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助产专业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在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对助产专业2007级80名学生引入新的实验教学模式.结果 70%以上的学生认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教师普遍认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较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好;实习生及毕业生所在医院儿科及产科反映2007级学生整体表现优于2006级学生.结论 新的实验课程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案例导入式”教学法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6级五年制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105人采用传统教学法,2007级五年制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121人采用案例导入式教学法,课程均为《社区护理学》理论课,于第15教学周采用调查表进行评价。结果案例导入式教学法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其中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占32.23%,提高占54.54%,无变化占13.22%,传统教学法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占18.59%,提高占41.90%,无变化占40.0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439,P=0.015)。结论案例导入式教学法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对抽象问题的理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有必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实验教学是《护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我们在多年的实验教学中,不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希望寻求一个适合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护理本科生的《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在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我校2005级护理本科生《护理学基础》大纲要求的实验课内容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护理学基础》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以进一步完善网络课程的设制,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方法 充分利用学校“THEOL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对《护理学基础》网络课程进行建设.对我校2008级141名护理本科生开展《护理学基础》网络课程教学实践,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72.0%的学生对网络课程学习适应性较强,75.0%的学生认为网络课程资源丰富,68.0%的学生赞同网络教学平台能代替部分课堂教学.网络课程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方面,学生满意度达到69.6%~78.5%,网络课程有利于对教学效果真实反馈的满意度达到75.0%.结论 开展《护理学基础》网络课程建设非常必要,能较好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沈旭慧  林梅  姚金兰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38-2139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法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应用于2009级265名护理本科生的《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以2008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278名护理本科生作为参照,分别进行理论、技能操作、综合素质考核成绩比较。结果2009级成绩优于2008级(P〈0.05)。结论基于护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充分激发了护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护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体验式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我校2011级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体验感想的分析,探索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效果。结果认为体验式教学非常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兴趣、护理知识理解、技能操作、为进入临床打下基础、人文关怀能力、团队精神、组织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具有明显的效果。结论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当中有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能显著提高护理专业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7.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在护理学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验教学加强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了学生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的能力。在《护理学基础》的实验教学中,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实验考核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此次教学改革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护理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有助于护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的教学模式。方法在2007级护理本科学生中探索实施了《护理学基础》参与式教学模式,教学前后进行学生学习效果调查,教学结束后进行课程满意度调查,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参与式教学模式实施后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对课程总体满意度为92.75%。结论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学》课程中进行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教学试验改革后的效果。[方法]2007年5月-7月在2004级护理本科生的《社区护理学》中开展共11学时的PBL教学试验,采用问卷调查和非结构式自陈法了解试验改革效果。[结果]69.2%的学生同意在本课程中采用PBL教学法,53.8%的学生对该教学法的评价为好,40.4%的学生认为通过PBL教学可以达到教学目标。大部分学生自评在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8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且学生的各项收获与参与态度的积极程度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在《社区护理学》开展PBL得到学生的肯定,有利于团结合作、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实践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张秀平 《现代护理》2005,11(17):1443-1444
目的观察《护理学基础》(简称护基)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方法2000级护理本科生(简称护本生)50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01级护本生48名为实验组,采用改进后的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行操作考核,问卷调查及临床操作考核,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调查问卷结果也有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许多缺陷,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改进后的实验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整体护理观念,使护本生的内在素质和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教学方法在老年护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在2006级护理本科老年护理学课程中采用指导自学、案例分析、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整考核形式等方法,课程结束后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最高分为94分,最低分为78分,平均分为86.5分,90分以上学生10名。96.25%的学生认为在老年护理学中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90.00%以上的学生认为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加强了他们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提高了他们交流沟通、协助和团队合作等能力。结论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有助于老年护理学教学目标的完成,并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际沟通与交流课程的教学改革效果。方法将2006级三年制护理专业131名学生作为试验组。进行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2005级三年制护理专业124名学生为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大纲要求组织教学。将2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试验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89.31%的学生认为.新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与患者交流的主动性,96.95%认为增强了师生的交流与合作,93.13%认为提高了人际沟通能力,90.08%认为缩短了课堂教学与临床的差距。91.60%认为促进了护士角色的转换。结论新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适应于医学模式的转蛮及社会发展的需隶.  相似文献   

13.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文娟  宋建玲 《护理研究》2007,21(6):1585-1586
[目的]探讨提高《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02级护理大专生78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03级护理大专生80名作为实验组,采用改进后的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操作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护生操作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进后的实验教学方法可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教学是通过实验教学方法来完成的,其教学质量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的实践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增强综合能力,我院《护理学基础》教研室在2004年级、2005年级本科护生的《护理学基础》实践课中实行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方法的实践,在一系列改革中,“小组练习法”和“技能操作教学方法”合为“组长负责制”。它提出并初步试行于2004年级学生,完整试行于2005年级学生,此研究主要针对2005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护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朱玲  马翠萍姚英 《护理研究》2004,18(10):1779-1780
实验教学是《护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我校针对目前《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于2001年开始进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改革。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发现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目前我校《护理学基础》的课程安排为:  相似文献   

16.
彭小燕  黄文杰  黄宜娥 《护理研究》2010,24(7):1769-1771
[目的]探讨《护理人际沟通》课程的考核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根据《护理人际沟通》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考核采用平时考核、实践环节考核、课程总结相结合,课程教学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68名学生进行《护理人际沟通》课程考核的改革效果调查。[结果]90.7%学生赞成开放性综合考核方法,84.3%学生认为新的考核方法能激发学习兴趣,85.8%学生认为能锻炼沟通交流能力,85.1%学生认为能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有助于发挥团队的创造力。[结论]《护理人际沟通》课程考核采用平时考核、实践环节考核、课程总结相结合方法,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新型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7.
《妇产科护理学》综合性实验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席伟  曹永军  赵岳 《护理研究》2008,22(11):2996-2997
护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验教学在护理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在《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尝试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临床能力。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多个知识点的实验;对学习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性实验^[1]。护理综合性实验是以护理学为基础、以案例为主线、以解决问题为特征的实验^[2]。《妇产科护理学》综合性实验采用以病例为主线.以病历讨论、实施护理措施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法,开展综合性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临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护理学导论》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护理学导论》课程的考试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2006级199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课堂考核、课外作业、学习态度等多种形式的开放性综合考试,并对考试方法和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赞成开放性综合考试的学生占97.5%,认为这种考试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护理专业的兴趣,提高理论知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结论考试方法的改革是有益的尝试,对学生学习护理专业的兴趣及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在基础护理学课程中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探讨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护理能力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1级护理本科生81人作为试验组,2010级护理本科生209人作为对照组,试验组的基础护理学课程实验教学采用综合性实验模式的教学方法,对照组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两组学生在临床实习中期的临床综合护理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职业价值观整体优于对照组,专业态度得分(88.03±6.90)分,对照组(86.37±5.9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5,P〈0.05)。结论护理综合性实验教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革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将中南大学护理学院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作为对照组,2012级的作为实验组。前者实施传统教学,后者在实验教学中开设综合性实训项目、加强实验室开放、改进考核方法、综合应用教学方法、实习前强化训练及增加见习环节等。结果实验组护生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对改革后实施教学模式的主观评价较好。结论新的实验教学方法提高了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效果,值得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