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安全性的作用。方法对290例心血管病患者(非健康组)及100例无心血管病的患者(健康组)在拔牙过程中全程心电监护,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拔牙过程中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无论患者是否伴有心血管疾病,在麻醉中及拔牙中,血压显著升高(P<0.01),心率显著加快(P<0.01),但血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率在拔牙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变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降低和出现心律失常的比例明显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并且非健康组术中一过性ST-T改变较多,而健康组术中未出现ST-T改变。结论心血管病患者在心电监护下接受拔牙手术能够明显提高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的可行性。方法:对78例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心电、血压监护下拔牙并进行血压、心电图、心率的观察。结果:78例患者术中、术后血压有明显改变,心率也有影响,心电图基本无改变。全部病例未因血压、心电图、心率的改变而影响手术,术后临床表现均这。结论: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心电监护拔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电监护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安全性的作用.方法 对290例心血管病患者(非健康组)及100例无心血管病的患者(健康组)在拔牙过程中全程心电监护,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拔牙过程中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无论患者是否伴有心血管疾病,在麻醉中及拔牙中,血压显著升高(P<0.01),心率显著加快(P<0.01),但血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率在拔牙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变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降低和出现心律失常的比例明显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并且非健康组术中一过性ST-T改变较多,而健康组术中未出现ST-T改变.结论 心血管病患者在心电监护下接受拔牙手术能够明显提高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安全性的方法.方法 对35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与200例非心血管疾病患者行拔牙术全过程连续心电、血压、血氧监护,测定各组血压、心率、心肌耗氧量、平均动脉压、心电图变化.结果 除心率变化不明显外,其余各项均有相应变化.结论 拔牙术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有一定危险性,但是良好的麻醉、和缓熟练的拔牙过程、和谐的医患关系及正确的拔牙时间、心电监护能够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行拔牙术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接受口腔门诊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心电监护已确诊106例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在局部麻醉下口腔门诊拔牙、牙髓治疗或牙槽外科手术时,动态监测手术前后、麻醉前后的血压及心率变化,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06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治疗操作时间约25 min,血压变化在安全范围,心率平稳.结论 心电监护下开展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口腔门诊手术,有助于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患者心电监护下微创拔牙护理安全管理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拔牙患者332例。所有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且均在心电监护下完成微创拔牙。分析综合护理管理对患者血压、心率、焦虑得分、满意度以及心电异常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的IL-6、CRP及TNF-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VAS、MD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微创拔牙手术,且并未发生安全事故。术中10例患者发生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情况,在积极处理下,患者最终完成本次手术,且术后未出现不适情况。患者术中感受良好率为80.7%,患者对本次护理干预满意度为99.4%,其中两名患者对于护理干预结果不满意的原因为术后发生口腔感染。结论:提高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过程中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增强院感预防措施,可降低对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增加患者对于医疗工作的认可,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电监护拔牙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笔者参与治疗的130例老年高血压拔牙患者,与同期收治的100例非高血压拔牙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拔牙过程均实施心电监护,观察两组患者拔牙过程中血压、心率及心电图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相较于拔牙前,两组患者血压均有明显上升,且高血压患者上升与对照组比较上升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出现非危险性的心律失常,心率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拔牙前后心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拔牙患者因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可能导致拔牙过程中患者的血压升高,因此针对这类患者应在术前将血压、心率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术中给予心电监护,随时观察患者心率和血压等变化,避免危险性的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等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门诊不同危险分层高血压病患者在心电监护下拔牙过程中心率、血压及心电图的变化,对高血压患者拔牙的安全性进行前瞻性分析评价,并决定是否继续手术。方法对29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很高危四组,在拔牙过程中进行全程心电监护,观察拔牙过程中血压、心率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拔牙过程中,血压在麻醉时及术中明显升高(P〈0.05),无论危险分层情况,即使术中血压上升,也很少超过180/100mmHg,即手术血压的危险界限。拔牙过程中,平均动脉压略有波动,但变化不大(P〉0.05),心率加快但不明显(P〉0.05),未见危险性心律失常。结论只要术前将血压、心率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危险性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等高危因素,高血压患者拔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笑气吸入清醒镇静法用于实施心电监护拔牙术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笑气吸入清醒镇静法下实施心电监护拔牙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需在心电监护下拔牙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实验组在笑气清醒镇静加局麻下拔牙,对照组只在局麻下拔牙,观察拔牙过程中,两组病人血压、心率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在整个过程中的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术前术后的牙科焦虑评分变化、注射局麻时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χ2=25.34,Hc=6.32;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笑气吸入清醒镇静法具有良好的抗焦虑、止痛、遗忘作用,安全性较大,能够有效降低心电监护拔牙病人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金晖 《吉林医学》2009,30(23):3021-3021
