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山药多糖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药多糖预处理组,制备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前1周,山药多糖预处理组每日予以山药多糖(200mg·kg^-1)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日予以生理盐水(10mL·kg^-1)灌胃,再灌注6h后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的含量,Westernblot和RT—PCR法分别检测各组肾组织HIF-1α蛋白及mRNA、HO-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山药多糖预处理组BUN、Scr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肾组织HIF-1αmRNA及蛋白、HO-1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山药多糖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上调肾组织中HIF-1α的表达进而诱导HO-1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肾小球内纤维蛋白原(Fg)沉积的意义。方法将103例IgA肾病患者按照肾活检免疫荧光结果分为无№沉积组和有Fg沉积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血压、血浆Fg、血肌酐(Scr)、血尿素(Urea)、尿IgG、尿微量白蛋白(Alb)、24小时尿蛋白量]及与IgA肾病预后密切相关的病理资料(肾小球硬化、新月体形成、球囊粘连、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肾小血管病变)进行分析。结果与无Fg沉积组比较,有如沉积组,血浆Fg水平增高(0.01〈P〈0,05),血Urea、尿IgG、尿微量Alb、24小时尿蛋白量显著增加(P〈0.01);肾小球单纯IgA沉积的发生率下降(0.01〈P〈0.05),免疫球蛋白(Ig)单纯沉积于系膜区的发生率显著下降(P〈0.01),IgA+IgG+IgM共同沉积及Ig沉积于系膜区+毛细血管襻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较为公认的IgA肾病预后不良因素中,大量蛋白尿(〉1.0g/24h)、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率增高(0.01〈P〈0.05),肾功能不全(Scr〉115μmol/L)、肾小球硬化、球囊粘连、肾小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肾小球内沉积的Fg参与了IgA肾病的临床病理过程,具有一定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大鼠IgA肾病(IgAN)模型,测定大鼠血清中的白介素-6(IL-6)、纤维结合蛋白(FN)、一氧化氮(NO),探讨这些指标水平的变化与IgAN免疫损伤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动物实验研究依据。方法24只大鼠被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治疗组用免疫复合物法复制;正常对照组用生理盐水。10周后,治疗组大鼠被给予雷公藤多甙片3周。留取所有大鼠血清测定IL-6、FN、NO;留取所有大鼠尿液测定红细胞(RBC)、总蛋白量(TPR);留取所有大鼠肾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模型组中大鼠尿液中RBC、TPR含量较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血清中的IL-6、FN的水平较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血清中的NO水平较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的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1)。结论血清中的IL-6、FN及NO的水平与RBC数、TPR及肾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相关,它们可作为观察IgAN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也可作为IgAN严重性的预测指标。下调血中的IL-6、FN及上调NO的水平,可减少IgA与FN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从而改善肾组织的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葱白制剂对慢性肾衰大鼠肾组织过氧化脂质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80只,制备5/6肾大部切除慢性肾衰大鼠模型。分为葱白制剂组、苯那普利组、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各组大鼠分别于第1、4、8、12周杀检,分别留取血、尿及肾组织标本,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肾组织免疫组化检测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及PPAR-γ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PPAR-γ mRNA表达。结果自第8周起,葱自制剂组及苯那普利组BUN及Scr下降,较模型组明显差异(P〈0.05);用葱自制荆及苯那普利均可明显减少尿蛋白排泄(P〈0.05);免疫组化模型组仅在肾小球有少量PPAR-γ表达,葱白制剂组肾小球及肾小管均有PPAR-γ表达,苯那普利组仅肾小球有少量表达,而假手术组主要在肾小球表达,肾小管有少量表达;葱白制剂与苯那普利均可明显抑制Ⅰ、Ⅲ型胶原的表达。RT—PCR结果示5/6肾大部切除大鼠肾组织PPAR-γ mRNA表达下降,葱白制剂可上调其表达。结论葱白制剂可改善肾纤维化,保护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慢性肾衰的早期调节PPAR-γ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炎症因子自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beta,IL-1β)在阿霉素肾病大鼠发生肾小球硬化过程中的表达,探讨辛伐他汀保护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组(模型组)和阿霉素肾病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分别灌胃给药11周。免疫组化法观测。肾组织中IL-1β的定位表达,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肾组织IL—1β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和肾组织中IL-1β的水平,光镜观察肾小球硬化的情况。结果模型组肾组织IL-1β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伴有明显的肾小球硬化及肾功能损害(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肾组织IL—1β的表达、肾小球硬化及肾功能损害均减轻(分别P〈0.05、P〈0.01、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肾组织内IL-1β的表达,对肾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地龙、乌梢蛇对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素-1(ET-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用改良慢性血清病法制备MsPGN大鼠模型,以地龙、乌梢蛇高低剂量灌胃,设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治疗8周后测血白蛋白(ALB)、肌酐(Scr)、尿素氮(BUN),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及iNOS、ET-1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24h尿蛋白、Scr及BUN升高(P〈0.01)而ALB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24h尿蛋白、Scr及BUN降低(P〈0.05)且ALB升高(P〈0.01),降24h尿蛋白和升ALB作用地龙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5)。