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菌性痢疾目前仍是本地区传染病中发病率较高的肠道传染病。其病原体为痢疾杆菌 ,在志贺氏 4个血清群中 ,福氏痢疾杆菌占主要的地位。随着抗生素的普遍使用 ,该菌对常用的抗生素耐药性明显上升 ,治疗难度有所增大。为了更好地治疗细菌性痢疾 ,我们对本院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 5年来门诊及住院患者的粪便培养分离出的福氏痢疾杆菌药敏试验结果以及耐药变化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与菌株来源 病原菌从门诊及住院患者的粪便培养中分离出来。标本来自腹泻患者 ,患者粪常规镜检脓细胞 >5 0个 HP、…  相似文献   

2.
慢性腹泻中一般能检查出致病菌者仅仅占5~35%。常见的有:痢疾杆菌、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结核菌等,菌群失调亦为原因之一。一、幔性细菌性痢疾慢性细菌性痢疾,是由于急性细菌性痢疾治疗不当而迁延不愈所致。近年来国内志贺氏菌痢疾逐渐减少,而福氏与宋氏菌引起的痢疾相对增加。福氏细菌  相似文献   

3.
急性肠道感染性腹泻仍是各种腹泻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原因,病原体极多,现分述如下:一、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是由福氏、志贺氏、鲍氏、宋内氏等痢疾杆菌引起,病人和带菌者为传染源,由污染的水  相似文献   

4.
小儿细菌性腹泻病原菌分析及耐药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引起小儿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的变迁。方法 :肠道病原菌常规分离鉴定方法。结果 :从 2 0 15 7例北京儿童医院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出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变形菌属及致病性大肠杆菌共 13 44株 ,总检出率为 6.7%。其中志贺氏菌属 10 3 0株 ,检出率为 76.7%。福氏志贺菌占志贺菌属 82 .0 % ,其次是宋内志贺氏菌占 17.7%。沙门菌属 178株 ,总检出率为 13 .2 %。变形杆菌属 12 4株 ,总检出率 9.2 % ,以奇异变形杆菌为主。致病大肠杆菌 12株 ,总检出率 0 .9%。福氏痢疾杆菌对 β-内酰氨酶类耐药率有所增加 ,阿莫西林 /棒酸的耐药率也有所增加 ;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有所下降 ;对头孢三代类几乎都是敏感的 ;对氯霉素高度耐药。宋内氏痢疾杆菌、沙门氏痢疾杆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有所下降。结论 :小儿细菌性腹泻以志贺氏菌为主 ,其中又以福氏痢疾杆菌占绝对优势。儿童感染的福氏痢疾杆菌对以前常用的氯霉素、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阿莫西林 /棒酸的耐药率增高 ;对头孢三代都较敏感。环丙沙星治疗福氏痢疾杆菌仍然是敏感的。治疗宋内痢疾杆菌可选用氨苄西林  相似文献   

5.
细菌性痢疾是由一组细菌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这一组细菌均属于肠杆菌科志贺氏菌属。它们共分为四群47个血清型,分别是志贺氏痢疾杆菌,有12个血清型;福氏痢疾杆菌,有16个血清型;鲍氏痢疾杆菌,有18个血清型;宋内氏痢疾杆菌,仅1个血清型。各群和各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鉴定痢疾杆菌血清型的意义在于查知传染源,判定是否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7月~ 10月采集了崇文区 2 10份急性腹泻患者粪便 ,除开展了致病性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外。还开展了气单胞菌属的检测 ,共检出阳性菌株 32株。其中沙门氏菌 3株(鼠伤寒沙门氏菌 1株 ,都伯林沙门氏菌 2株 ) ,志贺氏菌 6株 (宋内氏菌 4株 ,福氏Y变种 2株 )致病性大肠杆菌 4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 2株。分离到气单胞菌属的细菌 14株 ,检出率为 6 .6 7% ,其中豚鼠气单胞菌 8株 ,温和气单胞菌 5株 ,嗜水气单胞菌 1株 ,结果表明夏秋季感染性腹泻气单胞菌属亦属常见 ,应引起临床及实验室的重视 .  相似文献   

