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4 毫秒
1.
层粘连蛋白(LN)又称Ⅳ型胶原基质,是细胞外基质中一种非胶原糖蛋白,存在于多种组织的基底膜.现有资料表明,LN是细胞与基质黏着的介质,而LN与细胞的黏着是通过层粘连蛋白受体完成的[1-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黏附分子层粘连蛋白(LN)和纤黏连蛋白(FN)与成釉细胞瘤复发和侵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ABC方法检测28例成釉细胞瘤组织中LN和FN的表达。【结果】在28例成釉细胞瘤中,LN和FN在基底膜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4%和39.3%,复发性成釉细胞瘤LN和FN在基底膜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原发性成釉细胞瘤(P〈0.01)。LN和FN的表达形式相似,阳性着色部位均位于基底膜及部分肿瘤细胞的胞浆,在基底膜连续着色的部位,靠近基底膜的肿瘤外周细胞胞浆染色较强,中央内层细胞胞浆染色弱或无,而在基底膜着色缺失的部位,靠近基底膜的肿瘤外周细胞胞浆染色弱或缺失。【结论】LN和FN在基底膜表达缺失与成釉细胞瘤的复发密切相关,可能是成釉细胞瘤局部侵袭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层粘连蛋白(Laminin,LN)是一种由许多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区构成的大分子非胶原性糖蛋白,只存在于基底膜中,属于细胞间质成分之一。对于脑脊液(CSF)中LN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我们对86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以及20例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CSF中LN检测的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黏附分子层粘连蛋白(LN)和纤黏连蛋白(FN)与成釉细胞瘤复发和侵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ABC方法检测28例成釉细胞瘤组织中LN和FN的表达。【结果】在28例成釉细胞瘤中,LN和FN在基底膜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4%和39.3%,复发性成釉细胞瘤LN和FN在基底膜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原发性成釉细胞瘤(P〈0.01)。LN和FN的表达形式相似,阳性着色部位均位于基底膜及部分肿瘤细胞的胞浆,在基底膜连续着色的部位,靠近基底膜的肿瘤外周细胞胞浆染色较强,中央内层细胞胞浆染色弱或无,而在基底膜着色缺失的部位,靠近基底膜的肿瘤外周细胞胞浆染色弱或缺失。【结论】LN和FN在基底膜表达缺失与成釉细胞瘤的复发密切相关,可能是成釉细胞瘤局部侵袭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层黏蛋白(LN)是细胞外间质中基底膜的主要成分,本质是一种糖蛋白,它广泛分布于基底膜的透明层中,紧贴细胞基底部,与IV型胶原(ⅣC)形成基底膜的骨架[1].临床上对它与肝病、肿瘤的研究较多.近来临床上对其与糖尿病(DM)的关系有报道[2]  相似文献   

6.
刘向祎 《北京医学》2002,24(3):209-209
Ⅳ型胶原是基底膜的主要成分,与层粘连蛋白结合形成基底膜的骨架.正常情况下血清Ⅳ型胶原水平极低,如果机体合成增加或基底膜被破坏,血清Ⅳ型胶原水平上升.我们检测Ⅳ型胶原在各种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以探讨其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Ⅳ型胶原 (typeⅣcollagen ,ColⅣ )、层粘连蛋白 (laminin ,LN)在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10例甲状腺正常组织和 4 6例甲状腺瘤、 19例甲状腺癌组织中ColⅣ、LN的表达。结果 ColⅣ、LN在甲状腺肿瘤基底膜阳性强度普遍较正常组织增强 ,但在甲状腺癌中有较甲状腺瘤明显的基底膜破坏 (P <0 0 1) ,LN在甲状腺肿瘤细胞中有表达 ,甲状腺癌细胞与甲状腺瘤细胞中LN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ColⅣ、LN与甲状腺肿瘤的生长、浸润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可作为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慢性重型肝炎在肝硬化前期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的含量变化.方法 对64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HA、LN、IV-C、PCⅢ的测定并分析.结果 慢性重型肝炎血清HA、LN、IV-C、PCⅢ含量在肝硬化前期处于高水平.结论 测定血清HA、LN、Ⅳ-C、PCⅢ能反映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轻重,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用鼻咽癌CNE-2Z细胞系行裸小鼠皮下移植,通过间接免症酶标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观察肿瘤移植后不同时间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层粘连蛋由(laminin,LN)和Ⅳ型胶原(type Ⅳ collagen,Ⅳc)的分布,结果:1) FN的分布方式随肿瘤移植后时间的延长、从瘸巢间的散在点状或片状分布变为瘤巢间的纤维组织内和血管周隔成纤维细胞增生区域的丝状或网状分布;2)LN和Ⅳ型腔原的分布方式基本一致,从肿瘤间质中血管壁和基底膜上的连续细线状分布变为不规则连续粗线状多层分布,而在肿瘤细胞侵袭部位的血管基底膜处则表现为LN和Ⅳ型腔原消失。