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鑫  田树元  周梦  周雯霏 《浙江医学》2020,42(13):1427-1429,1432
目的探讨空芯针穿刺联合流式细胞术用于肿大淋巴结诊断的价值。方法对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86例淋巴结肿大待查患者行淋巴结空芯针穿刺,获取的样本分别送病理诊断及流式细胞术(10色方案)检测,计算两者诊断符合率;同时以26例后续行淋巴结切除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者单独及联合诊断的效能。结果空芯针穿刺流式细胞术检测与病理诊断转移癌的符合率为50.0%(6/12),NK/T细胞淋巴瘤的符合率为76.9%(10/13),B细胞淋巴瘤的符合率为86.7%(26/30)。空芯针穿刺病理诊断与空芯针穿刺流式细胞术检测NK/T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的灵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者联合应用诊断NK/T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的灵敏度(0.889、1.000)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空芯针穿刺病理诊断联合流式细胞术(10色方案)检测在淋巴结肿大待查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淋巴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块免疫组化技术对于浅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细针穿刺抽吸,所获得标本送细胞学检查和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测。将穿刺病理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或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对比。结果本组病例穿刺取材成功率为97.1%(68/70)。68例患者中,66例细胞学检查与细胞块免疫组化联合诊断结果与随访结果相符,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7.1%。穿刺细胞块免疫组化结果:淋巴结转移癌51例,非淋巴结转移癌17例。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淋巴结转移癌53例,非淋巴结转移癌15例。该技术对浅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敏感度为96.2%(51/53),特异度为88.2%(15/17)。结论超声引导细针抽吸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测技术对浅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具有简便实用、安全可靠、准确率高的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癌根治术中淋巴结快速冰冻切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1995年1月至2014年1月650例肾癌根治术病例,157例进行了区域性淋巴结清扫,120例发现肿大淋巴结,36例术中行淋巴结冰冻切片,比较有无淋巴结肿大者的实际淋巴结的转移率,及术中冰冻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的吻合情况。结果120例发现肿大淋巴结患者中27例术后证实有淋巴转移;36例术中送肿大淋巴结快速冰冻病理检查,8例(22.2%)提示有转移淋巴结,28例(77.8%)提示淋巴结炎性反应。8例提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2例术后病理发现其他淋巴结转移。28例提示淋巴结炎性反应的患者中仅1例术后提示淋巴结转移。结论对于有淋巴结肿大的肾癌患者,根据术中冰冻结果决定是否行淋巴结清扫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PNCB)在肺结核患者继发颈部淋巴结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80例肺结核合并颈部淋巴结肿大、疑似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常规超声检查、超声引导下PNCB检查及手术取样病理学检查对肿大淋巴结进行病理学诊断,评价超声引导下PNCB取材效果,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引导下PNCB组织学活检的诊断效能。结果:超声引导下PNCB取材效果满意。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超声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低回声或低回声伴液化。80例经超声引导下PNCB经病理学检查共确诊79例(98.75%),其中淋巴瘤2例(2.50%),转移癌3例(3.75%),淋巴结结核57例(71.25%),淋巴结炎13例(16.25%),反应性增生2例(2.50%),囊肿1例(1.25%),结缔组织病1例(1.25%)。术后病理诊断淋巴结结核为58例(72.50%),非淋巴结结核为22例(27.50%);常规超声检查诊断淋巴结结核为44例(55.00%),非淋巴结结核为36例(45.00%);超声引导下PNCB病理结果为淋巴结结核为57例(71.25...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CEUS)联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西安凤城医院诊治的145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CEUS联合FNAC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将其分为颈淋巴结转移阳性组(n=87)和颈淋巴结转移阴性组(n=58)。评估CEUS、FNAC及两者联合对PTC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颈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与颈淋巴结转移阴性组患者在造影增强方向、造影增强均匀度、造影增强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灌注缺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5例PTC患者中,CEUS正确诊断73例发生颈淋巴结转移,FNAC正确诊断62例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两者联合正确诊断85例发生颈淋巴结转移;CEUS联合FNAC诊断PTC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7.70%、特异度为62.07%、准确率为83.45%、阳性预测值为79.44%、阴性预测值为94.74%,且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单...  相似文献   

6.
