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用TRFIA、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86例HBV感染者和50例正常人血清的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对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RFIA法同MEIA法比较,五项标志物的Kappa值分别为1.000、0.847、0.934、0.698、0.877,均显示二者之间结果的高度一致性;TRFIA法同ELISA法比较,五项标志物的阳性检出数前者均高于后者。结论 TRFIA技术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替代MEIA和ELISA而成为一种常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岩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4931-4931
目的观察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和双抗夹心法(ELISA)检测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的灵敏度。方法两种自动化免疫分析系统分别对372例标本进行HBV五项标志物进行检测,并将HBsAg、HBcAb2份质控血清作不同倍数的稀释并检测。结果MEIA法检测的灵敏度高于ELISA法。结论ELISA法检测更适合于临床,但干扰因素较多,结果可疑时可用MEIA法来校对。  相似文献   

3.
不同方法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乙肝五项血清学标志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的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胶体金免疫检测技术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定量检测法(TRFIA)对410例标本进行检测。结果TRFIA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ELISA法和胶体金法。结论TRFIA方法适合于临床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4.
乙肝五项标志物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RFIA法测定HBV-M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MEIA法和TRFIA法同时测定104份随机样本乙肝五项标志物。结果两种方法测定HBsAg、HBsAb、HBeAg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8.1%,96.2%,99.0%,经配对资料卡方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HBeAb结果符合率为90.9%,X2=4.0,P<0.05,有显著差异。TRFIA法用1:30稀释血清检测HBcAb,而MEIA法是用原血清,故结果无可比性。结论TRFIA法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除HBeAb诊断特异性稍欠佳外,其余四项指标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RFIA法测定HBV-M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MEIA法和TRFIA法同时测定104份随机样本乙肝五项标志物.结果两种方法测定HBsAg、HBsAb、HBeAg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8.1%,96.2%,99.0%,经配对资料卡方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HBeAb结果符合率为90.9%,x2=4.0,P<0.05,有显著差异.TRFIA法用1:30稀释血清检测HBcAb,而MEIA法是用原血清,故结果无可比性.结论TRFIA法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除HBeAb诊断特异性稍欠佳外,其余四项指标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两种方法对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免疫标志物,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检测其含量结果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的符合程度,灵敏度及其特异性作比较分析,并了解TRFIA法测定乙肝两对半的准确性,灵敏度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用TRFIA法和ELISA法测定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标本乙肝两对半(HBV-M)结果及含量.结果 分别用TRFIA法和ELISA法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TRFIA法灵敏度高于ELISA法,360例乙肝患者血清中有10例标本ELISA法检测结果阴性,而用TRFIA法可以检测到.另外,对ELISA法检测HBsAg弱阳性的标本,TRFIA法检测结果为阳性,且HBsAg的浓度处在一个较低的范围(0.5~10 ng/ml),两法符合率为97%;对抗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的检测,ELISA法有20例阳性,而用TRFIA法检测有28例阳性,两法符合率为98%;对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的检测,ELISA法检测31例阴性,而用TRFIA法检测为阳性,两法符合率为91%;对抗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的检测有44例ELISA法结果阴性,而用TRFIA法检测结果为阳性,两法符合率为88%;对抗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的检测有52例ELISA法检测结果阴性的患者,而用TRFIA法检测结果为阳性,两法符合为86%.结论 TRFIA法灵敏度明显高于ELISA法,对于一些弱阳性标本ELISA法检测不到时,TRFIA法仍可以检出.TR-FIA法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及时敏感反映病毒在体内的感染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5项指标的方法,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比较分析。评价TRFIA的性能,以期提高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29份血清标本,用TRFIA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并与ELISA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结果一致率较好[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为99.4%,乙肝表面抗体(HBs Ab)为98.8%,乙肝E抗原(HBe Ag)为99.1%,乙肝E抗体(HBe Ab)为98.2%,乙肝核心抗体(HBc Ab)为97.6%];TRFIA阳性检出率大于ELISA(HBs Ag:90比88,HBs Ab:115比111,HBe Ag:45比42,HBe Ab:211比205,HBc Ab:246比238,P均0.05)。TRFI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ELISA(敏感度:97.80%比91.21%,特异度:99.58%比97.89%,P均0.05);TRFIA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均优于ELISA(批内CV:3.19%比5.99%,批间CV:4.68%比7.55%,P均0.05)。结论 TRFIA作为一项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生物技术,对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效能高于ELISA。  相似文献   

8.
