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6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85例,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分为骨量正常组(T≥-1.0)68例、骨量减少组(-2.5T-1.0)70例和骨质疏松组(T≤-2.5)47例。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空腹C肽、甲状旁腺激素、25-羟基维生素D、骨钙素、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及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血清钙及24 h尿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3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24 h尿蛋白定量、空腹C肽、甲状旁腺激素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患者年龄、病程、24 h尿蛋白定量、甲状旁腺激素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BMI和空腹C肽水平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25.69±2.04)kg/m~2、(2.25±0.31)nmol/L,其中骨质疏松组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25-羟基维生素D、骨钙素、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及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25-羟基维生素D、骨钙素及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水平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水平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其中骨质疏松组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25-羟基维生素D、骨钙素、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与骨密度呈正相关(均P0.05);25-羟基维生素D、骨钙素、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与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明显相关,25-羟基维生素D、骨钙素及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水平下降,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水平升高,提示骨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竣基末端肽(CTX)、骨钙素在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将T≤-2.5SD的骨质疏松患者48例纳入观察组,将T-2.5SD的非骨质疏松患者42例纳入对照组。采集两组外周静脉血,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X、骨钙素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CTX、骨钙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CTX水平在不同骨质疏松程度的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骨钙素水平在不同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骨质疏松程度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TX、骨钙素联合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AUC最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结论血清CTX、骨钙素在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中高表达,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用于评估骨质疏松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性激素和骨代谢指标在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110例为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组,单纯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空腹肘静脉血4 ml,检测血清雌二醇、总睾酮、脱氢表雄酮(DHEA)、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骨钙素、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留取清晨中段尿,检测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组血清雌二醇、总睾酮明显低于对照组,SHB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组血清骨钙素、尿NTx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β-CTX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雌二醇、总睾酮水平与骨钙素呈正相关,与β-CTX、尿NTx呈负相关(均P0.05);血清SHBG水平与骨钙素呈负相关,与β-CTX、尿NTx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DHEA水平与骨钙素、β-CTX、尿NTx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血清雌二醇、总睾酮、SHBG与骨代谢指标有明显相关性,可用于监测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基于个人与家庭自我管理理论(individual and family selfmanagement theory,IFSMT)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继发糖尿病足的预防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就诊本院的糖尿病患者16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IFSMT理论的个体化健康教育,追踪随访4年,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足相关自我管理行为及糖尿病足发生风险差异.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空腹血糖为(10.34±3.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9.76±2.15)%,观察组分别为(10.42±3.15)mmol/L、(9.84±2.38)%,两组间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照组分别降至(8.46±1.84)mmol/L、(6.52±1.05)%,观察组分别降至(6.59±1.28)mmol/L、(5.34±0.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观察组患者两项指标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值均<0.05).干预前,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和4年后,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干预后继发糖尿病足发生率对照组(11.90%)高于观察组(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0,P=0.04).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显示,两组干预起至发生糖尿病足时间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基于IFSMT理论的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对糖尿病足产生预防作用,表现在优化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提升糖尿病足相关自我管理行为,降低继发糖尿病足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转换指标与脂肪因子和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50例。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分为:对照组(T-1.0 SD)84例,骨量减少组(-2.5 SDT-1.0 SD)86例,骨质疏松组(T≤-2.5 SD)80例。采集各组清晨外周空腹肘静脉血4 ml,检测血清Wntl诱导型信号通路蛋白1(WISP1)、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N端中段骨钙素、Ⅰ型原胶原氨基端肽、Ⅰ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结果各组血清WISP1、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以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质疏松组血清N端中段骨钙素、Ⅰ型原胶原氨基端肽、Ⅰ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明显高于骨量减少组和对照组,骨量减少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WISP1与N端中段骨钙素、Ⅰ型原胶原氨基端肽、Ⅰ型胶原C-末端肽呈负相关(均P0.05);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N端中段骨钙素、Ⅰ型原胶原氨基端肽、Ⅰ型胶原C-末端肽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血清WISP1、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2型糖尿病患者骨转换指标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30R)与口服降糖药物分别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MD)合并骨质疏松症(OP)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6例老年男性T2MD合并OP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分别接受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抗骨质疏松、二甲双胍+抗骨质疏松治疗,均干预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骨密度及骨代谢[血清骨钙素(BGP)、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及Ⅰ型胶原C末端肽(s-CTX)]相关指标,并评价药物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BG、2h