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结直肠癌p53基因点突变和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中国人结直肠癌P53基因的突变谱,探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银染技术用于研究结直肠癌中P53基因突变的可行性。方法应用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41例结直肠癌P53基因突变,以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直肠癌P53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hMLH1及hMSH2两种错配修复(mismatchrepair,MMR)蛋白在散发性结直肠癌的表达变化,与p53、PCNA表达的关系,并评估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两步法对15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石蜡切片进行hMLH1、hMSH2、p53及PCNA表达的检测。结果:(1)15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中,hMLH1失表达有24例,占16%(24/150),hMSH2失表达有5例,占3.3%(5/150);两者之和占总散发性结直肠癌病例的19.3%(29/150)。hMLH1或hMSH2蛋白失表达与患者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近端结肠、低-未分化腺癌及黏液腺癌MMR蛋白失表达比例高(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体类型、肿块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远处转移与否以及患者的Dukes分期均无显著相关(P>0.05);(2)hMLH1/hMSH2蛋白失表达组p53阳性表达率及PCNA标记指数均低于表达组(P<0.05)。结论:(1)一定比例的散发性结直肠癌中存在MMR基因的缺陷,并具有相对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2)hMLH1/hMSH2蛋白失表达与p53表达及PCNA标记指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urvivin和p53蛋白在结直肠腺瘤转化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urvivin和p53蛋白在45例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另选结直肠高分化腺癌和正常结直肠黏膜各10例作为对照。结果45例腺瘤中有15例Survivin阳性表达,其中低级别腺瘤Survivin阳性表达率11%(3/26),高级别腺瘤为63%(12/19);正常黏膜和腺癌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10)和90%(9/10)(P〈0.01);低级别腺瘤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与高级别腺瘤和腺癌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与正常结肠黏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高级别腺瘤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与正常黏膜和低级别腺瘤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腺癌也有差异(P〈0.05);p53蛋白在低级别腺瘤、高级别腺瘤、正常黏膜和腺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4/26)、73%(14/19)、O%(0/10)和90%(9/10),其表达模式类似Survivin,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Survivin和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2,P〈0.01)。结论Survivin和p53在结直肠腺瘤的恶性转化和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对结直肠腺瘤联合检测Survivin与p53有助于结直肠腺瘤恶性变的早期诊断和生物学行为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直肠良恶性病变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与p53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3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0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8例结直肠腺癌FHIT及p53的表达.结果:FHIT在正常结直肠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结直肠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90.0%、73.3%、44.1%,癌组织显著低于正常结直肠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P<0.005);p53在结直肠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P<0.005).p53与结直肠腺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P<0.01),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135);FHIT与各临床病理特征均相关(P<0.005).FHIT与p53的表达呈负相关(r=-0.455,P=0.000).结论:FHIT基因缺失和p53基因突变在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可为结直肠腺癌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胆囊癌组织中p53基因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43例胆囊癌标本中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有23例胆囊癌组织p53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53.49%。结论:p53基因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肠肿瘤p53和ki-ras基因协同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PCR-SSCP方法,检测58例大肠肿瘤患者的良性病变、良性病变转为恶变、原发腺癌组织的p53基因、ki-ras基因的表达和突变情况。结果良性病变组与恶变组间的p53基因和Ki-ras基因的表达有显著差异,良性病变组与原发腺癌组的Ki-ras基因表达差异显著;良性病变组的p53基因与Ki-ras基因的表达呈负相关,而恶变组和原发腺癌组呈正相关。p53基因和ki-ras基因两种基因突变率无显著差异,而协同突变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相关系数r=0.335,P=0.017,P0.05。结论 p53和ki-ras基因协同突变可以促进了大肠癌的发展。