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居家隔离期幼儿挑食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特殊时期幼儿饮食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3月18-20 日整群抽取深圳市5所幼儿园1 829名幼儿进行电子问卷调查,使用SPSS 21.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冠肺炎期间幼儿挑食行为报告率为43.8%.家长挑食、幼儿吃零食、家长对孩子胃口越担心、家长对孩子不喜欢食物的态度是强制或哄骗与幼儿挑食行为发生呈正相关[OR值(OR值95%CI)]分别为3.86(2.74~5.43),1.44(1.15~1.80),3.21(2.45~4.22),2.21(1.65~2.95);而家长引导孩子吃各种食物后孩子会服从与孩子挑食行为发生呈负相关[OR值(OR值95%CI)= 0.38(0.29~0.49)](P值均<0.05).结论 新冠肺炎期间幼儿挑食行为报告率较平时下降,但父母仍需做好幼儿日常饮食管理,鼓励引导孩子健康饮食,减少幼儿挑食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现象—→大人饮食习惯"传染"给孩子妈妈:"宝贝,来,喝点骨头汤。"孩子:"不喝!我要吃爸爸的花生米!"妈妈:"乖,花生米不好吃,苦苦的。来,我们喝甜甜的汤好不好?"孩子:"爸爸从来不喝骨头汤,我也不要喝骨头汤!"分析:营养专家陆光成表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环境中,孩子经常会模仿父母的各种行为习惯,包括饮食习惯。其实,孩子起先对食物是没有概念的,父母对一些食物的好恶在平时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传给了孩子,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各种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蚌埠市4~6岁儿童的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家庭影响因素,为制定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蚌埠市东市区、中市区和西市区各选取1所幼儿园,选择其中的4~6岁儿童478人,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饮食的家庭影响因素.结果 所有调查儿童中,有42.92%偏食,45.75%挑食,74.73%吃零食,82.35%喜欢喝含乳饮料.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文化程度、提示孩子吃某种食物以及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与儿童挑食、偏食行为均相关(均有P<0.05);母亲文化程度、儿童是否独生子女与儿童吃早餐相关(均有P <0.05).结论 偏食、挑食及是否早餐是学龄前儿童存在的主要饮食行为问题,应提高父母的营养知识和示范意识,以促进儿童养成健康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4.
正经常听到一些孩子的父母说:"我们的孩子就喜欢吃零食,每到吃饭就挑三拣四的,什么都不愿意吃";也有的父母说:"我们的孩子只喜欢吃肉,就是不爱吃蔬菜。"的确,在平时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有偏食、挑食的不良行为,如喜欢吃肉、吃零食、吃甜食,喜欢吃水果、喝饮料,而不喜欢吃蔬菜、喝白开水,这让很多父母感到头痛和担忧。孩子偏食的危害孩子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行为对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大便”这个话题人们总不愿提起,孩子们也认为很脏很臭,甚至一些孩子排便时捂着鼻子,闭着眼睛,一副厌恶的表情。然而排便却又是人体离不开的,很多孩子因为排便不畅、经常腹泻感到十分痛苦。家长、老师总是提醒孩子们多吃蔬菜,多吃水果,不能挑食——为什么要多吃果蔬类的食物?为什么不能挑食?  相似文献   

6.
门诊时,经常能碰见一些为孩子不爱吃饭而烦恼的家长。孩子们不吃饭的原因有哪些呢?如何让孩子爱上吃饭呢?有人把1岁左右的孩子叫"不吃的年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刚开始从母乳或牛乳过渡到有味道的辅食添加时期,同时他们的智力也在这个时期也开始飞速发育起来,他们开始认识家人,观察外面的世界,对吃的食物有明显喜好的表现。所以这个时期出现挑食是正常现象。3岁以后的宝宝出现明显的挑食,常见的情况是在小时候辅食过渡的太慢或太快有关。这些孩子分两个极端,一部分孩子爱吃饭(主食为主,不吃或少吃莱),家长却不注意给孩子吃奶、蛋等,这在农村的孩子比较多见。  相似文献   

7.
《健康生活》2021,(9):22-23
正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反映,给2~6岁学龄前儿童喂饭是件最头痛的事。妈妈或奶奶追着孩子到处跑的场景经常见到。孩子不好好吃饭的原因很多,不良饮食习惯、家长溺爱和微量元素缺乏是引起他们厌食的主要原因,而偏食、挑食的根源往往在家庭。如果父母自己挑剔食物,或在孩子面前说这种食物不好吃,那种食物味道不好,孩子就会直接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上海3~5岁儿童的饮食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上海各选国家一级一类幼儿园3所,用分层抽样方法选择3~5岁儿童1620人,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所有调查儿童中约44.5%偏食,50.1%挑食,87.5%吃零食,70.3%喜欢喝含糖饮料。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文化程度(OR=2.11,95%CI:1.55-2.87)、就餐时提示孩子吃某种食物(OR=2.25,95%CI:1.65-3.05),就餐时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OR=1.73,95%CI:1.21-2.48)与儿童挑食、偏食行为均相关;母亲文化程度(OR=2.11,95%CI:1.55-2.87)与儿童喝含糖饮料相关。结论偏食、挑食及喜欢喝含糖饮料是学龄前儿童存在的主要饮食行为问题,在宣传科学喂养的同时,要培植家长正确的育儿理念。  相似文献   

9.
陶冶 《时尚育儿》2011,(2):92-93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宝宝的食物也越来越丰富,然而宝宝对于吃饭的积极性却并没有跟着"水涨船高",挑食、厌食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如何让宝宝好好吃顿饭,成了父母最头疼的一个问题。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中医专家是如何治疗宝宝厌食、挑食的。  相似文献   

10.
朱本浩 《家庭医学》2020,(10):36-37
正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国内有40%~60%的儿童存在挑食、偏食问题。而且与一般人的认识相反,偏食、挑食的现象在中学生比小学生还要严重一些。显然,孩子们偏食、挑食的习惯并没有因为他们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反而越来越严重了。调查还发现,绝大多数孩子钟情"洋快餐",喜欢吃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的高达85.2%。43.6%的孩子每月都吃"洋快餐",其中"每周吃几次"和"几乎每天都吃"的有6.1%。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