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质金属蛋白酶-2、CD44v6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2 )、CD44v6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5 0例初发腮腺多形性瘤(PA ) ,3 2例复发腮腺多形性腺瘤(CPA)及10例正常腮腺组织中CD44v6和MMP2的表达。结果:CD44v6在初发瘤、复发瘤及正常腮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 4.0 0 %、78.13 %、2 0 .0 0 % ,彼此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MMP2在初发瘤和复发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0 0 %、5 3 .13 % ,显著高于正常腮腺组织的10 .0 0 % (P <0 .0 5 ) ,而初发瘤和复发瘤间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CD44v6与MMP2在初发瘤及复发瘤中的阳性表达分别有显著相关性(P <0 .0 5 )。结论:MMP2、CD 44v6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复发有明显关系,肿瘤复发可能是其本身所固有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D44v6与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与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和恶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9例正常腮腺组织、25例初发多形性腺瘤、15例第一次复发多形性腺瘤、15例第二次复发多形性腺瘤和13例癌在多形性腺瘤组织中CD44v6与COX-2的表达,采用SPSS 15.0软件包分析CD44v6与COX-2与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和恶化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腮腺组织、初发多形性腺瘤、第一次复发多形性腺瘤、第二次复发多形性腺瘤与癌在多形性腺瘤中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6%、44.00%、60.00%、93.37%和100.00%,COX-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53%、40.00%、63.33%、93.37%和100.00%,各组CD44v6和COX-2阳性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腮腺组织中CD44v6和COX-2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初发多形性腺瘤与第一次复发多形性腺瘤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COX-2表达强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COX-2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P<0.05);第二次复发多形性腺瘤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以及COX-2表达强度显著高于第一次复发多形性腺瘤(P<0.05),但2组COX表达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第二次复发多形性腺瘤组织与癌在多形性腺瘤组织中,CD44v6和COX-2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D44v6和COX-2能够通过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多形性腺瘤发生、侵袭、复发和恶化。  相似文献   

3.
涎腺疾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2、CD44v6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研究,涎腺内镜对慢性阻塞性涎腺炎的诊治价值,保留腮腺导管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67例临床总结,腮腺肿物231例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析,p16、p21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及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正常腮腺组织、腮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adenoma,PA)和癌在多形性腺瘤中(Carcinomainpleomorphicadenoma,CPA)β-连环蛋白(B—catenin)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D的表达情况,探讨β-catenin、CyclinDl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发生、复发及恶变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10例正常腮腺组织、1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1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瘤旁组织、15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11例癌在多形性腺瘤中β-catenin及CyclinDl的表达情况。结果:β-catenin在10例正常腮腺组织中均呈正常表达,而CyclinDl表达均呈阴性;,β-catenin、CyclinD1在腮腺PA瘤旁组织、PA、PA复发、CPA组织中的表达率及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且CPA组与其它各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腮腺PA、CPA中均存在β-catenin异常表达和CyclinDl的过表达,提示β-catenin的异常表达激活CyclinD1引起细胞增殖和分化失控,在腮腺PA及CPA发生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CD44v6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及其恶变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CD44v6在涎腺多形性腺瘤(PA)及其恶变(Cain-PA)中的表达,旨在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恶变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5例涎腺多形性腺瘤、25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恶变CD44v6的表达。恶变后呈弱表达,细胞间粘附力减弱,从而利于浸润转移,CD44v6在Cain-PA的原发灶及转移灶中弱或不表达,显示瘤细胞粘附力弱,易于脱离肿瘤主体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6.
p1 6基因是细胞周期的调控者 ,与许多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我们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 ,对p1 6基因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蛋白表达相对定量 ,探讨其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 .标本及诊断标准 :选用资料完整的腮腺多形性腺瘤石蜡标本 41例。良、恶性混合瘤的病理诊断均按WHO方法和标准进行。多形性腺瘤生长活跃型诊断标准 :镜下局部细胞丰富 ,常密集呈巢状排列 ,基质比例无一定规律性 ,高倍视野中有 1~ 3个核分裂象 ,细胞异型性较明显 ,核仁清楚 ,核质比例增大 ,部分瘤组织侵犯包膜。2 .处理方法及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Ki-67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及瘤旁组织(肿瘤外1.0cm)中的差异表达,探讨其作为界定多形性腺瘤安全切除边界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Real-time PCR、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Ki-67在原发多形性腺瘤与瘤旁组织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原发腮腺多形性腺瘤石蜡组织标本中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Ki-67在瘤旁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Ki-67在瘤旁组织中未见明显表达。结论:多形性腺瘤瘤旁组织中Ki-67的表达明显低于肿瘤组织,提示肿瘤外1.0cm为安全切除边界。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MMP-9和VEGF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良恶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32对多形性腺瘤及其瘤旁组织中MMP-9和VEGF的表达。结果 32例多形性腺瘤中26例为良性,6例为恶性。MMP-9和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在多形性腺瘤组织中高于瘤旁组织(P<0.05);在恶性多形性腺瘤组织中高于良性多形性腺瘤组织(P<0.05)。结论 MMP-9和VEGF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高表达,并且可能与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恶变相关;腮腺多形性腺瘤肿瘤外1 cm为安全切除界限。  相似文献   

9.
朱丽娟  严明  田臻  邱嘉旋  徐骎 《口腔医学研究》2012,28(12):1254-1256,1261
目的:检测Cyclin D1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及瘤旁涎腺组织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探讨其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yclin D1在原发腮腺多形性腺瘤与瘤旁涎腺组织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另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yclin D1在原发腮腺多形性腺瘤以及瘤旁涎腺组织石蜡组织标本中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yclinD1在组织标本中mRNA和蛋白水平不仅在于肿瘤组织中有较强的表达,而且瘤旁涎腺组织中Cyclin D1也有一定量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Cyclin D1在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而在瘤旁涎腺组织中未见明显表达。结论:Cyclin D1可能参与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发展,有助于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lutathione peroxidase-3,GPX-3)基因及蛋白在腮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以明确GPX-3与腮腺多形性腺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为临床预测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及恶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3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3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的瘤旁2 cm腺体组织,以及10例恶性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GPX-3 mRNA及蛋白的表达,对其相对表达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PX-3 mRNA和蛋白在腮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瘤旁腺体组织,且在腮腺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PX-3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GPX-3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及恶性成分比例有关,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X-3在腮腺良性多形性腺瘤中低表达,且在腮腺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最低,提示GPX-3的低表达与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及恶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