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肝癌化学灌注栓塞术是非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疗法。但栓塞术后肝区疼痛的发生率很高,达90%以上,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术后如何镇痛,已成为医师和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肝癌栓塞术后芬太尼透皮贴剂的镇痛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波组织间加热治疗痔疮术后芬太尼透皮贴剂与散利痛片剂的镇痛效果。方法 60名接受微波组织间加热法治疗的痔疮术后患者被随机分为芬太尼透皮贴剂组和散利痛片剂组 ,前者采用将芬太尼透皮贴剂粘贴于脐部的方法 ,后者服用散利痛片剂 ,用McGill评分法比较两种方法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 1— 2周内 ,芬太尼透皮贴剂组与散利痛片剂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芬太尼透皮贴剂组在术后 2周内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散利痛片剂组 ,但术后即时与术后 1周的镇痛效果与散利痛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是微波组织间加热法治疗痔疮术后疼痛的一种应用安全、方法简单、镇痛效果好的药物剂型。  相似文献   

3.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晚期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晚期癌性疼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3月,对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晚期恶性肿瘤的癌痛患者60例,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进行止痛治疗.1周后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效果、KPS评分及芬太尼透皮贴剂不良反应.结果 癌痛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的缓解程度、K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芬太尼透皮贴剂作为第三阶梯止痛药物对骨转移癌患者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将我科于2002年3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24例晚期恶性肿瘤合并骨转移患者采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5.8%,显效率为83.3%。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疗效确切,使用方便,能提高肿瘤骨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多瑞吉透皮贴剂属于强阿片类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镇痛效果稳定持久,使用方便。高强度超声聚焦是肿瘤局部治疗的新技术,通过汇集的超声产生高热达到治疗目的。部分患在超声聚焦治疗后皮肤因受热出现疼痛反应,我们对多瑞吉与术后镇痛针剂进行比较,观察到多瑞吉在镇痛治疗中具有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我院收治的癌症患者中选取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的效果。方法对41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采用芬太尼贴剂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疼痛缓解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中度癌痛患者疼痛缓解率100%,重度癌痛缓解率92.8%;癌痛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恶心呕吐、便秘、皮肤瘙痒、排尿困难。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使用方便,不良反应轻,镇痛作用强、疗效稳定、安全。掌握正确使用的方法,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双柏散外敷治疗肝癌介入栓塞术后止痛疗效及副作用,并与口服曲马多缓释片对照。方法:将82例中晚期肝癌介入后疼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42)及对照组(n=40),分别应用双柏散外敷及口服曲马多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栓塞治疗后的止痛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止痛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及明显缓解率略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仅个别患者出现局部皮肤潮红,瘙痒,对照组多见头晕、恶心呕吐及便秘等,治疗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肝癌栓塞后疼痛应用双柏散外敷治疗有效,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 ,6 2岁。右上肺肺癌综合治疗两年后复发 (骨转移、肝转移 )。使用吉西他滨和顺铂化疗两个周期后病情无明显缓解。患者出现全身疼痛 ,癌痛评分在 8分以上 ,活动受限 ,呈强迫体位。给予口服吗啡2 0mg/ 4h止痛 4 8小时之后 ,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 2 5 μg/h ,2~ 3天后疼痛缓解。但在一周后疼痛加重 ,再次增加芬太尼透皮贴剂剂量 ,从 2 5 μg/h逐渐增加至 75 0 μg/h ,在治疗过程中疼痛基本控制 ,癌痛评分为 1~ 2分。对于爆发性疼痛以口服即释吗啡片控制。每次更替剂量之前 ,根据前一天 2 4小时口服吗啡剂量进行调整芬太尼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鼻咽癌放疗病人咽喉疼痛的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30例鼻咽癌病人放疗引起重度咽喉疼痛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在用药1周内观察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组病人完全缓解14例(46.6%),明显缓解12例(40.0%),显著有效率为86.6%;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头晕、便秘、头痛、局部过敏、呼吸抑制等,但发生率较低.[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可有效缓解鼻咽癌病人放疗引起的咽喉疼痛,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围术期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3月35例心脏介入手术围术期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年龄≥70岁者23例(65.7G),卧床时间超过24h者27例(77.1%)。临床表现以呼吸急促及胸闷最多见(82.9%),其次为胸痛、咳嗽和心悸。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D2聚体阳性者29例(82.9%),低氧血症26例(74.3%)。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右心室扩大和肺动脉高压者分别为21例(60.0%)和18例(51.4%)。结论:心脏介入围术期肺栓塞多见于高龄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与气急;结合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助于肺栓塞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血管介入治疗34例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不同方法与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经妇科检查,B超或CT及病理检查等排除其他妇科疾病而确诊为子宫肌瘤的病例34例,其中浆膜下肌瘤3例,粘膜下肌瘤9例,肌壁间肌瘤16例,混合多发者6例,采用单侧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造影,PVA颗粒加自制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月经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有7例子宫肌瘤在术后月余经阴道排出,余病例于术后3个月,6个月,10个月复理B超与术前对照,肌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缩小率30-90%,结论:经血管PVA颗粒和自制明胶海绵颗粒联合应用栓塞子宫肌瘤安全,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美国Angiotech公司研制的"威派(V+PAD)"股动脉无创止血贴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2009年1-6月,按便利抽样法抽取某院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患者100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威派"股动脉无创止血贴止血,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人工压迫止血法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按压时间、下肢制动时间、患者的舒适度及渗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按压时间、下肢制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患者的舒适情况明显改善,无一例患者发生渗血。结论 "威派"股动脉无创止血贴止血效果确切,大大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同时也节省了护士的时间,是目前较理想的介入手术止血药械。  相似文献   

14.