iNOS、ET-1表达水平模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地龙、乌梢蛇均能降低MsPGN大鼠蛋白尿,升高ALB,地龙高剂量优于低剂量,乌梢蛇高、低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药均可降低Scr、BUN,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NOS、ET一1在肾组织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IgA 肾病(IgAN)大鼠肾组织中T 细胞免疫球蛋白与黏蛋白域基因1(TIM -1)的表达,探讨TIM-1 在IgAN大鼠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0 只雄性SD 大鼠随机分成IgAN 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在复制模型完成后处死大鼠,取肾脏,肾组织切片行PAS 染色,免疫荧光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TIM-1 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TIM-1 mRNA 的表达。结果IgAN 组TIM-1 主要分布在肾小球和肾小管,表达量较对照组增加(P <0.05)。IgAN 组肾组织中TIM-1 mRNA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升高。TIM-1 mRNA相对表达量和肾脏病理Katafuchi评分呈正相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IM-1 可能参与了IgAN 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晓东  王俭勤  刘伟  杨清华  王栋 《医学争鸣》2009,(15):1394-1397
目的:探讨自拟宝肾方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模型组(D组)和宝肾方治疗组(DB组).给药8wk后,观察各组大鼠血糖(BG)、体质量(BW)、肾质量/体质量(KW/BW)、血尿素氮(BUN)、胆固醇(CHO)、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行肾组织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肾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D组各生化指标与C组存在明显差异(P〈0.01);DB组较D组KW/BW降低(P〈0.05),Ccr明显升高(P〈0.01),BUN,CHO,UAER明显降低(P〈0.01).D组较C组肾组织VEG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DB组较D组肾组织VEGF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宝肾方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调节肾组织VEGF的表达,从而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发挥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对IgA肾病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以观察黄芪对对IgA肾病的治疗作用及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理。方法:复制IgA肾病大鼠模型,并给予黄芪治疗,分析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α-SMA、FN的表达情况。结果:IgA肾病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区、肾小管、肾间质病理损害较正常对照组和黄芪治疗组明显加重,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区IgA免疫荧光明显增强,与正常对照组(P〈0.001)和黄芪治疗组(P〈0.001)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肾组织有少量α-SMA和FN的表达,而IgA肾病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α-SMA和FN表达明显增强,与正常对照组和黄芪治疗组α-SMA(P〈0.05)和FN(P〈0.05)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可以抑制IgA肾病大鼠肾组织中α-SMA和FN的表达,从而干预肾间质纤维化,减轻肾脏病理改变,延缓IgA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浆细胞在大鼠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与IgA肾病及复合模型肠系膜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40只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P组、IgA肾病组(IgAN组)、复合组(IgAN+CP)4组,每组10只,于16 w末处死大鼠,留取各组大鼠血、尿、肠系膜淋巴结,检测各组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蛋白及肠系膜淋巴结中浆细胞的表达。结果 IgAN组、复合组的 Scr、BUN及尿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CP组(P <0.05),复合组明显高于IgAN组(P <0.05),复合组大鼠出现血尿的只数多于其他各组。肠系膜淋巴结病理显示,复合组肠系膜淋巴结 HE染色可见有大量的浆细胞,IgAN组较少,CP组介于两者之间,对照组偶可见。结论复合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改变更显著,肠系膜淋巴结中的浆细胞更多,CP促进大鼠 IgAN肾损伤和肾功能的进展,浆细胞的增多可能促进 IgA在肾脏的沉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p38MAPK在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研究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肾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对照组,IRI模型组,银杏达莫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IRI模型组和高、中、低剂量组,手术切除右肾,夹闭左侧肾蒂缺血1h,移去动脉夹再灌注1h,除此之外,对于银杏达莫注射液处理组,术前分别按09、18、36mg·kg^-1·d^-1的剂量尾静脉注射给药1周。假手术对照组和IRI模型组术前按18mg·kg^-1·d^-1的剂量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给药1周。1周后处死大鼠检测其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的含量。取肾组织光镜、电镜下观察肾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p38MAPK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Cr(214.2±40.1)μmol/L、BUN(8.75±1.28)mmol/L及MDA(11.27±2.43)nmol/mg—prot含量均比假手术对照组增高(P〈0.01),SOD(103.62±6.59)U/mgprot活性显著下降(P〈0.01);肾组织p38MAPK mRNA(1.38±1.36)水平显著升高(P〈0.01).