PBG、HbA1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腰椎、股骨粗隆、股骨颈骨密度、血清BGP及BAP水平均显著提高,血清s-CTX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二甲双胍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联合治疗在改善老年男性T2MD合并OP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方面有明显优势,两者血糖控制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铁蛋白与骨密度及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0月绍兴第二医院门诊确诊的围绝经期妇女160例,其中骨质疏松者75例为骨质疏松组,未出现骨质疏松者85例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清铁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全身数字化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两组妇女腰椎(L1~L4)及股骨颈骨密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妇女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采用Pearson法分析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铁蛋白表达水平与骨密度及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组妇女血清铁蛋白、OC和PIN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妇女,腰椎(L1~L4)和股骨颈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妇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P表达与对照组妇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铁蛋白表达水平与腰椎(L1~L4)及股骨颈骨密度呈负相关(r=-0.435、-0.512,P0.05),与OC和PINP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73、0.584,P0.05),与B-ALP表达水平无相关性(r=-0.301,P 0.05)。结论血清铁蛋白在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患者中表达明显升高,且其表达水平与骨密度及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密切相关,提示血清铁蛋白可作为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病情评估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邓智勇  张玫  田慧 《现代预防医学》2014,(13):2479-2481,249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GH/IGF-1平衡的关系。方法纳入54例T2DM患者(其中合并骨质疏松(DO)患者27例,无骨质疏松的患者(DM)27例),正常对照30例,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并采集空腹血检测生长激素(GH)、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骨钙素(O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钙(Ca)、磷(P)。结果 (1)OP组BMI低于DM组和对照组,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O组GH较DM组和对照组高(P0.05),IGF-1水平在DO组有低于DM组趋势,DM组有低于正常对照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H/IGF-1 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O组PINP、OT、CTX水平有高于DM组和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P 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CTX(r=-0.335,P0.05)与PINP(r=-0.373,P0.05)均与病程呈负相关。IGF-1与PINP(r=0.238,P0.05)、OT(r=0.636,P0.05)呈正相关。GH与BMI(r=-0.295,P0.05)呈负相关。GH/IGF-1与腰椎T值(r=-0.245,P0.05)、股骨T值(r=-0.232,P0.05)呈负相关,与BMI呈负相关(r=0.264,P0.05)。结论GH/IGF-1轴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生化指标及骨代谢指标。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36例。根据骨密度检查结果,分为骨量正常组82例、骨量减少组84例、骨质疏松组70例。收集各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钙、血磷、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结果骨质疏松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糖尿病病程明显长于骨量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质疏松组中女性比例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体重、BMI值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量减少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糖尿病病程明显长于骨量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患者碱性磷酸酶水平(81.57±27.65) U/L、(92.16±31.83) U/L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70.09±15.17) U/L,骨质疏松组患者甲状旁腺素水平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患者PINP、β-CTX水平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PINP、β-CTX水平明显高于骨量减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分析显示,股骨颈骨密度与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PINP、β-CTX呈负相关(P0.05)。结论监测血糖及血清PINP、β-CTX水平有助于防治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鞍山市某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3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饮食控制,给予降糖药物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BMI、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0,-0.37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MI、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89,26.190,P0.05)。治疗前,2组患者FBG,2hP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4,-0.430,-0.27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2hPB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1,2.430,4.207,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2.38%(1/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1%(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1,P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胰岛素抵抗,控制患者体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改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阜新市某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8例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研究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密度及血清降钙素(CT)、骨钙素(BGP)、25-羟维生素D、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腰椎L2-4、股骨颈、大转子内侧及华氏三角区骨密度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CT,BGP,25-羟维生素D,PIC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同时增加患者骨密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血清C肽、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在老年糖尿病足血流感染风险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98例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观察组)的病例资料,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00人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C肽、RBP4水平;根据血培养结果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C肽及RBP4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C肽、RBP4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单因素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与血流感染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C肽、餐后2 h C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RBP4水平高于对照组;阳性组患者空腹C肽、餐后2 h C肽水平低于阴性组,RBP4水平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C肽、餐后2 h C肽、RBP4联合诊断血流感染效能高于单项诊断效能(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足病程、足部溃疡Wanger分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HbA1c、空腹C肽、餐后2 h C肽、RBP4水平均与血流感染...  相似文献   

13.
