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卒中后神经障碍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卒中后神经障碍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选取卒中病人100例(脑梗塞60例,脑血出血40例)对其神经症状分5项(即体温升高、瞳孔不等大、消化道了血、血糖升高及心电图(异常)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中线结构称位才其神经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移位者;双侧卒中自主神经症状发生明显高于单侧者,崦右侧卒中心电图(FCG)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左侧;皮层一卒中各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最突出的症状就是意识障碍,笔者将左或右大脑半球出血时致意识障碍状况作一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收集急诊科与神经内科有关单侧大脑半球出血患者71例,其中基底节出血38例、丘脑出血36例、额顶叶出血者71例,经CT检查排除脑梗塞、双侧大脑半球卒中及继发痴情况,其中左或右大脑半球出血者意识状况分布详见一览表。左侧大脑半球出血者(以下简称左侧)平均年龄61.4岁;60岁以上25人,60岁以下20人。右侧半球出血者(以下简称右侧)平均年龄59.6岁;60岁以上12人,60岁以下14人。将左侧和右侧出现意识障碍的构成比…  相似文献   

3.
对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下视丘功能紊乱出现植物神经障碍作了分析,表现为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血糖升高,心电图改变,瞳孔变化等,脑出血比脑梗塞容易发生,发生植物神经障碍者病死率增高。  相似文献   

4.
对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下视丘功能紊乱出现植物神经障碍作了分析,表现为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血糖升高、心电图改变、瞳孔变化等,脑出血比脑梗塞容易发生,发生植物神经障碍者病死率增高。  相似文献   

5.
不同部位大脑半球出血对心脏自主神经和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部位脑出血对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心电图复极改变和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检测150例不同部位急性大脑半球出血患者和150例对照的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分析其心率变异性变化、心电图复极改变和心律失常。结果:右侧壳核和额顶颞叶出血患者急性期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左侧壳核和额顶颞叶出血患者急性期心电图段降ST低发生率明显增高。右侧壳核和额顶颞叶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明显下降和明显增高。伴室上HFRMSSDPNN50LF/HF性快速心律失常者和高于无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者,明显低于无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者。LFLF/HFHF结论:左侧和右侧大脑半球出血对心脏的影响不同,岛叶病变在其中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喻维 《华中医学杂志》2006,30(3):189-190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及其不同部位发生心电图(ECG)改变的特点.方法 对123例脑梗死和89例脑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缺血性卒中组中传导阻滞和心房扩大的发生率较出血性卒中组明显增高(P〈0.05),而出血性卒中组中心肌缺血、心动过速和房性早搏明显高于缺血性卒中组(P〈0.05).脑叶卒中ECG改变明显高于基底节组和其它部位组(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早期心电图异常与卒中部位、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发生ECG改变的类型有明显差异,脑叶卒中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与非老年脑梗塞记忆障碍的差别。方法选择90例脑梗塞病人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n=50,年龄:68±7.2岁)与非老年组(n=40,年龄51±5.1岁),以《临床记忆量表》测试后,将其记忆成绩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老年组各项分测验成绩均低于非老年组;(2)不论老年与非老年组其联想学习成绩左侧梗塞均低于右侧;而无意义图形再认成绩右侧低于左侧;(3)两组各分测验成绩皮层梗塞均低于皮层下者,就皮层梗塞而论,老年组有三项分测验成绩低于非老年组。结论老年人在发生脑梗塞时其记忆障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脑出血部位、出血量与消化道出血率及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2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脑出血部位、血肿量、有无脑室出血、中线结构移位,分别比较消化道出血率和病死率.结果:合并消化道出血66例(24.4%),死亡32例(48.5%).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脑基底节区出血并脑室出血组36.4%、脑基底节区出血组11.6%、蛛网膜无消下腔出血组36.7%、脑干出血组31.8%、小脑出血组17.6%,脑叶出血组25.0%;病死率:合并消化道出血组病死率48.5%,化道出血组病死率11.8%.脑出血患者脑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系统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破入脑室系统者,有中线结构移位者,出血量大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并有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远远高于未并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结论: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主要与出血破入脑室,中线结构移位、血肿量大等因素有关.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是病情凶险的重要标志,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9.
杨晓慧 《中外医疗》2016,(17):195-196
目的:了解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CT影像特征,并探讨其对于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在2012年4—2012年12月期间内收治的90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确定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进行螺旋 CT检查,分析出血位置、出血量和预后之间的联系。结果老年急性脑出血在基底节区的发生率是54.4%,显著高于别的部位,中线结构移位的发生率是60%,显著高于没有移位者,中线结构有移位与没有移位的患者死亡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底节区是老年急性脑出血症状的多发部位,其中,对于出现中线结构移位与出血量很多的患者来讲,有着较高的死亡率,通过CT 检查可以直观、清晰的显现出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出血位置与出血量,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董曼丽  张金章 《微创医学》2001,20(3):295-296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时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5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脑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系统、脑干出血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破入脑室系统者;有中线结构移位者、出血量大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并有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远远高于未并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结论消化道出血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与预后密切相关,需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1.
董曼丽  张金章 《医学文选》2001,20(3):295-296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时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5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脑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系统,脑干出血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破入脑室系统者,有中线结构移位者,出血量大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并有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远远高于未并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结论:消化道出血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与预后密切相关,需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水平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54例不同部位初发脑出血患者和同期5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研究对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主要临床表现(如多汗、患侧肢体体温变化、血糖升高等)的发生情况;分别于入院第2d、10d抽取脑出血患者静脉血后分离血浆,采用液质联用法检测NE水平、ELISA法检测Ach水平,并分别评定患者的ASP评分。结果:脑出血患者多汗、血糖升高、便秘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 P<0.05);脑出血患者ASP评分、血浆NE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Ach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P<0.01);脑出血患者Ach水平与ASP呈负相关,NE水平与ASP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浆NE、Ach水平的变化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不同部位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活性与心脏损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不同部位脑卒中对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和心脏的影响。方法 :检测 389例不同部位大脑半球梗死和出血急性期患者及 2 0 6例对照的心率变异性 (HRV)、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 (ECG)和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活性 ,分析其HRV、ECG复极改变、心律失常和CK -MB活性变化的关系。结果 :右侧岛叶和其邻近部位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和QTc明显延长发生率显著增高 ;左侧岛叶和其邻近部位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心电图ST段压低发生率显著增高 ;CK -MB活性升高主要见于岛叶和其邻近部位脑卒中患者 ,双侧无显著性差异。右侧岛叶和其邻近部位脑卒中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HF、RMSSD、PNN5 0显著下降和LF/HF显著增高。伴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者LF和LF/HF高于无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者 ,HF显著低于无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者。结论 :大脑半球卒中患者对心脏的影响主要与岛叶或其邻近部位病变有关 ,对这些患者应加强心电监护、心肌酶谱检查和心脏保护。  相似文献   

