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草图经》在编纂方法与体例、药图归类,产地记载、形态描述、药性.方剂、科技史资料、文献引用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科学的成就,使该书能反映出北宋时期药学发展最髙峰的特点。由于该书总结了北宋时药物普査成就,内容广泛,使该书具有药材学和博物学的特点。而且收载资料多.又本书收载古代方书,科技史料、医药史料很多,因而本书对文献资料等起到了保存作用。  相似文献   

2.
关于《本草图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草图经》是我国宋代著名科学家苏颂编撰的一部比较完备的图谱性本草著作。这本书其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它集中地保存了北宋中期一次全国性药物普查的丰硕成果,特别是现存的933幅图,基本上都是当时的中医药专业人员根据标本实物绘制的。在文字说明上,对药物的描述细腻,使用的术语  相似文献   

3.
4.
5.
苏颂(1019~1101年),字子容,北宋泉州南安人(今福建省泉州市),一生仕官,哲宗时官至丞相,后被封为魏国公。苏氏生平嗜学,于经史、诸子百家、图纬、律品、星宫、算法、山经、本草无所不通。他颇为重视医药事业,尝曰“医乃丞相应知之事”。嘉祐五年(1060年),他与掌禹锡、林亿等辑成《嘉祐补注神农本草经》(简称《嘉祐本草》),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本草图经》(辑校本)本经外类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归纳,对产地、采收、鉴别等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其医药学价值,为民间草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思路。方法:对本经外类两卷文字与附图等内容进行梳理,利用Excel软件整理成表,再按照异同点等特征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本经外类的药材多数产于“400mm等降水量线”以南地区;采收后的加工成本低、简便易行;描述植物形态时运用大量的类比手法;药材多为“解毒、消肿、治疮”和“祛风”的功效。结论:本经外类的民间草药多分布于中国南方,对水分有一定要求;对采收的记载符合所需采收植物部位的生长特点,加工成本低、简便易行,符合民间百姓生活特点,且适应南方潮湿天气;运用的类比手法为民间草药的发展考证作出了贡献;所记载的药材功效,符合南方地区常见病症,药材的配伍等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对现代医药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草图经》厚朴的品种考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尚志钧  刘晓龙 《中药材》1994,17(4):42-42
本文对《本草图经》厚朴品种进行了考证,认为该书记载“叶如槲叶,四季不凋,红花而青实”的厚朴,应是现今樟科润楠属植物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此外,本文还对《本草纲目》记载的厚朴品种进行了考订。  相似文献   

8.
《本草图经》为宋代本草学家苏颂所著。本文从纲目分类、载药全面、图文并茂、医药结合、博采众方以及对后世影响等方面阐述了《本草图经》对中医药学的重要贡献,归纳了《本草图经》的研究特色,评价了苏颂及其《本草图经》在世界药物学领域的重要地位,认为研究其特色与方法、挖掘其中医药学精华,对中医药学的深入研究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京  徐攀  姚振生 《中药材》2012,(7):1167-1170
经考证《本草图经》中的蕨类植物,分别为卷柏、兖州卷柏、石韦、瓦韦、狗脊蕨、峨嵋狗脊、阔生复叶耳蕨、东方夹果蕨、贯众、槲蕨、中华槲蕨、骨碎补、知母、海金沙、江南星蕨、水龙骨、木贼、江南卷柏和披针骨牌蕨。  相似文献   

10.
苏颂(公元1020年~1101年)所著《本草图经》,为一部图文并茂的本草学专著,在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此书早佚,它的内容主要靠《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后世作品的引文得以保存。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出现苏项研究热潮,使苏颂在科技史、医药学史、文学史上的业绩得到公认。《本草图经》中所引文献相当丰富,约有200余种[‘1,这是以前任何本草著作所不曾有的。其中许多医往现已失传,这些引文显得弥足珍贵。《本草图经》将药物与方剂结合起来,对常用药物均列出以其为主药的配方,从这些被保存下来的古方中,可以窥知来以前…  相似文献   

