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交通性脑积水被认为可以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蛛膜下腔出血的合并症。这种合并症是由于蛛膜下腔出血后,在脑基底池、大脑凸面、小脑天幕切迹等处形成粘连所致。本文报告28例脑积水的临床表现,并探讨分流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在数周或数月内形成的脑积水,文献中已有描述,此类脑积水常称为交通型。Symon与Passualin等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7天以内的亚急性脑室扩大已经予以注意。迄今为止,对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数小时以内形成的急性非交通性脑积水还很少被人报道。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急性非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病率尚不知道。作者报告了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数小时内神经症状进行性恶化病例,CT扫描,4例为非交通性脑积水。5例中,1例恢复良好,1例重残,3例死亡。蛛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及再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CT、MRI等诊断技术的应用,SAH后脑积水的报道逐渐增多,该病也是影响SAH死亡率和病残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应受到广泛的重视。一、发生率及分类1928年Bagle歹首次报道TSAH后脑积水,此后医学文献报道日益增多[’-’J。Hasan等人[’]。对473例SAH病人于发病72小时内行CT等检查发现20%发生脑积水,但其中1/3的病人却无脑积水症状,约半数病人的早期脑积水和意识障碍症状在24小时内可_自动缓解.Gijn也观察到SAH后72小时20%发生脑积水,fodesti和En…  相似文献   

4.
作者结合自己的经验论述了荷兰作者Hasan 等人对4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于发病72小时内并发脑积水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根据Hasan 等人的报告,约20%SAH 病人可发生急性脑积水,其中兰分之一的病人却无脑积水症状,约半数病人的早期脑积水和意识障碍症状在24小时内可自动缓解:46例并发脑积水的SAH 病人的脑血管造影无异常发现,亦无明确病因可查;32例脑积水病人经脑室引流后25例意识状态迅速改善。Hasan 等人还报道:约50%的脑外穿刺引流病人发生脑室炎,43%的脑外穿刺引流或脑内分流病人可发生再出血,没有行脑  相似文献   

5.
脑积水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当可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而引起自发性SAH的常见原因为先天性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肿瘤、血液病等.由于动脉瘤好发于颅底动脉交叉处,最易直接受到血流冲击,加上血管先天性发育不良,极易破裂出血.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11年7月手术和介入栓塞治疗210例以动脉瘤破裂出血为主要表现的颅内动脉瘤,其中15例并发脑积水,现就其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脑积水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对病人的预后有直接的影响 ,本文报告 2 1例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的治疗。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   1.一般资料 :男 9例 ,女 12例 ,年龄 2 2~ 6 6岁 ,平均 4 7 5岁。颈内 后交通动脉瘤 10例 ,前交通动脉瘤 7例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2例 ,大脑后动脉动脉瘤 2例。SAH次数 :1次 2例、 2次 15例、3次 3例、 4次 1例。动脉瘤大小 :0 6~ 1 0cm 10例、 1 1~ 1 5cm 7例、 1 6~ 2 5cm 4例。Hunt Hess分级 :Ⅱ级 3例、Ⅲ级 4例、Ⅳ级 11例、Ⅴ级 3例。临床症状 :…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常并发各种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及脑管痉挛、再出血,也并发急性脑积水,它是指SAH后1周内继发的脑积水(AHC)。随着CT、MRI等广泛用于临床,SAH后继发的AHC更易获诊断。由于其病死率高、预后差,应予以足够的重视。现就我们自1990年以来收治SAH后继发AHC的25例,对其发病机理,临床与诊断,治疗及预后作一分析。资  料  一般资料 本组男17例,女8例。年龄18~62岁。发病时间均为SAH后1周内出现AHC,其中同时或24小时内6例,2~3天13例,4~7天6例。临床表现 25例均表现明显的头痛、呕吐、脑膜…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9.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积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积水杨俊,苏亦兵,赵继宗我院从1982年至1992年,收治了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所致急性脑室扩张、脑积水病人23例,约占同期颅内动脉瘤的0.4%,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2例,女11例,年龄24~67岁,平均...  相似文献   

