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VEGF真核双表达载体构建及对Lewis肺癌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敬  陈正堂  邹岚 《重庆医学》2004,33(7):974-976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染后对Lewis肺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含全长 VEGF cDNA的真核双表达载体,脂质体法转染Lewis肺癌细胞株.借助Boyden小室膜侵袭培养系统观察转染后Lewis肺癌细胞对基底膜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转染后下室浸润的癌细胞数为(48±1.0),显著高于空载体转染对照组(27±0.4)(P<0.05), 表明转染pEGFP-VEGF表达载体的Lewis细胞系侵袭能力增强.结论 VEGF诱导Lewis肺癌转移的机制可能与增强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
肺岩宁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长转移和血清VEGF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观察中药肺岩宁 (黄芪、白术等 )对血管内皮生成因子 (VEGF)分泌的影响及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的临床疗效。将 ( 91例 )病例分为化疗组 ( 3 1例 )、肺岩宁 +化疗组 (综合组 3 2例 )、肺岩宁组 ( 2 8例 )。化疗组化疗后对症治疗 ,综合组化疗前后服肺岩宁方 ,肺岩宁组单纯服用肺岩宁 ;治疗前后测定血清VEGF水平 ,观察患者原发瘤灶、转移灶变化和新转移灶出现情况 ,评价生活质量和毒副反应。疗程 3~ 4个月。结果 :治疗后原发病灶瘤体综合组与化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转移灶瘤体综合组治疗后转移灶的增大显著低于化疗组 (P <0 0 5 ) ;新转移灶肺岩宁组和综合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化疗组 (P <0 0 5 ) ;治疗前后相比 ,化疗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表现出上升趋势 ,肺岩宁组和综合组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5 )。实验采用C5 7BL/ 6小鼠 ,接种Lewis肺癌细胞株 ,随机分为对照组、化疗组、肺岩宁组、综合组。实验结果 :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切片的VEGF表达 ,小鼠肿瘤VEGF的表达。结论 :益气养精、解毒抗癌的肺岩宁具有抗肺癌侵袭转移的作用 ,减少VEGF分泌 ,抑制血管生成 ,可能是肺岩宁抗肺癌生长转移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同等生物有效剂量 (biological effective dose,BED)下, 单次大剂量照射对L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构建Lewis肺癌C57小鼠移植瘤模型,待移植瘤直径达4~6 mm时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 (0 Gy组)、单次大剂量组 (12 Gy/1 f/1 d组)及常规照射组 (22 Gy/11 f/15 d组),后两组BED值均为26.4 Gy。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于第1次照射后的第1、3、8、15、21 d处死荷瘤小鼠,收集肿瘤组织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等实验技术检测肿瘤细胞的乏氧、损伤及周期的变化。结果 两种剂量分割模式均可抑制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单次大剂量组肿瘤生长抑制更为明显 (P <0.05)。单次大剂量组首次照射后第3、8、15 d乏氧细胞较常规照射组低 (P <0.05),且其第1、3 d磷酸化组蛋白 (γ-H2AX)阳性肿瘤细胞数高于后者 (P <0.05)。两种剂量分割模式可使G0/G1期细胞比例减少,G2/M期细胞比例增加,且单次大剂量组G2/M期细胞增加更为明显 (P <0.05)。结论 同等BED不同分割模式下,单次大剂量放射治疗较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对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基于线性二次模型 (LQ模型)的BED可能低估了大分割放疗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4.
