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患者应用补益类中药的原则 高血压病人往往有头晕头痛、面红耳赤、口干、口苦等症状,似乎不宜应用具有补益作用的中药;有人甚至认为,补药多数能使血压上升,尤其是温阳和益气的中药,对高血压患者不利,甚至会发生危险.如果体质较好,又无明显体虚的症状,那就没有进补的必要,否则会补之不当而“满招损”;如果病人体质较差,又有体虚的症状,就应该考虑用补药,但进补还应辨明为气血阴阳何种之虚,不能盲目进补.  相似文献   

2.
秋天是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稍加滋补便能收到祛病延年的功效。在冬季易患慢性心肺疾病者,更宜在秋天打好营养基础,以增强体内应变能力,在冬季到来时,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根据中医“虚则补之”的原则,初秋进补对恢复体力、提高抗病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南凯 《开卷有益》2009,(11):13-13
本月7日立冬,标志着开始进入寒冷季节,这正是进补的大好时机。祖国医学认为,冬令进补应顺应自然,注意养阳,以滋补为主。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来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尤其是老年人和体弱多病者,由于肌体功能减退,抵抗能力低下等因素,在寒冷季节,更宜进补,正如民间俗语所说“今年进补,明年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进补有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黄斌 《中医学报》2011,(7):851-853
目的:评价中医辩证联合西医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予相同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口服中药.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的血压及尿ALB、尿β2 - MG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  相似文献   

5.
对高血压病人不同证型心肌耗氧指数变化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XXC—A型心血管功能测试仪对100例高血压病患者不同证型和心肌耗氧指数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发现肝阳上亢型、肝肾阳虚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的心肌耗氧指数呈递增趋势,且每一证型之间心肌耗氧指数经统计学处理均存在着差异(P<0.01或P<0.05)。所以,我们认为心肌耗氧指数可以作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并对一期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的心血管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夏日天热,血管扩张,脉压减弱,原来血压较高的人,此时血压一般趋向平稳。但是,也有暑天阴虚阳亢的人,血压反而上升。这些患者除了需要药物治疗外还宜常食用一些养阴清热、平肝潜阳的食物,有助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7.
医学上将人生由中年向老年过渡的时期称为更年期,女性更年期多在45~55岁.在更年期阶段,人体内的性腺开始出现萎缩趋势,原有的内分泌功能开始出现系列变化,除了较为典型的症状之外,例如妇女除月经紊乱、停经和性功能减退外,部分妇女还会经常出现一系列脏腑功能紊乱的症状,如潮热汗出、头昏脑涨、耳鸣眼花、失眠多梦、胸闷不适及烦躁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常见证侯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比较的小样本预试验,为进一步开展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筛选未合并重大疾病的60~79岁高血压患者96例,收集基线资科和证侯分级量化资科,并确立各单一证侯及其组合证侯;以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简表、商血压生活质量量表筒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测定,比较不同证侯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1)老年高血压的常见证侯分布依次为阴阳两虚+阴虚阳亢证(41/96)、阴阳两虚证(32/96)和阴虚阳亢证(15/96).(2)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证在生理,心理二领域以及生理症状、躯体症状、睡眠状况、焦虑、压抑、强迫症状等方面评分低于阴阳两虚证和阴虚阳亢证,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以虚证及虚实夹杂证侯较为常见,阴虚阳亢证+阴陌两虚证在多方面生活质量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以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为出发点,提出本病需按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期辨证论治,并以临床验案佐证,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预防中风的有效方法,本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3例,分为四型,辩证施灸。每日一次,共3个月。对照组42例,继续原用药物或耳穴压丸。观察组收到明显疗效。①血压下降并保持相对稳定,提示有预防中风价值;②纤维蛋白元明显下降;③血液粘稠度中,全血比粘度明显下降;④部分病例眼底有一定变化。本观察证明,辨证施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预防中风是有积极意义。且此法简便易行,无副作用,颇受患者欢迎。  相似文献   

11.
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于"头风"、"头痛"、"眩晕"等范畴.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可将该病分为5个类型:肝阳上亢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浊内蕴型、瘀血阻络型.  相似文献   

