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情况及治疗与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67例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67例患者中妊娠期诊断40例(59.7%),产后诊断27例(40.3%)。患者平均年龄为34.3±5.3岁。临床表现以接触性出血为最常见34.3%。37例(55.2%)于孕早期或孕中期诊断。Ⅰ期宫颈癌占50.7%。主要病理类型为鳞癌共60例(89.6%)。妊娠期诊断宫颈癌患者宫颈间质浸润深度1/2者显著高于产后诊断患者(P=0.022),其他临床病理资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7例妊娠期诊断患者选择立即终止妊娠并积极治疗宫颈癌,3例患者因有强烈生育愿望,孕期选择延迟治疗,待胎儿成熟终止妊娠后治疗宫颈癌,3例患者与3例新生儿均预后良好。67例患者均于我院手术治疗,13例死亡,5年累积生存率为76.4%。结论:妊娠合并宫颈癌临床分期相对较早,多数于孕早期及孕中期诊断,妊娠期与产后诊断患者的临床病理情况无明显差异。治疗方案应根据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肿瘤的病理类型、妊娠状态及患者及家庭对生育的要求等个体化制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癌合并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共收治23例多原发癌患者,其中7例患者为宫颈癌合并乳腺癌,对这7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宫颈癌合并乳腺癌占宫颈癌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的30.43%,占宫颈癌的0.25%。27例宫颈癌合并乳腺癌患者均为异时性癌,其中5例第一原发癌为乳腺癌,2例第一原发癌为宫颈癌。37例患者第二原发癌确诊时,5例宫颈癌为早中期(0~ⅡB期),2例乳腺癌分别为ⅡB期、ⅢA期。依据各肿瘤的治疗原则分别行根治性治疗。4第一原发癌确诊后生存期均超过2年,生存期达5年的有5例占71.43%。目前7例全部存活。结论:宫颈癌合并乳腺癌在宫颈癌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中占有较大比例,在宫颈癌诊治及随访中不应忽略对双侧乳腺的随访检查,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宫颈癌合并乳腺癌,能取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STNFR)以及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法检测 6 2例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的HPV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STNFRⅠ、STNFRⅡ ,并与正常 35例对照。结果 :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HPV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宫颈癌患者血清STNFRⅠ、STNFR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0 1) ;在宫颈癌患者中HPV感染阳性组STNFRⅠ、STNFRⅡ水平均高于阴性组 (P <0 0 1) ;宫颈癌患者术后 3月血清中STNFRⅠ和STNFRⅡ明显低于术前 (P <0 0 0 1)。结论 :STNFR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术后明显降低 ,STNFR水平的增高可能与宫颈癌HPV感染有关 ,其发生原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年轻妇女子宫颈癌174例临床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目的 分析 35岁以下年轻妇女子宫颈癌 (以下简称年轻宫颈癌 )的发病趋势、病因、临床表现、卵巢是否保留以及预后。方法 对 174例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1~ 2 0 0 1年我院年轻宫颈癌患者所占比例 (构成比 ,即年轻宫颈癌例数与同期宫颈癌总数之比 )分别为 1 2 %、1 2 %、4 3%、4 2 %、4 6 %、4 5 %、7 3%、9 0 %、10 7%、9 4 %、10 8% ,各构成比总体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临床症状以接触性阴道出血为主 ,为 10 1例 (5 8 0 % ) ;4 5例患者(2 5 9% )曾被误诊为宫颈炎 ;5 1例患者 (2 9 3% )有性生活紊乱史。 174例患者中 ,原位癌 2 2例 ,临床分期Ⅰa期 3例 ,Ⅰb期 37例 ,Ⅱa期 6 0例 ,Ⅱb期 34例 ,Ⅲb期 18例 ;宫颈鳞癌 14 3例 ,腺癌 2 7例 ,腺鳞癌 4例。手术患者中 ,2 9例淋巴管有累及 (2 9/ 119,2 4 4 % ) ,宫颈肌层浸润深度≥ 1/ 2者为 6 0例 (6 0 /12 2 ,4 9 2 % ) ,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 16和HPV18感染率为 34% (19/ 5 6 ) ,卵巢转移率为 0 8% (1/ 12 7)。Ⅰ、Ⅱ、Ⅲ期患者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1 6 %、6 0 4 %、13 3% ,分别比较 ,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P <0 0 1)。多因素分析表明 ,临床分期、淋巴管是否累及和宫颈肌层浸润深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5.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206例分析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我院于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按传统方法行非脱垂子宫切除术 96例 ,1999年 1月改进术式后至 2 0 0 0年6月施术 110例 ,兹予前后对照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自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我院共计经阴道切除非脱垂子宫 2 0 6例 ,年龄为 33~ 5 8岁 ,平均46 5岁。单纯子宫肌瘤 91例 (44 17% ) ,子宫腺肌病 5 2例 (2 5 2 4% ) ,子宫肌瘤合并腺肌病 40例 (19 41% ) ,子宫肥大症或子宫内膜增殖症 12例 (5 83% ) ,子宫肌瘤合并卵巢良性囊肿 8例 (3 88% ) ,早孕合并子宫肌瘤 3例(1 46 % )。以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6…  相似文献   

6.
