分析,并试验对数模型和威布尔曲线模型,经非线性拟合,最终建立了适宜的浓度与苦度的关系曲线。结果:苦度与浓度之间呈现曲线正相关关系,符合威布尔曲线模型(R2=0.997 3,RMSE=0.097 6,RMSECV=0.145 3)。结论:本文建立的模型拟合度好,可为药物苦度的定量及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掌握中药复合掩味佐剂-中药伴侣的抑苦规律,促进其科学规范地应用于临床。方法 以御寒汤(Yuhan Decoction,YD)、龙胆泻肝汤(Longdan Xiegan Decoction,LXD)、三黄泻心汤(Sanhuang Xiexin Decoction,SXD)的传统汤剂(traditional decoction,TD)与配方颗粒汤剂(formula granule decoction,FGD)为载体,以甜橙味(M1)、巧克力味(M2)、咖啡味(M3)中药伴侣为掩味佐剂,制备原始汤剂和掩味汤剂,及其2、4、8、16、32倍稀释液,基于经典人群口尝法(traditional human taste panel method,THTPM),以苦度降低值(ΔI1)、修正抑苦率(calibrated rate of bitterness suppressing,CRBS)为指标,评价中药伴侣抑苦效能,并通过建立(1)原始汤剂苦度(I0)及掩味汤剂苦度值(I0’)与二者体积(V)、(2)同体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适用于苦味中药的苦度定量方法。方法 采用经典人群口感评价法,以盐酸小檗碱为参比苦味物质,以不同浓度的23种苦味中药饮片水煎液为载体,采用"最小极限法"预测中药饮片的苦味阈值浓度(bitterness threshold concentration,BTC),并在此基础上计算苦味中药的分子苦度当量(equivalent molecular bitterness,EMB)和分子苦度当量指数(EMB-index,EMBI),进而实现对中药饮片的苦度定量测定;此外,以不同浓度的黄连和苦参水煎液为载体,对建立方法的重现性进行验证。结果 建立了感知到苦味的人数比例与苦味中药饮片水煎液浓度的对数模型和威布尔模型,由拟合方程的R2P值可知威布尔模型优于对数模型,由威布尔模型的拟合方程计算出中药饮片的BTC,进而测得了23种苦味中药饮片的EMB和EMBI;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测得的黄连和苦参的EMB以及EMBI的RSD值均小于20%,重现性相对良好。结论 采用经典人群口感评价法预测出了23种中药饮片的EMB和EMBI,建立了苦味中药的苦度定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3种口尝评价方法用于药物苦度评价研究的特点。方法: 以苦参碱为模型药物,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水溶液,由20名经筛选、培训合格的评价员口尝测试其苦度等级及具体苦度值,对样品进行排序法、评分法、排序结合评分法3种方法的评价,经过对所得数据的处理,用排序正确率、判断灵敏度、赋值精密度、拟合度4个指标综合分析。结果: 排序结合评分法的排序正确率为100%,判断灵敏度为96.4%,拟合方程复相关系数为0.991 6,3个指标均优于其他2种方法;评分法在赋值精密度方面较其他2种方法更优。结论: 3种口尝方法就上述4个指标来看数排序结合评分法最优,但各有自己的特点,具体的口尝方法可根据自己实验目的、样品数目等选择。  相似文献   

7.
苦味形成机理与中药苦味掩味技术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晓彬 《中医药导报》2008,14(5):119-121
依据苦味形成机理,从干扰苦味形成的不同环节将中药苦味掩味技术分为,添加矫味剂混淆大脑味觉掩盖药物苦味;延缓或阻止药物在口腔释放,隔离药物和味蕾的接触;麻痹味觉细胞,提高苦味感受阈值;阻止苦味受体与苦味剂的结合,切断信号传导掩盖苦味等4类,综述掩盖中药苦味的方法,并简述各方法的优缺点和制备技术,为合理应用苦味掩味技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纽甜对苦味中药的掩味效果。方法:以盐酸小檗碱水溶液和黄芩、黄柏、黄连、龙胆、穿心莲5种代表性苦味中药的水煎液为苦味药物研究载体,以苦度降低值为指标,运用经典人群口尝评价法比较纽甜的掩味效果,并选取不同的浓度,考察加入掩味剂后溶液的苦度变化。结果:纽甜在其浓度为0.012 5‰—0.4‰的范围内,其掩味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随之增强。加入0.4‰的纽甜后,属于苦类的黄芩和黄柏药液的苦度降低值(ΔI)分别为1.22和1.77,均降至几乎没有苦味的范围,掩盖了原液70.11%和71.88%的苦味;属于极苦类的黄连、龙胆和穿心莲的苦度降低值(ΔI)分别为1.78、2.02和1.43,均降至略有苦味的范围,掩盖了原液49.12%、50.87%和38.39%的苦味。结论:纽甜对5种不同类型不同苦度的中药均有掩味效果。  相似文献   

