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宫腔冲洗引流在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方法不同分为3组:A组30例,术后放置二腔球囊导管引流,B组30例,术后放置三腔球囊导管+0.9%氯化钠液冲洗引流,C组26例,术后放置三腔球囊导管+抗生素冲洗引流。比较3组患者宫腔引流量、子宫内膜厚度、月经评分、宫腔形态、满意度、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3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月经评分、宫腔形态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术后总引流液量、子宫内膜厚度、月经评分、宫腔形态改善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妊娠情况、满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A后放置三腔球囊导管行冲洗引流相比放置二腔球囊导管被动引流更能有效预防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发生,增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有效改善月经情况,采用0.9%氯化钠液或抗生素冲洗宫腔对比术后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冷刀分离宫腔粘连术后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58例行冷刀分离宫腔粘连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包括年龄、病程、宫腔操作次数、术前月经、术后月经、是否曾电切、粘连范围、粘连类型、粘连程度、防粘连措施、再粘连与否。结果:158例患者行冷刀分离粘连后,月经改善率80.3%,总妊娠率为60.1%,活产率为55.8%。病程、术后月经、粘连范围、粘连类型、粘连程度、再粘连与妊娠结局有关(P0.05),年龄、宫腔操作次数、术前月经、曾电切、防粘连装置与妊娠结局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再粘连是影响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冷刀作为一种对子宫内膜和宫腔环境损伤小的手术方式,可能成为有生育要求的宫腔粘连患者的首要选择。病程、术后月经、粘连范围、粘连类型、粘连程度、再粘连是影响冷刀分离粘连术后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子宫是妊娠建立与维持的必要器官,子宫内膜损伤将导致不孕和反复流产。宫腔粘连是子宫内膜损伤的最常见形式,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宫腔形态与子宫内膜的完整性和容受性,以改善妊娠结局。目前,以宫腔镜手术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率特别是在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中仍很高。文章阐述了宫腔粘连所致不孕症的临床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两种不同治疗方法预防再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妇产科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给予传统治疗(对照组),即宫腔放置宫内节育器+口服戊酸雌二醇,32例术后给予以宫腔镜检查为主的综合治疗(研究组),即每月重复宫腔镜检查+宫腔注入透明质酸钠+口服戊酸雌二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改善、分离粘连次数及受孕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分离粘连次数≥2次的例数少于对照组,月经改善率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分离粘连次数≥2次的例数少于对照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以每月重复宫腔镜检查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有效预防特别是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缩短子宫内膜恢复的时间,从而改善月经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后宫腔粘连患者的生殖预后。方法:2008年5月—2014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宫腔镜中心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UAE后患者26例,分析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美国生育学会(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AFS)评分、月经恢复情况以及生殖预后。结果:仅38.5%(10/26)的患者术后月经较术前有改善;88.5%(23/26)的患者术后AFS评分较术前降低;26例患者中有2例自然妊娠,妊娠率7.7%,其中1例最终以妊娠早期胚胎停育而终止妊娠,另1例目前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无1例活产。结论:UAE术后宫腔粘连的患者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生殖预后差,其原因可能与UAE后子宫血管灌注不良影响术后内膜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宫腔镜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在宫腔粘连性不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宫腔粘连患者的治疗效果,均经宫腔镜下机械性粘连分离术及输卵管间质部插管通液术,术后宫腔放置宫内节育器及雌、孕激素周期治疗。结果:67例宫腔粘连中轻度粘连24例,中度粘连25例,重度粘连18例。46例1次手术成功重建宫腔,21例2次手术。术后88.1%宫腔形态正常,79.1%月经恢复正常,输卵管通畅率72.1%。术后妊娠率50.7%,活产率85.3%。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宫腔镜对于不同程度宫腔粘连的宫腔重建微创、有效。术中注意保护子宫内膜;疏通阻塞的输卵管对提高妊娠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芬吗通对于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6年3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宫腔镜宫腔粘连松解术的66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分别予芬吗通(实验组)及补佳乐(对照组)促进子宫内膜修复。观察用药后的月经及宫腔形态恢复情况、超声相关监测指标、药物不良反应及术后妊娠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月经恢复总有效率(88.6%)高于对照组(74.2%),宫腔形态恢复总有效率(68.6%)低于对照组(71.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月经治愈率(31.4%)高于对照组(9.7%),子宫内膜厚度[(9.4±1.3)mm]厚于对照组[(6.8±0.7)mm],A型子宫内膜率(34.3%)高于对照组(16.1%),排卵日血E_2值[(812.4±76.5)pg/ml]高于对照组[(223.5±34.6)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1.4%)高于对照组(9.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宫腔粘连术后使用芬吗通阴道上药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疗效确切、安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赵艳  陈圆辉  高云  张翠莲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2,38(10):754-758