1990-2007年4223例子宫颈癌住院患者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不同时期宫颈癌住院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式的变化,以期为宫颈癌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对1990年1月至2007年11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住院、接受初次治疗的4223例宫颈癌患者的l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2000年为分界点将宫颈癌患者分为1990--1999年(A组)和2000--2007年(B组),比较不同时期宫颈癌患者发病年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式的变化.结果 (1)A组宫颈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4.4岁,B组平均发病年龄降至47.2岁.A组≤35岁宫颈癌患者的构成比为4.77%(89/1865),B组≤35岁者构成比增加至11.75%(277/23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组Ⅱ a期及以下宫颈癌患者的构成比为14.32%(267/1865),Ⅱ b期及以上者构成比为85.68%(1598/1865);B组Ⅱ a期及以下者构成比增加至40.75%(961/2358),Ⅱ b期及以上者构成比降至59.25%(1397/2358);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A组宫颈鳞癌、腺癌、腺鳞癌以及其他类型癌的构成比分别为88.42%、7.77%、1.88%和1.93%;B组分别为88.97%、8.02%、1.78%和1.23%.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鳞癌仍是主要的病理类型.(4)A组单纯放疗是主要治疗方式,构成比为75.28%,化疗(包括单纯化疗、化疗+其他治疗方式)的比例为10.89%;B组同步放化疗转变为主要治疗方式,构成比为35.79%,单纯手术的比例增加至19.47%.结论 1990--2007年宫颈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早期宫颈癌患者增多,化疗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宫颈癌患者的发病情况和变化趋势,为宫颈癌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的7051例初次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逐年收治例数的变化、不同年龄段(以5岁为间隔划分)宫颈癌构成比。以国家卫生部开展农村妇女免费两癌筛查的2009年为界,分为2005~2008年(A组)和2009~2015年(B组),比较不同时期宫颈癌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的变化。结果:2005年至2015年宫颈癌收治例数逐年增长,幅度较大的为2009年540例增至2010年649例,2011年643例增至2012年的807例。Ia期、Ib期发病高峰年龄段为36~50岁,IIa期、IIb期、III期、IV期发病高峰年龄段为41~60岁。2005~2008年组和2009~2015年组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46.56±9.634)岁和(48.29±9.70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宫颈癌Ⅰa期构成比分别为162/1836(8.8%)、298/5215(5.7%),Ⅰb期构成比分别为556/1836(30.3%)、1923/5215(36.9%),Ⅱa期构成比分别为126/1836(6.9%)、434/5215(8.3%),Ⅱb期构成比分别为542/1836(29.5%)、1369/5215(26.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及Ⅳ期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5~2008年组和2009~2015年组的宫颈鳞癌构成比分别为1653/1836(90.0%)、4535/5215(87.0%),腺鳞癌构成比分别为30/1836(1.6%)、203/5215(3.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腺癌及其他类型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性筛查以35~64岁为主,涵盖宫颈癌绝大部分人群。随着宫颈癌筛查覆盖率的增加,发现宫颈癌例数增多,以早期宫颈癌增加为主,筛查效果初步成效。宫颈癌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腺鳞癌比例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黏附分子CD4 4V6与唾液酸化Lewis X(SLeX)抗原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1 994年 1月至 1 999年 1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SP法 )检测CD4 4V6与SLeX在 30例正常宫颈组织及 82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正常宫颈组织CD4 4V6与SLeX均呈阴性表达。 82例宫颈癌组织中CD4 4V6与SLeX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4 6 %(5 3/ 82 )及 6 3 4 %(5 2 / 82 )。