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祛风除湿法治疗慢性湿疹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9月—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124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应用中医祛风除湿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严重评分、瘙痒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IgE水平,评估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皮损严重程度评分、瘙痒评分及DLQI评分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IL-4、IgE、EOS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IFN-γ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祛风除湿法治疗慢性湿疹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皮损、瘙痒程度,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卤米松软膏治疗肛周湿疹的疗效。方法:7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用卤米松软膏外涂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外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肛周瘙痒程度、皮损形态、渗液情况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卤米松软膏治疗肛周湿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张继超 《新中医》2022,54(17):183-186
目的:观察苦参止痒汤联合西药治疗肛周湿疹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瘙痒症状与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肛周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苦参止痒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瘙痒程度、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4.51%(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症状评分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各项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症状评分及DLQI各项评分均较低(P<0.05)。结论:采用苦参止痒汤联合西药治疗肛周湿疹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瘙痒情况,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半边止痒汤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肛周湿疹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混合痔术后肛周湿疹湿热下注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7例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用治疗,治疗组47例予半边止痒汤坐浴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统计近期疗效,并于治疗结束后3个月统计远期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包括瘙痒、渗液、皮损、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燥及舌脉)评分、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AD)、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及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95.74%(45/47),远期总有效率91.49%(43/47),对照组近期总有效率78.72%(37/47),远期总有效率61.70%(29/47),治疗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瘙痒、渗液、皮损、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燥及舌脉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2周后SCORAD评分及D...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拟苦参汤外敷辅助依巴斯汀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慢性湿疹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依巴斯汀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外敷疗法,观察组采用依巴斯汀联合自拟苦参汤外敷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皮损与瘙痒评分;同时,取患者皮损组织,以ELISA试剂盒检测Th1细胞因子IL-2、INF-γ,Th2细胞因子IL-4、IL-10及补体IgE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痊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807,P=0.028)。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ASI与瘙痒评分均无显著差异(t=1.855,0.368;P=0.0.87,0.702);治疗后,观察组EASI与瘙痒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1.847,19.586,P=0.000)。治疗前两组患者皮损组织的IL-2、INF-γ、IL-4、IL-10、IgE水平无显著差异(t=0.196,0.075,0.098,0.160,0.030;P=0.806,0.931,0.922,0.821,0.954);治疗后,观察组IL-2、INF-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685,2.896;P=0.038,0.026),IL-4、IL-10、Ig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790,2.518,3.356;P=0.031,0.042,0.014)。结论:自拟苦参汤在纠正慢性湿疹患者Th1/Th2细胞功能失调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利于控制改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祛湿汤与湿疹膏治疗肛周湿疹的疗效差异。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祛湿汤外洗,对照组采用湿疹膏外用,在皮损面积、瘙痒评分、临床疗效等方面对2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各个疗程后2组皮损面积、瘙痒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2组各个疗程后皮损面积、瘙痒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而疗程2与疗程3的皮损面积、瘙痒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2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祛湿汤治疗肛周湿疹中在改善皮损、瘙痒等症状上优于湿疹膏。  相似文献   

7.
祝琦 《四川中医》2020,38(8):165-168
目的:观察养血祛风止痒汤坐浴配合卤米松软膏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40例肛周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予以卤米松软膏治疗,治疗组予以卤米松软膏+养血祛风止痒汤坐浴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炎性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NF-γ)水平],采用欧洲AD研究组(ETFAD)提出的评分标准(SCORAD)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82.86%)(P0.05);治疗组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IL-2、INF-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SCORAD、DL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周湿疹运用养血祛风止痒汤坐浴联合卤米松软膏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瘙痒、湿疹、红肿等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水针疗法联合清热祛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7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11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办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水针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清热祛毒汤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治疗前后皮损面积、浸润、鳞屑、红斑等评分;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3.21%(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DLQI评分、皮损面积、浸润、鳞屑、红斑等评分及TNF-α、IL-6、VEGF等水平比较(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与DLQ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皮损面积、浸润、鳞屑、红斑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IL-6、VEGF等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取水针疗法联合清热祛毒汤治疗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表现,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皮损程度,降低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炎症因子水平、皮损血管增生相关。  相似文献   

9.
徐进 《新中医》2019,51(7):66-68
目的:观察苦参汤联合艾洛松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肛周湿疹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采用艾洛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苦参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瘙痒症状、肛门渗液和肛周皮损形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瘙痒症状、肛门渗液和肛周皮损形态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组瘙痒症状、肛门渗液和肛周皮损形态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EO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EO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组EOS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苦参汤联合艾洛松治疗肛周湿疹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EOS水平,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血穴位注射联合蛇床子汤坐浴治疗慢性肛门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72例慢性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护理治疗。对照组接受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及肛周局部外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组接受自血穴位注射联合蛇床子汤坐浴。观察指标有肛周瘙痒程度评分、肛周皮损面积及形态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中医症状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在肛周瘙痒程度评分、肛周皮损面积及形态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中医症状评分方面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血穴位注射联合蛇床子汤坐浴能够改善慢性肛门湿疹患者临床症状,并有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书云:“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在《伤寒论》中,仲景应用人参共40次,入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内经》及相关医家关于阴阳升降的论述,探讨阴阳升降的内容及阴阳升降的不同内涵。从阐述人体生理变化和脏腑特点、阐述疾病的病机、解释治则治法和方药配伍应用等方面分析阴阳升降对临床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血液的生成与五脏关系密切,据此确立五脏补血法:养心补血法、健脾补血法、润肺补血法、滋肝补血法、益肾补血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古本草文献中全蝎、蜂房的有关记载和现代临床对该药对的配伍应用,探讨并阐释该药对祛风攻毒增效的作用机制,认为全蝎配蜂房,药力迅捷,内走脏腑,外达肢节,透骨搜风,既可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攻毒散结消痈.尤其适宜于治疗风湿顽痹、痈疽恶疮、癌肿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14组,正常对照组、原方组及各组分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测定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采用戊巴比妥钠延长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镇静催眠协同作用实验观察丹栀逍遥散原方及各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结果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均无改变小鼠自主活动的功能,表明均无中枢兴奋性作用;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液高、中剂量具有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P<0.01或P<0.05),石油醚提取液高剂量能明显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小鼠个数(P<0.01)。结论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部位可能为丹栀逍遥散的中枢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8.
从“方药离合”看中医学的方药共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舟 《江苏中医药》2007,39(6):8-10
通过对历代方剂与本草的应用演变和发展过程的论述,揭示了中医方药共荣关系,并以黄柏、升麻等药为例,强调方药配伍运用是方药共荣的核心环节.随后,结合中医发展的现实环境,分析了坚持方药共荣的正确方向,对于防止重药轻方的错误倾向,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启迪现代研究思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23-1124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诊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高脂血症诊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高脂血症。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