提示: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时期,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分布存在差异,细胞外基质的分布及其合成和降解的变化在肿瘤的生长进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层粘连蛋白(Laminin,LN)是细胞外基质(ECM)中的一种重要的非胶原性精蛋白。19-79年Timpl等[1]首先从EHS肉瘤中发现并命名。它广泛分布于基底膜的透明层中,与w型胶原结合形成基底膜的骨架,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影响细胞的粘附、运动,并与肝纤维化的发生,肿瘤的浸润、转移等有关,目前LN的测定主要有放射免疫法和I:IJSA,后者避免了1ilA的污染及药金寿命短的缺陷,且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随着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完善,th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本文就th测定的临床应用概述如下。l在防部疾病中的应用动物试验模型证实,m…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复方鳖甲片预防盐酸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气管滴注盐酸博莱霉素造模,第2天ig复方鳖甲片1.4,0.7,0.35g/kg,每周连续给药6d,给药4周,观察第28天时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和血清中Ⅲ型胶原(Ⅲ-C)、Ⅳ型胶原(Ⅳ-C)及层黏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的含量,同时取肺组织行HE、Masson染色。结果 复方鳖甲片可降低肺纤维化大鼠血清Ⅲ-C、Ⅳ一C,LN及HA的含量,降低肺组织纤维性增生。结论 复方鳖甲片可能是通过降低肺纤维化大鼠细胞外基质含量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是细胞间质中基底膜形成的主要成分,近来发现肿瘤的浸润转移与间质的基底膜破坏、改变有关。故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血清LN、ⅣC含量的变化渐引起关注。本文对正常人、不同分期的恶性肿瘤及良性肿瘤血清LN、ⅣC检测,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冷冻干燥保存方法对羊膜组织结构及生物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剖宫产产妇胎盘剥离羊膜,-40 ℃冻干保存,分别进行大体、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并与新鲜羊膜对比.结果 新鲜及冻干保存的羊膜均可见5层基本组织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上皮细胞层、基底膜、致密层、纤维母细胞和海绵层.新鲜羊膜光镜下见上皮细胞排列紧密,深面是厚而连续的基底膜;扫描电镜下,表面有突出的微绒毛,细胞间连接结构清晰;透射电镜下见上皮细胞核规则、胞质内部分线粒体空泡变性,细胞间见多桥粒连接,基底膜完整,基质中胶原微纤维结构清晰,见明暗相间的横纹.光镜下,冻干羊膜上皮细胞形态基本完好,细胞间隙加大;基底膜及致密层保持完整;纤维母细胞层、海绵层略微疏松.扫描电镜下,冻干羊膜表面略显干缩,无明显突出的微绒毛,上皮细胞完好,形态结构未发生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冻干羊膜表面可见微绒毛,上皮细胞完整,胞核呈灶性空化,胞浆内可见空泡,线粒体肿胀、嵴不可见;细胞间可见桥粒连接;基底膜基本正常,基质胶原纤维结构清晰.免疫组化分析,b-FGF、HGF主要分布于羊膜上皮层,ColⅣ、LN主要分布于羊膜基底膜;基质层也有b-FGF、ColⅣ、LN分布,纤维母细胞层也有HGF分布.冻干羊膜中HGF含量显著低于新鲜羊膜(P<0.05),b-FGF、ColⅣ、LN 3种成分含量在新鲜和冻干羊膜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冷冻干燥对羊膜组织形态与生物活性因子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PCⅢ)含量变化及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临床意义.取空腹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RlA)测定81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NF-α、IL-6、IL-8、HA、LN、PCⅢ含量变化.发现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TNF-α、IL-6、IL-8含量与HA、LN、PCⅢ含量正相关.与不同临床类型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含量平行测定二者成正相关.结果表明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过程中,贮脂细胞的活化,胶原合成增加与TNF-α、IL-6、IL-8细胞因子有关,细胞因子活性与血清胆红素一样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 HA)、层粘连蛋白( LN)、Ⅲ型前胶原( PCⅢ)、Ⅳ型胶原( C Ⅳ),这4项血清纤维化指标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129例肝硬化患者及95例正常体检健康者的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肝硬化组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HA、LN、PCⅢ、CⅣ)比健康对照组各项都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透明质酸( HA)、层粘连蛋白( LN)、Ⅲ型前胶原( PCⅢ)、Ⅳ型胶原( CⅣ)的含量水平与肝硬化有良好的相关性,在肝硬化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黄培新 《中国医刊》2000,35(12):27-24