12.
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型与性激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 1 5 0例围绝经期女性患者性激素水平的检测 ,观察肝肾阴虚型、阴虚肝旺型、脾肾阳虚型、阴虚内热型、阴虚精亏型在性激素水平上的差异。结果 :1雌激素 ( E2 )、促卵泡生成素 ( FSH)、促黄体生成素( LH)、睾酮 ( T)水平及 LH/ FSH值在各证型间均有显著差异 P<0 .0 5 ;2阴虚肝旺型及阴虚内热型 E2 水平均较脾肾阳虚型显著降低 ,P<0 .0 5 ;3阴虚肝旺型、脾肾阳虚型、阴虚内热型、阴虚精亏型的 E2 水平均较肝肾阴虚型显著降低 ,P<0 .0 1 ,而前者的 LH、LH/ FSH均较后者显著升高。说明肝肾阴虚为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共有的早期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3.
对14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各种临床观察及实验室检查。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绝大多数属气阴两虚型及阴虚阳亢型。阴虚阳亢型血浆肾素活性均值(包括基础及激发值)明显高于气阴两虚型,且其中高肾素型较多,低肾素型较少,年龄较轻,病情较轻,24小时尿量及白天尿量较多,而注射速尿后尿量较少,气阴两虚型则相反。认为阴虚阳亢型相当于Laragh等所指的肾素依赖型,而气阴两虚型相当于Laragh等所指的容量依赖型。  相似文献   

14.
中风指凡有头昏目眩、头痛,头晕,心悸怔忡,甚或晕厥扑倒,一厥不振,或醒后舌强语窘,半身不遂者即为中风。主要由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忧思恼怒,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而致。便秘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实秘和虚秘,临床观察,90%以上的中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大便秘结。国外调查显示其发生率为30%~60%。  相似文献   

15.
中风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佳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5):2024-2024
中风指凡有头昏目眩、头痛,头晕,心悸怔忡,甚或晕厥扑倒,一厥不振,或醒后舌强语窘,半身不遂者即为中风。主要由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忧思恼怒,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而致。便秘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实秘和虚秘,临床观察,90%以上的中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大便秘结。国外调查显示其发生率为30%~60%。  相似文献   

16.
老年顽固性眩晕是一种病因复杂、病情多变的临床常见病.多因年老气血亏虚,脏腑阴阳失调;或风木过动中土受伐,肝风挟痰火横窜经络,风阳上僭;或邪浊上犯,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所致.治疗上在补益气血的同时,需注重熄风平肝、调理运化、畅通经脉、化痰行瘀,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内经》中气虚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出了《内经》中有关气虚的所有条文,分析归纳出《内经》中的气虚涵义:①是指一身之气虚亏,属阴阳二气对等的皆不足;②是指以针刺泻法使气得散的一种状态;③是指个体的体质差异。据此推出气虚的基本概念:是一身之气不足及其推动、调节、防御、固摄等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以体倦乏力、少气不足以息、防御和康复能力低下为主要临床表现,属阴阳二气对等的皆虚。气虚与精虚、血虚、津液亏虚同时并存时可合称为精气两虚、气血两虚、气津两亏,但一般不再统称为阴阳两虚。气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气虚包括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等,狭义的气虚是阴阳二气对等的皆虚。  相似文献   

18.
阴虚、阳虚、气血两虚患者舌尖微循环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舌尖微循环,主要用于各类舌质的观察[1,2]及血瘀证的研究[3]。笔者对62例虚证患者的舌尖微循环进行了观察,并以健康人作对照,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62例患者中,男36例,女26例;年龄20~72岁,平均43.5岁。按虚证辨证标准,选择不同...  相似文献   

19.
《内经》中阴虚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出了《内经》中有关阴虚的所有条文,梳理并归纳出《内经》中阴虚的涵义:①与阳气虚相对,是指阴气亏虚及其凉润、宁静等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②与在外或在上之气的不足相对,是指在内或在下之气的不足;③与气属阳相对而指精虚。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应用实际,将阴虚的基本概念确定为:阴虚是指人体之阴气亏虚及其凉润、宁静、抑制等功能减退而表现为虚热内生或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目前临床应用的阴虚概念,是指阴气虚而非精虚、血虚或津液亏虚。阴阳两虚是阴气与阳气不对等的皆虚,它们都属于气虚的范畴。气阴两虚在理论上是悖论,不可再用于临床疾病的病机和证候的表述。  相似文献   

20.
《内经》中阳虚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阳虚?阳虚与气虚之间是何种关系?阳虚与精虚、血虚、津液亏虚之间是何种关系?明确回答这几个问题并非易事。对于阳虚,新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明确指出是机体“阳气不足”。但在以往的教科书和其他中医著作中,常把阳虚当作“气虚”而与精虚、血虚、津液亏虚相对待。为了明确和规范阳虚的概念,并逻辑表述阳虚与气虚的关系,今对《内经》中所有有关阳虚的论述作一检索和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