探讨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应用效果。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其中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胰岛功能指标包括空腹C肽、餐后2 h C肽;血糖波动指标包括平均血糖(MBG)、日内血糖平均波动幅度(MAGE)、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日内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进行检测比较。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9、1.673、1.602,P=0.132、0.109、0.114),治疗后两组血糖指标均有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23、6.345、8.238,P=0.000、0.000、0.000)。在胰岛功能指标比较中,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C肽、餐后2 h C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8、0.699,P=0.421、0.486),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1、12.960,P=0.000、0.000)。血糖波动指标比较中,治疗前两组患者MBG、MAGE、SDBG、MO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2、1.551、0.871、0.641,P=0.509、0.124、0.386、0.523),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7、6.328、7.025、8.896,P=0.000、0.000、0.000、0.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10/6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5/6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05,P=0.168)。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提高患者胰岛功能,改善血糖波动情况,且用药安全性好,不增加患者出现低血糖的风险,是一种新型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联合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剂量雌激素联合钙片补充疗法对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自2014年2月-2015年10月连续性收集围绝经期妇女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碳酸钙D3咀嚼片1片/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雌激素片2 mg/d治疗,比较两组1年后骨密度和骨代谢水平的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础骨密度及骨代谢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P0. 05)。治疗1年后,观察组腰椎平均骨密度明显增加(t=3. 428,P=0. 001),且显著性高于对照组(t=2. 117,P=0. 036)。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骨代谢指标骨钙素(OC)显著性下降(t=2. 686,P=0. 008);总Ⅰ型胶原氨基酸前肽(PINP)显著性上升(t=4. 394,P=0. 000); 25-羟基维生素D [25 (OH) D]水平亦显著性增高(t=2. 221,P=0. 028);但两组治疗后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小剂量雌激素联合钙片可有效降低围绝经期妇女骨丢失,且不增加患者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护理单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存在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和观察组83例。使用糖尿病足护理单对患者的足部进行评估。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血糖情况、溃疡愈合时间、糖尿病足知识掌握情况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分别为(7.95±0.59)、(10.01±0.73)mmol/L,观察组分别为(5.62±0.34)、(7.01±0.12)m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079、36.935,均P0.05)。对照组溃疡愈合时间、糖尿病足知识掌握情况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15.92±1.58)d、(71.02±4.24)分、(18.82±1.04)d、(4 094.66±266.08)元,观察组分别为(10.16±1.11)d、(92.46±1.68)分、(11.93±1.61)d、(2 915.31±198.76)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067、42.759、32.467、32.209,均P0.05)。结论糖尿病足护理单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筛查率,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糖尿病足知识水平,缩短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金天格胶囊联合雌激素治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月台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金天格胶囊联合雌激素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雌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股骨颈骨密度和骨代谢相关指标(降钙素、磷、钙、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患者骨密度明显增加(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4±0.05)g/cm~2vs.(0.55±0.06)g/cm~2,P=0.497]。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骨密度显著增加[(0.67±0.09)g/cm~2vs.(0.57±0.07)g/cm~2,P=0.000)];治疗12个月后骨密度显著增加[(0.70±0.10)g/cm~2vs.(0.62±0.09)g/cm~2,P=0.000]。两组患者治疗前降钙素、骨钙素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12个月研究组降钙素显著增加[(262.83±72.72)pg/ml vs.(231.81±62.48)pg/ml,P=0.041)];骨钙素显著增加[(11.53±2.69)μg/L vs.(9.35±2.27)μg/L,P=0.000];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显著降低[(3.52±0.92)m IU/ml vs.(4.52±1.04)m IU/ml,P=0.000)]。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磷、钙离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天格胶囊联合雌激素治疗有助于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强化肌力训练辅助阿仑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疗效及对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PMO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钙尔奇D片。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阿仑膦酸钠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化肌力训练,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性激素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腰椎骨和股骨颈骨密度分别为(1.04±0.18)g/cm~3和(0.99±0.13)g/cm~3,均高于对照组的(0.91±0.14)g/cm~3和(0.86±0.12)g/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79,P0.05;t=2.304,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钙水平为(2.29±0.29)mmol/L,高于对照组的(2.14±0.3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8,P0.05),血清磷、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和Ⅰ型胶原C端肽(β-CTX)水平分别为(1.19±0.15)mmol/L、(77.51±12.13)U/L、(5.72±0.92)ng/L及(165.12±24.13)pg/ml,低于对照组的(1.25±0.18)mmol/L、(83.45±13.16)U/L、(7.41±1.05)ng/L及(187.49±31.2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56,P0.05;t=2.230,P0.05;t=2.478,P0.05;t=2.413,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雌二醇(E_2)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分别为(220.86±36.14)pmol/L和(18.72±3.18)mIU/ml,观察组患者血清E_2和FSH水平分别为(250.12±45.09)pmol/L和(15.39±2.72)mIU/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68,P0.05;t=2.213,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0,P0.05)。结论强化肌力训练辅助阿仑膦酸治疗PMOP患者的疗效确切,不但能增加患者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水平,减轻骨吸收,而且可调节性激素分泌,提高雌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骨密度和血清中骨代谢指标水平与患者骨质疏松骨折的临床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健康体检的70例老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检测,所有患者均抽血检测患者骨代谢相关指标;根据随访期间患者是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分为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观察组(17例)和未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对照组(53例),对比2组骨密度和骨代谢相关指标,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探讨影响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风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三角区骨密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钙(Ca)、活性维生素D3[25(OH)D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磷(P)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果提示PTH、维生素D3、股骨颈骨密度是骨质疏松骨折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是骨质疏松骨折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绝经期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门诊收治的绝经期2型糖尿病患者90例,45例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设为观察组,45例未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设为对照组。90例患者均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骨密度水平观察患者骨质疏松情况,采用Bekeman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血糖水平,分析绝经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压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收缩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舒张压、双股骨骨密度及腰椎1~4骨密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绝经期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与年龄、TG、LDL-C及收缩压有关(P0.05)。结论绝经期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与年龄、TG、LDL-C及收缩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T2DM)老年患者血糖控制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9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BMI、胰岛功能(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FPG、2 h PG水平及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 PG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BMI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空腹及餐后2 h C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有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5/45),与对照组的9.09%(4/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可有效降低T2DM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安全性较高,但对BMI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