肝窦毛细血管化出现在肝纤维化早期。目前主要依赖组织学检查加以确定。然而 ,血清IV型胶原、层粘连蛋白 (LN)含量与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随着肝纤维化进展 ,肝组织IV型胶原合成增加 ,部分进入血液循环 ;IV型胶原酶活性上调也导致肝窦基底膜分解 ,血清IV型胶原含量随之逐步增加。所以血清IV型胶原含量增高反映基底膜形成增强 ,与肝纤维化程度显著相关。在反映肝细胞损伤、肝纤维化程度方面LN优于透明质酸。肝硬化患者LN含量与肝组织纤维增生程度及门脉压力呈正相关 ,说明血清LN含量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复方肝康颗粒对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大鼠肝组织Ⅲ型前胶原(Precollagen TypeⅢ)层粘连蛋白(Laminin)表达以及血清PCⅢ、LN含量的影响,探讨肝康颗粒抗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和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植物油溶液和自由饮用酒精的方法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检测大鼠血清Ⅲ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的含量;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的变性程度及肝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组织PCⅢ、LN的表达。结果:肝康颗粒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血清PCⅢ、LN含量,减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PCⅢ的检测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理模型组肝组织中Ⅲ型胶原明显增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病理模型组比较,肝康颗粒大剂量、肝康颗粒中剂量、大黄蛰虫丸三个治疗组肝组织中Ⅲ型胶原含量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LN的检测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大鼠肝组织LN含量很低;病理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层粘连蛋白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康颗粒大剂量、中剂量、大黄蛰虫丸三个治疗组与病理模型组比较,肝组织中LN含量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康颗粒可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及血清中PCⅢ、LN的含量,有效减轻大鼠肝组织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V型胶原 (IV -C)、透明质酸 (HA)和层粘连蛋白 (LN)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 3 0例正常人血清IV -C、HA、LN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含量与肝纤维化程度有关。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含量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 ,联合检测有助于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价素8(IL-8)、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PCⅢ)含量变化及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临床意义。取空腹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81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NF-α、IL-6、IL-8、HA、LN、PCⅢ含量变化。发现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TNF-α、IL-6、IL-8含量与HA、LN、PCⅢ含量正相关。与不同临床类型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含量平行测定二者成正相关。结果表明: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过程中,贮脂细胞的活化,胶原合成增加与TNF-α、IL-6、IL-8细胞因子有关,细胞因子活性与血清胆红素一样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0.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系统性疾病,约占终末期肾病的8%~12%,一部分患者需肾脏移植。多囊肾囊泡基底膜的降解产物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等存在于囊液中,是引起上皮细胞增生、分化的重要因素,目前根据LN的含量评估多囊肾的增生态势已有充分的依据。本研究通过测定肾移植前后囊液中的LN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