陈长春  游桂英 《华西医学》2014,(6):1124-1126
目的 讨论开塞露在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随机将10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尿潴留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以开塞露注入诱导排尿,对照则采用热敷、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等常规方法诱导排尿,并就两种方法的排尿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有效率为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36,P<0.001)。 结论 开塞露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尿潴留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单纯栓塞与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和对照组(单纯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栓塞效果,术前及术后3、5、7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治疗后6个月及1年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栓塞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完全栓塞率76.74%(P<0.05)。治疗后两组MRS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且相同时间MR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3.26%(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88%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1.63%(P<0.05),但两组急性血栓、血管痉挛、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瘤破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栓塞相比,支架辅助栓塞可提高颅内动脉瘤患者栓塞效果、改善预后并降低复发率,且不会增加出血性及缺血性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ContextSome patients with cancer are able to complete psychosocial pain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sessions, and others find it difficult to do so.ObjectivesConduct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N = 178) that compared delivery formats (in-person vs. videoconference) of a pain coping skills training (PCST)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cancer to examine if intervention session completion predicts postintervention outcomes of pain severity and interferenc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physical well-being, and pain self-efficacy; and identify predictors (i.e., demographics, medical characteristics, baseline outcome scores) of session completion.MethodsSession completion (i.e., completing all four sessions vs. missing at least one session) was tested as a predictor of postintervention outcomes. Predictors of session completion were then examined.ResultsIn both study conditions combined, PCST session completion predicted improvement from baseline to postintervention in pain severity (β = −0.27; P = 0.03), pain interference (β = −0.25; P = 0.048), and pain self-efficacy (β = 0.23; P = 0.07). Participants in the videoconference condition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han those in the in-person condition to complete all sessions (83% vs. 65%; P = 0.006). Participants with at least some college education (odds ratio [OR] 4.36; P = 0.04), a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OR 6.73; P = 0.04), and higher levels of pain self-efficacy (OR 2.32; P = 0.02) were more likely to complete videoconference sessions. Participants who lived closer to the medical center (OR 0.64; P = 0.07), had early stage cancer (OR 3.82; P = 0.07), and fewer medical comorbidities (OR 0.59; P = 0.04) were more likely to complete in-person sessions.ConclusionCompleting PCST sessions is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pain outcomes. Efforts to increase session completion (e.g., videoconference delivery) should b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PCI术后长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行PCI的 166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 85例 )和对照组 ( 81例 )。试验组在PCI术后长期联合应用 ( 3~ 12个月 ,平均 6个月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至随访结束 ;对照组在PCI术后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1个月 ,以后长期应用阿司匹林。观察两组间主要心血管事件 (心血管性死亡、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复发进行靶血管再通治疗 )及出血事件 (严重出血、轻微出血 )的发生。结果 试验组发生 9例心血管事件 (心肌梗死 3例、靶血管再通治疗 6例 ) ;对照组发生 2 0例心血管事件 (心血管性死亡 1例 ,心肌梗死 5例 ,靶血管再通治疗 14例 )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两组间均无严重出血发生 ,轻微出血事件无显著性差异 ( 3vs 2 ,P >0 .0 5 )。结论 PCI术后长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安全、有效 ,可减少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出血并发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发生脾栓塞综合征(SES)的发病机理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乙肝肝硬化合并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成功,随访6个月~2年,106例白细胞、血小板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有效率为89%;研究组及对照组中栓塞剂的使用、栓塞程度、术前肝功能分级对处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及研究组中-重度疼痛、中-高热发生率分别为80%、35%和88%、47%,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规范的术中、术后处理能有效地降低PSE综合症的发生及并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心理焦虑进行干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125例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焦虑的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心理护理。采用SAS测评表法评估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焦虑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前、术后心理焦虑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访视和术后人性化关怀能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护士应提高访视质量及关爱程度,满足患者合理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20.
规范化疼痛干预对骨科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林  许勤  刘梅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81-2184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骨科术后的护理,干预组采用规范化疼痛干预措施,即术前对患者进行疼痛健康教育,将疼痛强度记录在"疼痛护理记录单"中,针对不同的疼痛强度采取相应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d的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疼痛评分、睡眠满意度、疼痛缓解程度和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结果术后3d两组的平均疼痛强度和睡眠满意度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经过规范化管理后,有效疼痛缓解率达91%,疼痛控制总体满意度和相关条目的满意度均值最低在8分。结论规范化疼痛干预能有效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提高睡眠满意度和疼痛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