14.
脑梗塞老年组与中青年组临床表现特点比较分析结果说明,老年组脑梗塞发生率远高于中青年组。脑梗塞部位老年组好发于大脑皮层和皮层下区,中青年组多见于基底节和内囊区。老年患者易出现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失语和假性球麻痹,易伴发糖尿病、房颤。老年患者病程中易并发肺炎、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和血管性痴呆,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5.
李娟  吴祖舜 《现代医学》2001,29(6):412-413
目的探讨壳核出血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46例壳核出血患者按脑出血量、有无出血破入脑室和中线结构移位分别比较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壳核出血量≥30ml为42.62%,<30ml为1.86%;破入脑室为39.74%,未破入脑室为16.66%;中线结构移位的为45.83%,无中线结构移位为14.94%.壳核出血合并消化道出血组死亡率为54.24%,无消化道出血组死亡率为15.51%.结论壳核出血并消化道出血主要与出血是否破入脑室、中线结构移位、血肿大小有关,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是病情凶险的重要标志,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6.
39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复极改变和心律失常,方法:检测39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和30例对照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其心电图复极改变和心律失常。结果:左侧大脑半球出血者急性快期室上性迅速心律失常和房颤发生率显增高,左侧者则表现为ST降低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左侧和右侧大脑半球出血对心脏影响不同,岛叶病变在其中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动态心电图改变的特点。方法选取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行24 h 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结果。结果100例患者中,动态心电图异常率为82.0%,以 ST-T 异常、电压异常多见;脑干及丘脑部位卒中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其他部位( P <0.05),ST-T 异常发生率低于其他部位( P<0.05);脑缺血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脑出血患者( P <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动态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以 ST-T 异常、电压异常多见,卒中部位位于脑干及丘脑患者、脑缺血患者更易出现心律失常表现。  相似文献   

18.
235例急性脑血管病人心电图异常率为42.6%,其中脑梗塞异常率最高(83.3%),脑出血次之(69.6%),出血组心电图异常者占58.4%,显著高于脑缺血组(16.6%)(P〈0.05),8例死亡者心电图均异常,提示心电图异常与急性脑血管预后有关,并对其机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235例急性脑血管病人心电图异常率为42.6%.其中脑梗塞异常率最高(83.3%),脑出血次之(69.6%).出血组心电四异常者占58.4%显著高于脑缺血组(16.6%(P<0.05).8例死亡者心电图均异常,提示心电图异常与急性脑血管预后有关,并对其机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部位对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1990~1996年5月经颅脑CT扫描,心电图(ECG)、心肌酶谱检查的586例脑卒中病人,经X~2检验脑出血(CH)与脑梗塞(CI)对ECG的影响,基底节-丘脑左侧缓慢心律失常多见,右侧快速心律失常多见,两侧差异显著,P<0.05。左右侧大脑皮质对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肌酶谱升高以CPK及CPK-MB升高明显。病变性质对其影响差异无显著性。病变部位呈“同心圆性改变”。发病原理主要是与脑卒中导致脑水肿,儿茶酚胺分泌增加造成心肌损害、自主神经活性降低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