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以慢性焦虑应激大鼠为载体,从行为学的角度探讨中药丹栀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不确定性空瓶刺激的方法建立焦虑应激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空瓶刺激时探究、修饰和攻击行为的变化.应激结束后以国际公认的高架十字迷宫试验对其行为学进行评价,观察中药的干预作用.结果 应激后大鼠处于易激惹的状态,表现出频繁的修饰和攻击行为.经高架十字迷宫测试发现应激后的大鼠较少进入和停留于开放臂中,倾向于探究封闭臂,且在封闭臂的停留时间延长,运动活力降低,而中药干预后大鼠的修饰和攻击行为明显减少,总体活动力增加,且探究开放臂的次数和停留时间增多.结论 不确定性空瓶刺激作为一种慢性心理应激模型,从病因学上较好模拟了焦虑症的发病状态,中药丹栀逍遥散具有明显抗焦虑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精神应激与生理应激对SD大鼠焦虑行为的不同影响.方法 采用旁观电击大鼠应激模型作为精神应激模型,以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估精神应激大鼠与生理应激大鼠的焦虑行为.结果 在旷场实验中,外周格数、中央格数、以及修饰数均是生理应激组[分别是(21.60±22.99)个、(4.20±3.26)个、(5.80±2.35)次]低于精神应激组[分别是(47.60±20.87)个、(6.00±3.43)个、(7.00±2.69)次],精神应激组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是(55.80±14.54)个、(7.00±3.47)个、(13.40±5.01)次],差异具有显著性;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开放臂次数以及开放臂时间也是生理应激组最低,精神应激组居中,正常对照组最高,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在旁观电击大鼠应激模型中,生理应激大鼠的焦虑水平较精神应激大鼠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慢性束缚应激肝郁脾虚证焦虑模型大鼠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影响,以此研究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方法: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氟西汀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通过连续14天慢性束缚应激建立肝郁脾虚证焦虑模型,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于每天上午束缚前分别灌服逍遥散混悬液(0.006 1 g·g-1)以及氟西汀(0.002mg·g-1),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去离子水。第15天,观察各组大鼠的宏观表征、体质量变化、新环境进食抑制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第16天,用ELISA方法测定大鼠血清的IL-1β、IL-6、TNF-α的变化。结果:实验第15天模型组的行为学均明显变化。体质量: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分别为(353.14±5.80)g、(334.17±5.18)g、(353.95±8.00)g、(355.65±4.92)g,模型组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5);新环境进食抑制实验: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分别为(1.151±0.50)min、(3.48±0.53)min、(1.29±0.25)min、(1.85±0.25)min,模型组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5,P0.01);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开放臂进入次数的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分别为(3.86±0.67)次、(1.28±0.68)次、(4.28±0.94)次、(3.86±0.85)次,开放臂停留时间的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分别为(15.46±6.72)s、(0.17±0.11)s、(12.38±4.27)s、(11.33±2.01)s,与正常组比较,开放臂进入次数与开放臂停留时间的逍遥散组及氟西汀组大鼠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除氟西汀组开放臂停留时间以外,其余3组大鼠的开放臂进入次数与开放臂停留时间均高于模型组(P0.05);正常组IL-1β、IL-6、TNF-α分别为(28.20±7.53)ng·L-1、(26.70±8.86)ng·L-1、(67.65±6.73)ng·L-1,模型组IL-1β、IL-6、TNF-α分别为(91.50±28.70)ng·L-1、(112.21±33.30)ng·L-1、(97.62±10.23)ng·L-1,逍遥散组IL-1β、IL-6、TNF-α分别为(41.30±6.12)ng·L-1、(50.98±9.02)ng·L-1、(73.00±9.44)ng·L-1,氟西汀组IL-1β、IL-6、TNF-α分别为(37.91±8.76)ng·L-1、(41.03±6.20)ng·L-1、(63.10±5.25)ng·L-1,与正常组相比,逍遥散组及氟西汀组3个血清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其余3组大鼠的3个血清指标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逍遥散可降低慢性束缚应激肝郁脾虚证焦虑模型大鼠IL-1β、IL-6、TNF-α,对焦虑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通过动物行为学、宏观表征、尿D-木糖排泄率确证慢性束缚应激方法 造成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方法 60只大鼠随机等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逍遥散组.通过以下三方面对此模型评价:①对大鼠宏观表征、食量、体重、粪便变化及反映小肠吸收功能的尿D-木糖排泄率检测;②利用Noldus公司的行为学设备(The Observer 5.0分析软件),对大鼠旷场实验进行分析,了解大鼠的焦虑、抑郁程度,验证模型是否成功;③以方测证:逍遥散的调节作用.结果 模型组大鼠由初次束缚时反抗不安,逐步转变为神态倦怠、烦躁、毛发枯黄散乱无光泽、大便稀溏等;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尿D-木糖排泄率逐渐降低;第7天开始穿格数、站立次数、修饰次数均有下降趋势,第21天达到最低点.而逍遥散有显著的治疗调节作用.结论 本实验利用慢性束缚方法 造成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模拟郁怒日久、木郁乘土、肝郁脾虚的病理演变过程,成功复制出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复合应激刺激探索建立一种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大鼠模型,观察其行为学变化.方法 3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连续单一应激组(single-prolonged stress,SPS)和复合应激组,每组10只.用束缚、电击、力竭游泳复合应激源建立大鼠模型,14 d后利用迷宫、旷场实验检测其行为学变化,评估模型效果.结果 在接受复合应激后第14天大体行为学观察、拒俘反射评分、旷场试验、高架十字迷宫以及水迷宫结果表明复合应激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及SPS组,显示出显著的PTSD样症状行为学改变,活动性降低、焦虑样行为增多、空间记忆能力受损.①复合应激组拒俘反射评分(1.4±1.0)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P<0.01).②旷场实验:复合应激组跨格次数( 27.80±5.55)和站立次数(9.00±2.49)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0.01);修饰次数无显著差异.③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复合应激组进入开放臂次数比例(27.50±1.35)、进入开放臂时间比例( 29.62±3.23)以及OE+ CE(8.60 ±3.63)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向下探究次数和站立次数均无显著差异.