7.
一、调查方法自1964~1984年我们在郊区食品业从业人员粪便带菌检查及部分地区痢疾患者粪便中,分离到679株沙门氏菌和132株志贺氏菌。以上菌株均作生化反应及沙门菌属和志贺氏菌属分型诊断血清凝集试验鉴定。二、调查结果 1.沙门氏菌属与志贺氏菌属细菌分型情况:见表。 2.其中71株福氏痢疾杆菌菌型如下: 福氏1a型 6株(8.5%) 福氏1b型 6株(8.5%) 福氏2a型 19株(26.8%) 福氏3a型 5株(7.0%) 福氏4型 4株(5.6%) 福氏5型 1株(1.4%) 福氏x变种 3株(4.2%)  相似文献   

8.
急性细菌性痢疾 (简称急性菌痢 )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传染病。随着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传统抗生素作用有限。我院于 1995~ 1999年应用头孢曲松治疗急性菌痢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及有关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我院住院患儿 ,随机分为治疗组 5 0例 ,对照组 5 0例。其中男 6 3例 ,女 37例 ;年龄为 6个月~ 14岁。具有急性发热 ,腹泻或脓血便 ,粪常规白细胞 >10个 HP ,伴有少量红细胞 ,大便培养均检出痢疾杆菌 ,其中福氏菌 97例 ,宋内氏菌 3例。菌痢诊断标准参照《小儿传染病学》[1] 。两组在性别、年龄、入院前腹泻时间及…  相似文献   

9.
我科于 1998年 5月至 2 0 0 0年 5月应用磷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 72例 ,获得较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30例均为我院住院患儿 ,男 75例 ,女 5 5例 ;年龄 5 0 d~ 13岁。均参照小儿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 [1 ]诊断 :具有典型的发热、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临床症状 ,大便镜检有大量的红、白细胞及脓细胞 ;大便培养痢疾杆菌均为阳性。福氏痢疾杆菌 75例 ,志贺氏痢疾杆菌 5 1例 ,宋内氏痢疾杆菌 4例。 13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 72例和对照组 5 8例 ,两组年龄、病程、病情 (包括入院时体温、便次、脓血便 )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本地区婴幼儿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收集本院2 0 0 1年1月~2 0 0 2年12月细菌性腹泻住院患儿15 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 3例细菌性腹泻患儿共检出病原菌7种,其中福氏志贺菌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致泻大肠埃氏菌;不同喂养方式的患儿福氏志贺菌检出率有显著差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对7种病原菌的耐药率高,而丁胺卡那霉素、头孢类药物等的敏感率较高。结论 本地区婴幼儿细菌性腹泻以福氏志贺菌感染为主,其次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注意饮食卫生可减少婴幼儿细菌性腹泻发病率;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氏菌(通称痢疾杆菌)引起肠道传染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病,全球每年约有60万人死于志贺氏病。志贺氏菌一般每二三十年发生一次变迁,本世纪初以志贺氏菌群为主,目前发达国家的流行以宋内氏菌为主,发展中国家以福氏菌群为主,且志贺氏菌感染主要发生在1~4岁儿童中,但在一型志贺氏菌流行时,各个年龄组均可发病,  相似文献   

12.
80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其致病菌为志贺菌属,分型有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内氏志贺菌共四个菌属群。血清分型为47个分型:痢疾志贺菌有12个分型,福氏志贺菌有16个分型,鲍氏志贺菌有18个分型,宋内氏志贺菌有1个分型。其临床表现与患者的自身免  相似文献   

13.
我科自1995年9月~1995年10月,用环丙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肠炎2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以1995年9月~1995年10月收治的24例细菌性肠炎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1~7岁。以1995年8月收治的26例细菌性肠炎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1~9岁。全部病例均有发热,腹泻病史。观察组大便常规示:白细胞( )2例,脓球( ~ )12例,( ~ )5例,( )5例。对照组大便常规示:白细胞( ~ )4例,脓球( ~ )12例,( ~ )6例,( )4例。所有病例均进行了大便培养。观察组大便培养阳性者10例,其中3例为福氏痢疾杆菌生长,2例为志贺氏菌同时生长,4例为大肠埃希氏菌生长。对照组大便培养阳性者13例,4例为福氏菌生长,2例为志贺氏菌生长,7例为大肠埃希氏菌生长。  相似文献   