11.
以《本草图经》(辑校本)所收录药物品种的传统制药方法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及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该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发现,现代中药制药技术既沿用书中传统制药方法的原理和辅料的作用,又对其药物剂型和部分传统制药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进。由此可见,现代中药制药技术与古代中药制药方法是一个相互联系、既肯定又否定的过程,故研究《本草图经》的传统制药方法对现代中药制药技术的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草图经》是中医药文献史中具有重要价值的本草学著作。文章从药图形象,易于辨识;描述细致,内容丰富;重视产地,强调道地;广集医方医案,效用齐备;博采众说,广引文献等5个方面阐述了《本草图经》研究方法的特点。对于本草研究提出了新思路与新方法,即应该与大自然四时气候变化的大背景紧密结合,运用整体的、动态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与苏颂《本草图经》推本求源的思路与方法相吻合。因此,重研《本草图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草图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图谱,载药八百余种,所绘药图九百余幅,学术价值很高。借助网络数据库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本草图经》药物考证研究的72篇论文,并对其进行梳理,发现《本草图经》的药物考证研究大致呈现出“面-点-面”发展趋势,由最初多按药物自然属性进行分类研究,至单味药物的本草考证,再到更细致的药物分类研究和以产地为划分的药物研究,可见对《本草图经》的药物考证研究在逐步深入,趋向多元化与精细化。就药物考证而言,单味药物的微观化研究、药物的产地与品种研究等方面仍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草图经》水英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树人 《中药材》1998,21(11):587-589
经考证,《本草图经》所载的水英为忍冬科陆英Sambucus chinensis Lindl.(S.javanica Reinw)。  相似文献   

15.
聂金娜  苏颖 《中医杂志》2012,53(12):997-998
《本草图经》是宋代药物学家苏颂撰写的一部本草学专著,在继承前人医药学成就的基础上,总结了宋代以前丰富的用药知识与组方经验,促进了本草学及医学的发展.从产地、生活习性、性状、采收加工、服用禁忌、鉴别、运用等方面,对《本草图经》第十四、十五卷84味虫鱼药物进行梳理,挖掘其本草学理论及临床实用价值,归纳其研究方法,总结其研究特色,为本草学研究与临床运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新修本草》的图经部分早在北宋时期即已亡佚,历代本草家常深以为憾。五代时韩保升《蜀本草》曾以《新修本草》正文与图经文互相参校,从而使图经的佚文得以保存。但自《本草纲目》开始,每将《新修本草图经》佚文与韩保升自述相混淆,使这一宝贵文献淹而不传。《新修本草图经》实为本草学史上第一部本草形态学研究专著,对后世的本草形态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苏颖 《吉林中医药》2012,32(1):97-99
在梳理《本草图经》版本与流传显示出《本草图经》版本传承及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对《〈本草图经〉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其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与讨论,《〈本草图经〉研究》完整地保留了尚志钧辑复本《本草图经》,提炼了《本草图经》各部类药物的研究特色,编辑了《本草图经》古籍医方民间验方及医案,概述了现代研究概况,这对于文献学、中医药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赵典  沈贤娟  黄泽豪 《河南中医》2020,(9):1336-1339
苏颂遵古不泥,理性传承,在发现中药有众多同名异物,一物多源的情况后,"参用古今之说,互相发明",对古今互为争议者并存其说,解决了不少宋朝本草产地考证问题,有助于更好地梳理本草源流。其《本草图经》增新药100余种,另立"本经外草类""本经外本蔓类"两篇,对原有药物缺失的信息进行了补充。若仍有疑惑,便"两存其说""未知孰是",不作主观臆断,留待后人解决;其切合实际,注重实践,通过实践得知中药的产地、采收时辰及药用部位,结合全国药物调查成果,以图相辅,使辨药更加直观。  相似文献   

19.
闫霖  林巧贤  黄泽豪 《光明中医》2022,(23):4244-4247
《本草图经》是古代中药学著作,对中医药临床应用具有深远的参考价值。文章通过整理《本草图经》中所记载的中国历代医家在防瘟抗疫方面的宝贵经验,将治疗瘟疫类疾病的药物按类别、主治、附方等进行了归纳,并标明卷数及其参阅前贤本草医籍文史资料。笔者认为由苏颂等校准修订的《本草图经》中蕴含了丰富的防瘟抗疫的知识,从其中去探寻防治方法对当今社会的传染性疾病防控具有重大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苏颂字子容,北宋时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人,为北宋天文学家.天禧四年(公元1017年)出生于同安,其故宅即在县城内西北隅之葫芦山,俗称五芦山,宋代南安吕惠卿曾尊之云:"子容吾乡里先进"!苏家自光诲以下,五世仕宦,社会地位优越,所以享受文化教育,比普通民众的条件为优,使苏颂造就为"经、史、九流、百家以至于图纬、律吕、星、宫、算法、山经、本草无所不通"的人才.仁宗(赵祯)庆历间(一说广历二年,公元1042年)举进士,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任大理寺丞,编定集贤院书籍,连续九年.《本草图经》的编著,可能在这个时期,以后虽曾外放,历知颖、扬、杭、婺、开封、河南等州郡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