乙肝病毒(Hepadts B veius HBV)感染是我国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应用免疫技术测定HBV特异性抗体是HBV感染诊断的主要手段。定量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s),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五项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V-M),对乙肝类型的判断和治疗效果的观察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定量测定HBV-M方法主要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icropaaicle enzymeimmunoassay,MEIA)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ime resolvedfluorescence immunanssav TRFA)技术。TRFIA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很有前途的非放射性免疫分析法,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标记物稳定、测量范围广、结果重复性好,且自动化程度高[1,2]。本文应用MEIA技术和TRFIA技术分别对200例HBV感染者进行HBV-M五项指标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200例HBV感染者为随机选择2005年6月~10月本院住院或门诊患者。所有受试者均空腹静脉采血5ml。每份标本均用MEIA和TRFIA两种方法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电化学发法光免疫法(ECL)和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结果的差异性。方法:收集150例疑似乙肝患者血清,分别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分析仪2010仪器极其配套试剂和上海科华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检测患者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比较同一份标本用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差异性,并对ELISA法检测为阴性而ECL法检测为低浓度HBsAg的标本,再用HBV-DNA荧光定量进行复检分析。结果:检测乙肝标志物五项结果中,HBsAb,HBeAg,HBeAb三项结果差异性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cAb则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两种方法检测乙肝标志物时,其中电化学发光免疫法灵敏度高,检出率明显高于ELISA法,可以弥补定性检测的不足,与HBV-DNA荧光定量相结合,可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和疗效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用于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对196例患者HBV血清标本进行5项指标检测。结果 TRFIA法检测患者标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的阳性率分别为59.7%、24.5%、25.5%、29.1%、78.6%。ELISA法检测患者标本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的阳性率分别为52.1%、18.4%、21.4%、23.5%、67.9%。TRFIA法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ELISA法(P<0.05)。结论 TRFIA法测定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相对灵敏度高,的可为临床疗效观察及乙肝疫苗的接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的准确性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乙型肝炎(乙肝)或疑似乙肝患者180例,分别采用TRFIA定量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性两种方法检测患者的临床血清标本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5个指标,将TRFIA设为治疗组,ELISA设为对照组,通过κ检验对两种方法间的一致程度进行评价。结果采用TRFI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的阳性率分别为47.1%、41.1%、44.4%、58.9%、48.9%,采用ELISA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48.3%、42.2%、42.2%、57.8%、52.2%,两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检测5个指标的效率均表现高度的一致,其中HBsAb指标表现为极强的一致性,其他指标表现为高度一致。结论在检测HBV血清标志物方面,传统的ELISA可靠性也较高,与TRFIA一致性较高,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少见模式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对几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少见模式进行分析,探究可能原因。方法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定性检测(两种试裁)为少见模式的标本,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5项指标测定,HBsAg弱反应性标本应用中和试验进行检测,同时参考聚合酶链反应(PCR)HBV DNA检测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临床ELISA法检浸5标本0.22%为少见模式,ELISA、TRFIA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一定差异,ELISA法出现假阳性的可能性高于TRFIA法。5例HBsAg弱反应性标本中和试验确认阳性2例。结论机体免疫的自然进程、检测方法本身的局限性、HBV变异株再感染都可能导致HBVM检测结果出现少见模式,应使用不同的方法和中和试验进行进一步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临界样本的复检范围。方法收集用ELISA初检HBsAg吸光度(A)值在0.07~2.00范围内的样本,用ELISA复检;初、复检结果不符和2次结果均在临界的样本,用微粒子酶免疫法(MEIA)进行复核,并用中和法做确认试验。统计分析结果,选择一个合适的样本复检范围。结果样本初检结果A值在0.070~0.104、0.105~0.300范围内,ELISA复检符合率分别为85.2%、56.9%;MEIA与ELISA复检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0.1%、93.9%。A值在0.301~0.500、0.501~1.000、1.001~1.500、1.501~2.000范围内,ELISA复检符合率依次为88.3%、93.8%、99.1%、99.2%,MEIA与ELISA复检结果的符合率为100%。确认试验和MEIA复检结果的符合率样本测定值(S)/阴性对照值(N)在1.50~1.99、2.00~5.00,分别为50.0%和92.7%,其他组均在97.1%以上。结论在操作规范化的实验室内,ELISA初检HBsAg复检范围宜选择样本A值在0.070~0.300范围内;大批量体检时,复检范围应放宽至0.070~0.500;乙肝标志物模式异常的样本也需复检。规定适宜的复检范围既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又能避免人力和试剂等物品的浪费。  相似文献   

14.