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血管内皮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肺癌、癌旁及肺良性瘤样病变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肺癌、癌旁及肺良性瘤样病变组织中VEGF的表达率为74.8%、46.3%和18.1%(P<0.05),VEGF阳性组术后生存明显短于阴性组(P<0.05)。VEGF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吸烟、癌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和不同临床分期均无明显关系(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论:VEGF在肺癌组织中异常表达,且其表达与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是判断预后的良好指标,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新的诊断标志及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黄虫丸对Lewis肺癌小鼠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取SPF级昆明种小鼠6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3组分别于每只小鼠右腋窝下注射0.2 mL Lewis肺癌细胞悬液,并于造模后3 d进行药物干预。第29天称重、取材,称瘤重,计算抑瘤率;胸腺、脾脏称重,计算胸腺指数和脾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2(IL-2),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中CD4~+CD25~+Foxp3~+占CD4~+的比例。结果:(1)抑瘤率:中药组小鼠抑瘤率为44.73%,西药组为48.82%;(2)对脏器指数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可提高胸腺指数(P0.05);中药组、西药组均表现为降低脾指数(P0.05),且中药组降低程度显著缓慢于西药组(P0.05);(3)对脾脏CD4~+CD25~+Foxp3~+占CD4~+比例及血清中IL-2水平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脾脏中CD4~+CD25~+Foxp3~+T-reg占CD4~+T-reg的比例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小鼠脾脏中CD4~+CD25~+Foxp3~+T-reg占CD4~+T-reg的比例明显下降(P0.05)。血清内IL-2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2的分泌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小鼠血清中IL-2的分泌水平明显升高(P0.05),西药组小鼠血清中IL-2的分泌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大黄虫丸能够影响Lewis肺癌小鼠免疫状态,其抑瘤机制可能与降低CD4~+CD25~+Foxp3~+的表达以及提高血清内IL-2水平有关。大黄虫丸在抑瘤的同时能够保护Lewis肺癌荷瘤小鼠免疫器官,提高小鼠机体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方对小鼠Lewis肺癌抗肿瘤作用,并探索其抗肿瘤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Lewis肺癌移植瘤C57BL/6小鼠模型观察健脾补肾方抗肿瘤作用,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细胞黏附因子第6变异株(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环磷酰胺组(CTX)、健脾补肾方低剂量组、健脾补肾方低剂量加环磷酰胺组、健脾补肾方高剂量加环磷酰胺组对移植性Lewis肺癌小鼠瘤体的抑制率为44%、17.7%、53.9%和72.4%,以健脾补肾方高剂量加环磷酰胺组抑制作用最佳;②与对照组相比,健脾补肾方低剂量组能增加荷瘤小鼠脾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剂量健脾补肾方与CTX合用,能对CTX所致荷瘤小鼠脾脏萎缩有一定的拮抗作用;③健脾补肾方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表现为两药作用相加;④健脾补肾方能下调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组织VEGF、CD44V6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健脾补肾方对小鼠Lewis肺癌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以健脾补肾方高剂量加环磷酰胺组最佳,两药合用有相加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药能降低肿瘤组织VEGF、CD44V6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C(57)BL/6N小鼠尾静脉注射Lewis肺癌细胞1×105后,腹腔注射基因工程干扰素γ(rIFN-γ)1万、5万、20万u·kg(-1),连续10d;小鼠肺湿得减少0.6%、15.3%、20.1%;肺转移结节数减少6.6%、36.7%、55.0%;ConA诱导的脾细胞DNA掺入量增加3.0%、25.7%、52.5%。小鼠环磷酰胺50mg·kg(-1)ip3d后,尾静脉注射瘤细胞,实验处理同上,小鼠肺湿重减少5.3%、18.1%、27.6%;肺转移结节数减少16.3%、45.6%、69.6%;脾细胞DNA掺入量增加17.1%、72.4%、90.9%。本文结果表明,rIFN-γ可抑制小鼠Lewis肺癌肺转移,促进ConA刺激的脾细胞增殖,并与剂量呈正相关。对环磷酰胺处理后免疫功能受抑小鼠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异功化瘤颗粒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并与标准化疗药比较,了解其药效学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荷Lewis肺癌的C57BL/6小鼠分为5-Fu组,异功化瘤大、中、小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一起,通过检测各组小鼠体重、瘤重变化和抑瘤率观察异功化瘤颗粒对Lewis肺癌的治疗作用.结果各组小鼠体重均增加,大、中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大剂量组(21.6g/kg)达53.2%,中剂量组(10.8g/kg)为39.3%(P<0.05).结论异功化瘤颗粒大剂量21.6g/kg及中剂量10.8g/kg对Lewis肺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VEGF、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4例肺癌组织、21例癌旁组织及12例肺良性瘤样组织的VEGF、MMP-9表达水平,并对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癌旁及肺良性瘤样病变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4%、42.9%和25%,三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V EGF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无关,与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MMP-9的表达率随着肿瘤TNM分期、病理分级的增高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出现而表达增加:Ⅲ~Ⅳ期肿瘤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高分化者表达率低于低分化者,伴有淋巴结转移者病人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因此MMP-9的高表达与肿瘤的高增殖、低分化、易转移呈正相关.