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经患者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或头静脉将PICC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大剂量化疗.结果 108例患者中102例一次穿刺成功,6例第二次穿刺成功.导管留置时间58~192d,化疗过程中共发生静脉炎4例,无1例出现渗漏性损伤.结论化疗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患者痛苦,而护患双方的共同参与才是PICC留置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方法 108例肿瘤患者采用两种化疗路径,PICC组(A组)54例和一般周围静脉留置针组(B组)54例,分别观察两组留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ICC组无一例出现静脉炎及导管堵塞,留置时间长,对照组9例出现静脉炎,6例发生导管堵塞,留置时间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ICC组穿刺安全、方便,留置时间长,是肿瘤患者长期化疗首选静脉输入方法.  相似文献   

3.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经肘前的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处的导管.可以较长时间留置使用,通过此管常用于输液、输血、取血等多种静脉治疗.  相似文献   

4.
周劼  毛丽莉 《右江医学》2005,33(6):682-683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的置管方法,它具有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保护病人外周静脉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1]。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多数化疗药物的使用途径为静脉给药。因此,建立一条良好的、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5.
王娟  王莉  刘文兰 《甘肃医药》2010,29(3):351-352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主要用于化疗、稳定状态输液、胃肠外营养等,被认为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对于需要长期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不应作为最后采取的方法,而应作为建立静脉通道的首选方法。置PICC可以减轻病人因反复穿刺所承受的痛苦,降低化疗药物外渗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常承受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的痛苦,而血管的破坏,往往会影响患者下一个周期的治疗。因此,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而带来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保证化疗过程顺利的完成。  相似文献   

7.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化疗周期长,化疗药物严重的毒副作用,患者难以承受药物外渗及反复穿刺的痛苦,为了减轻病人的不适,顺利完成整个化疗周期,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路是必不可少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具有安全性好、损伤小,操作简单、置管成功率高、病人容易接受等优点,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1].我科自2008年2月到2009年8月共有58例患者选用PICC置管化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外科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论是化疗还是终末期的姑息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均面临经静脉输入药物治疗的痛苦,传统静脉给药,钢针易刺破血管,出现静脉炎。外周套管针输入高渗及刺激性药物也易造成静脉炎,重者出现局部坏死。应用PICC管可以有效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我院自2002年起应用于临床,患者满意率高。现将笔者的应用体会做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9.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其优点为穿成功率高,使用时间长(一般为3~6个月),感染率低,便于护理,而且液体流速不受体位影响,特别适用于长期输液、化疗患。2004年10月,我科应用PICC进行化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50例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治疗.方法:采用整体护理配合静脉护理.结果:50例患者接受化疗,有40例好转出院,3例无变化、7例恶性死亡,50例患者中5例发生静脉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5 0例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治疗。方法 :采用整体护理配合静脉护理。结果 :5 0例患者接受化疗 ,有 4 0例好转出院 ,3例无变化、7例恶性死亡 ,5 0例患者中 5例发生静脉炎。  相似文献   

12.
张艳玲  王丽  李亚 《中原医刊》2009,(20):67-67
在肿瘤护理工作中,化疗药物刺激以及因反复穿刺造成的机体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而且使肿瘤治疗不能顺利进行。自2007年1月以来,我院内科对48例肿瘤患者在静脉化疗中应用了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128例肿瘤患者采取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结果 128例肿瘤患者,穿刺成功126例(98%),2例因血管走向畸形多次送管失败.结论 PICC置管具有安全、方便、易于维护、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可减少患者的痛苦,避免了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使化疗周期能够顺利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静脉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化疗药物多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机械刺激及高渗药物浓度、不同的药物酸碱度等均对局部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而导致给药静脉及邻近组织坏死[1].  相似文献   

15.
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行PICC置管的操作及护理体会。结果:56例穿刺一次成功,成功率96.6%,全部顺利完成化疗方案。结论:PICC穿刺成功率高,安全性强,导管可长时间保留,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沈荣 《包头医学》2015,(3):157-158
目的:分析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采用PICC置管进行肿瘤化疗的80例患者,观察患者置管期间及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置管期间共有1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有8例患者出现穿刺点出血,4例患者出现静脉炎.结论:对行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进行安全合理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缓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7.
许华蔡静  单世君 《吉林医学》2014,(12):2691-2691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PICC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易于维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复合定位法在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PICC置管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PICC外测量法与置管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PICC复合定位法。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包括一次置管成功率、尖端位置最佳率、导管最终到位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P<0.05;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P<0.05。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采用PICC复合定位法测量准确性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尖端位置最佳率、导管最终到位率高,能够有效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并预防及调整PICC导管异位,提高患者满意度,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李萍  李云 《广西医学》2015,(1):127-129
目的分析妇科肿瘤患者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326例妇科肿瘤患者置入PICC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ICC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42.02%(137/326),其中前3位分别为穿刺部位渗血、机械性静脉炎、穿刺部位感染,其发生率分别为17.18%(56/326)、12.27%(40/326)、6.75%(22/326),其余依次为导管破损漏液3.68%(12/326)、导管堵塞1.23%(4/326)、血栓性静脉炎0.92%(3/326)。结论妇科肿瘤患者应用PICC化疗,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应针对不同的并发症,有效地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用于肿瘤化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拟行PICC置管给药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出血量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静脉炎、皮损所致疼痛和导管滑出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穿刺成功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延长恶性肿瘤置管化疗患者的置管时间,降低出血量,改善焦虑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