朱岚  黄飚  张珏  裴豪  刘海燕 《检验医学》2009,24(2):124-126
目的优化血清透明质酸(H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的反应条件,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RFIA检测血清中HA的含量,确定参与HA-TRFIA的各反应成分的浓度。结果最佳反应条件为包被浓度10 mg/L、HA结合蛋白(HABP)1∶500稀释、铕标记HA(Eu^3+-BSA-HA)1∶200稀释。敏感性为5.17μg/L,批内变异系数(CV)为2.21%-3.78%,批间CV为3.73%-5.40%,平均回收率为100.4%。该法HA测定值与放射免疫测定值显著相关,且与临床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血清HA-TRFIA是一种灵敏准确的分析方法,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的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凡  单咏梅  周宏  万海英 《检验医学》2010,25(9):723-726
目的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化学发光法(CLIA)、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不同方法学检测结果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方法用ELISA、TRFIA、CLIA、ECLIA分别检测10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和50名正常体检者的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以ECLIA作为参考方法,通过Kappa检验评价不同方法学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结果 4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结果具有高度以上一致性,CLIA和ECLIA在检测敏感性上更有优势。结论目前广泛使用的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为实验室结果互认提供了依据。其中ELISA适用于人群初筛,CLIA和ECLIA对于肝炎患者疗效判断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两对半和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免疫标志物(HBV-M)与HBVDNA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乙型肝炎提供有价值的判断标准。方法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定量检测HBV-M,并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相比较。结果105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均为阳性;85例HBsAg、HBeAg、抗-HBc均为阳性;34例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Bs)、抗-HBe、抗HBc阳性组中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65.7%、95.5%和11.7%。以HBsAg含量为100ng/mL作为HBV复制的诊断限,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是70.0%和84.0%。结论TRFIA定量检测HBV-M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无放射性污染,是一种较好的HBV-M测定方法,在实验室不具备HBVDNA定量测定的条件下,选择TRFIA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定量检测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性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弱反应性样本进行确认及分析。方法收集经ELISA检测HBsAg的S/CO值为0.7~3.0的样本共613例,以中和试验确认,同时进行微粒子酶免疫方法(MEIA)检测,不确定病例继续随访。结果经确认共41例与ELISA判定结果不符,假阳性率4.9%,假阴性率10.7%;其中S/CO值0.9~1.2范围产生的假阴性率或假阳性率最高。中和试验和MEIA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仅4例不符。结论ELISA检测HBsAg呈弱反应性,尤其是“灰区”结果应予以确认,中和试验和MEIA都是有效的方法,个别病例还需参考病史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8.
HBsAg弱阳性样本的3种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比较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微粒子化学发光检测技术(MEIA)检测HBsAg弱阳性样本的结果符合率,以了解3种方法的特异性与灵敏度等诊断指标。方法用3种方法平行检测收集的血清标本HBsAg,并相互比较。结果3种方法检测HBsAg的结果符合率为74.3%,其中ELISA与MEIA结果符合率为94.9%;GICA与MEIA结果符合率为76.9%。GICA检测HBsAg弱阳性样本时的各项诊断指标都不甚理想。结论1.GIC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1.3%和81.3%,较ELISA和MEIA低,检测HBsAg弱阳性样本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检率和误诊率,只能起筛查作用,遇到HBsAg弱阳性的血清标本必须与ELISA法并用,实行双检。2.ELISA较MEIA灵敏度和特异性略低,当测定标本的OD值在临界值附近即检测灰区时建议用MEIA复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S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 ,并对其方法学及对肺癌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用2株匹配的单克隆抗体分别作为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利用制备的铕标记链亲和素(SA-Eu3+)作为示踪物并与生物素化的检测抗体特异结合,建立双位点多层夹心法BSA-TRFIA法,检测68例正常对照者和61例肺癌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对其方法学和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sICAM-1TRFIA检测灵敏度为1.32μg/L,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4.24%和6.83%,平均回收率为99.87%,与ELISA法测定值的相关系数为0.939,可测范围为2.5-933μg/L,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sICAM-1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是一种新型非放射性标记免疫分析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准确度、稳定性,可作为肺癌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