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神经降压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脑出血(CH)、脑梗死(CI)、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浆神经降压素(NT)水平改变及其动态变化。方法 选择CH组46例、CI组62例、SAH组30例,用放免法检测血浆NT浓度。结果 CI组、CH组、SAH组N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于发病后24小时内显著升高,1 ̄3天或4 ̄7天达高峰,8 ̄15天开始下降,15天后仍在较高水平;随病情加重与病灶扩大显著升高;CI与CH伴高血压糖组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CH伴高血压组、伴消化道出血组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与无消化道出血组。SAH组伴DID组明显高于非DID组。结论 NT分泌异常参与了CI、CH、SAH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强迫症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强迫症(OCD)的临床表现。方法:对40例符合DSM-ⅣOCD诊断标准病人进行以下量表和问卷评定:强迫症量表(Y-BOCS),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Marks恐怖强迫量表(MSCPOR),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并对65名正常人进行EPQ测试。结果:15岁以前发病患者的MSCPOR的工作适应能力下降(WD)分显著高于15岁以后发病患者;合病组病人的HAMD和EPQ的神经质分显著高于非合病组;洗涤/回避组的HAMA评分显著较高,迟缓/仪式化组的发病年龄显著较低,两组的MSCPOR的WD评分均显著高于强迫检查行为组。结论:15岁以前发病,合病组,主要表现迟缓/仪式化或洗涤/回避症状的病人是OCD较为严重的亚型。  相似文献   

3.
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内分泌的改变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本实验动态测定了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患者血清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促黄体生长素(LH)、促滤泡成熟激素(FSH)、睾酮(T)、孕酮(P)、雌二醇(E2)、皮质醇(F)和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变化,并与ACVD各疾病组对比。结果发现:GH、PRL、ACTH、F及FSH水平显著升高;ACVD并发MOF重型患者(MOF积分>4分)PRL、GH、F水平显著高于轻型患者(MOF积分≤4分)。结果提示PRL、GH和F可能参与了ACVD并MOF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167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血清泌乳素(PRL)、生长激素(GH)、皮质醇(F)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ACVD患者PRL、GH、ACTH与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CVD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DF)患者4种激素水平显著高于ACVD各疾病组,随ACVD病程不同,4种激素水平也相应改变,1周时水平最高,2周后逐渐恢复、ACVD并MDF重型患者(MDF积分>4分)PRL、GH与F水平显著高于轻型患者(MDF积分≤4分)。结果提示PRL、GH和F可能参与了ACVD并MDF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建立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出血性(HCVD,n=10),缺血性(ICVD,n=31)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n=10)的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153-185)含量进行了研究发现,HCVD组血浆ProAdM153-185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ICVD组(分别P<0.05及<0.01),ICVD组与对照组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在ICVD组中,大灶皮层梗塞患者血浆ProAdM153-185含量又显著高于皮层下梗塞患者(P<0.01),发病后第3d的患者血浆ProAdM153-185含量显著高于第1d及第2d的患者(分别P<0.05,0.01)。提示ProAdM153-185在脑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具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组织损害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心率变异(HRV)的影响。方法:对26例EH并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RV测定,并与20例EH元ACVD患者进行对比。结果:EH并ACVD组最小心率及平均心率明显高于无ACVD组(P〈0.01;P〈0.01);24h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之差大于50ms的心搏数占心搏总数的百分比(PNN5  相似文献   

7.