10.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aSAH)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及其易患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1月至2005年9月我科aSAH病例221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与慢性脑积水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为12.7%(28/221)。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Hunt-Hess级别、Fisher级别、前交通动脉瘤、aSAH次数以及脑室内出血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sher级别、脑室内出血、aSAH次数、前交通动脉瘤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脑积水为aSAH后一较常见并发症,影响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Fisher级别、脑室内出血、aSAH次数、前交通动脉瘤。对具上述危险因素的aSAH患者应注意跟踪随访,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脑积水38例孙旭文,乔学壮,孙旭霞急性脑积水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近期并发症之一,它与脑血管痉挛及再出血一样不可忽视。本文观察了100例SAH病人,全部在发病后两周内进行CT扫描,发现38例有早期脑室扩张积水,并对其中36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为提高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人们对再出血进行了较多研究,认为早期手术(入院后24小时内)能预防发病后几天内发生再出血,然而超早期再出血(入院至早期手术的时间内)成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结果恶化的主要难题。本研究目的在于判断超早期再出血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 本组179例(男71例,女108例),均在发病后24小时内入院并准备早期手术。入院时临床神经功能用Hunt and Hess分类法分级。入院后半小时内行脑CT扫描,根据CT示蛛网膜下腔内出血量分为四组,并均及时进行CT复查以确定有无再出血。入院后1小时内采取血液标本,测定了凝血系统中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凝血酶—抗凝血  相似文献   

13.
脑积水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报告我科1992年6月~2002年1月16例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的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4.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慢性脑积水作为影响预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指起病14天后出现的交通性脑积水。虽然对其研究不断深入,但是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可能与蛛网膜颗粒堵塞、蛛网膜下腔纤维化导致脑脊液循环吸收障碍有关。通过文献发现慢性脑积水发病率较高,且影响因素繁杂。动脉瘤手术方式包括开颅夹闭术和介入栓塞术,多数研究认为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无关。终板造瘘术是指在开颅夹闭过程中打开终板膜,使三脑室与基底池相通,其与慢性脑积水的关系尚不明确。脑脊液引流被许多研究证实有一定预防作用,也许可通过改进引流方式增加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5.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慢性脑积水作为影响预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指起病14天后出现的交通性脑积水。虽然对其研究不断深入,但是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可能与蛛网膜颗粒堵塞、蛛网膜下腔纤维化导致脑脊液循环吸收障碍有关。通过文献发现慢性脑积水发病率较高,且影响因素繁杂。动脉瘤手术方式包括开颅夹闭术和介入栓塞术,多数研究认为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无关。终板造瘘术是指在开颅夹闭过程中打开终板膜,使三脑室与基底池相通,其与慢性脑积水的关系尚不明确。脑脊液引流被许多研究证实有一定预防作用,也许可通过改进引流方式增加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6.
17.
正分流依赖性脑积水(shunt-dependent hydrocephalus,SDHC)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加速病情进展,甚至导致病人死亡。SDHC的发病率为2%~48%,其中急性脑积水(acute hydrocephalus,AHC;aSAH后3d内)的发生率为19%~63%,慢性脑积水(chronic hydrocephalus,CHC;aSAH后≥14d)发生率为9%-64%。约50%的AHC能在24h内自行好转,30%~40%发展成CHC。本文就aSAH后发生SDHC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分布及病因诊断所采取的检查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分布及病因诊断的影像学检查。结果颅内动脉瘤61例(37.0%),烟雾病(Moyamoya病)8例(4.8%),脑动静脉畸形(AVM)3例(1.8%),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1例(0.6%),联合脑MRI诊断明确海绵状血管瘤1例(0.6%),首次检查不能明确病因者91例(55.2%)。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是最为常见的SAH病因,其次为Moyamoya病和AVM。在SAH的病因诊断中,3D-DSA仍为首选检查,被认为"金标准"。在无法实施3D-DSA的条件下,可首先考虑行CTA检查。  相似文献   

19.
作者报导两名女性,年龄分别为54与64岁。因剧烈头痛、畏光、颈强直、呕吐等症状入院,经腰穿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数小时后逐渐出现意识障碍、痛觉存在、闭眼、不语、无言语反应。急诊CT扫描发现;分别在第三脑室和四个脑室内因血液阻塞引起急性脑积水。经前额脑室引流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慢性脑积水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治疗的aSAH后慢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随访6月~2年,按GOS评分,恢复良好27例,轻残3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慢性脑积水是aSAH后的常见并发症,脑室-腹腔分流术是aSAH后慢性脑积水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