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的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瑞香狼毒中分离得到两个双香豆素类化合物:7-羟基-5,6-二甲氧基-3-[(2-羰基-2H—1-苯骈吡喃-7)氧取代]-2H—1-苯骈吡喃-2-酮,命名为异西瑞香素B(1)和西瑞香素(2)。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瑞香狼毒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瑞香狼毒(StellerachamaejasmeL)的根中分得12个化合物。经理化鉴别和光谱分析推定晶Ⅷ是新化合物,为7-甲氧基西瑞香素(7-methoxydaphnoritin),命名为异西瑞香素(isodaphnoretin),晶Ⅶ为西瑞香素(daphnoretin),晶Ⅱ为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晶Ⅴ为胡萝卜甙,晶Ⅲ为β-谷甾醇,晶Ⅱ、Ⅴ和Ⅷ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长梗瑞香地上部分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的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通过光谱方法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长梗瑞香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瑞香素(1)、双白瑞香素(2)、瑞香新素(3)、异瑞香新素(4)、左旋松脂酚(5)、瑞香醇酮(6)、β-谷甾醇(7)、胡萝卜苷(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4.
黄瑞香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娟  吴志军  沈云亨  张川  张卫东 《中草药》2008,39(12):1781-1783
目的研究黄瑞香Daphne giraldi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以波谱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苷(Ⅱ)、齐墩果酸(Ⅲ)、十八碳酸单甘油酯(Ⅳ)、十八烷基咖啡酸酯(Ⅴ)、白桦酸(Ⅵ)、瑞香毒素(Ⅶ)、齐墩果瑞香醛(oleodaphnal,Ⅷ)、紫丁香苷(Ⅸ)、sinapylalcohol 1,3′-di-O-β-D-glucopyranoside(Ⅹ)。结论化合物Ⅲ、Ⅳ、Ⅵ、Ⅶ和Ⅹ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瑞香科植物毛瑞香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伟文  周炳南  王成瑞 《中草药》1995,26(11):566-567
从瑞香科植物Daphneodorasp.的根中分得4个化合物,经化学和光谱方法分析,鉴定为β-谷甾醇、双白瑞香素(daphnoretin)、daphneticin和D(一)-lariciresinol。  相似文献   

6.
金边瑞香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对金边瑞香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金边瑞香70%乙醇提取所得褐色固体析出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采用UV,1H-NMR 13C-NMR,MS,CD等光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金边瑞香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鉴定为荛花醇B(1)、山奈酚(2)、瑞香黄烷B(3)、瑞香黄烷D2(4)、瑞香黄烷A(5)、瑞香黄烷C(6)、瑞香黄烷D1(7)、瑞香黄烷I(8)、瑞香素(9),双白瑞香素(10).结论:化合物1,2,4为首次从金边瑞香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7.
尖瓣瑞香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尖瓣瑞香Daphne acutiloba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与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方法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尖瓣瑞香中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鉴定为wikstroelide M(1),vesiculosin(2),prostratin(3),7-hydroxy-coumarin(4),7,8-dihydroxy-coumarin(5),isodaphnoside(6),daphnorine (7),rutamontine(8),daphnolin(9),daphneticin(10),(+)-pinoresinol-β-D-glucoside(11),oleodapnone(12),oleodaphnal (13),ergosterol peroxide(14)和cholest-5-en-3β-ol(15).结论:除化合物4,5和14外其他成分均为首次从尖瓣瑞香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欣  叶文才  车镇涛  赵守训 《中草药》2004,35(4):379-381
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又名断肠草,为瑞香科狼毒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等地。该植物的根部应用历史悠久,为中药“狼毒”的正品。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中医认为,其性味苦平,有大毒,有逐水祛痰、破积杀虫之功效。有报道证实其有抗肿瘤作用,以及抗菌、抗结  相似文献   

9.
瑞香素在体外对蛋白激酶A和蛋白激酶C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部分纯化的蛋白激酶A和蛋白激酶C,在体外分别与瑞香素温育。瑞香素浓度达0.56×10-8mol/L时,显著抑制Ⅱ型蛋白激酶A的活力,大于0.56×10-5mol/L时,抑制Ⅰ型蛋白激酶A的活力,而高至0.56×10-4mol/L时,才能抑制蛋白激酶C的活力。结果表明,瑞香素对Ⅱ型蛋白激酶A有较高的特异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毛瑞香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目的:研究毛瑞香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光谱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得到16个化合物,鉴定其中的9个,分别为β谷甾醇(Ⅰ),对羟基苯甲酸乙酯(Ⅱ),反式2-丙烯酸3(3,4-二羟基苯基)二十二烷酯(Ⅲ),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即芫花素)(Ⅳ),2,4-二羟基嘧啶(Ⅴ),瑞香素(Ⅵ),双白瑞香素(Ⅶ),5,7,4′-三羟基黄酮-3醇(Ⅷ),β-胡萝卜苷(Ⅸ)。结论:化合物Ⅱ,Ⅲ,Ⅳ,Ⅴ,Ⅵ,Ⅷ,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凹叶瑞香(Daphne retus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RP18反相柱色谱的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通过光谱方法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凹叶瑞香氯仿部位分离得到8个香豆素类成分,分别为7-羟基香豆素(1),7-甲氧基-8-羟基香豆素(2),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3),双白瑞香素-7-O-β-D-葡萄糖苷(4),伞形花内酯-7-O-β-D-葡萄糖苷(5),结香苷A和C(6和7),【8,8’-bi-2H-1-benzopyran]-2,2’dione,7’-(α—D—glu—copyranosyloxy)-7-hydroxy-3-[(2-OXO-2H-1-benzopyran-7-y1)oxy](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2.
