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粒细胞减少症与抗粒细胞抗体 (IgG)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固相免疫竞争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外周血中抗粒细胞抗体 (IgG)。结果 :30例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中抗粒细胞抗体 (IgG)阳性 12例 ,阳性率4 0 % (12 /30 )。对照组 4 0例不伴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中抗粒细胞抗体 (IgG)阳性 2例 ,阳性率 5 % (2 /4 0 ) ,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抗粒细胞抗体是引起粒细胞减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我院近 4年收治 5例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病人 ,经重组人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 ,均缓解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5例中男 2例 ,女 3例。年龄 2 5~ 40岁。引起粒细胞缺乏的病因有 :(1)服他巴唑后 3例 ;(2 )急性乳腺炎后 2例 ,急性肠炎后 1例。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分别为1 4× 10 9/L ,0 5× 10 9/L ,0 8× 10 9/L ,1 0× 10 9/L ,0 9×10 9/L ,中性粒细胞均 <0 5× 10 9/L ,并除外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硬化等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性疾病 ,骨髓象粒细胞增生明显受抑 ,红系、巨核系正常。临床表现除有原发病表现外 ,均有高热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他巴唑致粒细胞缺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G raves病患者应用他巴唑致粒细胞缺乏,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μg/d,皮下注射治疗。结果12例应用rhG-CSF治疗MM I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粒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为4~13d,均数9d。结论应用rhG-CSF治疗MM I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粒细胞升高时间短,抢救成功率高,是目前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有不少药品可引起粒细胞减少,但出现严重的粒细胞缺乏症临床也较少见,现报告他巴唑引起严重粒细胞缺乏1例。  相似文献   

5.
药物性粒细胞减少及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剑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8):154-155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和抗微生物药物导致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的一般特点及机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分析治疗药源性粒细胞减少的药物及其特点.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粒细胞减少和缺乏是抗甲状腺药物和抗微生物药物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涉及药品多、发生率高、危害程度大.对严重的药源性粒细胞缺乏的药物治疗.集落刺激因子的疗效要优于传统升白药物.结论:药物引起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的不良反应,应当引起药师和临床医生的重视.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药物减少药源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粒细胞减少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数低于1.5×109/L时)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大多由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免疫反应引起,发病率高,病情较重,传统的升粒细胞药物起效慢、疗效差,而大剂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疗效虽可靠,但其价格较昂贵,特别是...  相似文献   

7.
由于抗生素和其他抗感染及升粒细胞治疗措施应用水平的大大提高以及人们对输注粒细胞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和传播疾病的认识,近年来粒细胞输注逐年下降.但由于白血病、恶性肿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治疗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化疗和放疗,治疗中患者骨髓严重受损,导致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下降而并发感染,也需输注粒细胞以增加抗感染能力,因此临床上粒细胞输注仍作为中性粒细胞计数低而并发感染者的一项可选择的治疗措施[1].  相似文献   

8.
王玮  崔致贤 《陕西医学杂志》1991,20(8):492-494,473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令人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期间,粒细胞通过自身作用或与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引起心律失常,冠脉血管阻力增高,无再流现象和心肌顿抑,提示粒细胞在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在急性心肌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粒细胞向缺血心肌浸润,粒细胞引起的各种心肌损伤以及粒细胞参与这些损伤的病理生理机理。  相似文献   

