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与环磷酰胺(Cyclophospamide,Cy)联合应用对小鼠H_(22)肝癌模型具有显著协同抗肿瘤作用,但这种协同作用与二者用药的先后次序有显著关系.单独使用KAK/IL一2或Cy仅能轻度抑制实体瘤生长.轻度延长腹水型荷瘤鼠生存期(P>0.05).LAK/IL~2、Cy同时治疗及LAK/IL—2、Cy序贯疗法可中度延长腹水型荷瘤鼠生存(P<0.05),中度抑制实体瘤生长.而Cy、LAK/IL—2序贯疗法的抗肿瘤作用显著增强,可显著抑制实体瘤生长,显著延长腹水型荷瘤鼠生存期(P<0.01),且有25%的荷瘤鼠完全治愈.长期存活.提示Cy、LAK/IL—2序贯疗法为最佳联合治疗方案,可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比较干扰灵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与无环鸟苷联合胸腺肽抗乙肝病毒疗效。采用ELISA和PCR法检测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前、结束以及治疗后 6mon血清HBsAg、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以及HBVDNA。治疗结束时 ,干扰灵组HBsAg转阴率 2 0 % (6 /30 )、HBeAg转阴率 6 6 7% (18/2 4)、HBVDNA转阴率 6 0 % (18/30 ) ,随访 6mon 2例HBsAg、HBeAg、HBVDNA复阳、1例HBeAg、HBVDNA转阴 ;无环鸟苷组治疗结束时 ,HBsAg、HBeAg、HBVDNA转阴率分别为 6 1% (2 /33)、5 5 2 %(16 /2 9)、5 4 5 % (18/33) ,随访结束时其转阴率分别为 2 7 3% (9/33)、5 8 6 % (17/2 9)、6 0 6 % (2 0 /33)。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期末 ,HBeAg、HBV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但两组间比较其转阴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两种联合疗法均能显著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两种联合疗法疗效基本一致 ,但无环鸟苷联合组疗程短、价廉、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IL-2、IL-13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IL- 2、IL -13水平在肾病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3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口服强的松(1mg/kg) 8周治疗前后血清IL- 2、IL -13水平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对3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肾活体组织检查。结果 3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前血清IL 2水平(6 7.16±6 .5 5 )pg/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98.2 9±2 5 .96 )pg/ml(P <0 .0 5 ) ,血清IL 13水平(48.79±3.0 5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7.13±3.0 6 )pg/ml(P <0 .0 5 ) ;激素治疗后19例患者缓解(激素敏感型) ,11例患者无效(激素抵抗型)。激素敏感型患者治疗后血清IL- 2水平(72 .11±16 .95 )pg/ml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 <0 .0 5 ) ,而治疗后血清IL 13水平(46 .37±3.32 )pg/m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 .0 5 ) ,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激素抵抗型患者治疗后血清IL- 2及IL-13水平均显著升高。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IL-2水平降低,血清IL- 13水平升高,两者均参与炎症过程,IL- 2、IL -13水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提示病情变化,监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拉米夫定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闫涛  季伟  杜宁  赵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7):1056-1058,1061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拉米米夫定联合白细胞介素2)和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拉米夫定疗程至少12个月.观察组联合白细胞介素2,时间为6个月.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47例,观察期24个月.结果 6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ALT的复常率分别为82.0%和68.1%(P>0.05);12个月时分别为90.0%和70.2%(P<0.05).6个月时两组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的血清转换率和HBV DNA阴转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12个月时,两组HBeAg阴转率和HBeAg/抗HBe的血清转换率差异仍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HBV DNA阴转率(92.0%)显著高于对照组(70.2%)(P<0.05).至24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血清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用药12个月、24个月时两组HBV YMDD阳性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CHB安全有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 - 2 (IL - 2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IL -2R)、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6受体 (sIL - 6R)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及分类方案第三版 (CCMD - 3)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 30例为观察组 ,(病例组 )PANSS量表评分≥ 6 0分 ;选取正常对照组 2 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 6周症状基本缓解后血浆IL - 2、sIL - 2R、IL - 6及sIL - 6R的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病例组治疗前血清IL - 2、sIL - 2R、IL - 6及sIL - 6R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5 ) ,治疗后sIL - 2R及IL - 6水平仍有显著升高 (P <0 0 5 ) ,而IL - 2及sIL - 6R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病例组治疗前后相比 ,血清IL - 2及sIL - 6R水平显著下降 ,IL - 6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5 ) ,sIL - 2R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IL - 2、IL - 6及sIL - 6R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作者用PHA刺激人扁桃腺淋巴细胞培养制备粗IL—2,然后用饱和酸硫铵盐折,DEAE—Sepha dexA50离子交换层折,Seqhadex G100凝胶过滤三步法制备部分纯化的IL—2,用IL—2依赖细胞株MTHφ41.16测定IL—2活性单位。经部分纯化的IL—2活性达4800μ/ml,比活性6315,回收率54%,纯化倍数约200倍。作者应用部分纯化的IL—2诱导产生LAK细胞,对裸鼠实验性CNE——2Z肿瘤进行LAK/IL—2过继免疫治疗,获得明显疗效。肿瘤抑制率达84%(P<0.02)和70%(P<0.05)与对照动物比较,实验动物肿瘤生长潜伏期延长,肿瘤增殖速度缓慢,荷瘤率低。  相似文献   

7.
