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 胃属中土,司受化谷,为水谷之海,性喜柔润,以和降为顺。盖萎缩性胃炎,在临床以胃阴亏虚而多见,或阴虚之体而多罹之,且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始安。一旦阴津乏缺,或燥气乘之,胃必失其和降之性而磨谷见阻矣,犹如“釜中无水,焉能熟物。”究其因者,来路各异,有过食辛辣耗伤胃阴者,有气郁化火灼伤胃阴者,有热病后期阴液未复者,亦有气化源泉枯乏者。治之者,当以静药养其阴,濡药润其燥,郁者疏之,结者开之,证情复杂者,据脉按症随病而疗之。木横土乏治以柔平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若郁怒伤肝木失条达,或肝气过胜,木气肆虐必来乘土,土旺不受邪,脾胃安和;倘中宫已虚,木气横逆,气机失调,其痛作矣。若气郁化火,“火乘土位”脾阴被劫,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胃阴困阻,气化失布,岁 相似文献
2.
3.
4.
江苏省名中医李则藩主任中医师,执医四十余载,衷中参西,学验俱丰。今笔者撷取其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4则,整理于后,以飨同道。1 补火燠土温煦胃阳案吴某某,男,62岁。退休干部。1994年3月2日诊。上腹部隐痛时休时作3年,加重伴嗳气1周。曾作上消化道钡透摄片诊为慢性胃炎,间歇 相似文献
5.
6.
萎缩性胃炎多发于四十岁以上,缘于体质素虚,中阳不足脾失运化,胃之阴津必因之而缺乏,或年老肾虚,精血耗伤,胃粘膜因失于濡润而缩萎,治当补肾以养阴,醒胃以生津,尚须佐以化瘀生新之品益气养血以复粘膜之滋荣。因素质各异、症状复杂、镜检差异,必当究其因,按其证施以药物。兹将临床辨治经验举隅如下: 凡证见身体渐瘦,胃痛隐隐入夜尤甚。饥而不食,食道干涩、口干咽燥,大便干结,或数日一行,手足心热,舌体瘦小,舌红少津、或舌赤红干裂、食用刺激性食物则舌痛,脉细数;胃镜检查可见正常粘膜桔红色消失、粘膜变薄,皱襞变细而消,呈现 相似文献
7.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是指胃黏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导致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黏膜基层增厚的病变。患者经常感到上腹部隐痛、胀满、烧心、食欲不振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多致病因素导致的疾病,也是癌前病变的先兆。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廷荃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近30年,尤其对消化系统疾病、肿瘤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见解。膏方又称膏滋,以补虚为主,扶正祛邪,营养脏腑,祛病纠偏,调理体质,抗衰延寿。李教授常用膏方药物有补虚药、辨证用药、胶类药以及糖类药。文章通过案例分享李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注重扶正固本,调畅气机,脾肾同治,气血阴阳兼顾,寒热平调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多发病,属"胃脘痛""胃痞"范畴.其病起病隐匿,缠绵难愈、治疗棘手.中医药治疗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文章总结林平教授遵之"病证结合"的诊疗模式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上注重治养结合,分以三期辨治,早期辨治以证症为主,中期辨治以病为主,后期调理为主.治疗全程以养为重,恢复脾胃脏腑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10.
12.
13.
15.
17.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指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主要表现为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1].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不尽合理的饮食习惯,我国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困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中医学对此病的认识有独到之处,通过临床辨证施治,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正>吕文亮教授,系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为温病学科带头人,多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擅用温病方治疗杂病,重视温病理论及方药在临床杂病中的扩展与应用。吕师善用三仁汤化裁来治疗各种湿热证疾病,疗效非凡。笔者有幸随诊抄录,举验案3则,将侍诊之时一点心得体会分享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