监测p53基因和Ki-ras基因的协同表达和突变,有助于大肠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5 3蛋白表达在大肠腺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 4 0例大肠腺癌、 4 0例大肠腺瘤的p5 3表达 ,选 10例正常大肠粘膜作为对照研究 ,分析p5 3蛋白表达与大肠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正常大肠粘膜、大肠腺瘤和大肠腺癌组织中p5 3蛋白表达逐渐增强 ,且它们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p5 3蛋白表达异常与大肠腺癌发生发展有关 ,检测p5 3蛋白表达对大肠早期腺癌判断、分级、分期和预后估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中p16基因的甲基化改变与蛋白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改变及蛋白表达情况,探讨其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PCR(MSP)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过氧化物酶(SP)方法,对32份结直肠癌标本p16基因甲基化改变及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p16甲基化阳性率为40.6%;p16蛋白表达阳性率75.0%;在病理分期中,DukesC、D期患者肿瘤组织中p16甲基化发生率63.0%,p16蛋白表达发生率为69.0%;DukesA、B期患者p16甲基化发生率为25.0%,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1.0%;在组织分化程度中,低分化癌中的p16甲基化阳性率为100.0%,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0.0%;在高、中分化癌中,p16甲基化的阳性率为30.0%,p16蛋13表达阳性率为85.0%;淋巴结转移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63.0%,淋巴结未转移的阳性率为25.0%;在肿瘤部位中,直肠癌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5.0%,结肠癌的阳性率为100.0%。结论 p16甲基化的改变可能影响p16蛋白的表达;p16甲基化、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16甲基化和蛋白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诊断及预后的候选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白血病的p53基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40例不同类型的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进行p53基因的DNA印迹杂交分析和p53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发现4例有p53基因结构异常,主要聚集在AML-M5亚型;13例有p53蛋白高表达,与白血病类型,患者预后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0.
胆囊胆汁中p53和K—ras基因的表达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胆囊胆汁中基因表达检测的可行性,探讨胆囊胆汁中微转移癌细胞与大肠癌肝转移间的关系。方法:应用DNA分析技术,检测33例大肠癌患胆囊胆汁中癌基因(p53和K—ra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33例胆囊胆汁中检出基因表达阳性17例(51.51%),阳性检出与Dukes分期、肝转移显相关。随访发现胆囊胆汁中基因表达阳性,术后发生肝转移机会增加。结论:胆囊胆汁中微转移癌细胞的基因表达检测有助于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和患预后,对早期诊断或预测大肠癌肝脏微小转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生存素(survivin)在贲门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p5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二步法),检测66例术前未经化疗的贲门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66例贲门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41例,阳性率为62.1%(41/66);而p53阳性率为51.5%(34/66)。survivin表达与贲门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survivin在p53阳性和阴性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82.4%(28/34)和40.6%(13/3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贲门癌组织中survivin高表达导致的凋亡抑制在贲门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survivin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p53基因表达密切相关,提示二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构成抑制贲门癌细胞凋亡的多种途径。survivin和p53阳性的贲门癌可能有较强的侵袭性,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常规DNA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及操作繁杂等问题,应用溴化乙锭(EB)染色的非同位素检测方法对16例卵巢癌及5例正常胎盘组织中p53基因的第5、6外显子(Exon5、6)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进行了分析,并结合DNA测序技术进行验证。正常组织未发现异常,16例卵巢癌SSCP分析显示3例异常,DNA测序证实其中2例为核苷酸突变,1例为核苷酸插入。采用EB染色的非同位素PCR-SSCP,方法简便、省时、准确,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广泛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胃癌中p16蛋白表达和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中p16基因的失活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40例胃癌组织和43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研究40例胃癌组织和3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p16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况。结果:23例胃癌组织的p16基因启动子发生了甲基化,甲基化发生率为58%,正常胃黏膜组织中未发现甲基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31例胃癌组织中的p16蛋白表达阴性,正常胃黏膜组织中6例表达阴性,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胃癌组织中,MSP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的发生与p16基因失活关系密切,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抑制了蛋白的表达,这种途径可能是胃癌中p16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癌中p53、HER-2和Ki-6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 VisonTM法检测137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p53、HER-2和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37例中,p53、HER-2和Ki-67的阳性率分别为61.3%(84/137)、29.2%(40/137)和76.6%(105/137);p53、HER-2和Ki-67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及大体类型差异不显著(P0.05);p53在肿瘤大小、不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HER-2在不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改良Dukes分期组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Ki-67在肿瘤大小、不同浸润深度及改良Dukes分期组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p53与Ki-67呈正相关(r=0.201,P0.05),Ki-67与HER-2、p53和HER-2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p53、HER-2和Ki-67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有利于对结直肠腺癌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进行评估,为今后结直肠腺癌的个性化及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应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p53蛋白在92例肺癌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p53蛋白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总阳性率为66.3%,正常细胞中未见表达。