拔牙虽然不是大手术,老年人拔牙却要慎重对待,特别是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拔牙在国内外口腔科都列为禁忌证,因拔牙导致患者心脏病发作甚至死亡的情况屡见不鲜。我院通过老年病科及口腔外科充分协作,开展心电监护拔牙,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患者安全拔牙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心电监护下高血压病患者拔牙术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观察高血压病患者在拔牙过程中心率、血压及心电图的变化 ,对高血压病患者拔牙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对 12 4例高血压病患者及 98例非高血压病患者在拔牙过程中进行生程心电监护 ,观察并比较两组拔牙过程中血压、心率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拔牙过程中 ,血压在麻醉后及术中明显升高 (P <0 0 5 ) ,其中高血压病组升高的幅度较大 ,但仅有 3例超过 180 / 10 0mmHg(1mmHg =0 133kPa) ;心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两组均出现术中心律失常增多及加重 ,但危险性心律失常很少。结论 :只要术前将血压、心率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避免危险性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等高危因素 ,高血压病患者拔牙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杨晓笛  彭力 《广东医学》2001,22(11):1037-1038
目的 观察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在拔牙过程中心率、血压、心电图的变化 ,评价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拔牙一般耐受性 ,为提高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拔牙安全性提供帮助。方法 对 81例患有心血管病 ,年龄 60岁以上的患者在拔牙过程中进行全程心电监护 ,观测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率、血压、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率、收缩压均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舒张压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新出现心律失常或原有心律失常加剧 19例 ,术前出现有心肌缺血的 9例患者术中加重 7例 ,新出现 2例 ,术后 7例恢复。结论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采取全程心电监护保障措施对确保拔牙安全极为重要 ,血压指标可在 2 3/13kPa以下 ,ST -T改变与术前心肌缺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的安全方法。方法:对11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进行分析总结经验。结果:110例患者共拔除患牙158颗,无任何心血管疾病意外情况发生。结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麻醉、麻药选择、缩短拔牙时间和取得内科医生意见和医生高超技术水平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马学锋 《当代医学》2009,15(10):69-69
目的观查327例老年患者拔牙前后血压的变化。方法对327例老年拔牙患者做术前调查,检测拔牙前后的血压,将测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老年拔牙患者术后血压平均值较术前有所增加。结论拔牙术可增加老年患者,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18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拔牙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多,近几年来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病例较过去明显增加,以往这类患者常被列为拔牙禁忌,患牙症状反复发作,患者极为痛苦且影响咀嚼或托牙修复,笔者有选择性地为老年性18例患者在心电监测及内科医师协助下做了拔牙及相关处理,顺利地完成了拔牙术,现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安全性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5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56例心血管病患者拔牙均顺利完成,仅26例术中出现恐惧、心率加快,6例出现暂时血压升高,对症处理后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术前充分心理辅导,术中麻醉确切、手术操作快速准确和术后观察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护下微创拔牙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心脑血管疾病拔牙患者610例,拔牙过程中均实施心电监护,并参照患者的生命体征开展相应治疗,记录患者围术期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并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相较于手术治疗前,手术治疗过程中的HR、SBP和DBP水平更高,且术后各项指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拔牙成功率为95.25%。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拔牙具备一定危险性,拔牙过程中实施全程动态心电图监护,可及时发现不良反应,保障拔牙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22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萍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1):144-145
目的观察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的安全性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拔牙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资料。结果22例患者患牙均顺利拔除,无一例意外发生。结论掌握适应证,做好防护措施,心血管疾病不是拔牙的绝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19.
心电监护下拔牙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茜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750-2751
通过对460例心电监护下拔牙手术的护理配合及围手术期的护理,最大限度的降低手术风险,减轻患者痛苦,随时掌握术中情况,从而安全实施手术,预防和减少患者原有的全身疾病的发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延长,近年来老年拔牙患者有增加趋势。故近年来在拔牙病人中遇到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较以前明显增多。以往这类患者常被列为拔牙禁忌证,但由于患牙症状反复发作,病人甚为痛苦,同时影响咀嚼或义齿修复。为此,我们在心血管内科医生的协助下,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基础上,有选择地为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开展拔牙手术。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86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30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55岁。平均63.5岁。在行拔牙术时,心衰1度者12例,心衰五度者4例,住院患者32例。心血管疾病分布及患牙种类见表互、表人2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