14.
福氏志贺菌是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目前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为给临床提供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验室依据 ,我们对 1 996年 1 0 6株福氏志贺菌和 1 999年夏秋季分离到的 90株福氏志贺菌对环丙沙星和氟哌酸的耐药情况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 料  1菌株来源 :1 96株福氏志贺菌分别分离自 1 996年和 1 999年的 5~ 1 0月 ,本院肠道门诊及住院腹泻病人的大便标本。 2药敏纸片 :两种抗生素药敏纸片均系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有效期内使用。1 .2 方 法  1分离培养及鉴定 :按细菌常规方…  相似文献   

15.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而中毒型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toxic type)则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起病急骤,临床以高热、嗜睡、惊厥,迅速发生休克及昏迷为特征.本病多见于3--5岁体格健康的儿童,病死率高,必须积极抢救.病因及流行病学J本病的病原体为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的志贺菌属.志贺菌属分成A、B、C、D四群,A群也称痢疾志贺菌,B群也称福氏志贺菌,C群也称鲍氏志贺菌,D群也称宋内志贺菌.我国引起流行的多数为福氏志贺菌,其次为宋内志贺菌.急性、慢性痢疾病人及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其传播方式通过消化道传播.本病夏秋多见,多见于体格健壮的&JL,发病年龄以3~5岁多见.  相似文献   

16.
116例志贺菌肠道感染患者的菌群分布和药敏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恩强  张昕 《北京医学》2006,28(10):609-610
目的 探讨2005年5~9月我院116例志贺菌感染者的菌群分布及药敏特点,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经大便培养筛选志贺菌,用生化和血清学方法鉴定菌群和血清型.采用Kirby-Bauer法检测病原耐药性.结果 在116例细菌性痢疾患者中,福氏志贺菌仍最多,为68例;F4为优势血清型,36株;宋内志贺菌48株.福氏志贺菌对氨苄青霉素、氯霉素、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显著高于宋内志贺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有差异.结论 2005年5~9月我院志贺菌菌群仍以福氏志贺菌为主,血清型以F4为主.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仍是最有效的抗生素之一,但有一定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本地区感染性腹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 688例腹泻病人的粪便进行细菌培养和耐药分析。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 3 62株 ,总检出率为 5 2 .6% ,其中志贺菌为最多 (占 43 .6% ) ,依次为非伤寒沙门菌 (占 3 6.2 % )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占 1 6.0 % ) ,粪链球菌 D群和普通变形杆菌 (占 2 .2 %和 1 .9% )。药敏结果显示 ,志贺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粪链球菌 D群等对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氯霉素普遍耐药。结论 :志贺菌和非伤寒沙门菌为本地区感染性腹泻最主要的病原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也是不可忽视的病原菌之一。感染性腹泻的常见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7年6月-1998年10月应用利福平治疗耐药性福氏志贺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3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经粪便培养确诊为福氏志贺菌痢疾31例,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5个月-12岁,其中<1岁4例,1-3岁20例,>3岁7例.病史中均有发热、腹痛、粘液或脓血便,每天大便5-20余次,其中中毒性菌痢1例,伴脱肛6例.病程4-24天,其中l-7天2例,7天以上8例.31例均使用1-4种抗生素,治疗72小时以上无效.  相似文献   

19.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可由多种肠道细菌所致,其中大部分由痢疾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分4群和47群个血清型。A群为痢疾志贺菌,B群为福志贺菌,C群为鲍志贺菌,D群为宋内志贺菌。我国发病以B群为主,易引起慢性病程)为主,小部分为大肠杆菌、沙门菌、空肠弯曲杆菌等。临床上以起病急、寒战、高热、继之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如今由于临床大量抗生素广泛应用,使肠道阴性杆菌对多种抗菌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为了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从1999年4月~2004年8月期间,共用磷霉素钠联合硫酸阿米卡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348例,疗效观察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问:志贺氏菌属之菌群、菌型分布有何变迁? 答:志贺氏菌属即痢疾杆菌,依其抗原(菌体O抗原和表面K抗原)结构不同分为四个菌群(或称亚群):A群为志贺氏菌群,又分10个血清型,其中Ⅰ型为志贺氏痢疾杆菌,Ⅱ型为舒密氏痢疾杆菌;B群即福氏痢疾杆菌,是最复杂的一种,可分6个主要血清型,X、Y两个变种及亚血清型;C群即鲍氏菌群,内有15个血清型;D群为宋氏痢疾杆菌。菌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