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1955年Conn报道首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患者以后的30多年中,原醛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病。1957年上海瑞金医院诊断了我国首例原醛患者,1957—1985年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中的原醛患病率为2%。从上世纪90年代起,由于普遍采用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比值(ARR)作为原醛筛查指标,发现原醛不是少见病。在我科住院患者中,原醛已成为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病因。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诊断依赖于筛查试验和进一步的确诊试验.但其筛查受检测方法、纳人人群等多种因素影响,各研究机构报道不一.诊断方面,尚无足够的证据表明某项确诊试验优于其他,而且同一确诊试验诊断标准不同,其诊断切点和诊断效应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就... 相似文献
4.
5.
6.
7.
8.
该文回顾分析瑞金医院内分泌科近5年怀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资料,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评估醛固酮肾素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在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瑞金医院内分泌科2006-01-2010-08行卧位及立位ARR测定的590例怀疑原醛症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确诊为原醛症的患者357例,确诊为原 相似文献
9.
10.
11.
李江源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1982,(3)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的原因有分泌醛固酮腺瘤(APA)和特发性肾上腺增生(IAH)之分,手术切除腺瘤可使半数以上的病例获得痊愈,而手术对IAH鲜有治愈者。有人认为IAH、低肾素性高血压和良性原发性高血压(EBH)是有联系的整体,如果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术前就必须准确地把这组疾病和APA鉴别开来。术前鉴别原醛症和EBH的方法很多,包括统计学方法(如二次分析, 相似文献
12.
乔富渠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4,(2)
35例误诊的肾上腺醛固酮瘤(32例手术摘除,3例于尸检发现)可分成6种情况: 1.由于医生不了解本病的临床症状或者对症状作了错误分析:35例中26例临床表现明显的烦渴与多尿(夜尿),9例有严重的肌无力症。他们的动脉高血压于16~39岁期间都呈现稳定性,已经间接地证明了乃是属于症状性的,但却未进行专门检查而误诊为高血压病。 2.由于其临床症状的单一性而误诊:35例中5例表现为单独的高血压症状,单纯的低血钾症者有1例。尽管这些患者自青年时代起就患有顽固性舒张压升高,但多年来未对任何一例进行有关肾上腺醛固酮瘤的实验室与器械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分析瑞金医院内分泌科近5年怀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资料,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评估醛固酮/肾素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在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瑞金医院内分泌科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行卧位及立位ARR测定的590例怀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确诊为原醛症的患者357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233例.分析瑞金医院内分泌科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行随机及立位ARR测定的100例怀疑原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确诊为原醛症的患者29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71例.综合分析卧位、立位及随机ARR ROC曲线,以确定合适的切点用于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结果 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行卧位及立位ARR测定的590例患者卧位ARR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0.805~0.867),立位ARR ROC曲线下面积为0.873(0.843 ~0.899),两曲线下面积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行立位及随机ARR测定的100例患者立位及随机ARR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2(0.928 ~0.995)及0.944(0.893 ~0.994),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立位ARR切点为400(pg· ml-1)/(ng·ml-1·h-1)时,诊断原醛症患者的敏感性为91.9%,特异性为64.2%.结论 立位ARR比卧位ARR更适应作为原醛症的筛查指标,随机ARR与立位ARR在原醛症诊断中具有相似的临床价值.本研究认为,在严格控制患者药物、体位、检测时间条件下,ARR切点400( pg·ml-1)/(ng·ml-1·h-1)是原醛症筛查试验比较合适的切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12)
目的评价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术前各项诊断筛查方法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PA患者不同指标筛查PA的阳性率,各项确诊试验对PA确诊率及CT与术后病理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在上述患者中,以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比值(ARR)30 ng/dl为筛选条件筛查PA的阳性率为42%,以ARR50 ng/dl筛查PA的阳性率为64%(P0.01);盐水滴注抑制试验和卡托普利抑制试验对PA的确诊率分别为90.91%和92%(P0.05);与术后病理对照,CT对醛固酮腺瘤(APA)和单侧肾上腺皮质增生(UAH)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24%和73.33%(P0.05)。结论 ARR50 ng/dl筛查PA的阳性率高于ARR30 ng/dl;盐水滴注抑制试验与卡托普利抑制试验确诊率相当;对于分型,CT对APA的诊断符合率与UAH相当。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比较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卡托普利试验(CCT)及盐水负荷试验(SIT)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中的诊断效率。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8年8月至2016年6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183例及PA患者105例的临床资料,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试验的诊断效率。结果共288例行筛查试验,基础ARR切点为27.2(ng/dL)/[μg/(L·h)]时,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90.7%。261例行CCT,试验后血浆醛固酮浓度(PAC)、PAC抑制率(%)及AR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6(95%CI0.828~0.924,P0.001)、0.691(95%CI 0.621~0.760,P0.001)和0.932(95%CI0.898~0.966,P0.001),三者比较,CCT后ARR的诊断效率最高(P0.001)。108例行SIT,试验后PAC及AR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5(95%CI 0.675~0.915,P0.001)和0.915(95%CI 0.838~0.991,P0.001),SIT后ARR的诊断效率更高(P0.05)。102例同时行CCT和SIT,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15(P0.001);比较CCT后ARR、SIT后ARR及联合两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础ARR筛查效率较高;CCT后ARR及SIT后ARR具有较高的诊断效率,两者一致性较好,但联合两者未能提高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低钾血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醛 )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发生肿瘤或者增生 ,使醛固酮分泌过多 ,临床表现高血压和低钾血症。1 流行病学原醛是一种继发性高血压。近来由于CT和MRI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肾上腺意外瘤的发现增高 ,使原醛的发现也越来越多。原醛的病因分为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的腺瘤和增生为两种主要原因。原醛发病年龄从儿童到老人都可发生。好发年龄为 30~ 5 0岁 ,增生者发病率在男女性别中没有差别 ,腺瘤多见于女性 ,约占 70 %。由于原醛是一种可以治愈的高血压 ,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可以治愈高血压和低钾血症 ,保护心血管免受损害 ,对…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以高血压、低血钾和低钾碱中毒为主要临床表现,多见于成人。原醛症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病,但如病程过久可造成心、肾、脑损害,并可因严重的低血钾而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早期诊断、正确处理甚为重要。因本症有高血压、低血钾和低钾碱中毒,故病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一种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研究发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检出率可达10%,而且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心脏、脑、肾脏等靶器官的损伤更为严重.但目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病、诊断仍然不明确,现试图揭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病之谜以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4,(5)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属于继发性高血压范畴,是指肾上腺皮质本身异常,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扩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受抑制所导致的综合征。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PA患者的心脑血管等靶器官损害更为严重,因此其早期诊断特别重要。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PA的诊疗新观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