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名中医、中医肾脏病专家叶景华在肾脏病的治疗中注重祛"风"。叶老统计分析420例急性肾炎,大多数病例的发病与外感风邪有关。叶老善用的祛风中药主要有徐长卿、炙僵蚕、鹿衔草等。  相似文献   

2.
慢性荨麻疹每易感受外邪,多表现为风热、血热、血虚或兼而有之.因而每以清热祛风、止痒胜湿、凉血祛风及养血祛风为治法.文章探讨诸寒邪及其兼挟变症者与相应治法,以助荨麻疹的临床医治理论体系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3.
倪锦玉  张寒放  翟文生 《中医学报》2020,35(6):1173-1176
风邪贯穿于肾病发生、发展的始终,是病程中的重要因素,外在风邪及内生风邪皆可入肾,形成肾风。在肾病治疗过程中予以祛风治风之药,理入肾之风,予风邪以出路,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内风、外风并非可以完全区分开。外风可以入里化为内风,内风也可与外风同气相求,共同为邪。临床上所用平肝疏肝、祛风理血通络等药物,并非全部都是辛温之品,所以在应用中不应只局限于古文献中所述风类药特点,凡具有升、散、行、动、窜、通等特点的药物均可归纳为风类药的范畴。而风药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能直接祛散内外风,还可以通过调节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功能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风与肾病关系密切,风邪在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王暴魁教授强调从风论治肾脏疾病,认为存在外感在表之风邪、循经入里深伏肾中之风邪、内生之风,临证时合理选用不同风药以宣外风、祛伏风、熄内风.王教授提炼出肾病治风的有效药对,或相须相使以协同增效,或纠正药物偏性,常用防风-荆芥以宣散外风,僵蚕-蝉蜕以祛风透热,穿山龙-豨...  相似文献   

5.
辨证论治 关于本病的具体分型尚未完全统一,各个学者多在传统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进行分析分证治疗。商氏等提出本病常见证候有6型:①风寒湿痹型,治宜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汤加减;②风湿热痹型,治宜清热祛风、利湿通络,方用白虎汤合宣痹汤加减;③寒热错杂型,治宜祛寒清热、散风除湿、通经活络,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④痰瘀凝滞型,治宜活血祛瘀、化痰通络,方用身痛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⑤肝肾亏虚型,治宜补益肝肾、强壮锦罟.仿以祛风散寨、除湿诵络.  相似文献   

6.
解析《备急千金要方》中关于腰痛的条目。孙思邈治疗腰痛学术特色鲜明,方小而力专,临床疗效显著。善用酒剂以助药力,并用其祛寒解肌、通脉止痛之功;善用风药,以达祛风解表、升发透达、解肌通络之效;善用附子祛表里之沉寒,通络脉之瘀滞,并以其止痛;方证对应,方随证出,以此结合现代临床实践,可寻找治疗腰痛的有效方法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医药治疗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固表祛毒退热方案,以祛风解毒固表,退热祛毒保津和固表祛风解毒及其系列方辨证治疗感冒200例。结果 总有效率97%。结论 本方案及其系列方治疗感冒具有明显的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病毒及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8.
〈医方集解〉祛风之剂中,汪昂对于风证的病因病机、辨治用药有独特的认识和见解,体现在详析祛风方理、祛风方列正附、分述治风痛风等几方面.祛风之剂囊括了治痹诸方,而以外风内中、内风自生为主.选方用药体现了汪氏治风而不专用祛风之药的特色,对后世组方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用药小识录     
1 防风祛贼风达空窍,善疗目疾防风祛风解表,胜湿解痉。《神农本草经》云:“防风……主风邪目盲无所见。”细思之,防风轻清多浮,可祛贼风于皮肤周身,直达空窍。且风药其性多动,能加速血液循环,改善眼部血供。故凡目疾(如结膜炎、角膜炎、暴盲、眼外伤等)属风邪上犯,或偏风热、痰火、瘀阻、肝肾亏虚,均可在组方中佐用防风等风药一、二味,既可引诸药  相似文献   

10.
张骠教授认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多为“风”“热”“痰”相兼为患,以“风痰痹阻,肺热气逆”为多.治以“祛风解痉,宣肺化痰,清肺降逆”为要,自拟黄龙止咳方.药用炙麻黄、桑白皮、杏仁、苏子、前胡、地龙、蝉蜕、旋覆花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自拟黄龙止咳方具有不同程度平喘、消痰、抗病毒、抗过敏等作用,可使风祛热消,气顺痰消,咳嗽自愈.  相似文献   