结论检测肺癌组织中VEGF和MMP-9的表达水平有助于了解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并可作为判断其预后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反义寡核苷酸的基因治疗肺癌.方法 制作C57BL/6小鼠皮下肺癌模型30只,分为VEGF反义寡核苷酸(ASODN)治疗组、VEGF正义寡核苷酸(SODN)治疗组及对照组.接种Lewis肺癌细胞后24h内,用ASODN及SODN皮下注射进行治疗,对照组只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小鼠肿瘤的生长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VEGF mRNA的表达.结果 VEGF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组、VEGF正义寡核苷酸治疗组、对照组平均瘤重分别为(4.31±0.45)g、(6.47±0.71)g、(6.23±0.76)g.VEGF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组、VEGF正义寡核苷酸治疗组抑瘤率分别为41.8%、5.2%.VEGF反义寡核苷酸能明显抑制VEGF蛋白表达及VEGF mRNA的表达.结论 原位注射VEGF反义寡核苷酸能抑制小鼠肺癌生长.  相似文献   

11.
非小细胞肺癌中COX-2、VEGF和MVD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58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肺癌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中COX-2、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情况。结果58例Nsclc的COX-2阳性表达率75.9%(44/58),VEGF的阳性表达率82.7%(48/58),临床分期高的COX-2,VEGF表达及MVD计数要高于临床分期低的肺癌,有淋巴结转移的COX-2,VEGF的表达及MVD计数要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COX-2的表达与VEGF、CD34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COX-2、VEGF在人肺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COX-2、VEGF和MVD三者在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浸润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可作为评价NSCLC预后的共同指标。  相似文献   

12.
刘源  倪渐凤  王淑玲 《中医学报》2016,(12):1836-1840
目的:观察补肾疏肝方对Lewis肺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选取模型复制成功的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中药组、综合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0.4 m L·d-1;顺铂组在第1天、第3天、第5天给予顺铂腹腔注射0.5 m L(含顺铂0.1 mg);中药组给予中药灌胃0.4 m L·d-1(含生药0.7 g);综合组给予每日中药灌胃(同中药组)同时腹腔注射顺铂(同顺铂组),共干预21 d。第22天处死,剥取肿瘤称质量,计算抑瘤率;计算自发性肺转移灶数,计算肺转移抑制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 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均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中药组比较,综合组平均瘤质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均能显著抑制肿瘤的自发性肺转移(P0.05);与顺铂组和中药组比较,综合组自发性肺转移灶数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MVD、VEGF均显著降低(P0.05);与顺铂组相比,综合组MVD、VEGF降低明显(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MMP-9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顺铂组和中药组相比,综合组MMP-9表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疏肝方可显著抑制Lewis肺癌生长和自发性肺转移,与顺铂联合有协同作用,其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机制之一可能为下调VEGF和MMP-9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IN)、组胺-吲哚美辛(his-IN)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肺癌生长的抑制及凋亡的效果。方法处死
Lewis 肺癌荷瘤小鼠后,制成肿瘤细胞悬液,接种于昆明小鼠的左腋下,待肿瘤长至1.0 cm 左右,将其分为5 组,具体为吲哚美
辛(IN 组)3.0 mg/kg 组和3.5 mg/kg 组,组胺-吲哚美辛(his-IN 组)3.0 mg/kg 组和3.5 mg/kg 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用药治疗10 d
结束后,以抑瘤率、流式细胞仪测定肿瘤细胞凋亡峰及凋亡率、放免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评价疗效。结果his-IN 组
与IN组的TNF-α含量、抑瘤率及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3.5 mg/kg his-IN 组要明显好于其他各组;通过流式细胞仪发现
不同治疗组都在G0/G1峰前出现“亚二倍体峰”,并且his-IN 组出现要比IN 组早,且凋亡细胞数多,其中3.5 mg/kg his-IN 治疗组
更明显。结论IN、his-IN 可以抑制肿瘤的增长及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其中3.5 mg/kg his-IN 组抑制肿瘤及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近年来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成为当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热点,中医药在抗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作用亦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文章就中西医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5.