目的:探讨冷器械联合周期性球囊扩张术治疗宫腔粘连(IUA)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5例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IUA的患者行冷刀分离粘连,术后继续每间隔1周进行球囊扩张术并联合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治疗后行冻融胚胎移植。比较IUA轻度组(95例)、中度组(65例)及重度组(15例)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1)3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比治疗前增厚(P<0.01),3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IUA组子宫内膜的差值最大。(2)治疗后,共有163例(93.14%)患者恢复正常宫腔形态,12例患者行再次IUA分离术,其中轻度IUA组(97.89%)和中度IUA组(93.89%)宫腔形态恢复正常的比例显著高于重度IUA组(60.00%);轻度IUA组月经恢复正常的比例(84.21%)高于中度IUA组(66.15%)和重度IUA组(33.33%)。(3)人工替代周期准备内膜并行冻融胚胎移植后整体临床妊娠率为54.29%(95/175),继续妊娠率为40.00%(70/175)。3组间移植胚胎数目、胚胎类型、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继续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冷刀联合周期性球囊扩张术有利于子宫内膜的改善,对于IVF助孕合并宫腔粘连的女性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尤其是轻度粘连者可能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7~8mm宫腔镜定期监测在预防官腔再粘连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宁波市第六医院2009年6月至2012年5月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官腔先放置充水球囊后放IUD者53例为球囊放环组;闭经者术后每2周实施1次7~8mm宫腔镜监测,月结来潮者在月经干净3~7d监测1次官腔粘连情况,共49例为宫腔镜监测组。观察宫腔再粘连情况,并跟踪月经改善及妊娠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球囊放环组官腔镜探查再次粘连率为26.42%,宫腔镜监测组为6.12%(P〈0.01);两组月经改善情况分别为81.13%和95.92%(P〈0.05);球囊放环组妊娠率33.96%,宫腔镜监测组妊娠率38.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7~8mm宫腔镜定期监测可以有效预防再粘连,提高月经改善率,但未能显著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并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中、重度宫腔粘连,近期有生育要求并愿意治疗和随访的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A组30例,术后放置宫腔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治疗;B组30例术后放置二腔球囊导管治疗。观察时间为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粘连率、内膜恢复情况、月经评分及妊娠率。结果:在二次宫腔镜探查时A组有效率为93.3%,B组为8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粘连率分别为6.7%及16.7%。术后6个月A组内膜厚度及术后经量评分中位数值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总引流液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宫腔感染率、脱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宫腔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相比普通二腔球囊,可降低患者再粘连率,增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月经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种宫腔粘连分离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生殖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中心因宫腔粘连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观察术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时的子宫内膜厚度、妊娠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中度宫腔粘连25例,重度宫腔粘连15例。双极电针分离粘连组(电切组)19例,微型剪刀分离粘连组(剪刀组)21例。40例患者共助孕64个周期,电切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为7.0(6.0~9.3)mm、薄型子宫内膜率为46.9%;剪刀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8.0(7.0~9.8)mm、薄型子宫内膜率为31.3%,2组子宫内膜厚度及薄型子宫内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组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继续妊娠率分别为46.9%、37.5%、18.8%、6.3%、12.5%,剪刀组分别为34.4%、28.1%、12.5%、3.1%、12.5%,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组术后妊娠时间为7.5(4.0~12.0)个月,剪刀组为3.0(3.0~8.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能改善患者的生殖预后,2种宫腔镜手术方式的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估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宫腔再粘连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至2007年5月间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内镜诊治中心122例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宫腔内放置节育环(IUD)58例为IUD组,宫腔注入几丁糖并IUD64例为IUD+几丁糖组;根据病程长短将IUD组分为Ia组(病程≤1年)和Ib组(病程1年),IUD+几丁糖组分为IIa组(病程≤1年)和IIb组(病程1年)。观察术后宫腔恢复情况、月经改善及妊娠情况。结果IUD和IUD+几丁糖组术后宫腔再粘连率分别为41.4%和23.4%(P0.05),其中Ia组(19.0%)明显低于Ib组(54.1%)(P0.05);IUD组月经改善率及妊娠率分别为74.1%和29.3%,IUD+几丁糖组分别为92.2%和48.4%,IUD组明显低于IUD+几丁糖组(P0.05),其中Ia组(90.0%、47.6%)明显高于Ib组(64.9%、18.9%)(P0.05)。IIa组术后宫腔再粘连率及妊娠率分别为8.7%和78.3%,IIb组分别为31.7%和3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Ia组(100%)月经改善率与IIb组(8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宫腔粘连切除术后宫腔内放置节育环加几丁糖可有效预防再粘连,提高月经改善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何艳  季菲  马彩玲  丁岩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4,(11):898-899,902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TCRA)治疗宫腔粘连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行电切治疗的68例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电切术后宫腔放置节育环,术后补充雌激素。治疗3个月后,再次行宫腔镜检查,了解宫腔恢复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宫腔粘连程度与宫腔操作次数有关,而月经异常与宫腔粘连程度有关。宫腔镜术后,患者月经异常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月经改善总有效率91.30%;闭经、月经减少及月经紊乱的改善率分别为86.95%、94.44%和100%。宫腔镜术后3个月再次行宫腔镜检查,宫腔形态恢复正常,1例再次粘连。术中出现并发症8例,2例穿孔、3例止血困难、3例出现假窦道。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特点,可明显改善月经情况,同时行超声监测使手术更安全。  相似文献   

14.
