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耳道-中耳鼓室途径直接用药到内耳不是新的概念。1990年开展的经鼓室注射庆大霉素治疗梅尼埃病,使鼓室用药治疗内耳疾病技术在近年快速发展。鼓室用药有优于胃肠外或静脉给药的优点:靶向性好、用药量少而局部药物浓度高。除鼓室注射利多卡因治疗耳鸣外,目前鼓室使用的药物主要为庆大霉素和类固醇激素,将来抗氧化剂、耳保护药物(全身用耳毒性药物,如抗生素、抗肿瘤药物联合鼓室用药)、神经生长因子、基因治疗载体(治疗代谢或遗传疾病或后天缺陷)等也有望广泛用于内耳疾病治疗,因此,这种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梅尼埃病(Ménière's disease,MD)是以反复发作的眩晕、听觉障碍、耳鸣和耳胀满感为典型特征的突发性内耳疾病,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的病理基础。膜迷路积水考虑与耳蜗微循环障碍、内淋巴液生成及吸收平衡失调等有关。虽然目前内耳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结果差异较大,经鼓室局部给药,使药物通过圆窗膜选择性的通透作用进入内耳,优于口服或其他胃肠外给药的效果,用药量较少,能在内耳局部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可避免全身用药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鼓室局部给药治疗内耳疾病已有几十年的历史。1956年,Schuknecht[1]第一次描述鼓室灌注链霉素治疗梅尼埃病,他通过放置在鼓环上的塑料管将链霉素导入中耳,经圆窗膜渗透进入内耳,使眩晕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但同时也导致了显著的听力下降。上世纪70年代后期,Lange[2]和Beck等[3]选用庆大霉素,进行鼓室局部灌注,控制梅尼埃病的眩晕症状,同时听力得到了较好的保护。90年代起,经鼓室灌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治疗难治性梅尼埃病和突发性聋逐渐在国内外推广应用,并收到较好的疗效。本文从GC的作用机制,经鼓室给药后内耳药物代谢动力学,鼓室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方法和策略,结合我们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鼓室给药是一种常见的耳科局部给药方式,指通过将药物递送入中耳,经圆窗膜或卵圆窗扩散分布到内耳从而达到治疗或诊断效果。近年来,鼓室给药技术在耳科疾病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包括突发性聋、梅尼埃病、分泌性中耳炎和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等疾病的诊治。目前,国内外对鼓室给药的操作规范、适应证,尤其是给药时机及治疗方案尚未有统一标准。为了促进鼓室给药技术规范化,我们特组织了国内在鼓室给药领域经验丰富,有卓越建树中青年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鼓室给药临床实践指南。本指南从鼓室给药操作规范出发,系统总结了糖皮质激素鼓室给药、庆大霉素鼓室给药、鼓室内注射造影剂膜迷路MRI成像及其他药物鼓室给药四个方面,旨在指导并规范临床鼓室给药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经鼓室插管注入地塞米松液治疗突发性耳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中耳直接给予类固醇激素治疗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突聋),探索其疗效。方法对25例突聋病人通过鼓室插管,将地塞米松液注入鼓室,使药液经圆窗膜渗入内耳,称之为鼓室插管组;另25例以口服强地松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插管组痊愈7例,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0%;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1 2例,总有效率52.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鼓室插管中耳给药治疗突聋,具有较好的疗效,避免了全身用药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挽救性治疗突发性聋的听力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年Silverstein首次应用鼓室灌注类固醇激素治疗突发性聋[1],之后关于鼓室灌注类固醇激素的基础、临床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成为耳科学研究的热点。我科在应用鼓室灌注泼尼松龙治疗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的基础上[2],选择常规治疗无效或早期未经治疗的突发性聋,应用鼓室灌注地塞米松进行挽救性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鼓室注射甲强龙透明质酸水凝胶治疗噪声性聋大鼠,探讨鼓室给药对大鼠听觉功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噪声性耳聋大鼠模型,按是否接受噪声刺激、鼓室注射甲强龙透明质酸水凝胶随机分成四组:对照组、鼓室给药组、噪声刺激组、噪声刺激鼓室给药组,检测各组大鼠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听力阈值变化,取耳蜗基底膜铺片,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毛细胞的损伤情况。结果 噪声刺激鼓室给药组大鼠ABR阈值平均为(35.1±9.3)dB SPL,而噪声刺激组大鼠ABR阈值为(57.3±15.2)dB SP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噪声对耳蜗毛细胞形态会造成损伤,甲强龙鼓室给药对耳蜗毛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 甲强龙鼓室给药对耳蜗毛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为鼓室局部给药对内耳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鉴于:①全身应用类固醇药物已证实可使Mini6re病、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和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得到改善,如类固醇药物通过圆窗膜直接作用于内耳,内耳液中可达较高的药物浓度;②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已证实庆大霉素、链霉素和利多卡因等药物可迅速通过圆窗膜进入内耳;③基于3o年的临床经验,应用类固醇一抗生素浸润的明胶海绵于鼓室成形术,证实中耳(并进入内耳)可耐受类固醇药物,而无副作用。作者们应用类固醇于圆窗膜处,观察对数种内耳病(梅尼埃病、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突发性耳聋、耳鸣合并感音神经性聋等)内耳功能的作用,并观察了…  相似文献   