CD4 4V6与SLeX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病灶大小、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转移及预后有关 (P <0 0 1或P <0 0 5 ) ;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及患者年龄无关 (P >0 0 5 )。结论 CD4 4V6与SLeX的表达与宫颈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 ,可作为反映宫颈癌恶性潜能及判断患者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近10年来城市和农村宫颈癌住院患者临床特点的变化。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住院的718例宫颈癌患者,按常住地分为城市和农村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2005-2009年组和2010-2014年组,比较发病年龄、结婚年龄、初产年龄、孕产次、是否体检发现和临床分期等临床特点。结果城市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6.9±9.9)岁]、结婚年龄[(23.6±2.9)岁]和初产年龄[(25.0±3.2)岁]均大于农村[(45.2±9.2)岁、(22.0±2.5)岁和(23.2±2.8)岁]患者(P0.05)。在城市中,23.7%(112/473)的患者体检发现,而农村中仅14.3%(35/2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癌筛查"开展后,农村2010-2014年和2005-2009年患者因症状就诊(40.3%,30.4%)和IB及以上各期宫颈癌(38.5%,29.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患者中前三位是北京市(201例)、内蒙古自治区(72例)和河北省(61例),农村患者中前三位是北京市(58例)、河北省(55例)和内蒙古自治区(35例)。结论城市宫颈癌患者的早婚、早育、多产等高危因素均低于农村患者,通过体检发现比例高于农村患者。"两癌筛查"开展后,因症状就诊和IB期以上农村宫颈癌患者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TP)患者性传播疾病(STD)病原体的感染情况。方法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东莞市人民医院及中山大学东华医院,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249例TP患者的宫颈分泌物及子宫内膜活检标本进行了7种常见STD病原体的检测。结果解脲支原体(UU)的检出率最高,达27.71%和23.29%,其次为沙眼衣原体(CT)20.88%和17.2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淋球菌(NG)检出率为7.63%和8.84%、乙型肝炎病毒(HBV)检出率6.02%和4.81%、乳头状瘤病毒(HPV)检出率为3.61%和4.02%、单纯疱疹病毒(HSV)检出率为2.41%和1.20%、梅毒螺旋体(TMP)检出率为0.40%和0。同时还发现各种病原体的上行性感染及混合感染情况。结论与TP相关的病原体中以UU最多见,各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占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口服氟康唑胶囊与口服氟康唑胶囊联合阴道放置硝呋太尔片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合并需氧菌性阴道炎(AV)混合感染的疗效,探讨VVC合并AV的合适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VVC合并AV患者17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89例给予口服氟康唑治疗(单药组),84例给予口服氟康唑胶囊联合阴道放置硝呋太尔片治疗(双药组),统计两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173例患者中,91.9%为VVC合并轻、中度AV患者。单、双药组中,VVC合并轻、中度AV患者的治愈率、有效率均高于合并重度AV患者。单、双药组间比较,VVC合并轻、中度AV的治愈率(轻度:76.4%vs 73.5%,中度:77.3%vs 90.5%)、有效率(轻度:94.5%vs 93.9%,中度:95.5%vs 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VVC合并轻、中度AV的患者,单纯口服氟康唑可取得氟康唑与硝呋太尔联合用药相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自1842年意大利医师Rigoni-Stern报告未婚女性宫颈癌发病率明显低且尼姑类处女几乎未见有宫颈癌以来,相继出现大量验证性报告,这是流行病学提出宫颈癌与性交之间密切相关的重要发现,而后形成了宫颈癌与性传播疾病(STD)中也有病毒参与设想的基础。对由性交引起且能传播的致癌物质引起了重视。并进行了各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先成为重点的是STD病原体之一的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HSV-2经性交传播,使支配最初感染部位的神经节引起潜伏性感染并反复复发,当时相继报告了宫颈癌患者血清中抗HSV-2抗体阳性率较健康人明显增高。另一方面,实验证明该病毒可使培养  相似文献   

13.