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近年来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成为当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热点,中医药在抗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作用亦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文章就中西医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反义寡核苷酸对C57BL 6小鼠肺癌的抑制作用。方法 制作C57BL 6小鼠皮下肺癌模型 30只 ,分为VEGF反义寡核苷酸 (ASODN)治疗组、VEGF正义寡核苷酸 (SODN)治疗组及对照组。接种Lewis肺癌细胞后 2 4h内 ,用ASODN及SODN皮下注射治疗 ,对照组只注射生理盐水 ,观察小鼠肿瘤的生长情况以及组织形态学改变。标本常规石蜡切片 ,HE染色。结果 对照组、VEGF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组、VEGF正义寡核苷酸治疗组平均瘤重分别为 (7.83± 0 .78)g、(4 .4 9± 0 .4 3)g和 (7.73± 0 .6 9)g。VEGF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组、VEGF正义寡核苷酸治疗组抑瘤率分别为 4 2 .7%、5 .9%。结论 原位注射VEGF反义寡核苷酸能抑制小鼠肺癌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蚤休薯蓣皂苷(RD)联合顺铂对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与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40只C57BL小鼠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建立肺腺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RD组、顺铂组及RD联合顺铂组,从接种后第4 天开始给予生理盐水或相应药物干预,于接种后第29 天处死,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皮下移植瘤组织CD34表达,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皮下移植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测定皮下移植瘤组织 VEGF、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RD联合顺铂组抑瘤率、肺表面结节转移抑制率高于RD组与顺铂组(P<0.01),Q值为1.01;RD联合顺铂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单独用药组(P<0.01),但RD组与顺铂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RD联合顺铂对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与转移有相加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拮抗肿瘤血管生成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扶正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于肿瘤微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过中医综合治疗后肿瘤微环境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初步探讨中医扶正法对于肺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探索论证中医药治疗晚期NSCL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9例晚期NSCLC病人根据中医辨证分为气虚组(31例)、阴虚组(9例)和气阴两虚组(29例),分别行中医综合辨证论治2个疗程,1个疗程为28d。比较观察不同组别之间患者治疗前后的干扰素(IFN-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变化。结果:不同治疗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期、病理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在治疗前阴虚组患者的IFN-y分布高于其余两组(P=0.006),治疗后气阴两虚组患者的IFN-y水平分布高于其余两组(P=0.042)。3组治疗前后的自身比较显示气虚组患者IL-2水平分布有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阴虚组患者VEGF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气阴两虚组患者治疗后IFN-y/、IL-2水平分布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45)。结论:运用中医扶正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于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作用,不同扶正法均可不同程度的改善晚期肺癌患者肿瘤微环境,从而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为今后开展大样本、前瞻性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共刺激分子B7 1的表达水平对Lewis肺癌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18只Lewis肺癌小鼠分为对照组、空载体组和B7 1组。治疗 2周后 ,检测肿瘤组织中B7 1分子的表达率、凋亡指数 (AI)和外周血、脾中的CD8+ 细胞的百分比。结果对照组肿瘤细胞的B7 1的表达率为 (8.8± 0 .9) % ,空载体组的表达率为 (8.4± 0 .8) % ,两组表达水平相近 (P >0 .0 5 ) ;B7 1组的表达率为 (4 6 .6± 5 .7) % ,同时其凋亡指数为 (5 .3± 1.0 ) % ,均较对照组高 (P <0 .0 5 )。B7 1组外周血和脾脏中CD8+ 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 (15 .4± 3.2 ) %和 (4 1.8± 2 1.8) % ,均较对照组和空载体组高 (P <0 .0 5 ) ,第 8、14d的抑瘤率分别为 34.6 %、87.0 %。结论提高肿瘤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 ,有助于增加肿瘤的免疫原性 ,引起凋亡 ,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