9.
鼓室局部给药后内耳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经鼓室局部给药已经成为治疗多种内耳疾病的新方法之一,该技术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药物与圆窗膜接触后,可不经过血-迷路屏障,直接经圆窗膜渗透进入内耳,并获得较全身用药更高的内耳药物浓度和持续时间[1~5],且可直接作用于患耳,避免全身用药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鼓室内灌注醋酸泼尼松龙和地塞米松治疗主观性耳鸣的疗效。方法:选择病史在1个月以上已接受过口服药物治疗的主观性耳鸣患者73例(78耳),醋酸泼尼松龙组鼓室灌注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地塞米松组鼓室灌注地塞米松注射液,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3组均同时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维生素B1片和甲钴胺片。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再次行纯音测听和耳鸣匹配测试,随访6个月。结果:73例患者(78耳)均完成全部的治疗及随访。治疗结束时,醋酸泼尼松龙组、地塞米松组、对照组耳鸣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8.6%、33.3%、44.0%;6个月后3组的耳鸣控制率分别是45.7%、27.8%、36.0%。结论:鼓室内应用激素能改善主观性耳鸣,对口服药物无效的患者可以选用鼓室灌注类固醇激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几种在大鼠耳科实验研究中常用的手术方法。方法将大鼠麻醉后,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分别演示经耳后切口的后鼓室径路、经耳上切口的上鼓室径路、经颈部腹侧切口的下鼓室径路、经颈部背侧切口的枕后径路等手术方法。结果通过不同的手术径路可从不同的角度暴露大鼠的中耳和内耳,为引导耳蜗生物电反应的各种耳蜗电极置放、经圆窗膜转染或置药、药物经耳蜗外淋巴腔灌流、耳蜗内淋巴腔灌注、听骨链中断、以及内淋巴囊手术破坏等各种不同实验目的提供最佳手术方案。结论根据大鼠颞骨解剖特点,选择不同的中耳内耳手术径路,可以为实现不同的实验目的服务,对实验成功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经鼓室给药的局部治疗方式已成为治疗内耳病的新方法之一,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兴趣。该技术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药物与蜗窗膜接触后,可直接经蜗窗膜渗透进入耳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鼓室内置管注入庆大霉素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方法 在鼻内镜引导下经咽鼓管向鼓室内置入硬膜外麻醉导管,留置1周左右,期间注入庆大霉素注射液,并同期口服类固醇激素以保护听力.观察用药后l、3、7d及3个月后的疗效.结果 庆大霉素注射后1d内即可缓解患者眩晕症状,1周内症状完全缓解,3个月内复发率极低.结论 既往大多数实验集中在庆大霉素对内耳细胞损伤作用的研究,而忽视了其治疗作用,我们认为内耳灌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以有效治疗梅尼埃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突发聋和梅尼埃病鼓室灌注疗效与内耳MRI显影的相关性.方法 17例患者(突发聋13例,梅尼埃病4例)给予鼓室插管并注射钆造影剂,术后1 h、1 d、6d行MRI连续扫描,1周后复查电测听,评估眩晕改善情况,分析钆剂是否透入内耳和症状改善的相关性.结果 17例中9例(突发聋5例,梅尼埃病4例)在插管注入钆剂后1 h到6 d的MRI检查中出现内耳高信号.另8例MRI未显影者听力没有进步.结论 鼓室灌注造影剂能透入内耳者药物也能透入,治疗效果亦较好.  相似文献   

15.
地塞米松纳米粒经鼓室给药的豚鼠体内分布及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2006年1月至11月通过实验比较了鼓室和静脉注射醋酸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acetate,DA)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LN)后药物在豚鼠体内的分布及经时变化规律,分析了其药代动力学特性,探讨鼓室给药的规律和机理,为临床应用纳米粒治疗内耳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经鼓室钆注射内耳造影技术为近年来耳科学新发展的影像技术.由于成像上的优势,经鼓室钆注射内耳造影技术可以清晰区分迷路中内、外淋巴液,被广泛应用于内耳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治疗评估以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本文针对这一新兴发展的技术原理及临床、科研上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向鼓室内注射药物可以治疗中耳和内耳疾病.药物不但存留于鼓室,也通过窗膜和间隙扩散到内耳,引起生理、病理、药理变化.鼓室注射疗法为治疗深在部位器官的疾病找到了一种新的途径,因此,该疗法受到越来越多耳鼻喉科医师的重视.本文简要综述鼓室内注射疗法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梅尼埃病和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等内耳疾病的患病人群日益增加,经鼓室内给予类固醇激素治疗内耳疾病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该方法优于胃肠道或静脉给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鼓室激素注射作为初始治疗突发性聋患者方案的听力恢复时间规律,寻求最佳鼓室给药时机。方法 将突发性聋患者135例纳入研究,均接受为期2周的全身激素治疗。其中63例仅接受全身激素治疗,另72例在全身激素治疗开始的同时联合鼓室内激素注射。所有病例随访2个月。结果 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1个月、2个月每个时间点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全身激素治疗联合鼓室注射组第7天与第14天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而单纯全身激素治疗者第7天与第14天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 鼓室激素注射联合全身激素治疗作为初始治疗方案,其疗效并不优于单纯全身激素治疗,但听力改善峰值的时间前者总体早于后者。  相似文献   

20.
由于血-迷路屏障的存在,常规的给药方法对治疗内耳疾病往往难以奏效,鼓室内给药可避开该屏障,直接进入内耳,使外、内淋巴液获得较高的药物浓度,同时避免了全身用药的副作用.从1956年首次介绍鼓室内注入链霉素以控制梅尼埃病的眩晕症状以来,鼓室给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鼓室给药后内耳中受体变化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