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性外周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爱香  董为伟 《广西医学》2000,22(4):766-769
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神经损害可达80%~100%(1,2),可累及中枢及周围神经。周围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可分为双侧对称的多发性神经病变,非对称性单神经病变及局部神经病变(2),临床上以肢体疼痛、感觉减退、麻木、灼热、冰凉为特征,顽固持续性疼痛可使患者出现失眠、抑郁、消瘦、恶液质、糖尿病足溃疡(3~5),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致残或截肢(6),因而倍受医学界的重视。近年来有关DPN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环境改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WHO 预测,至2025年,将有300万糖尿病患者[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为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30%~50%糖尿病患者发生D P N [2]。在吸烟、≥40岁及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人群中DPN 发生率更高。DPN可累及感觉神经,产生肢体麻木疼痛,有时剧痛难忍,夜间疼痛加重。随着病情的进展可累及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出现运动障碍,肌肉萎缩,甚至痿废失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缓解临床症状和预防神经病变与恶化为DPN 的治疗目标,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DPN 治疗也不断发展,本文就DPN的中西医药物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随着病情进展,糖尿病患者可出现多种皮肤损害,约61%的2型糖尿病(DM)患者伴发皮肤病变。高血糖的毒性逐渐造成各种代谢紊乱,同时引起末梢神经和微血管病变、微循环障碍及皮肤感染等,继而出现溃疡、坏疽,甚至截肢,这些并发症导致患者反复住院,甚至死亡阁。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AN)是一组由自主神经功能和/或结构受损引起的症候群,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常起病隐袭,病情逐渐进展,在部分患者中,可作为糖尿病的首发症状出现。DAN可累及全身各系统,使患者病死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王炜  王晓湘  张汝  李改丽  王建 《西部医学》2012,24(9):1733-1734,1737
目的了解弥可保、凯时和金纳多联合治疗在改善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疼痛及感觉异常方面的作用,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参考。方法以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伴周围神经病变为研究对象,给予弥可保、凯时和金纳多联合治疗,动态观察患者的局部神经疼痛、感觉异常和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结果共纳入54例临床诊断为Ⅱ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在给予联合治疗4周后,54例患者中分别有24例(44.4%)和25例(46.3%)患者的局部自发痛或(和)感觉异常缓解程度达到了临床显效和有效的标准,而仅5例(9.3%)患者的局部不适无改善。结论弥可保、凯时和金纳多联合治疗对改善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舒筋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7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十分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病变部位在周围神经,常呈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通常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分布如袜子或手套状,伴麻木、针刺、灼热,有时伴痛觉过敏。随后有肢痛,呈隐痛、刺痛或烧灼样痛,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近年来,我们采用舒筋通络汤治疗本病4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单独或共同作用引起的糖尿病患者下肢和(或)足溃疡或坏疽等综合因素所致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1956年由Oakley等首先提出用“糖尿病足”这一名词,1972年Catterall将其定义为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而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DF作为糖尿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具有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8.