CISA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国成人智力量表(CISA)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ISA、韦氏记忆量表(WM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老年抑郁量表(GDS)、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等分别用于测验老年痴呆组和正常老年组。结果:两组被试在CISA各量表分、智商和因素商均有明显差异,老年痴呆组的CISA各量表分与WMS的MQ、GDS、HDS和ADL均有明显相关。结论:CISA在应用于老年痴呆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效度,能够反映患者的智力状部和智力因素的各个方面,他们学习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腔隙性脑梗死(腔梗)的临床及CDS改变的异同。方法:对患者进行眼底、颈椎X线片、脑血管彩色多谱勒超声(CDS)扫描。结果:VBI组、腔梗组,眼底动脉硬化Ⅰ度、Ⅱ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有无颈椎骨质增生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CDS检查两组均有明显的脑动脉硬化,VBI组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减慢,腔梗组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异常增快。结论:颈椎病与VBI密切相关;脑动脉硬化确是缺血性脑血管的病理基础;CDS检查有助于VBI和腔梗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探讨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变化与Ⅱ型糖尿病(DM)伴脑梗死(CI)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DM伴CI病人血浆OXLDL的水平,另设单纯性CI组及正常对照组。结果(1)无论是否合并DM,CI组病人血浆OXLDL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且DM伴CI组明显高于单纯于CI组。(2)血浆OXLDL水平与LDL-C、apoB水平呈正相关,而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结论:OXLDL在DM伴  相似文献   

10.
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脑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ACI)与脑血管性痴呆(VD0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对62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和62名正常老年人进行CT或MRI检查,比较两组ACI发生情况。结果:62例正常老年人中发现ACI11例(17.7%),62例VD中发现ACI32例(51.6%),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5),结论:ACI与VD密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脑血管病患者神经肽Y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脑出血(CH)、脑梗死(CI)、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神经肽Y(NPY)水平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脑血管病(CVD)患者138例,其中CH组46例,CI组62例,SAH组30例。用放免法检测血浆NPY浓度。结果CI组、CH组、SAH组NP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于发病后24h内均显著升高,1~3d或4~7d达高峰,8~15d开始下降,15d后仍在较高水平;重型与大灶组显著高于中、轻型与小灶组;发病积分≥6分组显著高于<6分组,伴高血压组显著高于不伴高血压;伴消化道出血组显著高于不伴消化道出血组。结论NPY参与了CVD及其伴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病患者CGRP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1.观察脑出血(CH)、脑梗死(CI)患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改变及其动态变化;2观察CH、CI病情、病灶大小与CGRP水平变化的关系;3.研究CGRP与脑血管病(CVI))伴发疾病的关系;4.探讨CGRP参与各型CVD及其伴发病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其异常分泌的可能机制;5探讨CVD防治的新途径。方法:选择CVD1I8例,其中CH组46例.CI组62例。用放免法检测血浆CGRP浓度。结果:1.CI组CGRP的变化: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病24h内即显著降低,2~3d与4~7d则进一步降低,8~15d开始升高,15d后逐渐升至正常水平。伴发病积分>6分组显著低于<6分组,高血糖组显著低于正常血糖组。2.CH组CGRP的变化: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病24h内即显著降低,2~3d与4~7d进一步降低,8~15d有所升高,15d后进一步升高,仍低于正常水平。随病情加重,脑出血量增加,CGRP水平明显降低。结论:l.CICH患者存在CBRP分泌异常,CGRP参与了CVD的病理生理过程。2.各组CVD、CGRP动态检测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病灶大小及预后的重要指标。3.本研究结果提示,调整CGRP的分泌将有助于改善各组CVD的预后.并为应用CGRP治疗缺血性脑损伤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的变化,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5-06—2016-06收治的9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志愿者92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依据疾病类型分为观察组Ⅰ(脑出血患者,n=48)和观察组Ⅱ(脑梗死患者,n=46),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配套试剂检测所有患者血浆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含量高于观察组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疾病患者脂蛋白、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增高,脂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不同年龄阶段脑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阶段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为预防及治疗脑卒中提供资料。方法观察不同年龄阶段健康者血浆Hcy水平,比较脑梗死以及脑出血患者与相应年龄阶段的健康者血浆Hcy的差异。