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治未病"是中医药预防疾病、保健养生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健康文化的核心,并在防病治病、减轻人类疾病痛苦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再发率的特点,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和经济负担。本文从"治未病"的角度探讨其对临床防治中风的指导意义。1"治未病"之养生内涵"治未病"思想最早源于《黄帝内经》,其内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3个方面。《素问·四气调神大  相似文献   

2.
刘振伟 《光明中医》2011,26(6):1224-1225
中风在我国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其发病多以中老年人为主,目前治疗不太理想,而中医有关中风的预防和其恢复期的治疗凸显优势,本文就以治未病浅谈有关中风的防治。治未病思想首见于《内经》:"对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为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丹溪心法》中也有记载"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  相似文献   

3.
边宁涛  马菲鸿 《光明中医》2014,(6):1141-1141,1273
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中风防治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可降低中风的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通过探讨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对中风防治,纵览《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体会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精髓,并将其应用到中风的防治之中,普及中风的防治知识,让公众了解中风的了解中风的危险因素、先兆症状、有效预防措施,加以主动干预,使中风的危害降至最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在临床屡见不鲜,因其发病率高且伴有恶变风险,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可从“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4个层次为甲状腺结节提供防治策略。未病先防主要侧重规避病因,包括饮食、情志、外邪;欲病救萌重在调整偏颇体质,主要为气郁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和阳虚质;既病防变从扶正与祛邪两方面出发,扶正是在治疗全程中顾护脾胃,祛邪则注意气血同调、痰瘀共治,以控制结节增长、防止结节恶变、改善甲状腺功能为目标;瘥后防复是坚持治本预防手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5.
张德明 《光明中医》2009,24(6):1138-1139
中风以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或失语为主证.在中风发病之前,必有先兆症状,表现为久患眩晕、手脚麻木、健忘、记忆力减退、语言謇涩,头重脚轻,时欲眩仆.中风先兆期分为三种证型,即:肝肾阴虚,肝阳上扰;气虚痰阻;气血亏虚.临床上必须辨证施治,以达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即治未病之目的,以防止中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中医"治未病"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奠基。"治未病"始见于《周易》,易医同源,中医在其发展过程中吸取了易经的许多哲学思想,后世医家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事物都是以发展变化为运动规律,没有一成不变的,所以《周易》提出了居安思危的理论,告诫人们要防患于未然。如《文言.乾》指出: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  相似文献   

7.
田鹏 《天津中医药》2004,21(3):187-187
中风病在发病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先兆症状,当出现这些先兆症状时若不及时治疗,约80%患者将发生中风。笔者曾回访76名中风患者,其中70名在发病前曾经出现过先兆症状,但由于症状轻微或短暂而被忽视,贻误了预防中风病发生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运用“治未病”理论防治脑中风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治未病"理论学说探讨如何开展对脑中风的防治,以助于推进中医脑病理论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运用治未病理论指导中风的预防。在健康状态时主要通过系列养生之术包括适应四时、调摄精神、调节饮食起居、适度运动等预防中风。中风先兆阶段,根据具体证候分型论治,一般分为肝阳上亢型、痰瘀阻络型、阴虚络阻型和阳虚络阻型等。中风发作后,掌握发病规律,防止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0.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思想之一,其内涵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调摄情志、顺应四时等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本文就其在中医皮肤科中的防治意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1.
正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又称雅痞病,由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于1988年正式命名,为一种临床定义的状态,其特征为持续6个月以上的、严重的、令人失去能力的疲劳,同时伴有劳力后的不适,不能解乏的睡眠,严重的短期记忆或集中注意力障碍,头痛,肌肉痛,无关节红肿的多关节疼痛,咽喉痛,颈淋巴结或腋淋巴结触痛等4种及4种以上的非特异性表现的一组症候群~[1-2]。由于CFS的发  相似文献   

12.
中风又名卒中.因发病急骤,证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名中风.本病是以卒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脑栓塞等属本病范畴.本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故预防中风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医学家们正从各个方面探索中风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隐匿,一旦确诊,尚无理想的可延缓和改善病情的药物和疗法。随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大型临床试验相继宣告失败,将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转移到预防上来对降低发病率和延缓病情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里防治疾病的重要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将"治未病"理论与阿尔茨海默病病程发展过程相结合,即健康阶段的未病先防、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前期的欲病救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阶段的既病防变。将中医"治未病"理论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对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治未病”浅谈小儿哮喘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应遵循"治未病"原则."未病先防"时可采取积极的措施干预哮喘的高危因素,以减少小儿哮喘的发生;"既病防变"时可选用中药或成药内服、中药穴位敷贴、食疗等方法防止缓解期哮喘患儿的发作.以减少发作次数,采取西医解痉平喘及中医降气化痰平喘等方法积极治疗发作期的哮喘患儿,减轻发病程度以防止出现重证或变证;平时应为哮喘患儿制定个性化的康复管理计划.  相似文献   

15.
中风先兆系指中风发生前间断出现眩晕、头痛、胸闷、肢体麻木、肌肉蠕动,或在平时出现一过性语言不利的症候。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风病先兆证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6.
祝美珍 《四川中医》2008,26(4):20-21
由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因此运用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研究防治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法与措施则是目前的重点与热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众多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无法进行干预的因素,其中有年龄、性别等方面,以及可干预的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酗酒等,且这些危险因素多有“致瘀”的共同病机特点,因此,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学术思想出发,及时采取措施阻断这些危险因素的进一步施加,应该能有效减轻血液瘀滞的病理状态而达到防治缺血性中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治未病"是《内经》、《难经》时代提出的预防为主的思想,由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阐发,后经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步完善,总体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具体而言,治未病就是以健康为核心,疾病未生时无病养生以防患未然;疾病未发时见微知著以救其萌芽;疾病未传时已病早治以防其传变,避免多脏受损,以致疾病趋于深笃;疾病未复时病后调摄以防止复发。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发生率、致残率、病死率均很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国光 《中医药学刊》2005,23(7):1181-1182
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源远流长,中医治未病有“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层含义。历代医家对此有精妙的论述和广博的阐发。继承和发扬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对于提高中医防病治病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风之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是我国及全球范围的主要疾病负担。由于高发病率及致残率,其预防尤为重要。中医学一向重视"治未病",重视摄生防病,而现代生活方式违背中医的养生原则与法则,导致易患中风。且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病理体质的产生,通过药物、饮食等干预,以改变体质,达到预防中风——"治未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中医“治未病”理论索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医预防治疗学中"治未病"的概念内涵出发,阐述了"治未病"的基本原则有四:未病先防、将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而"治未病"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养护正气类调治方法和祛邪于未发、未传类调治方法。当前"治未病"理论的研究重点在于:开展中医未病临床诊疗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开展体质及其调理与"治未病"理论的相关性研究,开展亚健康状态及其调治与"治未病"理论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