银杏达莫注射液处理各组Scr、BUN及MDA含量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肾组织p38MAPK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杏达莫注射液处理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通过降低氧自由基水平从而下调p38MAPK mRNA的表达以改善IRI大鼠肾功能,减轻其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安体舒通(Antisterone)对实验性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脏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组)和安体舒通治疗组(AT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NC组)。记录FBG、Scr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pro)等指标。ELISA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HGF的表达情况。结果:⑴DN组和AT组大鼠FBG、SCr、24 h Upro和RHI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P均<0.01),其中AT组Scr、24 h Upro和RHI均低于DN组(P<0.05,P<0.01);⑵DN组、AT组肾皮质TGF-β1蛋白表达较NC组显著升高(P<0.05),且AT组低于DN组(P<0.05);⑶DN组、AT组HGF表达量显著低于NC组(P<0.01),但AT组高于DN组(P<0.05)。结论:安体舒通可上调HGF的表达,减轻肾小球系膜区增生,延缓糖尿病大鼠肾脏病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红花提取物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干预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只),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红花低剂量干预组和红花高剂量干预组。参照文献复制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用不同浓度的红花提取物进行干预,之后取血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取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内皮素-1(ET-1)的含量;同时取肾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相对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红花低剂量组和红花高剂量组大鼠的Scr、BUN、ET-1及MDA含量显著上升(P〈0.01),SOD显著下降(P〈0.01),肾单位出现明显变性坏死。红花高剂量组大鼠的Scr、BUN和ET-1值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和红花低剂量组(P〈0.05);红花低剂量组和红花高剂量组大鼠的SOD值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MDA值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经红花提取物干预的两组大鼠肾单位变性坏死较轻。结论:红花提取物可以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杨汝春  王永钧  鲁盈  厉春萍  朱晓玲 《浙江医学》2011,33(10):1453-1455
目的通过对IgA肾病肾小管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与肾脏病理损害相关性的研究,探讨肾小管功能及其损伤在IgA肾病进展中的作用的关系。方法以经肾活检诊断的188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肾活检前检查患者24h尿蛋白(24hUP)、肌酐清除率(Ccr)、血肌(Scr)、尿素氮(BuN)等。肾脏病理损害主要参考Lee分级、Katafuchi半定量积分标准和Andreoli病理活动性/慢性指数评分标准。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肾组织中P-gP表达,统计分析肾小管P-gP蛋白表达与肾脏病理损害积分以及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IgA肾病肾小管中P-gP表达与肾脏病理损害Lee分级和Katafuchi半定量积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gP与肾小管问质积分的相关系数明显大于与肾小球、肾血管等组织学积分的相关系数。肾小管中P-gP表达强度与Ccr呈显著正相关,与24hUP、Scr、BuN等呈显著负相关。结论IgA肾病患者P-gP介导的肾小管转运功能可能参与对肾功能的保护,减缓肾脏病理损害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降浊颗粒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来探讨降浊颗粒对CRF的治疗效果及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选择健康Wistar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模型组。5/6肾大部切除法建立CRF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五组给药。动物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或给药,连续60 d。观察实验大鼠治疗前后的体征及一般状态,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取大鼠肾脏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FN表达情况。结果降浊颗粒能够降低CRF大鼠血清BUN、Scr水平,贝那普利组、降浊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低剂量组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浊颗粒能够降低实验大鼠肾组织中的FN的表达,降浊颗粒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降浊颗粒高、中剂量组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浊颗粒能够减少CRF大鼠血清BUN、Scr水平,抑制大鼠肾组织FN的表达,干预肾间质纤维化,最终延缓大鼠CRF进展,以降浊颗粒高、中剂量组效果最好,其疗效与贝那普利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方对腺嘌呤所诱发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灌胃给予200mg/(kg.d)腺嘌呤24d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组、健脾补肾方小、大剂量组.建立模型后治疗第4周末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Ca和P含量.取肾组织行HE和直接红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和纤维组织增生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肾组织中α-SMA和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与西药组比较,健脾补肾方大剂量组大鼠血清BUN与Scr值明显降低,Ca与P平衡改善(P<0.01);西药组及健脾补肾方小、大剂量组肾组织病理改变及间质纤维化减轻,胶原纤维、α-SMA和Ⅳ型胶原阳性面密度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P<0.001).[结论]健脾补肾方可改善肾功能,减轻腺嘌呤诱发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合成和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