结果健康对照组以及脑卒中患者Hcy水平均与年龄呈正相关,且脑梗死以及脑出血患者血浆Hcy水平均较相应年龄阶段的健康对照者血浆Hcy水平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浆Hcy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血浆Hcy水平是脑梗死与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CK-8在高血压性脑血管病不同阶段的表达和意义,在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中的差异和意义。方法:高血压性脑血管病病例135例,分为二组:缺血性卒中70例;出血性卒中65例。对照组60例。分别于发病24小时、3天、2周、4周、8周抽静脉血2ml,测定血浆CCK-8含量。结果:出血性卒中早期血浆CCK-8明显升高(P<0.01),第二周明显降低(P<0.01),第二周到第四周无明显变化(P>0.05),第八周比第四周进一步降低(P<0.01),第八周仍高于对照组(P<0.05)。缺血性卒中早期血浆CCK-8明显升高(P<0.01),第二周明显降低(P<0.01),第二周到第四周无明显变化(P>0.05),第八周比第四周进一步降低(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梗死组第二周、第四周、第八周血浆CCK-8均高于出血组(P<0.05)。结论:CCK的确参与了高血压性脑血管病的发病和恢复过程,但在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过程中的作用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与急性脑血管病(ACVD)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43例脑梗死(CI)、3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45例脑出血(CH)患者血清ACA水平,相互比较并与43例健康人比较。结果CI组ACA阳性率(46.85%),TIA组ACA阳性率(43.75%),CH组ACA阳性率(44.4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1.63%)(P〈0.01);ACVD患者各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CA分型中,IgA、IgG阳性率CI组分别为34.27%、20.28%,TIA组分别为31.25%、25.00%,CH组分别为22.22%、24.4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98%。6.98%)(P〈0.01~0.05),在CI与TIA组。IgA增高更明显(P〈0.01)。结论ACA为急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IgA可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致病性抗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NO(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情况,探讨NO在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硝酸酶还原法分别测定47例脑梗死和42例脑出血患者入院时、发病后第3d、第7d、第21d的NO含量.结果脑梗死组前3次的血浆NO含量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第21d的血浆NO含量比入院时高(P<0.05),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脑出血组4次检测的血浆NO含量均比对照组低(P<0.01),且连续4次检测的血浆NO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脑梗死组前3次的血浆NO含量与脑出血组同期的血浆NO含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脑梗死组第21d的血浆NO含量比脑出血组第21d的血浆NO含量高(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存在低水平的血浆NO含量,脑出血患者的低水平血浆NO含量比脑梗死患者持续时间更长,NO可能参与了急性脑血管病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TNF-α在脑血管病不同时期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脑梗死和脑出血是脑血管病的主要疾病,发病后造成的缺血性脑损伤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重要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是机体炎症和免疫应答的重要介质,目前已成为基础和临床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NF-α参与脑缺血损伤机制。本文从临床角度探讨了TNF-α在脑血管不病同时期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稳定期和恢复期中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血浆中TNF-α含量在急性期和稳定期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水平。脑梗死和脑出血中TNF-α含量变化同期无显著差异。随出血量增大,TNF-α含量有增高趋势,大灶与小灶比较有显著差异,大、小灶与中灶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TNF-α在脑梗死和脑出血后均升高,说明它参与了机体的病生理变化过程,在脑缺血损害中有保护和破坏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9.
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及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38例脑血管病患者和26例正常人血清及红细胞膜SA含量,结果,脑血管病患者血清TS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红细胞膜S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出血量及梗塞灶大小与血清TSA呈正相关(P〈0.05),与红细胞膜SA含量呈负相关(P〈0.01),恢复期患者的血清TSA显著低于急性期(P〈0.05),其红细胞膜SA含量极显著高于急性期患者(P〈0.01)。恢复期患者  相似文献   

20.
动态测定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神经肽Y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动态观察脑出血(CH)及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的水平变化,探讨NPY与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46例脑出血,30例SAH患者及28例健康人血浆NPY的含量。结果:CH和SAH患者血浆NP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发病24小时内即显著升高,4~7天达高峰,8~15天开始下降,15天后CH组仍维持较高水平。重型CH患者NPY水平显著高于轻型和中型。大面积出血组高于小面积出血组。SAH患者伴迟发性缺血性障碍(DID)组明显高于不伴DID组。结论:NPY可能在CH及SAH的发生及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