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在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2-01~2013-01经病理确诊的52例肝细胞癌患者,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5例混合型肝癌患者及12例肝良性肿瘤患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IL-35表达水平。结果肝细胞癌组、肝内胆管细胞癌组、混合型肝癌组的IL-35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细胞癌组IL-35的表达水平高于肝内胆管细胞癌组(P0.05),混合型肝癌组的IL-35的表达水平和肝内胆管细胞癌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IL-35在肝细胞癌中呈高表达,IL-35有可能成为区分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肝癌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混合型肝癌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以及混合型肝癌三者的病理鉴别诊断有时颇为困难。因此,分析这些肿瘤的免疫组化标记特点,提供有用的诊断指标。方法:对15例混合型肝癌进行免疫组化S-P法观察。结果:15例混合型肝癌占同期原发性肝癌的3.39%,组织学特点同时表现为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其中有1例为罕见的碰撞瘤,免疫组化标记,AFP为10/15例阳性,均表达在肝细胞癌的部位中,而胆管细胞癌均为阴性,细胞角蛋白8(CK8)在肝细胞癌成分全阳性,而在胆管细胞癌区域有13例为阳性,2例阴性,CK19在胆管细胞癌成分全阳性,而在肝细胞癌区域也有13例阳性,其余为阴性。Bcl-2表达阳性率为66.7%(10/15),大部分表达在胆管细胞癌成分,也有5例肝细胞癌成分表达阳性,AB/PAS黏液染色在胆管细胞癌的成分均为阳性或弱阳性。结论:诊断混合型肝癌主要依据显微镜下的病理特征,结合免疫组化及特殊黏液染色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5):1029-1033
正1概述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4位和第2位~([1-2])。原发性肝癌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其中HCC约占85%~90%。  相似文献   

4.
《肝脏》2015,(11)
<正>原发性肝癌分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最近公布的2012年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全球肝癌的发病率依然居高不下,位列所有肿瘤疾病的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 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包括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和肝内胆管细胞癌,其中HCC占75% ~85% [1,2].2020 年,全球新发PLC病例为905677例(居恶性肿瘤的第6 位) ,死亡83018...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简称肝癌)是原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之一,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胆管细胞癌和混合性肝癌,在我国HCC约占90%以上[1].HCC与慢性肝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占全球恶性肿瘤的第5位和第3位,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3位和第2位,在全球每年新增的60余万病例中我国病例占50%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主要包括三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分别为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混合性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癌(HCC-ICC)。在所有原发性肝癌中,HCC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的85%~90%,其次是ICC,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的15%[1]。2020年的一项研究所示,在全球范围内,每年肝癌的新发病例数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名第7,在癌症相关死亡病例中排名第3[2]。肝癌的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  相似文献   

8.
张宁  赵璋  何肖敏  张蓓  黄坚 《肝脏》2014,(4):257-260
目的:探讨NF2基因突变与原发性肝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组织标本144份,其中肝细胞癌106份,肝内胆管细胞癌38份。采用高分辨率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结合直接测序的方法筛选肿瘤组织中NF2基因的突变,并与临床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44例原发性肝癌中,共有6例(4.2%)发生了NF2基因突变,其中2例(1.9%)为肝细胞癌、4例(10.5%)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结论犖F2基因突变可能与原发性肝癌,尤其是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9.
《肝脏》2015,(8)
<正>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和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混合型等不同病理类型,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1];由于其中HCC占到90%以上,故本文所指的"肝癌"主  相似文献   

