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舌下腺囊肿口外型易被误诊误治,应用B超结合穿刺检查对舌下腺囊肿口外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舌下腺的完整摘除是其唯一的根治手段。本文回顾36例舌下腺囊肿口外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
舌下腺囊肿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 ,大多是潴留性囊肿。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口内型、口外型和混合型 (口内口外型 ) ,笔者收集我科 7年来口外型和混合型舌下腺囊肿1 9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性别和年龄 本组病例男 1 1例 ,女 8例 ,最大年龄71岁 ,最小年龄 5岁 ,其中 2 0岁以下 1 6例 ,50岁以上只有 1例 ,平均年龄 2 0 .3岁。2 发病情况 左侧 7例 ,右侧 1 2例 ,未见双侧同时发病者。口外型 8例 ,口内口外型 1 1例。除 71岁女性患者诊为颌下囊性肿物未确诊外 ,其余 1 8例术前诊断均与术后病理相符。3 手术方法 口内进路摘除舌下腺…  相似文献   

3.
舌下腺囊肿口外型27例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诊治要点。方法:对27例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口外型舌下腺囊肿有5例误诊。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摘除舌下腺而治愈。结论:下颌舌骨肌发育缺陷,舌下腺穿过该肌裂孔或间隙突入颌下区是该病的发生机制。口内完整摘除舌下腺是根治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4.
舌下腺囊肿口外型临床治疗(附17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舌下腺囊肿口外型临床治疗(附17例分析)张伟杰,张志勇,哈 ,胡永杰舌下腺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学中常见疾病之一,而其口外型临床较少见,易引起误诊,造成手术进路的错误,增加病员的痛苦。本文报告我科1990~1995年17例舌下腺囊肿口外型的临床表现,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探讨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诊治要点,旨在减少误诊,提高诊治水平。方法:收集经我院诊治的17例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病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中,舌下一颌下型4例,颌下型13例,误诊5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摘除舌下腺治愈。结论:下颌舌骨肌发育缺陷,舌下腺穿过该肌裂孔或间隙突入颌下区是本病发生机制,以口内切口完整摘除舌下腺是根治口外型囊肿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舌下腺囊肿治疗方法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舌下腺囊肿是一种唾液腺黏液囊肿。多因腺体或导管损伤破裂,黏液溢入组织内形成,无上皮衬里;少数是舌下腺导管远端阻塞,近段分泌液潴留形成,有上皮衬里。临床上分为单纯型、口外型和哑铃型。单纯型又称蛤蟆肿,位于口内舌下区;口外型又称潜突型,位于口外下颌下区;哑铃型则是前两者的混合型。  相似文献   

7.
手术是舌下腺囊肿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对于舌下腺囊肿治疗最佳术式的选择尚无一致意见。袋形术创伤较小,常作为舌下腺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特别是患儿。然而,常规的袋形术复发率高,并可能因口内型囊肿治疗后复发而成为口外型病变。由于对发病原因认识不足,产生多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或径路用于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的治疗。经口内径路切除舌下腺并排空囊液的术式,广泛应用于各型舌下腺囊肿,成功率高。由于舌下腺囊肿手术的术野较小,局部解剖结构复杂,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如舌神经损伤、下颌下腺导管损伤、出血与血肿等。文章结合文献复习和作者的经验,就舌下腺囊肿常用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口外型舌下腺囊肿36例手术治疗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口外型舌下腺囊肿临床资料,评价术前诊断、手术方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术前行穿刺细胞学检查,在全麻或局麻下经口内进路行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术后颌下加压包扎.结果:36例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经口内切口行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颌下加压包扎,术后无复发.结论:手术完整摘除舌下腺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舌下腺囊肿依其部位不同 ,可分为口内型 ,口外型即颌下型及口内外型 ,前者与后者在临床上较容易诊断 ,对于颌下型则往往容易误诊、误治。现将我科接诊外院误诊误治的 2例颌下型舌下腺囊肿病例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例 :女 ,14岁 ,学生 ,因右颌下区肿物术后复发 2 0天 ,收入院 ,其母代述 ,缘于 2个月前 ,因发现右颌下有一相当于小儿拳头样大小无痛性肿物 ,在当地医院就诊 ,医生从肿物中抽出约2 0ml鸡蛋清样内容物 ,诊断为“颌下腺囊肿” ,并住院手术治疗。出院后半月余患儿右颌下又出现肿胀 ,而且逐日缓慢增大 ,转来我科治疗。口腔专科检查见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颌下区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的诊断及治疗,避免临床上误诊误治。方法:对1998.3.-2008.11.经治的颌下区口外型舌下腺囊肿30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0例经局部检查,穿刺检查及淀粉酶检查,辅助B超检查作出颌下区口外型舌下腺囊肿诊断,经口内进路手术摘除舌下腺及与腺体粘连的囊壁,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临床诊断,观察1-3年未见复发。结论:颌下区局部触及柔软囊性肿物、穿刺抽出蛋清样粘稠丝状液体及淀粉酶检查阴性,是颌下区舌下腺囊肿的诊断依据,手术彻底摘除舌下腺及切除与腺体粘连的囊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舌下腺囊肿偶发生于颌下,临床中称之为口外型舌下腺囊肿。此病少见,易被误诊。我科近16年来误诊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舌下腺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唾液腺黏液囊肿,临床上分为单纯型、口外型和哑铃型。舌下腺囊肿的临床诊断主要根据其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囊肿内容物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等。口外型舌下腺囊肿因其异常的发生部位而易被误诊,需同多种颈部肿物相鉴别。文章就舌下腺囊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舌下腺囊肿的临床特点与对功能影响的变化。方法 对226例舌下腺囊肿进行年龄段分类,发生部位分型,麻醉与手术方案,涎腺流量及免疫球蛋白测定。结果 发病率少儿组为37.6%,中青年组为55.8%,老年组为6.6%。囊肿分型单纯型占75.2%,口外型占16.8%,哑铃型占8.0%。手术与麻醉方法少儿组和老年组以全麻为主,中青年组以局麻为主,单纯型和哑铃型以口内切口为主,口外型以颌下切口为主。术后涎腺流量虽稍少于术前,免疫球蛋白稍高于术前,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舌下腺囊肿手术的关键是摘除舌下腺,术后不影响涎腺的分泌及功能。  相似文献   