④水迷宫实验的第1、2天3者无显著差异,第3天和第4天复合应激组( 35.67±5.13、25.09±3.55)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时间显著延长(P<0.05,P<0.01).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中,复合应激组进入目标象限次数(5.80±2.34)以及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3.10±1.79)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 通过大鼠行为学检测证实复合应激刺激可成功制备较典型的大鼠PTSD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从神经、内分泌角度来探讨慢性束缚应激的发生机制及中药的调节作用.用慢性束缚应激制作大鼠模型,通过旷场试验及鼠尾悬挂实验评估大鼠应激后行为.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血清皮质醇及下丘脑β-内啡肽水平变化.通过对中药复方(逍遥散、金匮肾气丸、四君子汤)防治作用的观察从多角度探讨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逍遥散可增加糖皮质激素的含量,四君子汤可增加束缚应激<7 d组β-内啡肽的含量而金匮肾气丸则降低束缚<21 d组β-内啡肽的含量.说明各种中药复方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慢性束缚应激模型动物的的行为表现,而且使应激激素呈现不同的动态变化趋势,提示各种中药复方参与慢性束缚应激内在调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焦虑模型大鼠在应激条件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HPA)轴呈高反应性是与轴本身功能亢进还是与反馈调节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steroid receptor,GR)蛋白表达改变相关.方法 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焦虑模型组(n=26).对照组正常饲养.采用不可预知的情绪应激方法建立大鼠焦虑模型.所有大鼠每周称量体质量.造模结束后,通过行为学鉴定造模是否成功.旷场和高架作为应激源刺激大鼠,测定两组大鼠血清中促肾上腺激素和皮质酮水平.Western blot检测GR蛋白在大鼠海马、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焦虑模型大鼠体质量增长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进入开臂次数、开臂停留时间、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和进入开臂时间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1);总路程、中央活动路程百分比和中央活动时间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 <0.05,P<0.01).在基础条件下,两组大鼠分泌促肾上腺激素和皮质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应激条件下,模型组大鼠分泌两种激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在大鼠海马、下丘脑和肾上腺组织中G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5,P<0.01),而在垂体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虑模型大鼠在应激条件下,HPA轴反应性增加与GR所介导的负反馈调节作用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工频磁场(extremely low frequency magnetic field, ELF-MF)暴露对大鼠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50 Hz正弦交变磁场,2 mT的暴露强度在每日一定时间对大鼠进行多次重复暴露。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不暴露MF)、MF1h组(每日MF暴露1 h)及MF4h组(每日MF连续暴露4 h),通过大鼠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明暗穿梭箱实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F4h组大鼠在旷场实验中趋触性增高、理毛行为增多,在高架十字迷宫中开放臂入臂次数和停留时间均明显减少;MF1h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明暗箱实验中,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极低频磁场暴露对大鼠有产生焦虑的作用,这种影响取决于每日暴露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复合应激刺激探索建立一种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大鼠模型,观察其行为学变化。方法 3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连续单一应激组(single-prolonged stress,SPS)和复合应激组,每组10只。用束缚、电击、力竭游泳复合应激源建立大鼠模型,14 d后利用迷宫、旷场实验检测其行为学变化,评估模型效果。结果在接受复合应激后第14天大体行为学观察、拒俘反射评分、旷场试验、高架十字迷宫以及水迷宫结果表明复合应激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及SPS组,显示出显著的PTSD样症状行为学改变,活动性降低、焦虑样行为增多、空间记忆能力受损。①复合应激组拒俘反射评分(1.4±1.0)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P<0.01)。②旷场实验:复合应激组跨格次数(27.80±5.55)和站立次数(9.00±2.49)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0.01);修饰次数无显著差异。③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复合应激组进入开放臂次数比例(27.50±1.35)、进入开放臂时间比例(29.62±3.23)以及OE+CE(8.60±3.63)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向下探究次数和站立次数均无显著差异。④水迷宫实验的第1、2天3者无显著差异,第3天和第4天复合应激组(35.67±5.13、25.09±3.55)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时间显著延长(P<0.05,P<0.01)。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中,复合应激组进入目标象限次数(5.80±2.34)以及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3.10±1.79)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通过大鼠行为学检测证实复合应激刺激可成功制备较典型的大鼠PTSD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肝郁脾虚型抑郁症大鼠海马区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研究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 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逍遥散组(C组),逍遥散组在每天下午造模前灌服逍遥散悬浊液(0.092 5 g/100 g),模型组及正常组灌服等量的超纯水。7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宏观表现、进食量、体质量变化、糖水实验及旷场实验。第51天,用免疫组化方法记录大鼠海马区IL-6、TNF-α的变化。结果实验第50天,B组进食量明显减少,体质量减轻,行为学检测明显,同时,B组大鼠海马区IL-6、TNF-α平均光密度明显高于A组及C组,而C组大鼠海马区IL-6、TNF-α介于A组及B组间,A组与B组,B组与C组,两两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模型可引起大鼠海马区IL-6、TNF-α分泌增加;逍遥散可以有效地抑制肝郁脾虚抑郁症大鼠海马区IL-6、TNF-α的分泌,这可能是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