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86例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病因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口服茵栀黄颗粒联合光疗,对照组口服妈咪爱联合光疗,72 h后比较两组血清胆红素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胆红素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茵栀黄颗粒在辅助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肝利胆口服液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使用妈咪爱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7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d。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及血胆红素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日均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值及黄疸消退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80例,按入院次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每次3 mL,每日3次,5 d后进行疗效判定,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胆红素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胆红素下降值(148.32±38.21)μmol/L,高于对照组(95.21±36.68)μmol/L;黄疸消退时间(5.2±1.7)d,短于对照组(7.6±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是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安全、有效的辅助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16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药物、光疗、换血等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结果 166例黄疸患儿治愈120例,好转36例,无效10例。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较多,其中感染因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提高疾病痊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而新生儿多发性肠穿孔是临床上少见的外科疾病,当二者并发时病理性黄疸更容易诊断。肠穿孔由于新生儿出生后反应弱且早期常无典型的临床症状而不易被发现,但肠穿孔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因此早期诊断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茵陈蒿汤加味治疗,5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血清胆红素改变情况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83.3%(40/48),高于对照组64.0%(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浓度低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缓解足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14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7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茵栀黄颗粒加三联活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72h胆红素下降值、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可较快地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胆红素,预防并发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退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432例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单纯光疗组140例、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146例、益生菌(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婴儿型双歧杆菌)+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146例。单纯光疗组:单面蓝光照射治疗每日16h;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在单纯光疗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每次5mL,每日2次;益生菌+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在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生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口服,每次1袋,每日2次,应用5~7d。定期测定血清胆红素,记录治疗过程中胆红素水平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单纯光疗组血清胆红素的下降慢于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益生菌+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血清胆红素的下降慢于益生菌+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益生菌+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治疗过程中腹泻、红臀、体质量下降的发生明显减少,与单纯光疗组和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腹泻的发生率最高。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和益生菌均可加速蓝光治疗患儿的胆红素消退,两者联合可使光疗患儿血清胆红素较快下降,减少换血治疗的概率,并可减少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妈咪爱联合大黄茵陈甘草汤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1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联合妈咪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黄茵陈甘草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值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8%(44/45),高于对照组82.6%(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1天胆红素下降值、治疗后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消退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妈咪爱联合大黄茵陈甘草汤能够改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退黄散保留灌肠加口服序贯治疗新生儿湿热型黄疸的疗效。方法100例湿热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蓝光照射加退黄散保留灌肠及口服序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蓝光治疗,疗程5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消退情况、血清胆红素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及2周内黄疸反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血清胆红素下降速度和平均退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周内复发例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结论退黄散保留灌肠加口服序贯治疗新生儿湿热型黄疸比单纯蓝光治疗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8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及外洗治疗,5d为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第5天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9.0%和96.6%,对照组分别为36.7%和80.0%;治疗第5天观察组胆红素下降(156.0±44.0)μmol/L,黄疸消退时间(5.6±1.8)d,对照组分别为(96.0±46.0)μmol/L和(7.2±2.4)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能有效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早期游泳和抚摸护理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干预的影响。方法 105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新生儿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游泳和抚摸护理,观察新生儿黄疸出现/消退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护理干预5d内经皮黄疸指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黄疸出现时间晚、黄疸消退时间早、首次排便时间早和胎便转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护理干预第2、3、4、5天末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游泳和抚摸护理能够缩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黄疸持续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降低黄疸指数,在阻碍黄疸进行性加重和促进患儿早期康复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黄茵陈甘草汤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黄茵陈甘草汤及妈咪爱口服。治疗前和治疗第5天分别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观察组在治疗第5天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100%,对照组分别为57.9%和81.6%;治疗第5天观察组胆红素下降(146.0±44.0)μmol/L,黄疸消退时间(5.3±1.6)d,对照组分别为(96.0±46.1)μmol/L和(7.1±2.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大黄茵陈甘草汤联合妈咪爱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血症,疗效显著且副反应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并总结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抚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数等.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改善总有效率95.0% (57/60)明显优于对照组71.7%(4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临床护理干预用于足月新生儿黄疸治疗可显著缓解黄疸症状,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对于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消化道出血的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的用药方式为蒙脱石散联合立止血,对照组患儿以立止血为主,单药治疗。收集每位患者的止血效果、时间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在短时间内起到很好的止血效果,消除消化道危险性,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合凝乳酶治疗新生儿呕吐的疗效。方法 60例有呕吐表现并除外胃肠道器质性病变及颅内病变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2)在洗胃、上半身抬高、鼻饲喂养、补液支持等处理基础上予吗丁啉止吐;观察组(n=28)加服复合凝乳酶胶囊(内容物),连用5d。统计两组3d及5d临床有效率;观察呕吐及鼻饲喂养停止时间。结果观察组3d治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d治愈率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呕吐及鼻饲喂养停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合凝乳酶治疗新生儿功能性呕吐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治疗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轻度黄疸患儿,采用口服茵栀黄颗粒治疗6d,进行临床疗效判断。结果治愈2例,显效25例,有效8例。3例患儿出现轻度腹泻,停药后症状消失,无其他副反应。结论茵栀黄颗粒治疗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方案对新生儿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80例应激性溃疡出血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禁食、原发病对症干预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凝血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38/40),对照组80.0%(3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肠功能紊乱消失时间[(4.68±0.78)vs(7.86±0.82)]d、循环不良消失时间[(1.88±0.53)vs(3.92±0.35)]d、止血时间[(1.28±0.70)vs(2.82±0.84)]d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凝酶干预能明显缩短患儿的止血时间,疗效确切,可作为新生儿应激性溃疡出血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在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本院儿保门诊管辖的4个社区内的2010-01/2011-06出生的284例新生儿采取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干预组143例和对照组141例,对其进行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及时干预的对比观察。干预组在7d家庭访视时除全面体检外给予口服常乐康退黄,7d为1个疗程,效果不明显时给茵栀黄进行黄疸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检查。两组均观察黄疸的发生、发展及消退时间并做随访记录。结果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发病率29.9%(46/143),干预组有效率100%(46/46)高于对照组84.6%(33/3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家庭访视中开展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及时干预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监测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分析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为预防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10例新生儿,采用经皮黄疸仪每日监测胆红素数值。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21.90%(46/210),其中早产儿60%(3/5),足月小于胎龄儿62.5%(5/8),巨大儿6.52%(3/46)。结论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