肺癌有淋巴结转移组p53蛋白的阳性率(75.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5.8%)(P<0.05),Ⅲ~Ⅳ期肺癌p53蛋白的阳性率(82.9%),高于Ⅰ~Ⅱ期肺癌(56.1%)(P<0.01)。结果表明,p53蛋白是肺癌较特异的肿瘤标记物,其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53蛋白、ki-67抗原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与TNM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胃癌手术标本6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2/HRP法检测66例胃癌组织中p53、ki-67和EGFR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各分子标记物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p53蛋白53.03%(35/66),ki-67抗原62.12%(41/66),EGFR 42.42%(28/66)。P53蛋白表达与胃癌病灶直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ki-67抗原阳性表达与胃癌分化密切相关(P<0.05),EGFR阳性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53、ki-67、EGFR三者联合检测与胃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p53、ki-67、EGFR三者联合检测优于单独检测,与胃癌TNM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p53、p73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PTC病理标本和31例良性甲状腺病变病理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者中p53和p7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53、p73蛋白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结果:PTC组织中p53的阳性表达率为72.0%,p73的阳性表达率为67.0%,较良性甲状腺病变组织(均为12.9%)中的阳性表达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53在TNM分期Ⅰ和Ⅱ期患者中的表达率较Ⅲ和Ⅳ期患者低(P<0.05)。结论:PTC组织中p53、p73的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PTC发生、发展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膀胱癌中细胞型Fas相关死亡域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c-FLIP)、突变p53蛋白的表达与膀胱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82例膀胱癌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中c-FLIP和突变p53蛋白的表达。膀胱癌患者中,男66例,女16例,年龄45~90岁。2002年TNM分期Ta~T129例、T2~T453例。WHO1973年病理分级G1级12例、G2级41例、G3级29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与膀胱癌分期、分级、复发的相关性。采用SPSS 13.0软件包分析其表达与肿瘤组织学性状的关系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82例膀胱癌组织中c-FLIP的阳性表达率为62.2%(51/82),其中Ta~T1肿瘤阳性表达率为37.9%,T2~T4肿瘤阳性表达率为75.5%;突变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5.1%(37/82),其中Ta~T1肿瘤阳性表达率为24.1%,T2~T4肿瘤阳性表达率为56.6%。10例正常膀胱黏膜中c-FLIP和突变p53蛋白的表达均为阴性。c-FLIP与p53蛋白在不同的分期组间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发现c-FLIP与突变p53蛋白表达对生存具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c-FLIP与突变p53蛋白对评价膀胱癌的侵袭性和预后都是一个重要的独立因素。膀胱肿瘤组织中的c-FLIP及突变p53蛋白表达缺失提示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p16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发生情况,探讨p16基因异常甲基化作为结直肠癌临床辅助诊断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选取2004年5月至2004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及贵州省人民医院普外科住院的结直肠癌患者53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诊断证实,并按Dukes病理分期分为四期,提取肿瘤组织DNA,分别应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ested 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MSP)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olv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方法,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p16基冈的异常甲基化情况;比较MSP及nested-MSP两方法的灵敏度。结果应用MSP方法,Dukes A、B期患者和Dukes C、D期患者p16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23.8%和59.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nested-MSP方法,Dukes A、B期患者和Dukes C、D期患者p16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52.4%和84.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MSP与nested-MSP方法检测肿瘤组织p16基因甲基化的阳性率分别为45.3%(24/53)、71.7%(38/5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nested-MSP方法检测肿瘤组织p16基因甲基化的灵敏度明显高于普通的MSP方法,分析患者DNA的p16基因异常甲基化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