糖皮质激素吸入对哮喘儿童血清IL-4和IL-12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哮喘儿童血清白细胞介素 (IL) -4、IL -12水平和肺功能的变化及糖皮质激素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 (2 5例 )吸入丙酸倍氯米松 1周前后 ,缓解期儿童 (2 0例 )和健康对照组 (15例 )血清中IL -4和IL -12水平 ,并同时测 1s用力呼气容积 (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结果 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前IL -12值明显下降 ,与缓解期、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1) ;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前IL -4值明显升高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较健康对照组下降 (P均 <0 .0 1) ;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后IL -12水平明显升高 ,IL -4水平下降 ,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升高 (P <0 .0 1)。急性发作期治疗前患儿血清IL -12与IL -4呈负相关 (r =-0 .5 3 2 ,P <0 .0 1)。结论 哮喘儿童血清中IL -4水平升高 ,IL -12水平下降 ,糖皮质激素可使IL -4水平下降 ,IL -12水平升高 ,改善哮喘患儿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郭保营  李建忠 《齐鲁医学杂志》2010,25(3):245-247,250
目的 评价拉米夫定(LMD)并干扰素α(IFN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效果.方法 将160例HBV-DNA和HBeAg阳性的CHB病人随机分为A、B、C共3组.A组给予LMD 100 mg/d,联用IFNα 5 MU,3次/周;B组单用LMD 100 mg/d;C组单用IFNα 5 MU,3次/周,3组均12个月为一疗程.3组均在6个月及疗程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6个月时,A组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χ2=9.646、11.332,P<0.05); A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χ2=24.158,P<0.05).疗程结束时, A组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5.684、13.907,P<0.05),A组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变异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意义(χ2=5.688,P<0.05);A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意义(χ2=5.649~7.016,P<0.05).结论 LMD联合IFNα是HBeAg阳性CHB病人安全而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其YMDD变异率低于单用LMD,疗效明显优于单用LMD或IFNα.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PBMC培养上清IL-2与IL-10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采集 7例急性病毒性肝炎、12例慢性乙型肝炎、1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和 1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 ;分离 15例慢性乙型肝炎、14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和 10例健康献血员PBMC ,在PHA P刺激下培养 72h ,收取培养上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和PBMC培养上清IL 2与IL 10水平。结果 急性肝炎血清IL 2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高于慢性乙型肝炎 (P <0 .0 5 )、高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P <0 .0 5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血清IL 2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PBMC培养上清IL 2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5 )。血清IL 2与ALT呈正相关 (P <0 .0 1) ,PBMC培养上清IL 2与ALT呈正相关 (P <0 .0 5 )。血清IL 10与PBMC培养上清IL 10与ALT无相关性 ,血清IL 2与IL 10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 Th1型细胞因子IL 2上调与乙型肝炎肝脏的炎症活动相关 ,IL 2的分泌低下可能造成细胞免疫力低下 ,与HBV的持续感染有关。IL 10可能作为IL 2的拮抗因子随IL 2分泌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2 (PGE2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IL 1β和IL 10调节作用。 方法 :SD大鼠 91只随机分为 4组 :假手术组 (n =7) ,ANP组 ,PGE2 前、后干预组 (后三组每组 2 8只 ,分别随机分为 1h、3h、6h、12h时段组 ,n =7)。大鼠ANP模型用 5 %牛磺胆酸钠制备。前干预组在ANP诱导前 2h肌肉注射 15 0μg·kg-1PGE2 ,后干预组在ANP模型完成时即刻肌肉注射 15 0 μg·kg-1PGE2 。采用ELISA检测各组不同时段大鼠血清IL 10与IL 1β含量 ,观察PGE2 前、后干预对大鼠血清IL 10与IL 1β的调节作用。 结果 :PGE2 前、后干预组大鼠血清IL 10峰值分别位于 3h和 6h时段 ,均显著高于ASP组 (P <0 .0 0 1) ;前、后干预组所有时段大鼠血清IL 1β均比ASP组降低 (P <0 .0 0 1) ,差异有显著性 ;前干预组 3h时段IL 10峰值 (2 31pg/ml)比后干预组IL 10相应时段 (2 0 9pg/ml)高 (P <0 .0 1) ,差异有显著性 ;6h时段IL 10 (5 4.0 7pg/ml )比后干预组 (118.2 6pg/ml)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前干预组 1~ 6h时段大鼠血清IL 1β均显著低于后干预组 (P <0 .0 5 ,P <0 .0 0 1)。结论 :PGE2 能上调大鼠血清IL 10 ,并降低IL 1β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Th1型细胞因子在先兆子痫中变化。