颈部淋巴结细针穿刺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成因可分为炎症性肿大及肿瘤性肿大。文中分析颈部淋巴结细针穿刺病理诊断中的难点及避免误诊及漏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2010至2013年颈部淋巴结细针穿刺病例435例,并与对应淋巴结组织学活检结果比较。结果7例患者淋巴结细针穿刺与组织活检诊断结果不相符合,均因颈部淋巴结肿大而就诊。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41~71岁,平均年龄(58.4±8.9)岁;临床局部淋巴结肿大6例,全身淋巴结肿大1例;7例均可触及肿大淋巴结,直径1~4 cm。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 FNAC)将淋巴瘤误诊为差分化转移癌1例、低分化腺癌误诊为恶性淋巴瘤1例、淋巴瘤诊断为淋巴组织增生建议活检2例、提示恶性肿瘤未进一步分类1例、描述镜下特点建议淋巴结活检2例。与活检结果对比,FNAC的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9.3%(432/435)、误诊率1.6%(7/435)。结论 FNAC对初筛淋巴结疾患的良恶性及肿瘤类型有重要意义,而对于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的形态特征、诊断鉴别以及穿刺技术的熟悉与掌握,是降低FNAC诊断漏诊及误诊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病因,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4月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并行病理活检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180例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0例患者中,恶性淋巴结肿大96例(53.33%),其中主要为转移癌39例(40.62%)和非霍奇金淋巴瘤40例(41.67%),不明原因转移癌8例(20.51%);良性淋巴结肿大84例(46.67%),其中主要为非特异性淋巴结炎32例(38.09%)和淋巴结结核34例(40.48%).结论:颈部恶性淋巴结肿大以转移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最为常见;良性淋巴结肿大以非特异性淋巴结炎与淋巴结结核较为常见.对不明原因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病例,应及时行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FNAC在诊断颈部淋巴结各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8例因颈部淋巴结肿大而行超声引导FNAC的患者,将其最终手术病理结果与穿刺细胞病理结果相对比,统计各淋巴结疾病的穿刺诊断符合率。结果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和肿瘤转移性淋巴结肿大的细针穿刺符合率分别为87.5%和75.0%,而结核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瘤的符合率仅为20.0%和0,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FNAC在诊断颈部淋巴结疾病上存在一定的优越性,但在诊断淋巴结结核、淋巴瘤等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淋巴结细针抽吸洗脱液中降钙素测定(FNAB+CT)与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病理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在评估甲状腺髓样癌(MTC)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滨医附院甲状腺外科自2021年以来诊治的16位MTC患者共计21枚淋巴结,行FNAB+CT和FNAC病理诊断,与术后组织学病理对照,对比FNAC、FNAB+CT、FNAC联合FNAB+CT三种诊断方法的诊断能力。结果 FNAC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66.7%、91.7%、71.4%、71.4%和71.4%;FNAB+CT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PPV和NPV分别为88.9%、91.7%、81%、88.9%和91.7%。FNAB+CT的诊断敏感性、准确性和NPV均显著高于FNAC,P<0.01或<0.05。此外,FNAC联合FNAB+CT,与单纯的FNAB+CT相比,其敏感性、准确性和NPV均显著提高。结论 FNAB+CT是甲状腺髓样癌淋巴结转移的早期可用诊断工具。FNAC联合FNAB+CT在转移淋巴结的检出方面比两者任何其一单独检测具有更好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经皮穿刺活检术(PNCB)对颈部肿大淋巴结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的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超声检查、PNCB病理诊断。观察并记录进针数、成功率及PNCB取材效果。将手术切除淋巴结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得出常规超声检查、PNCB病理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率。结果 102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穿刺406针,379例适合病理学检查,穿刺成功率为93.3%,穿刺优良率为83.0%。30例为颈部淋巴结结核,4例为增生淋巴结,14例恶性淋巴瘤,54例转移或浸润癌。PNCB病理诊断中,除将1例转移癌诊断为增生淋巴结外,其余均与术后病理学诊断一致。PNCB敏感度为98.6%,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97.1%,准确率为99.0%,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童意义(P0.05)。