10.
王艳苓  张蓉 《肝脏》2016,(6):515-518
<正>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是指发生在肝细胞内或肝内胆管细胞的癌肿,其中肝细胞癌占原发性肝癌的绝大多数,胆管细胞癌不足5%,本病恶性程度较高。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增加趋势,居肿瘤的第5位,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3位。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国家,肝癌病例约占全球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抗人肝细胞癌单克隆抗体HAb_(13)(简称HAb_(13))和抗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HK_2(简称HK_2),经免疫组化PAP法染色,对10例正常肝、10例乙型肝炎、20例肝硬化及42例原发性肝癌进行研究,结果发现HAb_(13)相应抗原在肝癌的阳性率为78.6% 提示HAb_(13)是肝癌较好的标志物。HK_2在正常肝仅见汇管区胆管上皮细胞阳性,肝细胞均为阴性;在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组织中,除成熟及增生的胆管上皮外,部分肝细胞也出现HK_2阳性,其阳性率分别为30%和60%;在肝癌HK_2的总阳性率为92.9%,其中肝细胞型癌36例,33例呈弱阳性,胆管型肝癌6例全部为强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原发性肝癌占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4位,占死亡率第2位~([1])。原发性肝癌(PLC)以肝细胞癌(HCC)为主,胆管细胞型肝癌(ICC)占PLC的5%~25%。ICC是由肝内胆管被覆上皮发生的一种原发性肝癌,起源于二级以上的肝内胆管上皮恶性肿瘤~([2])。本病症状隐匿,早期难以发现,根治性切除机会较少,进展快,预后差,本文试对其诊治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一、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1.肝内胆管结石病ICC与肝胆管结石的关系密切。在肝胆管结石高发地区(如东亚地区),ICC发病率也偏高。国外报道肝内胆管结石并发ICC的发病率为2%~  相似文献   

13.
<正>原发性肝癌(肝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包括肝细胞癌(HCC)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CC)。近年来,肝癌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2020年全球原发性肝癌发病率为4.7%,死亡率为8.3%,位居全球常见恶性肿瘤第5位和肿瘤致死病因第3位[1]。因早期诊断难,且具有高转移、高复发等特点,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导致肝癌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于15%[2]。  相似文献   

14.
应用抗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单克隆抗体,PAP免疫组化染色,对肝癌、肝硬化及乙型肝炎进行了研究。42例肝癌(包括肝细胞型肝癌和胆管型肝癌),GST-π阳性率为85.7%,乙型肝炎和肝硬化阳性率分别为30%,65%。高分化肝细胞癌和胆管型肝癌全部呈阳性表达,而低分化肝细胞癌呈阴性表达。正常肝组织GST-π仅在部分胆管上皮呈弱阳性表达。结果提示:GST-π可能是高分化肝细胞型肝癌和胆管型肝癌的标志酶,GST-π用来鉴别低分化肝细胞癌和胆管型肝癌可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PLC)是指肝细胞癌或肝内胆管细胞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同时也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10种肿瘤之一。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增50~100万例病例[1~3]。国内以江苏启东和广西扶绥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高原  李桂馨  刘天旭  陈红松  鲁凤民 《肝脏》2021,26(6):587-589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PLC新发及死亡病例分别为91 万例及83 万例[1].PLC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及肝内胆管细胞癌,其中HCC约占PLC患者的80%~85%...  相似文献   

17.
应用二甲基奶油黄(DAB)诱发大鼠肝癌,整个过程分为非特异性炎症、肝硬化、肝癌3个阶段。诱癌后第12周开始出现肝癌,第20周时诱癌率达92.86%(13/14)。非特异性炎症阶段光镜下改变为肝细胞气球样变性、炎性细胞侵润。肝硬化阶段表现为肝细胞和胆管腺瘤样增生,假小叶形成,肝组织炎性细胞侵润。肝癌有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细胞癌3核膜增厚,线粒体减少。胆管细胞癌中发现致密核心颗粒,其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混合型等不同病理类型,由于HCC占到90%以上,故本规范所指的"肝癌"主要是指HCC. 一、诊断技术和应用 1.血液生物化学检查:HCC患者可以出现血清AST、ALT、ALP、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的升高,白蛋白降低等肝功能异常,以及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的改变. 2.肿瘤标志物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及其异质体是诊断HCC的重要指标和特异性最强的肿瘤标记物,对于AFP≥400μg/L超过1个月,或≥200 μg/L持续2个月,排除妊娠、生殖腺胚胎癌和活动性肝病,应该高度怀疑HCC;应同期进行影像学检查(CT/MRI)是否具有肝癌特征性占位.  相似文献   

19.
肝癌     
天津医学院附院内科自1961年6月至1978年5月,经腹腔镜检查原发性肝癌患者共173例,其中对143例作指引式肝活检,106例证实为肝细胞癌,11例为胆管细胞癌,诊断率为81.8%。肝活检未能证实的26例,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四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及第三位的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1,2].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和 HCC-ICC 混合型三种不同病理类型,三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肝细胞癌占到 85%-90% 以上,因此本规范中的"肝癌"指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