丝毛瑞香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研究丝毛瑞香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通过渡谱解析和理化性质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oleodaphnal(Ⅰ)、sesquiterpene oxolactone(Ⅱ)、对羟基桂皮酸(Ⅲ)、对羟基桂皮酸正二十酯(Ⅳ)、对羟基桂皮酸正二十二酯(Ⅴ)、咖啡酸甲酯(Ⅵ)、咖啡酸正二十酯(Ⅶ),β-谷甾醇(Ⅷ)、β-谷甾酮(Ⅸ)和胡萝卜苷(Ⅹ).结论 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14.
长白瑞香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产自长白山地区的长白瑞香(Daphne koreana)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RP-18反相柱色谱的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通过光谱方法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长白瑞香氯仿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双白瑞香苷(1),7-甲氧基-木犀草素-5-O-β-D-葡萄糖苷(2),樱花苷(3),芫花苷(4),瑞香新素(5),异瑞香新素(6),5-去甲氧基瑞香新素(7),紫丁香苷(8),左旋松脂酚(9),左旋松脂酚-4-O-β-D-葡萄糖苷(10)。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橙花瑞香茎的酚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与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与纯化,并运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橙花瑞香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学成分,包括10个木脂素类成分:(-)-罗汉松脂素(1)、7-羟基扁柏脂素(2)、4-O-去甲基橡胶素(3)、(-)-荜澄茄素(4)、3-甲氧基-3′,4′-(亚甲二氧基)-9,9′-环氧木脂素-4,7′-二醇(5)、(2S,3S)-3-(1,3-苯并二氧戊环-5-亚甲基)-1-(3,4-二甲氧苯基)-2-(羟甲氧基)-1,4-丁二醇(6)、异荜澄茄素(7)、2-(α-羟藜芦基)-3-藜芦基-1,4-丁二醇(8)、瑞香酮(9)、(S)-3-羟基-1,5-二苯基-1-戊酮(10);2个双黄酮类:毛瑞香素A(11)和狼毒素(12);4个香豆素:6-羟基-香豆素(13)、7-羟基-香豆素(14)、异莨菪亭(15)、6,8-二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1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芫花枝条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天景  徐贝贝  白景  刘珂  姜永涛 《中草药》2011,42(9):1702-1705
目的研究芫花Daphne genkwa枝条的化学成分。方法将芫花枝条的95%乙醇提取物分成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分,用硅胶柱色谱反复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正二十烷酯(1)、咖啡酸二十二烷酯(2)、芫花素(3)、芹菜素(4)、左旋松脂醇(5)、紫丁香树脂酚(6)、伞形花内酯(7)、二氢刺五加苷B(8)、松脂酚-4-O-β-D-葡萄糖苷(9)、刺五加苷E(10)。结论化合物5、6、8~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芫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芫花的化学成分.方法:对芫花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进行色谱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芫花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十八碳烷(1)、三十二碳烷(2)、β-谷甾醇(3)、4′,7-二甲氧基-5-羟基黄酮(4)、金色酰胺醇酯 (5)、芫花素(6)、木樨草素(7)、芹菜素(8)、羟基芫花素(9)及Daphnoretin(10).结论:化合物1和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芫花中山柰酚-3-O-β-D(6"-p-香豆酰)吡喃葡萄糖苷(tiliroside)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ZORBAX XDB C_(18)色谱柱(4.6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0.1%醋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8 min A:B26:74,18~33 mim A:B 80:2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10 nm,柱温25℃.结果:山柰酚-3-O-β-D(6"-p-香豆酰)-吡喃葡萄糖苷在进样量0.1~5.0 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6).山柰酚-3-O-β-D(6"-P-香豆酰)-吡喃葡萄糖苷的平均回收率101:50%,RSD 0.90%(n=6).结论:该方法可准确地测定芫花中山柰酚-3-O-β-D(6"-p-香豆酰)-吡喃葡萄糖苷,方法精密度高、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芫花中山柰酚-3-O-β-D-(6″-p-香豆酰)-吡喃葡萄糖苷(tiliroside)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ZORBAX XDB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0.1%醋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8 min A :B 26∶74,18~33 mim A:B 80∶2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10 nm,柱温25 ℃。结果:山柰酚-3-O-β-D-(6″-p-香豆酰)-吡喃葡萄糖苷在进样量0.1~5.0 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6)。山柰酚-3-O-β-D-(6″-P-香豆酰)-吡喃葡萄糖苷的平均回收率101.50%,RSD 0.90%(n=6)。结论:该方法可准确地测定芫花中山柰酚-3-O-β-D-(6″-p-香豆酰)-吡喃葡萄糖苷,方法精密度高、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