结论采用PNCB诊断颈部肿大淋巴结,操作简便,安全性较高,且可显著提高标本满意率以及病理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在颈部浅表无痛性肿大淋巴结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1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0例患者656个颈部浅表无痛性肿大淋巴结,病理类型分为2组4类:良性组包括反应性增生110例235个淋巴结,淋巴结结核25例60个淋巴结;恶性组包括淋巴瘤67例155个淋巴结,转移癌98例206个淋巴结。每例选取1~3个淋巴结进行观察和参数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超声检查能肯定诊断508个(77.4%),可疑诊断94个(14.3%),不能诊断54个(8.3%)。其中508个能做出肯定诊断的淋巴结中,反应性增生、转移癌、淋巴瘤、淋巴结结核分别为213个(41.9%)、169个(33.3%)、98个(19.3%)、28个(5.5%)。4类病例类型的患者淋巴结短径、长径/短径(L/S)比值、动脉收缩期速度(PSV)、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结核患者短径低于淋巴瘤及转移癌患者,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结核、转移癌、淋巴瘤的L/S比值依次降低,淋巴结结核、淋巴瘤、转移癌患者淋巴结PSV、RI高于反应性增生患者,淋巴瘤、转移癌患者淋巴结PSV、RI高于淋巴结结核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类病变的颈部浅表无痛性肿大淋巴结患者超声特征间存在很大差异和部分交叉;超声可作为其诊断的首选方法,对大部分特征典型者可以做出肯定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CT联合MRI诊断早期中央型肺癌及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诊断怀疑为早期中央型肺癌患者114例,均进行MRI、CT检查、实验室检查,以手术病理作为最终诊断。术后常规定期检测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怀疑为复发或转移者,进行MRI、CT检查。结果:CT联合MRI定位诊断符合率100.00%,手术病理与CT联合MRI诊断高度一致;45例肺癌患者,均采用根治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3年,CT联合MRI诊断复发敏感性100.00%(24/24),特异度70.97%(22/31),假阳性主要为慢性炎症、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CT联合MRI诊断早期中央型肺癌的效果较好,可指导手术治疗,作为术后复发的诊断策略,但需与慢性炎症、纵隔淋巴结肿大相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流式细胞术联合细胞遗传学检查在恶性淋巴瘤确诊中意义。方法笔者医院2009~2012年29例门诊及住院疑似淋巴瘤患者淋巴组织标本,制备单个核悬浮细胞,分别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和R-显带检测细胞遗传学细胞核型。结果 29例患者中8例病理诊断为反应性增生或慢性炎,通过流式细胞仪和细胞遗传学诊断恶性淋巴瘤,12例患者发现核型异常,流式细胞术细胞表面抗原的检测可区分B淋系还是T淋系,区分不同亚型有指导意义,12例患者检测到异常核型,其中4例淋巴结病理提示淋巴结炎或者增生但核型发现异常染色体改变,肯定了为恶性改变,并发现有与亚型相关的特异性核型改变t(11;14),t(14;18),9例患者为复杂核型,提示预后不良。结论淋巴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恶性淋巴瘤的基础,结合流式细胞术以及染色体检查可以提高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率,并对淋巴瘤亚型分型以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飞波  康青松  陈赢  王建彪  谢磊 《浙江医学》2019,40(11):1165-116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联合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FNA-Tg)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侧颈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PTC患者51例共77枚侧颈区可疑肿大淋巴结,行FNAC和FNA-Tg检测。分别选取FNA-Tg>血清-Tg和FNA-Tg>1ng/ml为阳性标准值;分析FNA-Tg阳性标准值的选择和FNAC联合FNA-Tg的诊断价值。结果60枚转移淋巴结内的FNA-Tg值显著高于17枚非转移淋巴结(148.12vs0.15,P<0.01)。FNA-Tg>血清-Tg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与FNA-Tg>1ng/ml相似(灵敏度:91.6%vs98.3%,P>0.05;特异度:88.2%vs70.6%,P>0.05)。FNAC联合FNA-Tg较单独FNAC的诊断灵敏度高(FAN-Tg>1ng/ml:98.3%vs83.3%,P<0.01;FNA-Tg>血清-Tg:96.7%vs83.3%,P<0.05)。结论在阳性标准值选择上,FNA-Tg>血清-Tg和FNA-Tg>1ng/ml的诊断效能相似。FNAC联合FNA-Tg对PTC侧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要优于单纯的FNAC。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检测(FNA-Tg)对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所有病例选自2010年7月-2014年3月因甲状腺结节来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就诊患者,超声发现104例可疑甲状腺癌患者伴有184个颈部可疑转移淋巴结,行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同时获得穿刺冲洗液送检甲状腺球蛋白检测。