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Brandt-Daroff康复练习对23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3年12月间23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包括2例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和21例客观性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嘱患者进行Brandt-Daroff练习。结果 23例患者练习1周后,痊愈12例,9例症状减轻,2例无效;2周后复诊,痊愈17例,5例症状明显减轻,1例无效。结论 Brandt-Daroff康复练习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颗粒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 评价颗粒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方法 对1996年7月-1998年6月间治疗的31一半规管性良性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地规管耳右症假说,患者接受1次颗粒复位法治疗。治疗结束2周后复查并评价疗效。结果 21例患者的眩晕和眼一立刻或在1-2周内逐渐消失。6例改善,4例无效。总有效率87.1%。结论 颗粒复位法对大多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有效,推荐作为治疗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9月诊治的12例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与24例客观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比较.结果 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表现为由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眩晕发作,而Dix-Hallpike诱发试验未见相应的眼震,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作的潜伏期(-x±s,下同)为(4.42±2.02)s,持续时间(-x±s,下同)为(8.67±4.31)s,而客观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组分别为(3.20±1.18)s和(14.75±4.97)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0,P<0.05;t=3.61,P<0.01).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组首次治疗成功率为91.7%(11/12),客观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首次治疗成功率为79.2%(19/2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需的颗粒复位手法次数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组为(1.75±1.08)次(-x±s,下同),客观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组为(3.38±1.06)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2,P<O.01).随访5~29个月,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组2例复发,客观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组7例复发,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客观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相比,前者眩晕发作潜伏期长、持续时间短,治疗所需的循环数更少,前者治疗结果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良性阵发性置性眩晕以往认为均源于后半规管,近年来亦有源于水平半规管的报道。本文对水平半规和源性良性位置性眩晕的可能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其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同时性后半规管与水平半规管性良性位置性眩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同时性后半规管与水平半规管性良性位置性眩晕(混合性良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方法。方法:联合应用Epley手法和Barbecue翻滚法对4例患者进行治疗,两次治疗间隔1d。结果:4例患者眩晕症状完全消失,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混合性良性位置性眩晕兼有后半规管与水平半规管性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表现,联合采用Epley手法和Barbecue翻滚法治疗该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正>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历史、沿革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眩晕症。1921年Barany提出:由于各种原因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当头位变化时引起的耳石颗粒及内淋巴液流向位于半规管前部的嵴帽,刺激半规管的毛细胞引发短暂的水平眼震,并伴随眩晕、呕吐等症状。Dix、Hallpike总结bppv一系列特点,根据其特点:1、自限性(未经治疗常于数天-数月后渐愈)故称之为"良性";2、与体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全自动化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治疗系统是用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的全自动化设备。该设备还可以作为转椅进行速度阶梯试验,探讨使用全自动化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治疗系统进行速度阶梯试验检查结果的可靠性。方法武警总医院眩晕病研究所就诊的眩晕患者48例和正常对照者20例,随机先后使用传统转椅及全自动化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治疗系统进行速度阶梯试验,计算双侧半规管不对称比。Stata软件t检验比较统计数据。结果2种检测方法不对称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自动化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治疗系统既可以用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和复位治疗,又可以进行水平半规管功能检测,临床应用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耳石移位手法对后半规管性、水平半规管性及混合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Epley手法或/和Barbecue翻滚法对22例病人进行治疗,每一治疗循环间隔1d。结果:22例病人中21例眩晕症状完全消失,随访5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耳石移位手法治疗各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效果良好,治愈率达95%,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半规管阻塞术是在半规管骨管上开窗后,用骨蜡、骨屑、筋膜、生物胶或激光阻塞或阻断内淋巴流。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后半规管阻塞术治疗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其疗效已得到了肯定。在用后半规管阻塞术成功地治疗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后,有人进行了三半规管阻塞,旨在探索治疗梅尼埃病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的特点、发病机制、半规管阻塞术的方法、与其它手术的比较、引起听力损失和保存听力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体位治疗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原发性或继发性BPPV的临床资料,后半规管BPPV采用改良Epley手法或Semont手法复位,水平半规管采用Barbecue翻滚疗法复位治疗,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33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应用改良Epley手法或Semont手法复位,有效率为93.9%。3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采取Barbecue翻滚法复位后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1.