9.
宫颈粒细胞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宫颈粒细胞肉瘤引起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病例非常罕见。病例:1例33岁女性患者,出现阴道出血、疼痛,盆腔出现一巨大肿块,向下侵及宫颈,向两侧延伸至双侧盆壁。宫颈活检提示为粒细胞肉瘤,随后骨髓活检证实为AML。结果:大部分宫颈粒细胞肉瘤患者出现阴道出血,有时有腹痛和其他全身症状。文献报道,宫颈粒细胞肉瘤患者的2年总存活率为6%.且无患者存活时间〉5年。结论:官颈粒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疾病,了解其本质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恰当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重组人粒细胞生成素(rhG-CSF)在早产儿感染合并粒细胞减少症中的应用方法 .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2010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早产儿,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应用重组粒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和常规支持治疗,治疗第4天进行血液学检测.结果 两组白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数目均得到了提高,但实验组提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组粒细胞生成素在早产儿感染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中能安全实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嗜碱性粒细胞部分标本出现假性增高的影响原因。方法:用XE-2100随机筛选出有嗜碱性粒细胞结果增高的标本100例,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制作血涂片,染色并油镜分型(Downey法)后分析结果。结果:复检后发现24例标本嗜碱性粒细胞真性增高,76例标本嗜碱性粒细胞假性增高。76例假性增高标本中发现其中42例由于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引起;21例标本由于粒系中毒性变明显、退行性变引起;13例标本由于幼粒细胞出现引起。嗜碱性粒细胞计数比例>1%经手工分类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发现嗜碱性粒细胞假性增高大于真性增高,假性增高标本中由于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引起假阳性最为常见,所以当嗜碱性粒细胞增高时必须经手工镜检复查,把正确结果及时反馈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对336例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检出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脑囊虫病组的嗜酸性粒细胞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P<0.001);并结合文献对各种因素引起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抗甲状腺药物(ATD)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的影响因素、治疗措施及周围血白细胞计数监测的重要性。方法 对26例因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住院患者进行因顾性分析。结果 ATD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不论服药剂量大小、患者年龄、服药时间长短、以及是否为初治或复治,均可发生。碳酸锂,G-CSF、糖皮质激素对ATD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治疗效果明显。常规监测周围血白细胞发现的无感染症状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4.
自1975年报道氯氮平引起粒细胞缺乏病后,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是对我院近4年所诊断的粒细胞减少和缺乏为临床索引病例,对此进行评估。资料与方法本组分析的对象是2002~2004年住院,服用氯氮平的4702例中所发现的粒细胞减少或缺乏52例。男18例,女34例;年龄为18~65岁;病程为1个月~5年;临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25例,分裂样精神病5例,器质性精神障碍6例,双相情感障碍5例,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5例,症状性精神障碍6例。测定方法:血细胞计数位(ACT型)。标准:①无躯体性疾病;②根据我院白细胞4.0×109/L为基线;③调查服药剂量,合并用药及剂量以及发生时…  相似文献   

15.
抗精神病药引起粒细胞下降的报道很多,但未见该药引起粒细胞持续升高的报道,现将我院发生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卡米拉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3):627-627
抗精神病药引起粒细胞下降的报道很多,但未见该药引起粒细胞持续升高的报道,现将我院发生l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总结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对近3年来我科187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原因较多,治疗以抗感染及支持治疗为主。结论:感染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主要致病因素,抗感染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是粒细胞溶酶体酶之一,可以水解弹性蛋白、胶原蛋白、纤维联接蛋白、多种凝血因子、多种补体成分、IgG IgM激肽原,异染颗粒中的胶原酶和明胶酶等。某种因素刺激粒细胞使NE释放于细胞外而发挥防御作用。如NE释放过多,超过局部蛋白酶抑制系统的抑制作用,NE则可水解破坏局部组织,引起各种急慢性疾病。目前已知NE参与发病过程的疾病有:肺气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病;NE过多是造成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和急性粒细胞性白色病出血的原因之一;NE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一些  相似文献   

19.
他巴唑引起急性粒细胞缺乏症一例报告陈三军陈文准(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南昌330006)药物是引起粒细胞缺乏的常见病因之一,而他巴唑引起粒细胞缺乏的发生率约为1%。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1995年2月底始因确诊为甲状腺机...  相似文献   

20.
小剂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叶酸治疗粒细胞减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叶酸治疗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62例粒细胞减少症随机分成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应用小剂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μg/(kg·d)联合叶酸(30μg/d),对照组应用传统升粒细胞药物。结果观察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由治疗前的0.60×109/L升至1.79×109/L,治愈率达77.24%,并且可以缩短粒细胞减少症临床感染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小剂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叶酸治疗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显著,宜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