以手术病理为参考,评价FNAC和FNA-Tg对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FNAC和FNA-Tg对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4.0%、100%、89.1%和92.2%、100%、96.7%;FNAC与手术病理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FNA-Tg与手术病理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结论 FNA-Tg作为一种安全、简便、可靠、准确的辅助检查手段,可提高FNAC对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闻春艳  张文杰  张丽荣 《吉林医学》2011,(31):6638-6639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技术、转移癌细胞学特点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与原发灶的关系。方法:选择细胞诊断颈部恶性肿瘤患者178例,筛选出转移癌146例进行分析。结果:178例颈部恶性肿瘤中,原发恶性肿瘤24例(13.48%),巴结转移癌146例(82.02%),其余8例(4.5%)来源未定。其中淋巴结转移癌中,鳞癌65例,腺癌47例,小细胞癌21例,另外13例分型不定。结论:颈部恶性肿瘤中淋巴结转移癌所占比例较高,淋巴结转移癌与原发灶间有一定规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淋巴结肿大部位不同常提示不同原发病灶,肿大淋巴结位于颈部三角区时多提示为鼻咽癌、甲状腺癌等转移;位于左侧锁骨上多为消化道癌转移,多数是胃;位于右侧锁骨上多为肺、食道等胸腔脏器癌转移。细针吸取细胞学是临床诊断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高标 《中外医疗》2012,31(17):24-25
目的总结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30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经高分辨率甲状腺超声发现6例并经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疑为甲状腺微小癌,余24例均于术中冰冻和术后病理确诊。18例合并甲状腺良性疾病。伴颈淋巴结转移6例。25例单发癌,5例多发癌,随访1.12年,平均6年,复发2例,无死亡。结论甲状腺微小癌起病隐匿,术前较难诊断,且易漏诊。应综合运用彩超、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提高甲状腺微小癌的检出率。手术时应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有淋巴结转移者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预后较好,但术后仍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28例淋巴结肿大病例同时行细胞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其中38例同时行淋巴结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共诊断42例恶性淋巴瘤,其中霍奇金淋巴瘤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2例,淋巴结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结合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与组织病理结合免疫组化检查比较,对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是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传统支气管针吸活检(cTBNA)与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EBUS-TBNA)对于肺部疾病伴有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2年8月—2014年6月对在我院行CT检查提示肺部伴有肺门和/或纵膈淋巴结病变的患者38例,分别利用cTBNA或EBUS-TBNA检查对肿大的淋巴结行TBNA,对所获得的标本进行相应的细胞学检查。结果 38例病例均经组织病理学诊断后确诊,并经过6个月的随访,其中cTBNA组(n=19)经组织病理明确诊断的包括:1例结核,5例小细胞肺癌,6例腺癌,3例鳞癌,1例大细胞癌,3例慢性炎症,cTBNA细胞学诊断阳性诊断率为63.16%(12/19),cTBNA组细胞学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为66.67%(10/15),特异度为100%。EBUS-TBNA组(n=19)组织病理学诊断明确的1例为肺结核,1例为纵隔恶性肿瘤,1例为结节病,1例大细胞癌,1例小细胞癌,7例腺癌,5例鳞癌,2例为慢性炎症,EBUS-TBNA细胞学阳性诊断率为78.94%(15/19)。两种方法在诊断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的疾病中有差异(P<0.05)。EBUS-TBNA组细胞学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为86.67%(13/15),特异度为100%。结论 EBUS-TBNA细胞学检查对肺部疾病伴有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的诊断率较cTBNA高,可明显提高检查阳性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通过颈部肿大淋巴结针吸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对比,回顾性地分析312例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特点。结果:1220例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中,有312例组织学对照,正确292例,正确率93.58%。其中慢性淋巴结炎正确率94.27%,化脓性淋巴结炎正确率100%,结核性淋巴结炎正确率95.6%,转移性癌正确率97.6%,非霍奇金淋巴瘤75%,霍奇金淋巴瘤50%。结论: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诊断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查方法。对化脓性炎、转移性癌、结核诊断正确率高,对淋巴瘤诊断正确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