9.
小议口尝鼻闻类比法的中药鉴别王如意中药鉴别方法很多,但传统用口尝鼻闻鉴别中药,其历史悠久,简便易行。口尝,即尝其味;鼻闻,即嗅其气。气与味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取决于人的味觉与嗅觉。有的口尝闻之后有特殊强烈刺激,口感下有酸、甘、苦、辛、咸五味及麻、涩...  相似文献   

10.
中药药性理论源于临床实践,是中医药理论的核心内容,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作用.中药药性研究发展缓慢,现有教材中缺少系统的药性形成方法的内容,目前所开展的药性研究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未形成完善的药性研究体系.文章通过阐述、总结传统中药药性形成方法之一口尝法的研究内容,分析该法的特点、价值与改进思考,以期客观地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中药水提液中果胶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中药水提液中果胶含量进行测定。方法用重量法测定九种中药水提液中果胶的含量。结果对重量法测定果胶含量进行方法学考察,精密度实验RSD为0.83%;准确度考察空白回收率平均值为98.54%,RSD为1.00%;专属性考察空白试验表明淀粉、鞣质、蛋白质对果胶含量干扰量均小于1%。测定了九种中药中果胶含量从0.1~4.5%不等。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中药水提液中果胶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电子舌用于药物掩味效果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掩味效果评价对药学工作者开展药物掩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电子舌用于药物掩味效果评价的可行性,本实验利用盐酸小檗碱作为苦味模型药物,选择醋酸钠、2,4-二羟基甲苯酸、甜蜜素等作为苦味掩味物质,通过电子舌进行测定,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及苦距、苦度降低距、抑制率等指标对比,判断各掩味剂对盐酸小檗碱的掩味效果是否和志愿者口尝药物评判方法所得结果一致;并将掩味效果最好的甜蜜素配制成不同的浓度,对其用量进行优化。数据处理结果显示,在0.005 mg·mL-1的盐酸小檗碱溶液中,各掩味剂的掩味效果好坏依次为甜蜜素>2,4-二羟基苯甲酸>醋酸钠;随着甜蜜素用量的增加,其掩味效果越来越好,但0.2%以后的浓度掩味效果变化相对较小,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选择0.2%的浓度来掩味;本实验结果与口尝实验结果一致。本研究表明,在一定程度上,电子舌可作为评价药物掩味效果的一种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究基于电子舌进行具有不同味道的天然药物区分的可行性及不同类型电子舌区分效果差异。方法:本实验采用TS-5000Z和α-ASTREE两种类型电子舌对分别具有酸、苦、甜、咸4种味道的共35种代表性天然药物及12种食品类成分进行检测,通过提取的电子舌传感器数据以及经典人群口尝评价(THTPM)结果,分别利用判别分析(DA)、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CA-D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4种算法建立四味的定性判别模型。结果:其中基于TS-5000Z型电子舌数据的上述4种算法的四味辨识准确率(交互验证)分别为72.34%、72.34%、76.60%、61.70%;基于α-ASTREE型电子舌数据的4种算法的四味辨识准确率(交互验证)分别为91.49%、89.36%、93.62%、80.85%。结论:总体上α-ASTREE型电子舌在天然药物四味辨识方面表现良好,同时在四味辨识中PCA-DA模型算法为最优,可以用于天然药物的四味辨识。  相似文献   

14.
To compare the acupuncture plus oral administration of Chinese herbal decoction with simpl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Chinese herbal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vascular headache. Methods: Sixty two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32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30 cases). Acupuncture at Baihui (GV 20), Fengchi (GB 20), Shuaigu (GB 8), Xingjian (LR 2), Neiguan (PC 6), Sanyinjiao (SP 6) and Ashi points combined with oral administration of Chinese herbal decoction, was appli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simpl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Chinese herbal decoction was applied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total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the attacks were reduced and shortened, and headache greatly alleviated in both groups (P〈0.01). The alleviatio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oral administration of Chinese herbal decoction provided remarkable therapeutic effects in treating vascular headache.  相似文献   

15.
系统回顾了目前中药煎药机的煎煮压力、煎煮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和煎煮温度等5个参数的研究现状,通过3个现状的比较分析了煎药机和传统煎煮方法的优劣不同,旨在从中药的有效成分、质地、服药人群和实际工作情况等4个方面提出对中药煎煮规范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8种中药的水煎剂与免煎颗粒剂对56株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M-H琼脂稀释法检测8种中药水煎剂与免煎剂对MSSA,MRSA的抑菌作用,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50和MIC90,并加以比较。结果:8种中药抑菌强度不同,五倍子抑菌效果最好;除五倍子、连翘外,其余中药水煎剂抑菌效果比相应的免煎颗粒荆好。结论:中药水煎剂与免煎颗粒剂抑菌效果的差异,可能与制备工艺及原药材品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