阴道镜对宫颈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09,自引:2,他引:107  
阴道镜检查对诊断女性下生殖道疾病有重要价值 ,尤其在对宫颈疾病诊断方面 ,现将我院 1915例宫颈疾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选自 1994年 1月至 1998年 5月我院阴道镜门诊就诊的患者 ,共作阴道镜检查 135 85例 ,宫颈疾病患者 1915例 ,年龄 2 2~ 79岁。其中宫颈炎症 1710例 ,宫颈湿疣 116例 ,宫颈癌合并癌前病变 35例 ,宫颈湿疣合并癌前病变 9例 ,宫颈癌 45例。1.2 临床症状1915例患者中以白带增多伴有瘙痒 12 5 5例 (1135为慢性子宫颈炎 ,87例为子宫颈湿疣 ,33例子宫颈癌前病变和癌变 )、接触性出血 40…  相似文献   

14.
髂内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评价髂内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997年3月—2002年1月间收治的186例巨块型(肿瘤直径≥4cm)宫颈癌随机分为2组,化疗加放疗组105例,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采用Seldinger技术髂内动脉插管或腹壁下动脉插管2种方法注药,化疗以顺铂为主的联合方案,同时采用192Ir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A点剂量为12~24Gy,分2~4次;放疗组81例,术前予腔内后装治疗,A点剂量同前。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后2周行子宫颈癌根治术。结果化疗加放疗组肿瘤消退总有效率为97 1%,明显高于放疗组的79 0% (P<0 01)。其中,临床Ⅰb期患者中,化疗加放疗组总有效率为100 0%,明显高于放疗组的78 3% (P<0 01 );Ⅱa期患者中,化疗加放疗组总有效率为93 2%、放疗组为79 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Ⅱb期患者中,化疗加放疗组总有效率为96 1%、放疗组为5 /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术后病理检查,宫颈肿瘤残留、宫旁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化疗加放疗组(分别为51 4%、8 6%、7 6% )均明显低于放疗组(分别为79 0%、23 5%、21 0%, P<0 01);而2年内复发率放疗组为23 5%,明显高于化疗加放疗组的6 7% (P<0 01)。2年生存率化疗加放疗组为94 5%、放疗组为84 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髂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宫颈癌与非妊娠期宫颈癌在临床表现及手术方面存在的差异,分析其存在的差异,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医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2016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年龄≤40岁宫颈癌患者160例,就ⅠB期妊娠期宫颈癌患者与非妊娠宫颈癌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分期、诊断、病理、治疗、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妊娠期宫颈癌患者与非妊娠期宫颈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妊娠期宫颈癌与非妊娠患者平均孕产次数、平均流产次数、分期、诊断方法、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浸润深度、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宫颈癌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84.80±66.86)min,术中出血量(217.33±207.73)ml,非妊娠期患者的为(249.59±57.04)min、(131.85±95.9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P=0.035)。结论妊娠合并宫颈癌与非妊娠宫颈癌之间亦存在很多相同点,不同的是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较非妊娠宫颈癌患者严重。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组织中HOXA10基因异常DNA甲基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在位及异位内膜HOXA10基因的表达及DNA的甲基化,探讨HOXA10基因异常表达及DNA异常甲基化在EMs发病及不孕机制中的状态和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20例(10例合并不孕)、非EMs患者20例(卵巢良性囊肿10例,输卵管因素不孕10例)。分别采取其在位、异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OXA10基因mRNA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HOXA10基因3个启动子区F1、F2、F3的甲基化状态。结果:EMs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的HOXA10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内膜(P<0.01),EMs在位内膜组总甲基化率45%(9/20),合并不孕患者甲基化率50%(5/10)。EMs异位内膜组总甲基化率40%(8/20),合并不孕患者甲基化率40%(4/10)。正常内膜组仅有1例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患者发生了甲基化,甲基化率5%(1/20)。EMs在位、异位内膜组总甲基化率及合并不孕患者甲基化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P=0.32),但与正常内膜组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OXA10基因在EMs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均呈低表达状态,EMs中存在HOXA10基因DNA异常甲基化,EMs合并不孕患者内膜组织中HOXA10基因的DNA甲基化明显高于非EMs不孕患者。