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 15例先兆子痫患者及 15例正常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eripheralbloodmononucleorcell,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 2 (IL 2 )和γ干扰素 (IFN γ)产生水平。结果 :先兆子痫患者IL 2 (2 79.0± 12 3.7pg/ml)及IFNγ(46 6 .9± 16 5 .4 ) pg/ml水平升高差异非常显著 ,均为P <0 .0 0 1;两者成显著正相关 ,r为 0 .6 2 6 ,P <0 .0 1;且IL 2与IFNγ产生水平与平均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 ,r为 0 .6 19及 0 .6 5 9,均为P <0 .0 1。结论 :先兆子痫患者Th1型细胞因子分泌亢进 ,且与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单磷酸阿糖腺苷 (Ara -AMP)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6 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eAg 4 8例阳性 ,HBV -DNA均阳性。 6 0例随机分成两组 :Ara -AMP组 30例和干扰素 (IFN)组 30例。联合乙肝疫苗治疗 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对肝功能和乙肝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Ara -AMP联合乙肝疫苗治疗 1个月、3个月、6个月时 ,谷丙转氨酶 (ALT)复常率分别为 6 6 %、73%、80 % ;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 16 6 %、36 7%、4 3 3%。HBeAg转阴率均为 5 2 % ;HBV -DNA转阴率治疗 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肝功能在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干扰素联合乙肝疫苗治疗 1个月、3个月、6个月时 ,ALT复常率分别为 70 %、83%、90 % ;HBV -DNA转阴率均为 3 3% ,HBeAg转阴率分别为 7 1%、17 8%、17 8% ;肝功能在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 5 ) ,HBeAg转阴率及HBV -DNA转阴率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两组之间比较HBV -DNA转阴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Ara -AMP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疗程短 ,抗病毒疗效确切 ,停药的后续作用明显 ,改善肝功能显著 ,短期应用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观察 7.5 %高渗氯化钠溶液 (HTS)对人血浆IL - 2和IL - 6的影响 ,探讨其对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随机将 40例ASAⅠ -Ⅱ级择期手术病人分为A、B两组 (每组 2 0例 ) ,A组 (实验组 )在麻醉前输入 7.5 %氯化钠溶液 (HTS) 4ml/kg,B组 (对照组 )在麻醉前输入等量的复方氯化钠溶液 ,随后均以复方氯化钠溶液维持循环稳定。分别于输高渗盐水或等量的复方氯化钠溶液前 (T1)、后 1.5h(T2 )和 2 4h(T3 )取血测定IL - 2和IL - 6。结果 :A组病人在T3 时IL - 6上升 (P <0 .0 5 ) ;IL - 2也有上升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渗氯化钠溶液可以通过升高IL - 2和IL - 6促进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功能 ,增强机体免疫力 ,对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起到有益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白细胞介素 13(IL 13)与总免疫球蛋白E(总IgE)的变化。【方法】取静脉血 ,用ELISA方法检测IL 12、IL 13与总IgE水平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发作期哮喘患儿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诱生的IL 12水平显著低于哮喘缓解组 ,P <0 0 1;两组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发作期IL 13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 ,P <0 0 1;两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发作期总IgE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 ,P <0 0 1;两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血浆及PBMC诱生的IL 13水平与总IgE呈显著正相关 ;血浆IL 13水平与总IgE呈显著负相关 ;血浆及PBMC诱生的IL 12水平与IL 13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哮喘患儿存在IL 12水平降低 ,IL 13水平升高及总IgE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5.
彭土生  王轩  余桂芳 《广东医学》2014,35(15):2442-2443
目的 探讨不同疗程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84例HBsAg、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42例,均给予拉米夫定,再给予不同疗程重组人IL-2,A组给予3个月,B组给予6个月,观察两组ALT复常率、e抗原转阴率、e抗血清转换率、HBV-DNA转阴率、CD4+、CD4/CD8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6个月后ALT复常率、e抗原转阴率、e抗血清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组HBV-DNA转阴率高于A组;至12个月时,B组ALT复常率、e抗原转阴率、e抗血清转换率、HBV-DNA转阴率均高于A组,且B组12个月时的ALT复常率、e抗原转阴率较6个月提高.另外,B组CD4+、CD4/CD8在治疗12个月后较治疗前有所增高,而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适当延长IL-2使用疗程可获得更好疗效,且短期随访中仍持续有效.  相似文献   

16.