半规管阻塞术是在半规管骨管上开窗后,用骨蜡、骨屑、筋膜、生物胶或激光阻塞或阻断内淋巴流.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后半规管阻塞术治疗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其疗效已得到了肯定.在用后半规管阻塞术成功地治疗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后,有人进行了三半规管阻塞,旨在探索治疗梅尼埃病的方法.本文了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的特点、发病机制、半规管阻塞术的方法、与其它手术的比较、引起听力损失和保存听力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管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管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长期效果,探讨影响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治疗和随访结果.并对管石复位法治疗成功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59例患者中有54例(91.5%)治愈。治愈的54例患者在随访中有21例(38.9%)复发,其中有10例患者伴有半规管轻瘫。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病因、半规管功能等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只有半规管轻瘫一项指标进入COX模型,说明半规管轻瘫是影响治疗预后的因素。结论半规管轻瘫是影响BPPV患者管石复位法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管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效果与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了2006年4月至2010年3月间我院治疗的BPPV患者96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62例,年龄43~70岁(平均55.5岁),后半规管BPPV 78例,水平半规管BPPV 16例,同时合并同侧后、水平半规管BPPV 2例,分别采用Epley管石复位法、Barbecue翻滚疗法及Brandt-Daroff习服疗法治疗.结果 后半规管BPPV 78例,经用Epley管石复位法治疗1~3次眩晕消失;水平半规管BPPV 16例,14例采用Barbecue翻滚疗法治疗1~2次眩晕消失,2例复位4次仍有眩晕,考虑嵴顶结石症,改用Brandt-Daroff习服疗法治疗半月眩晕消失;2例同时合并同侧后、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各复位2次眩晕消失.结论 管石复位法治疗BPPV安全有效,可疑嵴顶结石症患者,改用Brandt-Daroff习服疗法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后半规管和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进行复位治疗,20例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治疗的患者中第1次治疗后有17例(85%)治愈,3例经过第2次治疗痊愈;采用手法复位的患者中第1次治疗后有16例(80%)治愈,4例经过第2次治疗痊愈.应用x2检验二者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效果可靠,弥补了手法复位的缺陷,效果直观,可重复性强.  相似文献   

15.
红外视频采集仪记录BPPV患者眼震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红外视频眼动采集仪(CHARTR VNG)观察记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的眼震特点。方法用红外视频采集仪详细记录78例BPPV患者在Dix-Hallpike试验及滚转试验中的眼震变化。结果40例(51.28%)为一侧后半规管病变;13例(16.67%)为一侧水平半规管病变;6例(7.7%)为一侧上半规管病变;19例(24.36%)出现多发位置性眼震,其中6例为双侧后半规管病变,2例双侧上半规管病变,3例为双侧水平半规管病变,8例患者在不同头位下出现眼震,提示混合半规管病变。结论红外视频眼动采集仪可以更直观地观察眼动变化,对诊断BPPV受累半规管提供可靠依据,特别是对非典型位置性的眼震,能更好的提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非典型位置性的眼震发生率,包括水平半规管、上半规管病变和多个半规管联合病变。患者的治疗可以根据不同的受累半规管采取不同方法。  相似文献   

16.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总结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131例BPPV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回顾性分析131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追踪随访3个月。结果 131例患者中,男51例,女80例,年龄20~82岁,平均47.7岁,其中单侧后半规管BPPV患者75例,单侧水平半规管BPPV39例,单侧水平嵴顶结石BPPV4例,前半规管BPPV1例,混合型BPPV8例,主观性BPPV3例。其中,原发性BPPV103例,继发性BPPV28例。结论 BPPV患者有其自身的临床特征,通过对其临床特征的认识和把握,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7.
导读     
前庭疾病——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8) 孔维佳,刘波,张鞋琳.再接再厉让眩晕疾病不再成为临床诊疗的难点陈飞云,陈太生,温超,等.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眼震参数客观特征张道宫,史宏璐,樊兆民,等.经鼓室钆注射内耳成像磁共振检查在梅尼埃病中的应用王晓燕,吉彬,雍军,等.改良Epley法与Semont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的Meta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综述了后半规管栓塞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机理、适应症、手术方法与效果及可能的并发平,并与单管神经切除术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进行了比较,认为后半规管栓塞术治疗BPPV比单管神经切珍重术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李氏复位法和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确诊为原发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改良李氏复位法及Semont法进行复位治疗,评定其疗效,随访3个月。结果改良李氏复位法40例,随访1周后总有效率92.5%(37/40),随访3个月后总有效率87.5%(35/40),复发2例(5%);Semont法40例,随访1周后总有效率90%(36/40),随访3个月后总有效率85%(34/40),复发3例(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李氏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确切,疗效与Semont管石解脱法相近(P>0.05),且操作更简洁,过程迅速,可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管石解脱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因特定头位改变而诱发的阵发性短暂眩晕。后半规管(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PC)发病率最高。2000年2月~2002年6月,我科门诊运用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PC-BPPV 38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