彭雪冰  夏恩兰 《生殖与避孕》2012,32(12):857-861
目的:评价人羊膜在宫腔粘连松解术(TCRA)后置入宫腔的安全性及预付再粘连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宫腔中、重度粘连的不孕患者宫腔粘连松解术后宫腔内放置表面被覆羊膜的Foley’s球囊,1周后取出,同时给予雌激素/黄体酮周期治疗。术后第1、3个月宫腔镜检查。随访观察粘连复发率,月经改善和妊娠结局。结果:12例中度粘连组(A组)和22例重度粘连组(B组)患者手术均顺利且无并发症发生,围手术期均无感染症状。A组中75%的患者和B组中45.5%的患者月经恢复正常或得到明显改善。A组无一例宫腔粘连复发,B组中11例复发。所有患者宫内妊娠率为35.3%(12/34)。结论:人羊膜+雌激素/黄体酮周期治疗安全、有效,并能预防宫腔再次粘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指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复发性流产及早产、胎盘异常等产科相关并发症。宫腔镜手术是治疗IUA的标准术式,但是中、重度IUA患者术后的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预后。目前临床上预防术后粘连复发的方法包括雌激素或其他药物促进内膜修复、宫腔内放置支架、透明质酸抑制创面炎症反应、宫腔内放置羊膜制品、宫腔镜二次探查、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等。还有一些尚在研究阶段的新措施,如宫腔注射促子宫内膜生长因子、干细胞治疗等。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多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45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诊治宫腔粘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诊治情况。结果:45例患者宫腔粘连分解术均在宫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术后3~6月患者宫腔镜下随访发现宫腔成形完好34例,宫腔成形基本满意11例。术后患者月经变化:恢复正常经量34例(75.56%),较术前明显增多但未恢复正常经量8例(17.78%),较前仅稍增多3例(6.67%)。结论:宫腔镜是诊疗宫腔粘连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评价宫腔镜下微型剪刀分离复发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宫腔镜电切术后1月复查发现再发宫腔粘连的患者65例,其中40例轻度粘连、25例重度粘连。患者均在门诊行宫腔镜下微型剪刀分离,术毕宫腔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继续口服戊酸雌二醇周期治疗。术后2~3月复查宫腔镜同时再次分离粘连,进行疗效评价。术后3月期间观察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术后3月,轻度和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4%。轻度粘连组术后第2月与第3月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粘连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每组的组间不同时间段内膜厚度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宫腔镜下微型剪刀分离宫腔复发粘连可作为宫腔镜电切分离粘连术后的辅助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50例结核性宫腔粘连患者经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后宫腔形态、月经恢复情况及生育结局。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妇科的50例结核性宫腔粘连患者,患者均予规范抗结核治疗6~9月后行宫腔粘连分离术,观察患者术后经量、宫腔形态及生育结局。采用Logistic回归对术后经量及宫腔形态恢复情况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四格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术后经量及宫腔形态与妊娠的相关性。结果:50例患者中20例恢复正常月经,26例宫腔形态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IVF-ET术后6例妊娠,其中2例早期流产,4例成功分娩获得活产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结核治疗后的经量影响患者最终经量的恢复(P0.05);宫腔粘连程度及抗结核治疗后经量共同影响宫腔形态恢复(P0.05)。经量恢复正常的患者妊娠率(6/19,31.6%)明显高于经量未恢复正常的患者(0%)(P0.05);宫腔形态恢复正常的患者妊娠率(6/25,24%)明显高于宫腔形态未恢复正常的患者(0%)(P0.05)。结论:结核性宫腔粘连患者粘连分离术后经量及宫腔形态恢复欠佳,生育结局差。宫腔粘连分离术能给部分患者带来生育希望,但结核的预防及早期治疗才能减少甚至避免不孕及后续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放置COOK球囊联合医用几丁糖对再次宫腔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重度宫腔粘连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A组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放置医用几丁糖(30例),B组术后宫腔放置COOK球囊(30例),C组术后宫腔放置几丁糖加COOK球囊(30例),3组患者术后均人工周期修复内膜。术后2个月行二次宫腔探查,比较3组患者宫腔恢复情况、AFS评分改善率,半年后评估月经改善情况。结果:二次宫腔探查时A组再次宫腔粘连率为63.33%,B组再次宫腔粘连率为60.00%,C组再次宫腔粘连率为33.33%,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AFS评分改善率分别为(55.3±21.1)%、(55.5±21.7)%、(67.6±18.3)%,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月经改善率分别为66.67%,70.00%,93.33%,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放置COOK球囊联合医用几丁糖的综合治疗方案能够有效预防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次宫腔粘连,改善月经。  相似文献   

20.
<正>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指创伤引起的子宫内膜基底层脱落和损伤导致子宫壁相互黏着形成的粘连。临床表现为闭经或月经较少、周期性腹痛、继发性不孕与妊娠异常。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TCRA)是目前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法。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