符积裕 《海南医学》2011,22(13):126-12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单纯的血糖控制仅能延缓其进展,不能改善临床症状。目前,应用于该病的对症治疗药物疗效不明显,且副作用多。经皮电神经刺激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疼痛的治疗,具有无创、安全、经济的特点,近年来,其逐渐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在缓解疼痛等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且具有改善血供和神经传导功能的潜能。本文对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症状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指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末梢神经损伤的症状或体征[1],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5年、10年、20年病程的糖尿病患者DPN发生率分别达到30%、60%、90%[2],常有四肢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等神经病变症状出现,严重时可出现瘫痪、溃疡、坏疽,甚至是截肢、死亡。本研究采用磁珠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气虚血瘀型DPN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结果各组糖尿病患者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DR患者VEGF水平在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初期显著升高(p〈0.01),到增殖期VEGF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VEGF水平与新生血管活动呈正相关。检测DR患者VEGF水平有助于了解该病患者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单独或共同作用引起的糖尿病患者下肢和(或)足溃疡或坏疽等综合因素所致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在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逐渐增加趋势,约12%~25%的糖尿病人在病程进展中并发足部溃疡。典型的糖尿病足临床表现为下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踱行、静息痛、肢端坏疽,严重者需截肢。具有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综合治疗极为重要。糖尿病足的防治目标是预防为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it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无论1型或2型糖尿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均很高,男女发病率相近,血糖控制情况与神经病变有相关性,据调查有10%~50%的糖尿病病人发生DPN,且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产生运动及感觉障碍。临床表现为肢体远端及躯干部分麻木、疼痛、异样感,呈袜子样或手套样,甚至肌肉萎缩。目前在非外伤性截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峰  刘国安 《实用新医学》2007,8(12):1087-108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其发病趋势亦在不断增长。由于诊断标准和检测方法不同,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率报道不一,根据欧洲多中心研究报道,28%的糖尿病病人有周围神经病变的证据。临床表现以下肢对称性肢体麻木、疼痛、蚁走感、烧热感、手套或袜套样感,严重者可导致溃疡、坏疽,甚至截肢。本文就近年来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神经病变(DN)是糖尿病(DM)常见并发症之一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 ,其发病率甚高 ,可达90 %~100 % ,DN可累及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 ,其治疗的困难性及晚期不可逆性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我院用蝮蛇抗栓酶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 1病例选择 :1996年10月~1999年4月住院治疗30例 ,均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入院前即有手足麻木、疼痛等自觉症状。患者男性23例 ,女性7例 ;年龄45~78岁 ,平均56岁 ;糖尿病史1~15年 ,平均35年 ;出现手足麻木、疼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是一种世界范围的流行病,糖尿病相关的神经病变是花费最高、致残率最高的并发症。鉴于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病率越来越高,了解诊断和治疗这一并发症的最佳方法也越来越重要。这一领域的诊断性试验进展很快:包括通过皮肤活检来检测无髓鞘细神经纤维,以及可以在同一活检标本中同时检测无髓鞘细神经纤维和有髓鞘粗神经纤维的新型技术。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主要治疗仍然是潜在糖尿病的管理及药物缓解疼痛。然而,新的证据指出1型和2型糖尿病导致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主要机制不同,包括控制血糖对神经病变的预防能力。增强血糖控制在1型糖尿病患者比在2型糖尿病患者更能有效地预防神经病变。这种二分法表明需要研究这两种类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差异,因为不同类型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代谢综合征对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的影响或许可以解释两种类型糖尿病的不同,而这一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最后,尽管有效药物列表有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神经性疼痛依旧认知不足、治疗不充分。一些药物有证据支持,但这些药物的最佳次序和组合还尚待确定。  相似文献   

16.
弥可保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弥可保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给予弥可保500μg肌肉或静脉注射,1次/d。疗程4周,结果:用药后症状和体征均改善。改善率分别为86.5%(肢体自发性疼痛)、84.5%(麻木)、83.3%(发热感)、58.8%(多汗)、53.2%(便秘)。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亦有明显提高。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结论:弥可保是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以感觉神经病变最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条件,并对近年来应用中医药辨证分型以及针灸、熏洗等中西结合治疗该病的方法,与单纯西医药治疗进行疗效对比得出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纯西医药治疗,有显著疗效,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和(或)神经病变及感染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AN)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常和其他糖尿病神经病变共存.该病具有起病隐匿,病情逐渐进展,可广泛累及胃肠、心血管、泌尿和生殖等多个系统.兹将介绍近年对其胃肠功能障碍的现代医家治疗.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三大慢性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DM发病率的提高,DNP的发病也明显增多。文献报道DNP发病率随病程延长可达90%,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产生疼痈、麻木、运动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四肢末梢及躯干部麻木、疼痛,甚则痛如截肢,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使糖尿病患者致残。兹将1998年5月-2003年5月在我院门诊及病房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24例患者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