11.
沈其霖教授擅长诊治慢性咳嗽、过敏性哮喘、肺间质纤维化等肺系疾病。沈教授认为,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为寒邪挟风邪,治以温肺祛风,可加用清热化痰药。过敏性哮喘本虚在肺、脾、肾,标实是风痰,病位在肺,咽喉亦是该病症状最明显之处,治以祛风化痰,固护肺、脾、肾。肺痿以本虚为主,标实为次,治疗应扶正虚、行气滞、化痰浊、祛血瘀,并应加强消散肿结之药,不仅祛邪滞,还可防癌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名老中医宋康教授治疗风咳的临床经验。[方法]跟师随诊,通过归纳案例,对宋康教授治疗风咳的理论及方法进行整理及分析。[结果] 宋康教授将风咳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治以宣肺祛风,药用前胡、苏子,蝉蜕、僵蚕等;缓解期治以益肺健脾补肾,药用太子参、茯苓;制黄精、制玉竹等;并根据四时节气随证加减。[结论] 宋康教授认为风咳是表现为“风”性的一类疾病,以“风邪犯肺,肺失宣降”为主要病机,治疗上以“祛风”为主,辅以调理脏腑,临证善用药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祛风解肌丸载于清·吴谦编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三白屑风篇,有养血、祛风、胜湿之功。五年来,我用该方加减治疗银屑病取得一定疗效。经治13例病人中,男10例,女3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12岁;病程最长17年,最短41天。治愈11例,好转1例,未愈1例。现报道如下: 药物组成石菖蒲、威灵仙、大胡麻、土茯苓、当归、防风、苦参、甘草。  相似文献   

14.
一、喉痒咳嗽当以祛风为先外感咳喘或喘家新感而鼻腔、咽喉作痒者,常因痒而诱发咳喘。外科痒证为风,则内科咳喘而兼咽痒者亦当为风邪所致。故笔者治疗咳喘而兼咽痒者,常于对证方药中加入蜂蜕、僵蚕、地龙、橘红等祛风化痰之品,疗效则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凡能祛风胜湿,以解除风湿痛的药物,叫祛风湿药。其中一部分又有补肝肾、强筋骨之效。祛风湿药分别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活络、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湿在肌肉、经络以及筋骨间  相似文献   

16.
阴囊湿疹系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弱,饮食失常或过食肥甘厚腻、辛辣刺激动风之品,使脾失健运,湿热内生,下注肝经;或因久居湿地,坐卧湿热,汗湿浸渍,蕴于阴囊皮肤而发。湿性重浊黏腻,病邪难祛,致病情迁延,湿热蕴久,耗血伤阴化燥,致肌肤失养,形成血虚风燥证,虚实夹杂。无论内治法还是外治法都以清利湿热为主,根据本病的不同阶段佐以活血养血、润燥祛风等法。  相似文献   

17.
肺为娇脏,易受风邪侵袭,而风邪与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发病与进展密切相关。风邪贯穿ABPA的全程,主要为风袭肺卫、风伏肺脏、风毒损络等病机表现。辨治ABPA要重视风邪,根据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酌情配伍风药,通过益气疏风、祛风宣肺、搜风通络等治法,使表邪解、伏风去、肺络通。在ABPA外邪袭肺阶段运用益气固表疏风之品,以充盛肺气,祛风外出,固护腠理,防止内入;风伏肺脏为防治该病的关键一环,治疗上采用祛风宣肺,理气化痰,令风无所遁伏;风毒损络阶段祛风解毒,破除癥瘕,搜风通络并举,使风毒除、癥瘕破、络脉通。  相似文献   

18.
任德华 《中医学报》2011,26(5):616-61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为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内服益气养血、补肾壮骨、温经络、祛风湿、止痹痛的中药,外用辛热祛寒、活血祛风、舒筋通络的中药熏洗,配合口服消炎止痛和缓解肌肉疼痛的双氯酚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结果:58例患者中显效28例,占48.2%;好转22例,占37.9%;无效8例,占13.7%;有效率达86....  相似文献   

19.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症(uremic pruritus,UP)是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目前认为其发生可能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皮肤钙沉积有关,还可能是高浓度尿素在皮肤形成尿素霜所致[1]。中医学理论认为,本病是由正气不足,脾肾衰败,气血两虚,以致风、浊、瘀、毒客于肌肤,雍塞肌表而致瘙痒。病机为本虚标实,治疗应标本兼治;从内治本,固护脾肾,养气补血;外治祛标,祛风活血,化湿排毒。笔者采用养血祛风止痒方治疗UP患者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祛风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17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按照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之风咳理论立论,从祛风解痉止咳立法。方法自拟祛风止咳汤治疗外感后咳嗽178例,显效145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95.9%。结论祛风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