14.
骨外型牙源性钙化上皮瘤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也称Pindborg瘤,可分为骨内型和骨外型2种,主要发生于颌骨内,偶见于颌骨外。本文报告1例发生于口底的牙源性钙化上皮瘤,其临床症状与口底皮样囊肿相似.术后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主要组织病理学特征是嗜酸性环状钙化团块。因其具有局部侵袭性,为避免复发,提倡完整切除肿物。  相似文献   

15.
骨瘤是常见的由分化成熟的骨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分为3型:中央型、外周型和骨外型,其中骨外型也称为软组织骨瘤,非常少见。发生于口腔软组织的骨瘤极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颊间隙和颞下间隙骨瘤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组织来源、病理分型、鉴别诊断和治疗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舌下腺囊肿<附5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58例中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二岁以下5例,2—10岁8例,10—20岁15例。20—30岁14例,30—40岁11例,40—50岁5例。发病年龄多在青少年。除1例为双侧外,其余均为单侧。58例中:口内型27例,口内外型19例,口外型(颌下型)12例。58例中除5例婴幼儿舌下腺囊肿口肉型3例采用粗丝线在囊壁上栓结引流,2例采用袋形缝合治疗外,其余均只作舌下腺摘除,未作囊肿摘除,均未见复发。典型病例例一:男,18岁。  相似文献   

17.
口外型舌下腺囊肿诊治分析,舌癌根治术后即刻修复方法的进一步探讨,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复发原因的临床研究,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畸形的VEGF-C和VEGFR-3表达,口腔鳞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的原位杂交研究,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COX-2,VEGF表达及相互关系的研究,口腔鳞癌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初步探索口溃宁胶囊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四逆汤组方配以甘菊花用水煎,减压浓缩和喷雾干燥技术制各口溃宁胶囊.用口溃宁胶囊口服治疗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75例.结果 经治疗的75例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口溃宁胶囊对于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颌下区包块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03例颌下区包块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颌下区包块中以慢性颌下腺炎为主,囊性病变中以舌下腺囊肿口外型多见,良性肿瘤中以多形性腺瘤为主,恶性肿瘤所占比例较小。结论:颌下区包块病种较多,需详细询问病史及认真临床检查并辅以穿刺、B超、CT等手段,多可明确诊断;肿瘤则需行术前穿刺切取活检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20.
平阳霉素治疗舌下腺囊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从 1997年以来 ,应用平阳霉素行舌下腺囊肿囊腔内注射 ,治疗舌下腺囊肿 2 8例 ,痊愈 2 6例 ,有效 2例 ,治愈率92 .9% ,有效率 17.1%。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12例 ,女性 16例 ,年龄最大 48岁 ,最小 3岁 ,平均 2 8.5岁。左侧 13例 ,右侧 14例 ,双侧 1例。最大直径 4cm× 3cm ,最小直径 1.5cm× 1cm .单纯型 2 1例 ,包括术后复发 3例 ;口外型 5例 ;哑铃型 2例。1 .2 治疗方法1.2 .1 患者治疗前先行血常规及胸透或胸片检查。1.2 .2 将平阳霉素溶解于 2 0g/L利多卡因液 3~ 4ml备用。1.2 .3 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