樊平申  孙忱  刘玉峰 《医学争鸣》2003,24(10):928-930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系统性硬皮病(PSS)和皮肌炎 (DM)患者血清sIL 2R和IL 6在治疗前后含量变化的意义 .方法 :用夹心ELISA法及 3H TdR掺入法检测了临床确诊的结缔组织病 6 0例 (SLE ,PSS ,DM各 2 0例 ) ,并选 30例正常人作对照 .从中选取 30例住院结缔组织病患者 (SLE ,PSS ,DM各 10例 )经临床治愈后 ,采用相同方法检测血清中sIL 2R与IL 6水平的变化 .结果 :sIL 2R ,IL 6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高水平的存在于SLE ,PSS ,DM患者血清中 [sIL 2R (kU·L-1) :4 6 6± 198,4 2 1± 192 ,4 12± 174vs118± 5 4 ,P <0 .0 1;2 2 .5± 6 .0 ,2 0 .6± 5 .9,18.8± 4 .0vs9.6± 1.8,P <0 .0 1].SLE伴有肾功能损害患者较不伴肾功能损害者明显升高 [sIL 2R (kU·L-1) :5 99± 12 3vs 4 30±79,P <0 .0 5 ;IL 6 (kU·L-1) :2 5 .1± 6 .5vs 18.2± 4 .6 ,P <0 .0 5 ].患者血清中sIL 2R与IL 6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 =0 .5 86 ,0 .6 4 3,0 .5 75 ,P <0 .0 5 ) .治疗后较治疗前sIL 2R及IL 6活性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5 ) ,但仍然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SLE ,PSS和DM患者血清sIL 2R和IL 6明显升高 ,两者呈正相关 ,而伴肾功明显损伤者升高更明显 ,治疗后则明显降低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大剂量干扰素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 - 10 ( IL- 10 )、白细胞介素 - 12 ( IL - 12 )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 EL ISA法测定应用大剂量干扰素治疗前后的乙肝病人血清 IL - 10、IL - 12水平。结果 :治疗前 IL- 10、IL - 12水平分别为 ( 35.3± 13.5) pg/ L,( 51.3± 31.5) ng/ L ,治疗后分别为 ( 18.7± 11.3) pg/ L ,( 92 .7± 61.5) ng/ L。疗程结束 ,血清 HBV- DNA与 HBe Ag阴转率为53.8% ,明显高于对照组 12 .5% ( P<0 .0 1)。结论 :应用大剂量干扰素治疗后的乙肝患者 IL - 12水平升高 ,IL - 10水平下降 ,抗病毒免疫状态增强。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受体免疫放射分析法和ELISA技术分别观察了活动期SLE外周血T细胞IL—2R表达及活动期与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sIL—2R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IL—2R数目显著减少(P<0.05);(2)血清sIL—2R水平(活动期及非活动期)则显著增高(p<0.01)。上述结果提示,测定T细胞表面IL—2R表达量及血清sIL—2R水平,对监视SLE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病期变化及其在治疗决策上均有重要意义。T细胞表面IL—2R数量减少及血清sIL—2R水平增高可能是SLE免疫病理变化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非风湿活动期的风湿性心脏病 (风心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 -6)和白细胞介素 8(IL -8)水平的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 ,我门采用ELISA法检测 68例非风湿活动期风心病CHF患者血清IL -6和IL -8水平 ,并与 4 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IL -6水平在心功能Ⅱ级和Ⅲ级亚组中均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在心功能Ⅳ级亚组中显著升高 (P <0 0 5) ;IL -8水平在心功能Ⅱ级亚组中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在心功能Ⅲ级和Ⅳ级亚组中均显著升高 (P <0 0 1 )。提示IL -6和IL -8与非风湿活动期风心病CHF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直肠癌患者IL-2、IL-6、IL-8、TGF-α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蒲晓允  陈晓莉  陈华  黄辉  李招权  邓均 《重庆医学》2003,32(8):1022-1023
目的 研究IL 2、IL 6、IL 8、TGF α表达与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直肠癌患者血清IL 2、IL 6、IL 8的蛋白浓度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直肠癌患者TGF αmRNA表达。结果 直肠癌患者TGF α阳性率为5 3.1 %。原发灶中IL 6、IL 8、TGF α的表达随癌组织浸润肠壁深度呈升高趋势 ,且差异显著 (P <0 .0 5 )。有远处转移者IL 6、IL 8、TGF α表达显著高于无远处者 (P <0 .0 5 )。IL 6、IL 8、TGF α表达水平随Dukes’A~D分期而呈显著升高 (P <0 .0 5 )。而IL 2表达则完全相反。结论 IL 2、IL 6、IL 8、TGF α共同参与了直肠癌肿瘤的发生、发展 ,并与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