EMs中HOXA10基因的DNA异常甲基化可能与其发病及不孕机制有关,深入研究EMs中HOXA10基因DNA异常甲基化,有望为阻断EMs发病或治疗其引起的不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EAO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特点。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手术确诊为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及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OEC)患者共181例,依据卵巢癌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EMT)间的关系分为卵巢EMT恶变组(EAOC组,35例)、合并卵巢EMT组(31例)、未合并卵巢EMT组(115例)。回顾性分析3组在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化疗、预后方面的异同点。结果:(1)3组患者在发病年龄、产次、合并不孕症、CA_(125)值升高比例、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患者在化疗耐药、肿瘤复发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4.3%(EAOC组)、48.4%(合并卵巢EMT组)、47.8%(未合并卵巢EM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曲线比较:EAOC组优于合并卵巢EMT组、未合并卵巢EMT组(P0.05),合并卵巢EMT组略优于未合并卵巢EM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在EAOC组与合并卵巢EMT组中,EMT恶变是唯一影响因素(P0.05);EAOC组与未合并卵巢EMT组中,病理分期、EMT恶变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重要因素(P0.05)。结论:EAOC患者具有一些特有的临床病理特征,病理分期、EMT恶变是影响卵巢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与EMT相关的卵巢癌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 (HPV)、EB病毒 (EBV)和p5 3、抗细胞凋亡因子 (bcl- 2 )基因产物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及 5 0例宫颈癌标本石蜡包埋制成切片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LSAB)检测HPV、EBV产物和p5 3、bcl 2、基因产物表达。结果 :在宫颈癌组织中HPV、EBV的阳性表达率为 4 4 %、5 2 % ,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的 5 %、10 % (P <0 .0 5 ) ,HPV和EBV的混合感染率为 18% (9/ 5 0 )。p5 3基因产物阳性表达率宫颈癌组 (2 4 % )高于正常宫颈组织 (0 % ) (P <0 .0 5 )。在宫颈癌组织中bcl 2基因产物的阳性表达率 (72 % )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的 (2 0 % ) (P <0 .0 5 )。HPV与p5 3有相关性 ,EBV与bcl 2相关。结论 :①HPV、EBV在宫颈癌组织中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人。②HPV可能通过造成p5 3基因产生突变而失活 ,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EBV可能通过使bcl 2基因蛋白产生上调性表达 ,抑制细胞凋亡 ,导致宫颈细胞癌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临床特征,分析其高危因素,为其临床预防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n=147例)及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n=149例)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VTE发生临床特点的差异,尤其是化疗及围手术期对VTE发生的影响,单因素回归分析VTE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卵巢癌患者的VTE发生率高于宫颈癌患者(13.6%vs 7.4%,P=0.08),但无统计学意义。卵巢癌患者与宫颈癌患者VTE的发生具有不同特点,卵巢癌患者VTE多发生于初步诊断时(65% vs 9.1%,P=0.003),而宫颈癌患者VTE多发生于手术后(81.8%vs 25%,P=0.006)。两组患者新辅助化疗期间VTE发生率(10% vs 0%,P=0.53)以及术后辅助化疗期间VTE发生率(0%vs 9.1%,P=0.354)均无显著差异。多数患者合并的VTE均为下肢静脉血栓,仅1例卵巢癌患者发生肺栓塞。单因素分析发现卵巢癌患者绝经后状态(17.9% vs 5.8%,P=0.045)为VTE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卵巢癌患者与宫颈癌患者VTE发生特点存在显著差异。卵巢癌患者易自发发生VTE,宫颈癌患者VTE多于手术后发生。卵巢癌患者与宫颈癌患者合并VTE的总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化疗不增加两组患者VT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单胎妊娠帆状胎盘(VCI)未合并前置血管者的围产儿结局。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分娩的孕周≥28周的单胎妊娠患者,剔除前置血管、双胎人群后,帆状胎盘组(VCI组)患者332例,未合并帆状胎盘组(非VCI组)患者78577例,分析两组人群的围产儿结局差异。结果:非VCI组的早产率为5.06%,小于胎龄儿(SGA)为4.62%,宫内死胎为0.12%,剖宫产率为42.11%。VCI组的早产率为10.54%,SGA为12.35%,宫内死胎为0.90%,剖宫产率为63.86%。VCI组患者的早产、SGA、宫内死胎、剖宫产率均高于非VCI组(P<0.05)。结论:单胎人群中,未合并前置血管VCI者围产儿小于胎龄儿、早产、宫内死胎风险增加,剖宫产率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